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去一年多,宋先生來陪母親;這一年多老太太特別的開心,臉上常常掛著滿足的微笑,和宋先生也不再冷眼相對,宋先生也就更願意來了。宋先生給母親買來一些海鮮,老太太吃的特別開心,就和宋先生嘮嘮叨叨說了不少話,又對香姑說:“我有點累,去床上躺一會,你哥走的時候喊我一聲。”
宋先生又和香姑說了一會兒話,也就是半個多小時。宋先生和香姑的關係變得非常密切,也是因為有了兄妹關係的緣故,兩個人幾乎無話不談。宋先生時間有數,該去上班了,就對香姑說:“我該走了,等母親醒來你告訴她吧。”香姑笑著說:“你不知道母親的脾氣嗎?不和你說上兩句話就不肯放你走。”說著就走進內室說:“娘,哥哥到點了,要迴去上班。”喊了一聲,卻聽不到迴音,宋先生就跟著也叫了一聲。
“咦,這是怎麽了?”香姑感到奇怪,宋先生又何嚐不是這個想法?香姑走到母親身邊,輕輕晃了她一下;母親是右側臥睡的,麵朝牆壁,隨著這一下,老太太就仰麵朝天,和皮球一樣滾過來。以往老太太睡覺很警覺,按說早就應該坐起來,這樣的反應似乎很不正常。香姑不由得對宋先生說:“哥,母親好像不太對呀?你過來看看。”
老太太一直不說話,這的確說不過去。宋先生趕忙緊走兩步,說:“母親,你怎麽了?”但仍不開口,宋先生瞬間臉色變了,對香姑說:“壞了,母親大概昏迷了。”香姑這才想到這是不好的預兆,就說:“我去找醫生吧,等著我。”宋先生把手放在老太太的鼻子下麵,母親已經沒有了唿吸;宋先生說:“別去了,母親已經不行了。”
老太太死的很突然,幸虧有宋先生守在跟前,不然香姑就是長八張嘴也說不清,十有八九會落嫌疑。宋先生為母親發了七天的喪,主要是感念老太太一個人把他們三個拉扯成人,但也不是愧欠的意思,宋先生問心無愧。發完喪,香姑就該考慮自己的了,沒有老太太她就不好意思在呆在這裏;但問題是因為老太太死的太突然,香姑暫時找不到另外住的地方。
既然早晚要走,香姑就四處找房子。因為一些事情還沒有完全辦好,母親的五七也不到時候,宋先生還是經常到這邊來。本地的風俗和家裏差不多,五七不會在正好三十五天的時候才燒,多幾天少幾天都可以,這樣正好給香姑留出了時間。宋先生來的時候,香姑也正好找房子迴來,兩個人一起迴家,宋先生就問:“妹妹,出去有事嗎?”
“哥哥忙完了?我到外麵轉了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搬家是早晚的事,不必要瞞著,宋先生就說:“什麽?你去找房子?不是在這裏住的好好的嗎?為什麽要搬家?”宋先生一口氣問了幾個問題,香姑說:“哥,母親已經去世了,我也就沒有留下來的意義。我已經想好了,找到房子馬上就搬出去。”
“胡鬧!”宋先生突然發火了,三年來罕見的第一次;宋先生說:“這裏就是你的家,就算你住到什麽時候,我也不會攆你走。”香姑說:“哥,我是為了避嫌,所以不能留下。當初我就說了,我會照顧母親,但我絕不是為了母親的家產才願意當母親的閨女。母親一直對我很好,我感到非常幸福;但母親去世了,我就不能讓別人說閑話,你應該理解我。”
宋先生當然理解,但兩個姐姐卻心存芥蒂;宋先生說:“我知道你在想什麽,不過你不用擔心,就放心在裏住著吧,老太太早就有言在先,隻有我才能決定房子如何處理,別人都管不了。”房子的事其實宋先生姐弟也早就達成協議,也因為沿街房問題,都同意房子歸宋先生,但同時也把贍養老人的責任交給了宋先生,不然原來宋先生也不能自作主張賣房子。
“這也不行;”香姑堅決地迴答:“你和嫂子關係一直很緊張,早就想讓你賣掉房子搬迴家去,現在不正好是你賣了房子修補你們關係的好時機嗎?哥,你聽我的,燒了五七就趕緊把房子賣了,不能再拖了。”香姑一意孤行,宋先生說:“好了,不要再說了,不是沒有燒五七嗎?等燒了五七再說吧,現在你必須守著老太太的亡靈。”不燒五七,母親的亡靈仍然留在家裏,宋先生說的沒毛病,是要有人陪著老太太。
給老太太燒了個大五七,三十七天,而一般都在不到三十五天就燒,甚至有的人燒了七日馬上燒五七,隻為了早一天把老人送走,家人也好過自己的日子。宋先生念著老太太照顧他們不易,所以就決定燒了大五七。完事後,主持操辦的老先生正要告辭,宋先生說:“叔,你慢點走,還有事情請您老人家做主。”
老先生也就重新坐下,宋先生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說:“叔,這是母親的遺囑,我不敢違背,覺得應該由您老宣讀。”雙手恭恭敬敬遞上去,老先生就從口袋裏拿出老花眼鏡戴上,把遺囑仔細看兩遍,說:“老嫂子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我覺得這次不用斷案了。百事孝為先,除非你們不聽老嫂子的話。”
老太太原來也是大家閨秀,是識文斷字的人,寫遺囑不用找外人,自己就能搞定。遺囑寫了滿滿一張,大意是在她百年後把老房子贈與小女兒曾香姑,她已經在老房契上加上了曾香姑的名字。宋先生說:“我不想說過多的話,既然是母親的遺囑,我的意思就不能做個不孝子,絕不能做出讓老人家死不瞑目的事情。況且,香姑已經是親妹妹,我們能讓妹妹睡在大街上嗎?”
