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洞庭湖。


    洞庭,古稱雲夢。


    因其地勢特殊,煙雲如海,終年不散,常被無知者視為仙家隱居之所,每年都有不少凡人來此求仙問道,尋幽探秘,卻又無功而返。


    不過,這一情況,近年已然改觀。


    這十年間,梁國易主,法王治世。


    仙凡之隔,就此化消,凡人與修者之間,不再有屏障界限。


    修行之事,不再隱秘。


    修行之法,不再掩藏。


    武經道經,法傳天下。


    更有青玉弟子,大行生產之事。


    靈田靈地,靈米靈藥,還有各種奇花異草,青玉靈植之術,造化玄奇之能,無論凡塵俗世,還是修真靈地,都可種出靈植,產出靈物。


    種植如此,飼養也是一般,如今梁國各地,無論仙凡,都有飼養之業,或是飛禽走獸,或是魚蝦龜鱉,產出大量資糧,供應各方修士。


    作為梁國境內有名的水澤大湖,在這“生產大潮”之中,洞庭湖自也惹來不少窺視,乃至覬覦。


    然而,洞庭湖中,魚龍島上,李家之主“李留仙”實力非凡,曾執劍在青雲榜上留名,雖然隻是末尾,但也為李家爭得了洞庭水澤主權以及周遭千裏之地。


    就此,李家大肆發展,不僅魚龍島麵積擴大了數十倍,就連這洞庭水域都向外擴張,吞沒了周遭千裏之地,將其化作雲夢水澤。


    雖說洞庭擴張,淹沒陸地,但民事生產並未受到影響,反而另辟蹊徑發展,推出了洞庭湖專產的“雲夢稻”靈米,還有洞庭湖的各種靈魚,靈禽,靈獸,都是難得佳品。


    新擴千裏的洞庭湖中,除去核心中樞的魚龍島,又多出了許多凡人修者混居的島嶼,零零散散,大大小小,有近千之數,因此又被稱為千島湖。


    雲夢大澤,千島之湖,數十萬島民,都以洞庭水域為生。


    執掌魚龍島的李家見此,便順勢將家族改為宗門,在魚龍島外又開十島傳承,大開山門,廣收弟子。


    如今,洞庭湖內,魚龍為主,十島為輔,還有千島萬民為基。


    可謂生機競發,一派繁榮。


    可見這十年,法王治世之功。


    魚龍島,隻是一個縮影。


    梁國之中,不止一個魚龍島,一個洞庭湖。


    其他地方,也是這般景象。


    或許發展有所不及,但進程都大同小異。


    一道縮影,由小見大。


    這十年,梁國發展之快,變化之巨,說日新月異,翻天覆地,毫不誇張。


    人口數量,大幅增長。


    修者實力,大幅增強。


    梁國修界的水平迅速抬升,已有幾分“修行盛世”景象。


    如此……


    洞庭湖中,魚龍島上。


    九儀高壇再起,羅天大醮再開。


    十方陣勢重重,環環相扣,陣陣相疊。


    湖水之中,雲霧之間,可見一個個大蚌,蚌口開合,吞吐雲霧,內中還有靈光隱約閃動。


    蚌精蚌精,具是蚌精,近千蚌精圍在島外,蚌口開合之間大量雲霧華光吐出,直讓虛空扭曲,靈光朦朧,構成一片如夢似幻的境界。


    龍為水神,水族生靈,皆為龍嗣。


    蚌精,自然也不例外。


    因為許陽“仙島之主”“龍君水神”等技能特性的效果,魚龍島上修行有成的蚌精,基本都覺醒了“蜃龍”血脈。


    蜃龍者,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類也!


    此類精怪,天生神通,能吐蜃樓之氣,構建迷幻之境。


    如今,近千蚌精,吞吐蜃氣,構成的迷幻之境,相當於一座三階迷幻大陣,尋常金丹步入,必定虛實顛倒,真假難分,淪於陣中,無法自拔。


    如此陣勢,現在不過島外防護。


    魚龍島上,陣中合陣。


    重重疊連,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


    宗師四階陣道宗師,見到此等森羅陣勢,隻怕也要頭皮發麻。


    難怪外圍要布蜃氣幻陣。


    若無蜃氣,迷幻遮掩,僅憑洞庭雲海,怎能掩此陣勢?


