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為什麽呢,那些人怎麽處理的呢,戰敗後日本什麽都沒有了,每年還有大量戰爭賠款要還。


    然後它們出台了一係列強民措施,而不是強政府去養肥政府人員的措施。那就是孩子的營養和教育,一個民族興衰,就看這兩個。當然,還有個是正常的相對平等的法律體係,有美國在,他也不能亂來去搞等級關係。


    先是營養問題,二戰結束,日本為了提高國民健康水平,提出了“一杯牛奶振興一個民族”口號,首先從中小學校開始,實施了學生奶項目,從小培養飲奶習慣。


    當時日本學生奶的供應源於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主要是脫脂奶粉。以後隨著國內奶業的發展,逐漸過渡到全部使用國產鮮奶,同時又直接帶動了國內奶業的發展。


    1954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學校午餐(給食)法》和《關於促進乳品業和養牛業的法令》,明確了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的法律保障,由農林水產省、文部科學省和厚生勞動省等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國家財政對學生飲用奶全麵補貼。


    到2003年,在日本接受學生奶供應的學校共有37500所,學生達1280萬人,92.9%的學校(其中97.2%的小學、85.3%的中學)提供學生奶;92%的學生飲用學生奶(其中99.3%的小學生、79.5%的中學生);學校學生奶平均每周提供五次,


    年供給目標195日。


    小學生和幼兒園學生的供給量為每日200毫升,其他學校學生的供給量為300毫升。學生奶占整個液體牛奶市場份額達到9%。


    單單從這一點上,就沒法懷疑日本之後的崛起。想想如果讓孩子喝毒藥的那些國家那些官職人,是什麽物種,才能讓整個國家的孩子全部去喝毒藥奶,滅絕民族隻靠他們足夠了。


    敵人們歡唿了,要給這些“物種”頒發諾貝爾和品獎!!!


    然後是教育方麵,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


    另一時空的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蕩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日本重視教育的曆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


    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製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然後,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範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就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日本現代化的成功,與政府重視科學,重視人才有關,更重要的是日本把素質教育貫穿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之中,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教育的成功。


    日本早在1947年就實現了九年義務製教育,國民高等教育普及率高居世界前列。而日本教育的成功更在於非常重視素質教育和全麵發展,這便為提高國民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種素質教育恰恰是目前某國教育的軟肋。


    直到後來義務教育到大學,那是多恐怖的人才培養,有這些高素質的人在,還怕一個國家不會崛起麽。


    正是源於此,胡林急迫的不是要去提高軍隊實力,而是用最早的時間,去讓當下清朝的兒童得到良好的食物供應,和哪怕是基礎教育。


    為以後胡林獨領全國打下人才基礎,晚一天,耽擱太多人。現在又沒有強大的軍隊打進來,軍事上可以適當作為第二發展目標。


    胡林在麵對剛靠攏過來的各官員便持以強硬的態度,讓這些人心裏不是那麽舒服。隻是既然李鴻章都靠過來,這是個派係,那至少要完全弄清後,再有表達的權利。


    “胡將軍,既然要開學堂,你打算是先從哪個地區開始呢?我知道廣西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有學堂,而且似乎授課的書籍有些特殊。”


    劉坤一在胡林打到京城時已經主意到,也派人探查了廣西道的大致情況在這樣了解。


    “劉大人倒是對我平山有心了,不錯,廣西道是已經在平山為基點推進下,覆蓋到了廣西道大部分地區,也在努力讓廣西道全部適齡兒童享受到同樣待遇。”


    胡林自豪了把,然後繼續道。“這次辦學堂我打算從全國同步開始,不過一開始經費肯定不夠,


    打算先在縣城及以上開辦大學堂,也就是一個先生可以同時教授200個學生的大課堂,學生們輪流上課,多找先生來即便幾千學童也足夠應付了吧。這樣所花銀兩會少很多,也不會把軍隊的軍費掏空。”


