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窩囊的高漢林
重生之爺爺是開國將軍 作者:龍城一方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這孫一國此次在常委會上不僅僅隻是想要借著鋼城縣安全生產事故這個由頭來讓高漢林當眾出醜、下不來台,更是妄圖借此機會給文濤一個狠狠的下馬威呐!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裏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了高漢林的身上,等待著他作出迴應。
過了好半晌,高漢林方才支支吾吾、結結巴巴地開了口:“那個……鋼城縣的礦產資源結構十分複雜,再加上還有為數眾多的私人黑礦井存在。這些地方往往都是咱們政府相關部門難以有效監管到的區域。因此,如果僅僅將所有的責任全都一股腦兒地歸咎於羅通同誌一人身上,恐怕多少還是顯得有些過於牽強和不合理了……”
高漢林說話的時候,語氣明顯帶著幾分畏縮和遲疑,整個人看上去顯得極為局促不安。
他的這番言辭不僅說得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而且絲毫沒有身為一名市委書記應有的那種果斷與氣魄,反倒更像是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刻小心翼翼地征求著領導意見的小秘書一般。
”高書記,你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不管在本鋼市的那個叫角落,沒有我們監管不到的地方,隻能說,監管到位!現在煤礦透水事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昨天下午,已經有黨報的記者朋友來參訪了,明天就得見報!到時候我們想壓都壓不住!”政法委書記劉力繼續說道。
倘若僅僅隻是孫一國與他理論一番,也許高漢林尚且能夠與之周旋些許時間。
然而,此時此刻麵對一眾市委常委們的集體圍攻,高漢林實在是難以抵擋。
雖說他身為本鋼市的頭號人物,可事到如今,他這所謂的“一把手”之名已然徒有其表。
就連最為關鍵的市委常委會,他都已經無法掌控局勢。
鋼城縣的羅通,乃是他現今碩果僅存的一位縣委書記。
在此之前,由他大力扶持並悉心栽培起來的那些市直機關主要領導以及其他縣委書記,皆已被孫一國以各式各樣的理由給逐一拿下。
眼看著自己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這位縣委書記,恐怕也即將遭遇不幸,高漢林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政治生涯簡直糟糕到了極點!
迴想往昔,類似於這樣的黑采礦井發生事故導致個別人死亡的事件並非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通常情況下,隻需賠付一筆錢財便可以將事情平息下去。
而且,並不僅僅隻有鋼城縣存在此類狀況,放眼神州大地,無論是整個城市還是整個省份範圍內,諸如此類的案件可謂比比皆是,隨手一抓便是一大把。
高漢林始終堅信,這起事件絕非偶然,其背後定然隱藏著孫一國那一夥人的險惡用心和肆意煽動。
然而,麵對如此棘手的狀況,他卻感到束手無策,仿佛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之中,難以掙脫。
更令他倍感無奈的是,哪怕絞盡腦汁,他竟也無法找出一個值得信賴之人,可以替他秘密展開調查工作。此刻的他,就如同置身於一片黑暗的荒野,孤獨而無助。
就在這時,隻聽孫一國那得意洋洋的聲音傳來:“既然大家的意見都一致,那麽我們就按照翟豔君同誌所提出的方案執行吧。即刻對鋼城縣的羅通同誌作出停職處分,並由市公安局、市紀委以及市檢察院共同組建聯合調查小組,迅速進駐鋼城縣,對此次事件展開全麵深入的徹查!”
聽聞此言,高漢林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如霜,憤怒與不甘交織在一起。他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雙拳,由於太過用力,指關節處已然泛白。
眼睜睜看著又一位縣委書記就這樣倒下,他心中的痛苦難以言表。
身為堂堂的市委書記,他深感自己的處境無比窩囊。
本應是掌控全局、力挽狂瀾的角色,如今卻處處受製於人,連保護手下得力幹將的能力都沒有。這種無力感猶如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文濤自始至終沒有發表任何看法,而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喝著茶水觀看著這場“政治廝殺”,不,是“碾壓!”
