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通神之能
僵屍:九叔,女鬼都留給我超度吧 作者:癲吧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下,大夥兒心裏頭都犯起了嘀咕,暗道這位茅山來的道長怕是有些門道,不簡單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林正英想起王二麻閨女的遭遇,便開口道:“師弟,有樁事兒得求你搭把手!”
“啥事兒,你說說看!”宮年放下酒碗,神色自若。
“是這麽迴事……”林正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道來。
“水鬼勾魂,天魂、地魂都不知所蹤,確實棘手!”宮年一仰脖,將碗中酒一飲而盡,眼神裏閃過一抹精光。
人有三魂,天魂、地魂、命魂是也。
三魂齊聚,方為完滿。
《茅山玄陽錄》有載,人降生時,天魂居於頂門,象征著精神與智慧;
地魂則寓於情感之中,掌管著血肉髒腑;
命魂,則是生命之根本。
人死之後,天魂散去,命魂輪迴,地魂則盤旋於遺體四周,直至消散。
沒了天魂,人易癡傻;
地魂若丟,體弱多病纏身;
命魂一旦離體,人便歸於黃土。
“師弟,還有救嗎?”林正英問得有些迫切。
“自然有救,隻不過得費些周折。”宮年笑道。
費些周折?
林正英聞言,臉上寫滿了詫異。
常言道,害人容易救人難,救人一命本就是逆天行事,談何容易!
他沒想到宮年對此事竟是這般輕描淡寫!
‘師弟的修為,遠遠超出我的預料,怕是已達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境界,說不定已至煉氣之境?!’
林正英心中驚濤駭浪。
道門修為分八個境界,每境又細分為十小階。
這八大境界,猶如天塹,難以跨越。
林正英二十三歲上山修行,至今四十二歲,苦修十九載,也不過才到化氣境第五重。
這還多虧他天賦異稟。
尋常修道之人,一生或許都難窺化氣之境。
文才、秋生二人,尚在煉精之境徘徊。
煉精,便是打基礎。
修習道家心法,輔以拳腳強身健體,固本培元。
因此,真正的修道者,大多精通武藝。
其後,便是化氣境。
通過煉精之法,突破自身極限,步入奇妙之境。
此時體內便有了法力,能書符念咒,駕馭法器,為物開光。
再往後,便是煉氣境。
能感應天地靈氣,吸納日月精華。
借天地之力,修身養性,神通廣大,能以法力退妖伏魔,超凡脫俗,世人尊稱為天師。
文才、秋生之流,隻能算是末流道士。
他們這些無甚法力的道士,畫的符咒連個普通鬼魂都鎮不住。
林正英則被稱為羽士,已具法力,能驅邪降妖。
至於天師,則是擁有通神之能。
文才和秋生在一旁聽著,雖修為淺薄,但也知曉魂魄丟失後再尋迴,絕非易事。
但在元初師叔口中,卻似喝水般簡單,由此足見,他們的師叔法力深不可測!
真乃修道奇才!
“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看看!”
宮年望了望天色,林正英便領著宮年往王二麻的棺材鋪走去。
王二麻家,愁雲密布,尤其是王二麻的媳婦,低聲抽泣,悲痛欲絕。
宮年、林正英一行四人剛踏進門,王二麻便急匆匆迎了上來。
“九叔,可算把您盼來了,再晚些我都要上山請您了!”
這兩日裏,王二麻度日如年。
一想到閨女命懸一線,全家人憂心忡忡,備受煎熬。
此刻九叔現身,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看到了希望,怎不叫人激動。
“這位是?”
王二麻疑惑地看向宮年。
四人當中,宮年年紀最輕,但九叔他們對他畢恭畢敬,顯然不是普通人。
林正英連忙介紹宮年的身份。
王二麻一時半會兒沒轉過彎來。
沒想到九叔口中的師弟如此年輕。
他能行嗎?
林正英似乎看穿了王二麻的顧慮:“我師弟的能耐,遠在我之上,若他都救不了你閨女,這世上怕是沒幾人能辦到了!”
王二麻聽完林正英的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望著宮年懇求道:“大師,求您務必救救我閨女!”
“起來吧,我先看看情況!”
