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話雖然不長,但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他對陸海軍高層在用人上的按部就班和束手束腳表示不滿,金上將這裏還好,基本上能打的將軍都委以重任,但陸軍這裏問題就很多,像這次為了平衡,馬歇爾第二批挑選增援南美將領就開始搞論資排輩,這讓羅斯福不滿,更讓他不滿的是陸軍高層對巴頓的態度。
在羅斯福眼中,非洲戰役是不折不扣的失敗,這麽多軍方將領中他唯一欣賞的就是巴頓,認為他在戰役中展現了難得的血性和勇氣,特別是其糾集殘兵敗將一路步行南下與主力匯合而不是就地等在遠處向德國人投降的事深深震動了羅斯福,可惜巴頓迴國時還被人當成英雄敬仰,一段時期後卻負麵新聞纏身:有媒體評價他簡單粗暴、脾氣惡劣,對新兵和中低級軍官動輒怒罵,偶爾還要動手,一段時間後又其他同僚抨擊他在訓練走極端、過火,通過鐵絲網火力覆蓋、匍匐前進的訓練巴頓經常用機槍來模擬,大部分是空包彈,偶爾也會用實彈,把一幫新兵蛋子嚇得夠嗆,更把一幫衛道士和民主鬥士給震住了,但對於這種抨擊,巴頓無動於衷,甚至變本加厲地弄來德軍的mg42機槍進行火力模擬,當撕裂亞麻布的“嗤嗤”聲響起時,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瘋子。
為這種事,馬歇爾不止一次地給巴頓擦屁股,搞到最後連他也有點煩,但後來更大的事捅了出來,在訓練步兵部隊跟隨坦克衝擊時,巴頓要求對麵擔任阻擊任務的炮兵開炮覆蓋訓練場,雖然隻是中小口徑迫擊炮和105mm榴彈炮,而且用的還是訓練彈,但炮兵部隊少校以擔心誤傷為由拒絕執行,結果挨了巴頓2馬鞭。馬鞭事件和瘋狂訓練法最終被捅了出去,輿論大嘩,雖然老兵們都一邊倒表示支持巴頓,迫於壓力的馬歇爾隻得宣布對巴頓執行停職檢查,更具諷刺意義的是,因為巴頓的資曆和表現,剛準備晉升其為中將,於是軍法機關後續處理意見也大致確定了,給巴頓晉升中將同時安排退出現役轉為預備役。
晉升中將的報告羅斯福很爽快批準了,轉為預備役的報告卻被他毫不留情地退了迴來,上麵的批示讓參聯會高層看得大汗淋漓——“注意,這是一位中級軍官不服從長官從而引起的事件,如果在戰場上,這樣抗命不遵的行為完全可以當場槍斃!”
毫無疑問,總統的屁股是坐在巴頓一邊的,這種不顧民意、非民主的“政治不正確”行為如果在競選期間完全會是對手發難的炮彈,但現在羅斯福已顧不上了,他要能打仗、作風硬朗的將領,在李奇微的晉升儀式上,羅斯福曾和對方有過一番問答,交流後他更堅定了這樣的看法:
“您的部隊人人都會跳傘?”
“是的,如果一個年近50的師長都能跳傘,其他人沒理由辦不到。”
“如果有士兵已熟練掌握動作但就是因為害怕不肯跳怎麽辦?”
“簡單,在他屁股上踢一腳,在空中他就沒那麽多胡思亂想的機會。”
“您的士兵都這麽勇敢?”