    在全國所有孩子都去上學,那是不可能的,清朝總人口達到4億5千萬,胡林根本沒那個錢去做,這簡直就是銀子的黑洞。


    不過嘛,如果從縣一級去開辦學堂,那這事就少太多了,清朝這時也才,1549個縣,再加上府城,最多也需設立1600個左右的大的學堂。


    按一個學堂每個月1000兩銀子的消耗,那麽這全國1600個學一個月才160萬兩銀子而已,一年才2000萬兩。


    單單胡林這次戰爭繳獲的就有3000萬兩,還有打劫京城貴賈也是有1500萬兩,用在學堂上一點不心疼。


    1000兩銀子已經很多了,這時候一兩銀子能買100斤大米的樣子,這些銀子能支撐多少孩子的免費包食宿教育了。


    即便給他們敞開吃,也消耗不了多少,再能吃,給多追加100兩又如何。


    也就是場地和先生要點錢,場地盡量用當地現成的房子,暫時租用富戶的府邸,相信這個很容易籌集。


    如果再去想點辦法搞銀子,比如找洋人貸款,打劫全國的富人,還有現代直接采購工業用銀什麽的,還能給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食宿。


    當然,還有朝廷也要摳一部分出來,再到洋人那邊去采購糧食迴來,這樣也不會影響到物價。


    “呲....”


    在場的人都被胡林的想法鎮住了,想想他們軍隊裏才多少錢,幾個打次大的戰爭他們才用200萬兩,這雖然不是全國所有地方,隻到縣級,那銀子也是海了去。


    李鴻章顯然被“胡林呀,辦法老頭子我是支持的,不過這銀子恐怕會用太多了吧,你算過了嘛?”


    “李大人不用顧慮,花費自然知道,全國辦1600所學堂,經費是每月1000兩,學堂的房屋和住宿希望各位大人想辦法解決,先用當地的大宅子先辦起來,朝廷方麵也讓出點血。”


    胡林說著,看了看李鴻章和李坤一,都苦笑著點頭,不管他們繼續說道。


    “每個月的支出的銀兩由我來出,也就是160萬兩銀子,讓每個學童都吃飽吃好,肉食什麽的都敞開供應。再給140萬兩銀子零用,不夠再追加,這些銀子的花費我平山會派人監管,各位大人看可好。”


    胡林直接把錢出了,大家也知道胡林這次繳獲了很多銀子,按胡林說的,3000萬兩,這點花費倒還真不算什麽。


    這麽多銀子,胡林怎麽就舍得,一年下來就要2000萬兩呀,這還隻是賬麵上的,超支是必然。


    “哎,韓大人呀,你說這個胡林每年花這麽多銀子,他拿得出來麽,還有立身保命的軍隊呢,那才是最重要的呀。”一個綠色朝服的中年男子用胳膊推了推邊坐上的人。


    “孫大人你就不要擔心了,你沒聽劉坤一劉大人說嘛,廣西道大半地方都開起學堂,還聽說平山軍的夥食是隨便吃的,簡直傷心病狂,沒有足夠多的銀子這胡大人敢這麽做麽。”


    這個姓韓的大人顯然倒是相信胡林的底蘊,至少看上去不會拿不出銀兩,胸有成足的樣子。


    “的確不錯,以莫某看來,胡將軍必然真挖到銀山了,所以孫大人擔心怕是多餘的嘍,我在想胡將軍會怎樣撥款給軍隊。”姓莫的更是直接了當,猜測起來。


    “.......”


    眾人聽後堂下便再次嗡嗡聲響起,居然真要花費這麽多錢去做。那既然在這沒收益的地方都能花這麽多錢,在軍隊上呢?豈不是更多!


    至於監管花費嘛,說實話要搞錢的地方多了,不用去碰胡林的黴頭。這是胡林第一個提出的,可見它的重要性。


    所有人都期待後麵胡林要怎麽規劃軍隊上的事了,劉坤一和李鴻章也同樣驚訝,沒想到胡林準備倒是完全。


    既然出錢了,那自然給辦事,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隻是當下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實力問題,軍隊呀。


    “不錯,胡大人義薄雲天,我劉某倒有些不如了,我會支持你的。”


    “的確是,胡林將軍應該叫胡林大人了,既然你出得出起這些銀子,若老夫不盡心,倒還對不起老夫活的這幾十年。”


    劉坤一和李鴻章率先點頭,一眾官員也誇獎胡林大義,和剛才紛紛質疑完全不在一個表情線上。


    一個個的眼神提示著胡林,你這銀子似乎下麵改有另一個重要的需要花費的吧,都在等著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家後山是清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安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安逸並收藏我家後山是清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