宮年扶起王二麻。
王二麻抹了抹眼淚,領著宮年上了二樓。
剛到二樓,宮年便覺察到一絲不尋常。
他用力一推房門,門卻紋絲不動,原來是從裏麵反鎖了。
“文才,秋生,給門來點硬的,砸開它!”宮年吩咐道。
“好嘞,師叔!”
文才和秋生抄起手邊的木棍,哐哐一頓猛敲。
嘭!
門終於開了。
一股陰冷的寒風從屋內湧出,撲麵而來,讓人不禁打了個寒顫。
屋內漆黑一片。
宮年邁步進入。
隻見床上躺著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約摸十歲的小女孩,一動不動。
女孩臉色異常蒼白。
白得像牆上的石灰,讓人聯想到喪葬鋪的白紙花,透著一股子陰森。
沒有絲毫生氣,仿佛隨時可能斷了最後一口氣。
雙眼緊閉,全身被一條黑繩緊緊束縛,額頭上貼著一張鎮魂符。
這黑繩,乃是用黑狗血浸過的捆仙索。
宮年剛一邁進門檻,小女孩猛然間睜開了眼,神色詭異,身體不由自主地抽搐,口吐白沫,似乎要掙紮著坐起。
“文才,秋生,快拿繩子把她綁結實了!”宮年的聲音沉穩有力。
“是!”
秋生和文才不敢怠慢,忙衝上前,想把小女孩控製住。
可小女孩拚了命地掙紮,兩個大漢都差點按不住,力氣大得出奇。
宮年掏出一塊黑布,塞進了小女孩的嘴裏,以防她咬舌自盡。
“師弟,情況怎樣?還能救嗎?”林正英焦急地望向宮年。
宮年點了點頭:“多虧師兄你用捆仙索和鎮魂符暫時穩住了她的魂魄,不然魂飛魄散,我也無能為力。現在,我要設法穩固她的魂魄,以防萬一。”
“師兄,準備開壇吧!”宮年說道。
林正英喚來文才和秋生,讓他們挪來一張舊木桌,穩穩當當地擺在了門檻外頭。
隨後,他又交代王二麻備上一碗送行飯。
啥叫送行飯呢?
就是半生不熟的米飯,從一隻粗瓷碗倒扣進另一隻,模樣像是給出門人備的行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林正英想起王二麻閨女的遭遇,便開口道:“師弟,有樁事兒得求你搭把手!”
“啥事兒,你說說看!”宮年放下酒碗,神色自若。
“是這麽迴事……”林正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道來。
“水鬼勾魂,天魂、地魂都不知所蹤,確實棘手!”宮年一仰脖,將碗中酒一飲而盡,眼神裏閃過一抹精光。
人有三魂,天魂、地魂、命魂是也。
三魂齊聚,方為完滿。
《茅山玄陽錄》有載,人降生時,天魂居於頂門,象征著精神與智慧;
地魂則寓於情感之中,掌管著血肉髒腑;
命魂,則是生命之根本。
人死之後,天魂散去,命魂輪迴,地魂則盤旋於遺體四周,直至消散。
沒了天魂,人易癡傻;
地魂若丟,體弱多病纏身;
命魂一旦離體,人便歸於黃土。
“師弟,還有救嗎?”林正英問得有些迫切。
“自然有救,隻不過得費些周折。”宮年笑道。
費些周折?
林正英聞言,臉上寫滿了詫異。
常言道,害人容易救人難,救人一命本就是逆天行事,談何容易!
他沒想到宮年對此事竟是這般輕描淡寫!
‘師弟的修為,遠遠超出我的預料,怕是已達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境界,說不定已至煉氣之境?!’
