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茨權衡再三,最後決定還是要和聯合艦隊鬥上一鬥,因為日軍對澳新的襲擾太過於嚴重,已壓過了塔拉瓦戰役的聲音,如果太平洋艦隊一直避戰不出,那今後就更不用打了。


    對金上將的暗示,他是反過來理解的:假設亞速爾戰役打贏了,那太平洋艦隊無論勝負都無所謂;假設亞速爾戰役打輸了,那太平洋艦隊更要出麵打一仗——如果不打,亞速爾又輸了,隻怕太平洋艦隊會徹底淪為存在艦隊。


    至於海戰打輸了澳新會淪陷的可能他是不相信的,上麵幾十萬澳新官兵和美國陸軍拿日本海軍沒什麽辦法,難道還對付不了日本陸軍麽?


    雖然亞速爾的成敗對他不構成製約,但他心裏十分牽掛著有關情況,利用在珍珠港休整的機會,他不等參聯會和金上將開口,就主動將這次塔拉瓦戰役的經驗總結,以及參加過實戰的部分軍官(包括霍蘭德、戴文)等人送迴了國,由他們向國內傳授經驗教訓,對此各方都是稱讚不已。


    在飛抵華盛頓的第二天,霍蘭德便對預備參加霸王行動的英美高級軍官描述了塔拉瓦戰役的教訓:


    “兩棲登陸一定要事先做好周密的計劃:要詳盡細致地進行偵察,努力勘察敵軍的火力點;艦炮射擊和空襲要充分、準確、配合良好,前後不能脫節;必須裝備足夠數量和良好質量的兩棲車和兩棲登陸坦克;要製訂盡可能準確的潮汐表,盡可能根據漲落潮的時間進行兵力調度與安排,士兵登陸的距離遠離灘頭一米,他犧牲的可能性就增大一分。


    要有整套對付半地下式碉堡的裝備和戰術;後勤保障非常重要,彈藥和補給的消耗會遠遠超過想象,通訊和通訊設備至為關鍵;兵力必須充足,在戰場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要有3:1甚至5:1的兵力優勢;指揮官的命令要果斷,能隨機應變,但萬一錯了也必須貫徹到底——比如登陸時出現地點錯誤,2支部隊擠在一塊比重新換方向登陸要明智得多;士兵要有勇敢精神和高度訓練水平……以上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戰鬥結果。”


    霍蘭德最後總結道:“最好的辦法挑一塊地方模擬要登陸的地點,把偵查到的敵軍情況,我們能設想到的最壞情況以及現場地形完整模擬出來,然後讓我們的人去實戰打一打,另外,要教育我們的官兵學會在沒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打仗,在黑夜裏打仗,在火力被壓製的情況下打仗……”


    下麵眾人竊竊私語,霍蘭德最後說的幾乎是平時三不打的內容,大家內心都有點打鼓……


    “請問,您認為在奪島戰役中應該如何合理使用空降兵?似乎德軍在克裏特島使用效果非常差。”站起來提問的是82步兵師師長,馬修-邦克-李奇微準將。


    “坦率地說,我認為空降師不應該出現在霸王行動中。”霍蘭德沉吟片刻,緩緩說道,“不是我小看82步兵師的戰鬥力,通常而言,空降師比一般陸軍部隊更有戰鬥力,但亞速爾群島是個非常小的地方,降落過程中隻要風稍微吹得大一點就可能落在海裏。至於機降,我認為很難有德軍機場會被我們所控製。”


    “我手下的第三裝甲師被確定為首批登陸部隊之一,關鍵問題是,現在怎麽把那些該死的重型裝備運上去?”第二個提問的是第四裝甲軍軍長、沃爾頓-沃克少將。


    “德國人用的辦法是兩棲坦克,多半是4號,聽說也有虎式,不過我沒見過。”霍蘭德道,“先從我們的lst上下來,然後爬過淺灘再上岸,在這個過程中會非常危險,因為速度比平時要慢很多……至於炮兵,特別中大口徑級別的榴彈炮,我認為3天內您不要指望了,頂多可以用些迫擊炮。”


    “那誰來協助對敵軍的火力壓製?”


    “依靠戰列艦遠程炮火和衝灘軍艦的就近壓製,然後依靠諸如驅逐艦、護衛艦等小型軍艦的火炮掩護,或許運氣好一點還可以得到飛機掩護。”


    “運氣好點是什麽意思?”