    大陣之中,魚龍島上。


    人來人往,遁光如龍。


    十年發展,魚龍外擴,麵積增加了百倍有餘,已不再是當年的湖心小島了。


    如今,島上眾人分外忙碌,各處擺放香火供桌,桌上除去靈米靈肉等尋常供祭,還有大量靈光閃動,氣息溢流的玉塊與錢幣。


    正是靈石,以及全麵推出,體係建立的法錢。


    供桌座座,祭祀無數,從島外一直延綿到島心。


    島心中央,一座九儀高壇奉天而立。


    高壇之上,一名玄袍道人閉目獨坐。


    羅天大醮,聚眾合力。


    沒有萬民成眾,就要靈石替代,消耗甚巨。


    十年前,許陽開過一次小型羅天大醮,助自身成就“四法金丹”之功。


    這一場小型羅天大醮,幾乎掏空了他的家底,若不是三宗貼心給他找補了一番,那魚龍島上下說不定要勒緊褲腰帶,過上一段時間的苦日子。


    所幸,今時已不同往日。


    奪了青玉宗藥王穀基業,又一統梁國大搞生產,建立起法錢體係的他,完全有能力開辦標準型的羅天大醮。


    小型羅天大醮,可助築基結丹,成就道法真君。


    標準羅天大醮,可助金丹結嬰,成就道法天師。


    許陽如今,便要開一場標準級別的羅天大醮,助自身踏入元嬰之境。


    沒錯,他要晉升元嬰了。


    凝結金丹,不過十年,便晉元嬰?


    這是不是太快了些?


    一點都不快!


    道法世界,數次重修,更有萬道學宮鑽研助力,金丹之境的修行早已被他吃透摸透。


    經驗積累足夠,欠缺的隻有積累與磨合。


    十年時間,積累磨合,能否將自身金丹道基修至完美,修至極限?


    若是常人,自然不能。


    但許陽不是常人,諸多手段,諸多助力,十年時間,對他完全足夠,甚至綽綽有餘。


    此時突破金丹,凝結元嬰,乃是水到渠成,並非揠苗助長。


    事實上,低階修士進境神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對那些天之驕子而言。


    據說一些先天靈體的天驕奇才,胎中便是築基,誕下立成金丹,之後百日凝嬰,根本不需要太多時間積累,隻要底蘊足夠深厚,一樣能成無上道基。


    前期修行,不算難關。


    難在後期,難在高境。


    但未來之事,自有未來之法,許陽不做太多憂慮,重點還在當下。


    ……


    許陽


    壽命:100/2200


    修為:內練元丹,外練元胎,道法陽神,元靈金丹(四法六境)


    技能:做夢,生活,手藝,出行,讀書,練武,教師,禦獸,靈植,陣法,煉丹,製符,煉器,道法,地祇。


    新增特性:道法(崇目天眼,遁去的一)


    武學:武經。


    法術:道經。


    天賦:驅雷擎電。


    ……


    凡塵之中,掙紮半百。


    修真之界,縱橫五十。


    終在百歲之齡,成就四法金丹功果,甚至將破元嬰之境。


    也算有所成就了。


    但許陽並不滿足。


    年齡壽命,於他而言,其實已無多少意義。


    不說莊周夢蝶,神遊萬界,可曆千年萬載,就說當下,六境金丹修為,便有兩千二百壽數。


    這是功法效果,技能特性,再加上地祇之法的效果。


    地祇修法,可得長生,隻要不斷發展,不斷提升靈地等階,那地祇的壽命可以說無窮無盡。


    就現在的發展趨勢而言,幾千年內,許陽是不需要為壽命的問題擔憂了。


    長生之法有了,還差護道之術。


    實力,沒有實力,長生也難逍遙。


    許陽實力,如何構成?


    一是莊周夢蝶,神遊萬界的積累。


    一是屬性麵板,技能特性的幫助。


    前者不用多說,變化不大。


    後者十年發展,變化同樣不大。


    隻有道法技能,增加了兩項特性。


    一是崇目天眼,一是遁去的一。


    崇目天眼不用多說,就是提升“崇目天眼”這一神通的效果。


    至於“遁去的一”,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許陽原以為,道法世界能夠刷出的特性,最高也就是“道法天師”之類,不會出現“莊周夢蝶”這等幾近大羅造化之法的逆天特性。


    但就在這現世十年間,道法世界千年之際,他收獲了一個意料之外的驚喜。


    遁去的一!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


    唯有遁去的一,不再其中,不見其蹤。


    這是一項作用於“天機”的技能特性。


    它能讓許陽在天機層麵上,成為遁去的一那樣的存在。


    無法占卜,無法問詢,無法預測。


    它不同於尋常的遮掩天機之術。


    尋常遮掩之術,要麽混亂天機,令對手難以推演,要麽掩蓋自身,令對手無法分辨。


    說實話,這種手法不怎麽高明,有時候甚至會成為側麵佐證。


    就比如這虛靈界,許陽用崇目天眼查問,雖然問不出虛靈界的根底,但對方位格對天機之術的壓製,還是讓他分析出了不少信息。


    若是他的修為與虛靈君相當,那甚至可以用排查法,將虛靈君隱藏的紫府仙寶找出來,畢竟別的地方都正常,就你一個地方天機混亂或者異常,你說是不是有問題?


    遁去的一就不同了,它是絕對的無法探尋。


    哪怕最逆天的過去未來之術,也無法見到“遁去的一”的存在。


    能夠見到的,隻有不存在遁去的一的“假未來”,無法照見遁去的一影響改變的“真未來”。


    哪怕有人知曉你的存在,以伱為目標進行推演,得到的結果亦是虛無與虛假。


    這就是遁去的一。


    無法占卜,無法問詢,無法預測!