“當然!懦夫要麽被我踢出隊伍,要麽等著被德國人幹掉。我想,還是前一種選擇對他們更有利。”
換句話說,羅斯福現在為了勝利已開始不擇手段,如果大清洗能帶來勝利,他一定毫不猶豫地會大幹快上,他堅信美國人民要一個能帶來勝利的總統,而不是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剛才這頓咆哮,無非是他借題發揮,把本來就想說的話在這樣嚴峻的當口用振聾發聵的聲音噴發出來。
至於“不惜一切代價”雲雲,其實是勝利第一的極端表現,也是力拚對手的要求所在,兩者是一脈相承的。羅斯福既然是政治家,當然也是鐵石心腸的任務,怎麽可能顧忌區區幾艘軍艦、幾千號兵力的損失?他在做出美國投入戰爭的決策時就估計到會有今天的損失,對他而言,如果能拿下佛得角對各方麵有所交代,這並不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否則,佛得角沒拿下,英加航線沒打通,福克蘭群島又無法進攻,部隊忙忙碌碌一無所獲,損害的是長遠利益和國家威望。
大西洋艦隊發迴來兩個方案:英格索爾上將認為誘敵機會已失,艦隊本身又損失嚴重,拿下佛得角無助於改變美德力量對比和大西洋根本戰略態勢,因此建議撤退,他隱隱約約還有其他擔心,拿下佛得角後守不守?怎麽守?守不住是不是諷刺更大?第二個方案是特納提出的,認為既然已付出了這麽多代價,那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現在撤退好比股市最低點時把虧損累累的重倉股割了,損失當然不會再擴大,但減少損失乃至翻轉機會也沒有了。
從心底來說,金上將讚同特納的意見,但他沒想到總統的意見比他還堅決——用上了不惜一切代價這樣的言語,他是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的,那不是單單指拿下佛得角,總統肯定還要求未來一段時間牢牢守住,然後再把“不惜一切代價”推廣到福克蘭群島爭奪戰、亞速爾爭奪戰上,換而言之,羅斯福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甚至已不顧及傷亡對未來連任的不利影響而要求獲得勝利了。
眾人都是沉默,半天後阿諾德開了口:“有個重要情況我來不及匯報,清晨剛剛收到消息,陸航失去對亞速爾防空圈裏德軍艦隊的追蹤,我們找不到他們了,現在艦隊也出動了偵察機在四處搜索,依然一無所獲,但有個信息十分奇怪,我軍偵察機最後一次發現敵艦隊是在亞速爾以西300多公裏處……我一直沒弄明白德軍把艦隊安排在那裏是什麽意思。”
發完火之後,羅斯福情緒平靜了很多,思維也變得更加理性,他沉吟著問道:“如果德軍艦隊已經行動,你們認為其可能性是去哪裏?進攻航母艦隊?救援佛得角?抑或是其他?”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金上將身上,這是很重要的敵情判斷,出錯後的後果誰都承受不起。後者深深地吸了口氣,想了幾分鍾之後說道:“雖然目前敵情信息不夠充分,但根據我對德國人一貫以來的作戰風格的理解和希特勒本性的把握,我個人判斷德軍艦隊很可能會去百慕大……”
“百慕大……”其他人倒吸一口冷氣。
“有把握守住麽?”羅斯福馬上問馬歇爾。
“恐怕這很困難,現在島上……”
“上次我就看出來了,兩天不到就失守還投降,都是一幫廢物!”
雖然是11月份的天氣,豆大的汗珠還是從馬歇爾頭上滾了下來,羅斯福這指責是很重的,雖然明著在罵英國人,但上麵還是有不少美軍,兩天就投降確實不太說得過去,更要命是還留下大量物資和比較重要的重油庫,簡直難以容忍。想想也是汗顏:人家佛得角德軍怎麽守得這麽好?居然還幹翻本方一半戰列艦?這世界最怕人比人,本來他覺得守不住完全正常,沒什麽好指責的,現在有佛得角做參照,高下差距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李海眼看陸海軍一把手都被罵得夠慘,站出來打圓場:“恐怕真不太好守,佛得角德軍經營了將近9個月,而百慕大前不久才剛剛交戰過,大量設施、防線被摧毀,物資儲備不足,防禦工事都在緊急修複中,不能簡單相提並論……”
羅斯福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轉過頭問金上將:“前方不是說德國人的潛艇和魚雷艇厲害麽?魚雷艇、潛艇都不是高科技,合眾國也有,而且能準備更多,你能不能想辦法調100艘魚雷艇、30艘潛艇去百慕大附近,如果德國艦隊真來二次進攻,你們能學德軍去打一下麽?不要求你們擊沉4艘戰列艦,2艘,哪怕1艘我都覺得也很不錯……”
金上將臉上一陣抽搐,然後下意識地迴答:“我馬上去部署,我們將盡力而為,不讓您失望。”
羅斯福又對馬歇爾下達命令:“給島上增加一些兵力吧,我們要固守住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島嶼,不能再輕而易舉地落在敵人手裏了,不能讓敵人得到這把對準東海岸的手槍。”
眾人都點頭,馬歇爾表示將增援2個團上去,反正再多兵力也擺不下。
“這次你們打算用誰?”
“馬克斯韋爾-d-泰勒少將怎麽樣?”
“這名字有點熟悉。”
“他原是李奇微的參謀長,馬修擔任18空降軍軍長後,推薦其接任82空降師師長,上次增援百慕大他是第二批趕到增援的部隊,發揮了很大作用,與德國人交過手,有實戰經驗而且熟悉百慕大的情況。”
“又是82空降師?”羅斯福忍不住皺起眉頭,“他們剛剛遭到嚴重損失,馬上又能上陣打仗了麽?合眾國這麽多部隊,難道總用82空降師去打?”