    “當雙方犬牙交錯時,空中火力無濟於事,稍有偏差就會落到自己人頭上,這次我們去打塔拉瓦,死在自己人炸彈和炮彈之下的士兵至少有2個連。”霍蘭德露出難過的表情,“我們的轟炸機特別是俯衝轟炸機飛行員缺乏經驗,近距離支援會很糟糕……”


    與會眾人都搖頭,他們都是從軍多年的老蔣了,戰列艦的遠程火炮固然威力巨大,但隻要一登陸就很難大規模使用;而驅逐艦和護衛艦上那些5英寸、6英寸的管子,還不如敵人的火力來的兇猛——聽說德軍在島上大量新建了利用艦炮改裝的永備火力點。


    現在眾人總算是領教了霍蘭德剛才所說的“在火力被壓製的情況下打仗”的含義,率領英國禁衛裝甲師的阿蘭-阿爾代爾少將愁眉不展,作為大英帝國僅剩的、有足夠戰鬥力的裝甲部隊指揮官,他身上背負的壓力很大,雖然丘吉爾首相對他充滿了期待和鼓勵,但出發前布魯克元帥卻秘密找他談過話,讓他注意保存實力,不要把所有的精華都葬身在亞速爾島上。


    雖然霍蘭德講述了很多困難,這些人也聽進去了,但大部分人對戰役的前景還是謹慎樂觀的——塔拉瓦再難打不也照樣拿下來了嗎?亞速爾這個地方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眾人普遍認為,即便代價大一點,能拿下來就是勝利!


    就在他們圍繞塔拉瓦戰役評頭論足時,還有人堅持認為塔拉瓦戰役其實並沒有結束。


    “長官,各類物資已到預警線了。”草鹿任一略微有些擔憂地說道,“各油輪攜帶油料已用掉75%,中途截獲的商船和油輪上的富餘油料同樣利用了該比例,目前各艦內部油料基本滿載,按現有消耗速度,驅逐艦大概5日後用盡,輕巡洋艦大約7日後耗盡補給油料,盡管他們都可從重巡和戰列艦抽去燃油,但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彈藥方麵,各主力艦艦炮剩餘彈藥大約在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飛機累計損失127架,飛行員喪生或失蹤39人,經選調備用飛機和後備飛行員後,艦隊滿員率94%。”


    堀悌吉點點頭:“角田的部隊到哪裏了?”


    “預計10日內可已與我們匯合,他根據您的要求,從婆羅洲帶來2條油輪,一共有15萬噸重油,這些燃油加上新來的補充,大概勉強可以支撐到我們迴本土。”草鹿任一說道,“這是,塔拉瓦方麵已有將近20天沒任何迴應了,艦隊還要去麽?或者派驅逐艦去看看?”


    “油料在特魯克錨地還有儲備,不必擔心。不過答應過他們就一定要去,況且我們已遲到了。”堀悌吉歎了口氣,“敵軍有厲害人物啊,艦隊如此襲擾澳新,他就是不上鉤。”


    近藤信竹笑了起來:“他是被您橫掃一切的架勢和塚原君的疑兵之計給唬住了。”


    澳新航空兵一再報告日軍艦隊擁有5-6艘航母,這與尼米茨戰前掌握的情況非常吻合,再加上陸航飛機遭受大量艦載機攻擊,因此他不疑有錯,實際上聯合艦隊真正能打仗的航母隻有兩大一小三艘航母,另外3艘全部是補充航母和輔助航母,上麵擺著的飛機都是真的,可就是沒法起降作戰,隻是作戰航母的補充——這也是日軍航空兵保持高出動率和完好率的秘密所在。


    為了提高勝率並避開聯合艦隊的銳氣,尼米茲才決心等待新增援的航母到來。


    “北上,去塔拉瓦,看看還有沒有幸存者……”


    8月19日,聯合艦隊主力從湯加與庫克群島中間的海域穿過北上,就在同一天,休整完畢,同時得到本土支援的尼米茨也率領艦隊重新出發。


    至此,這場被稱之為“澳新襲擾戰”的戰役終於落下帷幕,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南半球正好是冬天),澳新兩國且切切實實嚐到了苦果:兩國航空兵連同美軍陸航在內,一共損失了700餘架飛機,除那些堅持最後將受損飛機飛迴來及極少數的幸運兒,其餘飛行員要麽在海裏凍死,要麽成為日軍俘虜。


    澳新兩國的海軍除幾艘較大的主力艦跟隨太平洋艦隊參與塔拉瓦之戰逃過一劫外,其餘在港口避風頭或執行護航任務的近乎全軍覆滅,合計損失近15萬噸。除海軍軍艦外,商船隊損失也很大,整條澳新航線被聯合艦隊切斷,盟軍在海上和港口處損失(擊沉或被俘)的商船超過了30萬噸。


    更要命的是日軍轟炸與炮擊對澳新沿海地帶的破壞,總體預計損失超過50億美元,兩國被迫遷移、疏散了200多萬人口。更慘烈的是新西蘭,由於國土麵積狹窄,主要大城市如惠靈頓、奧克蘭、基督城全位於沿海地帶,被聯合艦隊一鍋端了。即便兩國政府及時疏散和遷移了人口,在軍隊之外依然損失了上萬民眾,同時還有生產停頓、全國秩序大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十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鐵十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