第328章 始終是隔著一層1.0
本宮此生重來,隻做年世蘭 作者:三金大寶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此,衛臨就有了從繡坊老板娘那兒高預定安小主繡品的習慣。
隻是這習慣是真燒錢啊。
有時候安小主繡品送出來了,還沒輪著自己買,就被哪個不知名的閨閣小姐給高價買走了。
之前衛臨還想著自己悄悄多買點繡品能多貼補安小主一些,如今看看這奇貨可居的樣子,還是自己太膚淺了。
安小主這繡品炙手可熱的事情華妃也有所耳聞,隻是她是向來不缺這些東西的。
若不是避開皇後的耳目,安陵容怕是什麽香囊帕子的都得給自己按季節送來一大堆了。
這會兒在翊坤宮殿內,大家心思各異,華妃也不知道衛臨摩挲著自己打賞的影子是想著去買安陵容的繡品。
據頌芝有一日提起過,這安小主實在是個舉一反三的聰明人。
先前香料按季節供應各種新品的就法子,安小主剛從宮外孫姑娘那兒學來,安小主轉頭就如法炮製到了繡品上。
安陵容家境微寒,自是不像甄嬛和沈眉莊那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平日裏拿出宮去的繡帕也都是些尋常花樣。
可自從沈眉莊得著安陵容給靜和繡的小肚兜後,就投桃報李還了一幅夏日繁盛紫藤圖後,安陵容就描成了花樣子“謄”到了帕子上。
自此以後,春夏秋冬,四季之花,不是,是四季之帕,花鳥蟲魚都是獨一份兒的模樣兒。
最重要的是,聽頌芝說,單買一條帕子是買不齊全的,定是要時時蹲著新品,湊齊四條帕子,四張帕子拚湊在一起,才能看出一幅完整的圖畫的。
“一季就出那麽個幾條,但凡是漏下一條,那帕子雖還是帕子,可總讓人覺得不完整了不是。”頌芝那日是閑來打趣說給華妃聽的。
至於頌芝為何知道的如此仔細,華妃也不想多問。
現在想想,近來安陵容是滿後宮獨一份兒的恩寵,怕是這幾日也沒工夫整這些花樣兒了吧。
還有甄嬛和沈眉莊怕也沒心情給安陵容再去畫那別出心裁的花樣子了。
居然連墨裏都有麝香,真是好精細的工夫。
這番安排也不知道這背後之人是花了多少的心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衛臨解了華妃的惑,華妃就讓周寧海客客氣氣把衛臨送出去了。
送衛臨到門口的自然是小樓子。
畢竟是來給宮女看病的,也不必翊坤宮的大總管親自相送。
後來幾日,衛臨照例開了風寒的方子,照著方子抓藥送去了翊坤宮。
清熱解毒防風寒,味道不算苦,頌芝、蘭芝她們幾個捏著鼻子灌下一大碗。
連灌了一個療程,這戲才算收場。
至於那張甄嬛手寫的佛經,華妃還沒想好該如何處理,還是讓頌芝找了個匣子放好。
她和甄嬛之間,始終是隔著一層。
華妃她可以在安陵容自怨自艾的時候疾言厲色敲醒她,也可以順著沈眉莊高傲地脾性寵著她,可那都是因為前世華妃與她們沒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可對於甄嬛,她看著甄嬛,總會想到臨終時,她來送自己一程時的錐心之言。
皇上賜自盡,自己和皇上多年情分,最後皇上居然賜了自己自盡。
細想上一世,自己安排了小太監火燒碎玉軒,那時大勢已去,自己卻依舊不放過甄嬛。
雖想過事情敗露,皇上不會饒了自己。
但華妃始終覺得到不了賜死的地步,畢竟,事後她聽說,甄嬛人沒事。
能推波助瀾到賜死這一步的,定是甄嬛使了手段。
包括最後那場夢醒的錐心之言,亦是讓自己心死自盡的最後一根稻草。
華妃始終是忘不了這些事。
隻是這習慣是真燒錢啊。
有時候安小主繡品送出來了,還沒輪著自己買,就被哪個不知名的閨閣小姐給高價買走了。
之前衛臨還想著自己悄悄多買點繡品能多貼補安小主一些,如今看看這奇貨可居的樣子,還是自己太膚淺了。
安小主這繡品炙手可熱的事情華妃也有所耳聞,隻是她是向來不缺這些東西的。
若不是避開皇後的耳目,安陵容怕是什麽香囊帕子的都得給自己按季節送來一大堆了。
這會兒在翊坤宮殿內,大家心思各異,華妃也不知道衛臨摩挲著自己打賞的影子是想著去買安陵容的繡品。
據頌芝有一日提起過,這安小主實在是個舉一反三的聰明人。
先前香料按季節供應各種新品的就法子,安小主剛從宮外孫姑娘那兒學來,安小主轉頭就如法炮製到了繡品上。
安陵容家境微寒,自是不像甄嬛和沈眉莊那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平日裏拿出宮去的繡帕也都是些尋常花樣。
可自從沈眉莊得著安陵容給靜和繡的小肚兜後,就投桃報李還了一幅夏日繁盛紫藤圖後,安陵容就描成了花樣子“謄”到了帕子上。
自此以後,春夏秋冬,四季之花,不是,是四季之帕,花鳥蟲魚都是獨一份兒的模樣兒。
最重要的是,聽頌芝說,單買一條帕子是買不齊全的,定是要時時蹲著新品,湊齊四條帕子,四張帕子拚湊在一起,才能看出一幅完整的圖畫的。
“一季就出那麽個幾條,但凡是漏下一條,那帕子雖還是帕子,可總讓人覺得不完整了不是。”頌芝那日是閑來打趣說給華妃聽的。
至於頌芝為何知道的如此仔細,華妃也不想多問。
現在想想,近來安陵容是滿後宮獨一份兒的恩寵,怕是這幾日也沒工夫整這些花樣兒了吧。
還有甄嬛和沈眉莊怕也沒心情給安陵容再去畫那別出心裁的花樣子了。
居然連墨裏都有麝香,真是好精細的工夫。
這番安排也不知道這背後之人是花了多少的心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衛臨解了華妃的惑,華妃就讓周寧海客客氣氣把衛臨送出去了。
送衛臨到門口的自然是小樓子。
畢竟是來給宮女看病的,也不必翊坤宮的大總管親自相送。
後來幾日,衛臨照例開了風寒的方子,照著方子抓藥送去了翊坤宮。
清熱解毒防風寒,味道不算苦,頌芝、蘭芝她們幾個捏著鼻子灌下一大碗。
連灌了一個療程,這戲才算收場。
至於那張甄嬛手寫的佛經,華妃還沒想好該如何處理,還是讓頌芝找了個匣子放好。
她和甄嬛之間,始終是隔著一層。
華妃她可以在安陵容自怨自艾的時候疾言厲色敲醒她,也可以順著沈眉莊高傲地脾性寵著她,可那都是因為前世華妃與她們沒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可對於甄嬛,她看著甄嬛,總會想到臨終時,她來送自己一程時的錐心之言。
皇上賜自盡,自己和皇上多年情分,最後皇上居然賜了自己自盡。
細想上一世,自己安排了小太監火燒碎玉軒,那時大勢已去,自己卻依舊不放過甄嬛。
雖想過事情敗露,皇上不會饒了自己。
但華妃始終覺得到不了賜死的地步,畢竟,事後她聽說,甄嬛人沒事。
能推波助瀾到賜死這一步的,定是甄嬛使了手段。
包括最後那場夢醒的錐心之言,亦是讓自己心死自盡的最後一根稻草。
華妃始終是忘不了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