馬歇爾一陣臉紅,羅斯福這個指責是有道理的,但對他來說,實際能選擇的餘地不大,他斟酌了一下言語,對羅斯福和眾人進行了細致解釋……
在羅斯福眼中,非洲戰役是不折不扣的失敗,這麽多軍方將領中他唯一欣賞的就是巴頓,認為他在戰役中展現了難得的血性和勇氣,特別是其糾集殘兵敗將一路步行南下與主力匯合而不是就地等在遠處向德國人投降的事深深震動了羅斯福,可惜巴頓迴國時還被人當成英雄敬仰,一段時期後卻負麵新聞纏身:有媒體評價他簡單粗暴、脾氣惡劣,對新兵和中低級軍官動輒怒罵,偶爾還要動手,一段時間後又其他同僚抨擊他在訓練走極端、過火,通過鐵絲網火力覆蓋、匍匐前進的訓練巴頓經常用機槍來模擬,大部分是空包彈,偶爾也會用實彈,把一幫新兵蛋子嚇得夠嗆,更把一幫衛道士和民主鬥士給震住了,但對於這種抨擊,巴頓無動於衷,甚至變本加厲地弄來德軍的mg42機槍進行火力模擬,當撕裂亞麻布的“嗤嗤”聲響起時,所有人都認為他是瘋子。
為這種事,馬歇爾不止一次地給巴頓擦屁股,搞到最後連他也有點煩,但後來更大的事捅了出來,在訓練步兵部隊跟隨坦克衝擊時,巴頓要求對麵擔任阻擊任務的炮兵開炮覆蓋訓練場,雖然隻是中小口徑迫擊炮和105mm榴彈炮,而且用的還是訓練彈,但炮兵部隊少校以擔心誤傷為由拒絕執行,結果挨了巴頓2馬鞭。馬鞭事件和瘋狂訓練法最終被捅了出去,輿論大嘩,雖然老兵們都一邊倒表示支持巴頓,迫於壓力的馬歇爾隻得宣布對巴頓執行停職檢查,更具諷刺意義的是,因為巴頓的資曆和表現,剛準備晉升其為中將,於是軍法機關後續處理意見也大致確定了,給巴頓晉升中將同時安排退出現役轉為預備役。
晉升中將的報告羅斯福很爽快批準了,轉為預備役的報告卻被他毫不留情地退了迴來,上麵的批示讓參聯會高層看得大汗淋漓——“注意,這是一位中級軍官不服從長官從而引起的事件,如果在戰場上,這樣抗命不遵的行為完全可以當場槍斃!”
毫無疑問,總統的屁股是坐在巴頓一邊的,這種不顧民意、非民主的“政治不正確”行為如果在競選期間完全會是對手發難的炮彈,但現在羅斯福已顧不上了,他要能打仗、作風硬朗的將領,在李奇微的晉升儀式上,羅斯福曾和對方有過一番問答,交流後他更堅定了這樣的看法:
“您的部隊人人都會跳傘?”
“是的,如果一個年近50的師長都能跳傘,其他人沒理由辦不到。”
“如果有士兵已熟練掌握動作但就是因為害怕不肯跳怎麽辦?”
“簡單,在他屁股上踢一腳,在空中他就沒那麽多胡思亂想的機會。”
“您的士兵都這麽勇敢?”