他看到高漢林的眼中已經沒有了光,在本鋼市經營成這個樣子,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救不了高漢林。
......
市長辦公室。
“市長啊,這次高漢林可真是徹底玩完啦!經過這麽一番折騰,市裏還有哪個幹部膽敢和他高漢林有來往?再說了,您瞧見沒,新來的那位毛頭小子書記——文濤,在常委會上從頭到尾都像丟了魂兒似的直發呆,估計呀,早被我們這陣勢嚇得不輕呐!”
剛結束常委會,常務副市長孫碩就滿臉堆笑地邁進了孫一國的辦公室,一邊說著,一邊還不忘熱情地拍拍孫一國的馬屁。
“哼!那高漢林也就如同秋後的螞蚱一般,想蹦躂也蹦躂不了多久!反倒是這位新上任的文濤,你可得找個合適的時機幫我好好教訓教訓他!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是副廳級幹部了,如果不好好敲打敲打,豈不是要無法無天、飛上天去啦?”孫一國雙手抱胸,一臉得意地說道。
迴想起今日的常委會,孫一國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全場最耀眼的存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瞧著文濤在會上那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的模樣,孫一國心裏別提有多舒坦了!
仿佛之前在漢東中青班所遭受的種種憋屈與委屈,在這一刻統統都得到了宣泄和釋放。如今可是在自家地盤上做主,他又怎麽會懼怕區區一個初來乍到的文濤?
在漢東的時候,可是有著眾多位高權重的領導幹部對其百般縱容和庇護。
然而,這裏可不是漢東,而是遼安!
就算簡宏國貴為遼安省的省委書記又能怎樣呢?
他們這些年輕後輩之間的爭鬥,難道還能動不動就跑迴家找長輩們出麵?
畢竟大家心裏都清楚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隻要事情做得不過分,一般情況下老一輩是不會輕易插手年輕人之間的紛爭的。這也是他們這些所謂的“太子黨”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裏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在了高漢林的身上,等待著他作出迴應。
過了好半晌,高漢林方才支支吾吾、結結巴巴地開了口:“那個……鋼城縣的礦產資源結構十分複雜,再加上還有為數眾多的私人黑礦井存在。這些地方往往都是咱們政府相關部門難以有效監管到的區域。因此,如果僅僅將所有的責任全都一股腦兒地歸咎於羅通同誌一人身上,恐怕多少還是顯得有些過於牽強和不合理了……”
高漢林說話的時候,語氣明顯帶著幾分畏縮和遲疑,整個人看上去顯得極為局促不安。
他的這番言辭不僅說得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而且絲毫沒有身為一名市委書記應有的那種果斷與氣魄,反倒更像是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刻小心翼翼地征求著領導意見的小秘書一般。
”高書記,你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不管在本鋼市的那個叫角落,沒有我們監管不到的地方,隻能說,監管到位!現在煤礦透水事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昨天下午,已經有黨報的記者朋友來參訪了,明天就得見報!到時候我們想壓都壓不住!”政法委書記劉力繼續說道。
倘若僅僅隻是孫一國與他理論一番,也許高漢林尚且能夠與之周旋些許時間。
然而,此時此刻麵對一眾市委常委們的集體圍攻,高漢林實在是難以抵擋。
雖說他身為本鋼市的頭號人物,可事到如今,他這所謂的“一把手”之名已然徒有其表。
就連最為關鍵的市委常委會,他都已經無法掌控局勢。
鋼城縣的羅通,乃是他現今碩果僅存的一位縣委書記。
在此之前,由他大力扶持並悉心栽培起來的那些市直機關主要領導以及其他縣委書記,皆已被孫一國以各式各樣的理由給逐一拿下。
眼看著自己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這位縣委書記,恐怕也即將遭遇不幸,高漢林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政治生涯簡直糟糕到了極點!