    其強悍不用多說,幾乎可以免疫一切天機之術的推演。


    所以,練出這個特性後,許陽第一時間就將其傳輸了迴來。


    隻有修煉過天機之術,才知道這類術法,這類神通,是何等的玄妙,何等的恐怖。


    別的不說,就說許陽自己,隻要他願意付出代價,那他完全可以用天機之術看遍梁國。


    整個修界,千萬修者,在他麵前就如赤身稞體,甚至比赤身稞體還要嚴重,沒有一絲秘密可言,裏裏外外,一覽無餘。


    這種感覺,無比恐怖,尤其是對他這種身懷大秘,實力弱小的修士而言。


    這修真界的水太深,甚有大乘真仙存世,其中難保不會有通曉天機的高人。


    若是暴露自身,必遭滅頂之災。


    所以,許陽第一時間,就將這遁去的一傳輸了迴來。


    有了這重保障,他的安全感大幅提升,做事也少了許多顧忌。


    ……


    “元嬰,元嬰!”


    九儀高壇之上,許陽睜開眼眸,仍是古井無波,一派平靜。


    羅天大醮,晉升元嬰,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流程,道法世界他自己就用過兩次,此後萬道學宮又開了一千多次,早就研究透了,失敗的概率趨向於零,沒什麽好緊張的。


    現在的問題是,他隻能晉一半的元嬰,不,七境!


    他之修為,四法功果,乃是四大體係的完美結晶。


    然而,這四大體係並不完全。


    其中完善度最高的,乃是修真界的修真功法,吸收天地元靈,化為修者法力,凝就元靈金丹,目前最高法門為七境,也就是元嬰之法。


    其次為道法世界的古修道法,同樣也可吸收天地元靈,化為修者法力,但除元靈金丹,此法還煉神魂,最高的天師法門,也為七境元嬰。


    兩大體係,都是許陽結合自身所學,連同萬道學宮推演的成果。


    都隻有七境元嬰之法,未能推出八境化神之門。


    元靈道法如此,武道內功,肉身外練更是不堪。


    許陽的武學根基,一為大周大唐百家所長,眾生之智,一為戰神圖錄通天造化之能。


    後者比重極大。


    大唐世界,最後那十幾年,在戰神殿中的參悟,是武道體係能出後續境界的重要原因。


    那戰神圖錄,堪稱無上玄功,縱是以許陽現在的目光來看,也是通天造化的法門。


    他能將武道體係推出第六元丹境界,堪比元靈修真的金丹,集合眾生智慧是一方麵,當初參悟戰神圖錄,得其部分傳承更是一方麵。


    可惜,當初境界太低,獲得的感悟有限,將武道體係推到第六境界就是極限了,七境法門,毫無頭緒,萬道學宮那邊的進度也十分緩慢。


    “若有機會迴到大唐世界,一定要想辦法拿下那戰神殿。”


    “不,說不定現在,大唐後繼武者,便已根據戰神圖錄,推出了更高的武道境界。”


    “武道體係,還得靠此完全啊!”


    許陽一歎,卻是無奈。


    神遊萬界,未能標記大唐。


    戰神圖錄,不知能否再見。


    對於武道體係,許陽還是很看重的,畢竟這是他的起家之本。


    最重要的是,武道體係,不受靈根之限,配合他種田大法,乃是發展勢力的一大利器,若是就此止步不前,那實在叫人可惜。


    武道體係如此,練體之法也差不多。


    練體法門,是黑水世界,他根據自身魚龍之體,外加武道練體功法推演出來的,有一種“生命進化”的味道。


    可惜,也不到頭,半道崩殂,最後雖也勉勉強強推出了六境元胎之法,但前路艱難,潛力有限。


    所以現在許陽隻能以道法元靈,兩大體係成就七境元嬰,武道練體要落下一境差距,等待日後體係補全。


    “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不過……也是樂趣!”


    許陽一笑,暫將此事拋之腦海,全神貫注的準備突破事宜。


    羅天大醮,進境元嬰,雖是輕車熟路,但也不可怠慢。


    尤是最後,功成之時。


    雖然都是七境,但這個世界的元嬰,跟道法世界的天師不同。


    道法世界,成就天師,除非妖魔邪修,否則是不會挨雷劈的。


    可在這個世界,但凡修者,無論什麽修法,什麽功體,隻要凝嬰成功,就要麵對天地雷劫。


    從元嬰開始,便有天劫落下,化神返虛,合體大乘,直至最後的渡劫飛升,每一境界,每一關口,都有一道雷劫考驗,雷劫之外還有人劫,心劫,魔劫各種劫難。


    不知多少修者,辛辛苦苦,修煉有成,最終卻滅於天劫之下。


    天劫,許陽雖然不懼,但不懼不代表不重視。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他是一個很認真的人,無論什麽時候,麵對什麽事情,都是如此。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當你把事情做到極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記穿馬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記穿馬甲並收藏修仙:當你把事情做到極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