“當然!懦夫要麽被我踢出隊伍,要麽等著被德國人幹掉。我想,還是前一種選擇對他們更有利。”
換句話說,羅斯福現在為了勝利已開始不擇手段,如果大清洗能帶來勝利,他一定毫不猶豫地會大幹快上,他堅信美國人民要一個能帶來勝利的總統,而不是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剛才這頓咆哮,無非是他借題發揮,把本來就想說的話在這樣嚴峻的當口用振聾發聵的聲音噴發出來。
至於“不惜一切代價”雲雲,其實是勝利第一的極端表現,也是力拚對手的要求所在,兩者是一脈相承的。羅斯福既然是政治家,當然也是鐵石心腸的任務,怎麽可能顧忌區區幾艘軍艦、幾千號兵力的損失?他在做出美國投入戰爭的決策時就估計到會有今天的損失,對他而言,如果能拿下佛得角對各方麵有所交代,這並不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否則,佛得角沒拿下,英加航線沒打通,福克蘭群島又無法進攻,部隊忙忙碌碌一無所獲,損害的是長遠利益和國家威望。
大西洋艦隊發迴來兩個方案:英格索爾上將認為誘敵機會已失,艦隊本身又損失嚴重,拿下佛得角無助於改變美德力量對比和大西洋根本戰略態勢,因此建議撤退,他隱隱約約還有其他擔心,拿下佛得角後守不守?怎麽守?守不住是不是諷刺更大?第二個方案是特納提出的,認為既然已付出了這麽多代價,那無論如何要堅持到底,現在撤退好比股市最低點時把虧損累累的重倉股割了,損失當然不會再擴大,但減少損失乃至翻轉機會也沒有了。
從心底來說,金上將讚同特納的意見,但他沒想到總統的意見比他還堅決——用上了不惜一切代價這樣的言語,他是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的,那不是單單指拿下佛得角,總統肯定還要求未來一段時間牢牢守住,然後再把“不惜一切代價”推廣到福克蘭群島爭奪戰、亞速爾爭奪戰上,換而言之,羅斯福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甚至已不顧及傷亡對未來連任的不利影響而要求獲得勝利了。
眾人都是沉默,半天後阿諾德開了口:“有個重要情況我來不及匯報,清晨剛剛收到消息,陸航失去對亞速爾防空圈裏德軍艦隊的追蹤,我們找不到他們了,現在艦隊也出動了偵察機在四處搜索,依然一無所獲,但有個信息十分奇怪,我軍偵察機最後一次發現敵艦隊是在亞速爾以西300多公裏處……我一直沒弄明白德軍把艦隊安排在那裏是什麽意思。”
發完火之後,羅斯福情緒平靜了很多,思維也變得更加理性,他沉吟著問道:“如果德軍艦隊已經行動,你們認為其可能性是去哪裏?進攻航母艦隊?救援佛得角?抑或是其他?”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金上將身上,這是很重要的敵情判斷,出錯後的後果誰都承受不起。後者深深地吸了口氣,想了幾分鍾之後說道:“雖然目前敵情信息不夠充分,但根據我對德國人一貫以來的作戰風格的理解和希特勒本性的把握,我個人判斷德軍艦隊很可能會去百慕大……”
“百慕大……”其他人倒吸一口冷氣。
“有把握守住麽?”羅斯福馬上問馬歇爾。
“恐怕這很困難,現在島上……”
“上次我就看出來了,兩天不到就失守還投降,都是一幫廢物!”
雖然是11月份的天氣,豆大的汗珠還是從馬歇爾頭上滾了下來,羅斯福這指責是很重的,雖然明著在罵英國人,但上麵還是有不少美軍,兩天就投降確實不太說得過去,更要命是還留下大量物資和比較重要的重油庫,簡直難以容忍。想想也是汗顏:人家佛得角德軍怎麽守得這麽好?居然還幹翻本方一半戰列艦?這世界最怕人比人,本來他覺得守不住完全正常,沒什麽好指責的,現在有佛得角做參照,高下差距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李海眼看陸海軍一把手都被罵得夠慘,站出來打圓場:“恐怕真不太好守,佛得角德軍經營了將近9個月,而百慕大前不久才剛剛交戰過,大量設施、防線被摧毀,物資儲備不足,防禦工事都在緊急修複中,不能簡單相提並論……”
羅斯福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轉過頭問金上將:“前方不是說德國人的潛艇和魚雷艇厲害麽?魚雷艇、潛艇都不是高科技,合眾國也有,而且能準備更多,你能不能想辦法調100艘魚雷艇、30艘潛艇去百慕大附近,如果德國艦隊真來二次進攻,你們能學德軍去打一下麽?不要求你們擊沉4艘戰列艦,2艘,哪怕1艘我都覺得也很不錯……”
金上將臉上一陣抽搐,然後下意識地迴答:“我馬上去部署,我們將盡力而為,不讓您失望。”
羅斯福又對馬歇爾下達命令:“給島上增加一些兵力吧,我們要固守住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島嶼,不能再輕而易舉地落在敵人手裏了,不能讓敵人得到這把對準東海岸的手槍。”
眾人都點頭,馬歇爾表示將增援2個團上去,反正再多兵力也擺不下。
“這次你們打算用誰?”
“馬克斯韋爾-d-泰勒少將怎麽樣?”
“這名字有點熟悉。”
“他原是李奇微的參謀長,馬修擔任18空降軍軍長後,推薦其接任82空降師師長,上次增援百慕大他是第二批趕到增援的部隊,發揮了很大作用,與德國人交過手,有實戰經驗而且熟悉百慕大的情況。”
“又是82空降師?”羅斯福忍不住皺起眉頭,“他們剛剛遭到嚴重損失,馬上又能上陣打仗了麽?合眾國這麽多部隊,難道總用82空降師去打?”
馬歇爾一陣臉紅,羅斯福這個指責是有道理的,但對他來說,實際能選擇的餘地不大,他斟酌了一下言語,對羅斯福和眾人進行了細致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