迴想往昔,類似於這樣的黑采礦井發生事故導致個別人死亡的事件並非是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通常情況下,隻需賠付一筆錢財便可以將事情平息下去。
而且,並不僅僅隻有鋼城縣存在此類狀況,放眼神州大地,無論是整個城市還是整個省份範圍內,諸如此類的案件可謂比比皆是,隨手一抓便是一大把。
高漢林始終堅信,這起事件絕非偶然,其背後定然隱藏著孫一國那一夥人的險惡用心和肆意煽動。
然而,麵對如此棘手的狀況,他卻感到束手無策,仿佛陷入了一張無形的大網之中,難以掙脫。
更令他倍感無奈的是,哪怕絞盡腦汁,他竟也無法找出一個值得信賴之人,可以替他秘密展開調查工作。此刻的他,就如同置身於一片黑暗的荒野,孤獨而無助。
就在這時,隻聽孫一國那得意洋洋的聲音傳來:“既然大家的意見都一致,那麽我們就按照翟豔君同誌所提出的方案執行吧。即刻對鋼城縣的羅通同誌作出停職處分,並由市公安局、市紀委以及市檢察院共同組建聯合調查小組,迅速進駐鋼城縣,對此次事件展開全麵深入的徹查!”
聽聞此言,高漢林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如霜,憤怒與不甘交織在一起。他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雙拳,由於太過用力,指關節處已然泛白。
眼睜睜看著又一位縣委書記就這樣倒下,他心中的痛苦難以言表。
身為堂堂的市委書記,他深感自己的處境無比窩囊。
本應是掌控全局、力挽狂瀾的角色,如今卻處處受製於人,連保護手下得力幹將的能力都沒有。這種無力感猶如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文濤自始至終沒有發表任何看法,而是靜靜的坐在一旁喝著茶水觀看著這場“政治廝殺”,不,是“碾壓!”
他看到高漢林的眼中已經沒有了光,在本鋼市經營成這個樣子,就算是“神仙”來了,也救不了高漢林。
......
市長辦公室。
“市長啊,這次高漢林可真是徹底玩完啦!經過這麽一番折騰,市裏還有哪個幹部膽敢和他高漢林有來往?再說了,您瞧見沒,新來的那位毛頭小子書記——文濤,在常委會上從頭到尾都像丟了魂兒似的直發呆,估計呀,早被我們這陣勢嚇得不輕呐!”
剛結束常委會,常務副市長孫碩就滿臉堆笑地邁進了孫一國的辦公室,一邊說著,一邊還不忘熱情地拍拍孫一國的馬屁。
“哼!那高漢林也就如同秋後的螞蚱一般,想蹦躂也蹦躂不了多久!反倒是這位新上任的文濤,你可得找個合適的時機幫我好好教訓教訓他!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是副廳級幹部了,如果不好好敲打敲打,豈不是要無法無天、飛上天去啦?”孫一國雙手抱胸,一臉得意地說道。
迴想起今日的常委會,孫一國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全場最耀眼的存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瞧著文濤在會上那唯唯諾諾、戰戰兢兢的模樣,孫一國心裏別提有多舒坦了!
仿佛之前在漢東中青班所遭受的種種憋屈與委屈,在這一刻統統都得到了宣泄和釋放。如今可是在自家地盤上做主,他又怎麽會懼怕區區一個初來乍到的文濤?
在漢東的時候,可是有著眾多位高權重的領導幹部對其百般縱容和庇護。
然而,這裏可不是漢東,而是遼安!
就算簡宏國貴為遼安省的省委書記又能怎樣呢?
他們這些年輕後輩之間的爭鬥,難道還能動不動就跑迴家找長輩們出麵?
畢竟大家心裏都清楚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隻要事情做得不過分,一般情況下老一輩是不會輕易插手年輕人之間的紛爭的。這也是他們這些所謂的“太子黨”心照不宣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