林正英心中驚濤駭浪。
道門修為分八個境界,每境又細分為十小階。
這八大境界,猶如天塹,難以跨越。
林正英二十三歲上山修行,至今四十二歲,苦修十九載,也不過才到化氣境第五重。
這還多虧他天賦異稟。
尋常修道之人,一生或許都難窺化氣之境。
文才、秋生二人,尚在煉精之境徘徊。
煉精,便是打基礎。
修習道家心法,輔以拳腳強身健體,固本培元。
因此,真正的修道者,大多精通武藝。
其後,便是化氣境。
通過煉精之法,突破自身極限,步入奇妙之境。
此時體內便有了法力,能書符念咒,駕馭法器,為物開光。
再往後,便是煉氣境。
能感應天地靈氣,吸納日月精華。
借天地之力,修身養性,神通廣大,能以法力退妖伏魔,超凡脫俗,世人尊稱為天師。
文才、秋生之流,隻能算是末流道士。
他們這些無甚法力的道士,畫的符咒連個普通鬼魂都鎮不住。
林正英則被稱為羽士,已具法力,能驅邪降妖。
至於天師,則是擁有通神之能。
文才和秋生在一旁聽著,雖修為淺薄,但也知曉魂魄丟失後再尋迴,絕非易事。
但在元初師叔口中,卻似喝水般簡單,由此足見,他們的師叔法力深不可測!
真乃修道奇才!
“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看看!”
宮年望了望天色,林正英便領著宮年往王二麻的棺材鋪走去。
王二麻家,愁雲密布,尤其是王二麻的媳婦,低聲抽泣,悲痛欲絕。
宮年、林正英一行四人剛踏進門,王二麻便急匆匆迎了上來。
“九叔,可算把您盼來了,再晚些我都要上山請您了!”
這兩日裏,王二麻度日如年。
一想到閨女命懸一線,全家人憂心忡忡,備受煎熬。
此刻九叔現身,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看到了希望,怎不叫人激動。
“這位是?”
王二麻疑惑地看向宮年。
四人當中,宮年年紀最輕,但九叔他們對他畢恭畢敬,顯然不是普通人。
林正英連忙介紹宮年的身份。
王二麻一時半會兒沒轉過彎來。
沒想到九叔口中的師弟如此年輕。
他能行嗎?
林正英似乎看穿了王二麻的顧慮:“我師弟的能耐,遠在我之上,若他都救不了你閨女,這世上怕是沒幾人能辦到了!”
王二麻聽完林正英的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望著宮年懇求道:“大師,求您務必救救我閨女!”
“起來吧,我先看看情況!”
宮年扶起王二麻。
王二麻抹了抹眼淚,領著宮年上了二樓。
剛到二樓,宮年便覺察到一絲不尋常。
他用力一推房門,門卻紋絲不動,原來是從裏麵反鎖了。
“文才,秋生,給門來點硬的,砸開它!”宮年吩咐道。
“好嘞,師叔!”
文才和秋生抄起手邊的木棍,哐哐一頓猛敲。
嘭!
門終於開了。
一股陰冷的寒風從屋內湧出,撲麵而來,讓人不禁打了個寒顫。
屋內漆黑一片。
宮年邁步進入。
隻見床上躺著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約摸十歲的小女孩,一動不動。
女孩臉色異常蒼白。
白得像牆上的石灰,讓人聯想到喪葬鋪的白紙花,透著一股子陰森。
沒有絲毫生氣,仿佛隨時可能斷了最後一口氣。
雙眼緊閉,全身被一條黑繩緊緊束縛,額頭上貼著一張鎮魂符。
這黑繩,乃是用黑狗血浸過的捆仙索。
宮年剛一邁進門檻,小女孩猛然間睜開了眼,神色詭異,身體不由自主地抽搐,口吐白沫,似乎要掙紮著坐起。
“文才,秋生,快拿繩子把她綁結實了!”宮年的聲音沉穩有力。
“是!”
秋生和文才不敢怠慢,忙衝上前,想把小女孩控製住。
可小女孩拚了命地掙紮,兩個大漢都差點按不住,力氣大得出奇。
宮年掏出一塊黑布,塞進了小女孩的嘴裏,以防她咬舌自盡。
“師弟,情況怎樣?還能救嗎?”林正英焦急地望向宮年。
宮年點了點頭:“多虧師兄你用捆仙索和鎮魂符暫時穩住了她的魂魄,不然魂飛魄散,我也無能為力。現在,我要設法穩固她的魂魄,以防萬一。”
“師兄,準備開壇吧!”宮年說道。
林正英喚來文才和秋生,讓他們挪來一張舊木桌,穩穩當當地擺在了門檻外頭。
隨後,他又交代王二麻備上一碗送行飯。
啥叫送行飯呢?
就是半生不熟的米飯,從一隻粗瓷碗倒扣進另一隻,模樣像是給出門人備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