沒有了老太太,在這個日子裏,大家再也找不出理由不來參加。不過,宋先生說完話,馬上就炸開了鍋,大姐二姐馬上開炮:“這不行!誰知道這遺囑是不是假的?要是自己偽造的,我們怎麽知道?如果說房子歸你,我們沒有二話,但你要拱手送給一個外人,我們絕不答應!”
宋先生又和香姑說了一會兒話,也就是半個多小時。宋先生和香姑的關係變得非常密切,也是因為有了兄妹關係的緣故,兩個人幾乎無話不談。宋先生時間有數,該去上班了,就對香姑說:“我該走了,等母親醒來你告訴她吧。”香姑笑著說:“你不知道母親的脾氣嗎?不和你說上兩句話就不肯放你走。”說著就走進內室說:“娘,哥哥到點了,要迴去上班。”喊了一聲,卻聽不到迴音,宋先生就跟著也叫了一聲。
“咦,這是怎麽了?”香姑感到奇怪,宋先生又何嚐不是這個想法?香姑走到母親身邊,輕輕晃了她一下;母親是右側臥睡的,麵朝牆壁,隨著這一下,老太太就仰麵朝天,和皮球一樣滾過來。以往老太太睡覺很警覺,按說早就應該坐起來,這樣的反應似乎很不正常。香姑不由得對宋先生說:“哥,母親好像不太對呀?你過來看看。”
老太太一直不說話,這的確說不過去。宋先生趕忙緊走兩步,說:“母親,你怎麽了?”但仍不開口,宋先生瞬間臉色變了,對香姑說:“壞了,母親大概昏迷了。”香姑這才想到這是不好的預兆,就說:“我去找醫生吧,等著我。”宋先生把手放在老太太的鼻子下麵,母親已經沒有了唿吸;宋先生說:“別去了,母親已經不行了。”
老太太死的很突然,幸虧有宋先生守在跟前,不然香姑就是長八張嘴也說不清,十有八九會落嫌疑。宋先生為母親發了七天的喪,主要是感念老太太一個人把他們三個拉扯成人,但也不是愧欠的意思,宋先生問心無愧。發完喪,香姑就該考慮自己的了,沒有老太太她就不好意思在呆在這裏;但問題是因為老太太死的太突然,香姑暫時找不到另外住的地方。
既然早晚要走,香姑就四處找房子。因為一些事情還沒有完全辦好,母親的五七也不到時候,宋先生還是經常到這邊來。本地的風俗和家裏差不多,五七不會在正好三十五天的時候才燒,多幾天少幾天都可以,這樣正好給香姑留出了時間。宋先生來的時候,香姑也正好找房子迴來,兩個人一起迴家,宋先生就問:“妹妹,出去有事嗎?”
“哥哥忙完了?我到外麵轉了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搬家是早晚的事,不必要瞞著,宋先生就說:“什麽?你去找房子?不是在這裏住的好好的嗎?為什麽要搬家?”宋先生一口氣問了幾個問題,香姑說:“哥,母親已經去世了,我也就沒有留下來的意義。我已經想好了,找到房子馬上就搬出去。”
“胡鬧!”宋先生突然發火了,三年來罕見的第一次;宋先生說:“這裏就是你的家,就算你住到什麽時候,我也不會攆你走。”香姑說:“哥,我是為了避嫌,所以不能留下。當初我就說了,我會照顧母親,但我絕不是為了母親的家產才願意當母親的閨女。母親一直對我很好,我感到非常幸福;但母親去世了,我就不能讓別人說閑話,你應該理解我。”
宋先生當然理解,但兩個姐姐卻心存芥蒂;宋先生說:“我知道你在想什麽,不過你不用擔心,就放心在裏住著吧,老太太早就有言在先,隻有我才能決定房子如何處理,別人都管不了。”房子的事其實宋先生姐弟也早就達成協議,也因為沿街房問題,都同意房子歸宋先生,但同時也把贍養老人的責任交給了宋先生,不然原來宋先生也不能自作主張賣房子。
“這也不行;”香姑堅決地迴答:“你和嫂子關係一直很緊張,早就想讓你賣掉房子搬迴家去,現在不正好是你賣了房子修補你們關係的好時機嗎?哥,你聽我的,燒了五七就趕緊把房子賣了,不能再拖了。”香姑一意孤行,宋先生說:“好了,不要再說了,不是沒有燒五七嗎?等燒了五七再說吧,現在你必須守著老太太的亡靈。”不燒五七,母親的亡靈仍然留在家裏,宋先生說的沒毛病,是要有人陪著老太太。
給老太太燒了個大五七,三十七天,而一般都在不到三十五天就燒,甚至有的人燒了七日馬上燒五七,隻為了早一天把老人送走,家人也好過自己的日子。宋先生念著老太太照顧他們不易,所以就決定燒了大五七。完事後,主持操辦的老先生正要告辭,宋先生說:“叔,你慢點走,還有事情請您老人家做主。”
老先生也就重新坐下,宋先生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說:“叔,這是母親的遺囑,我不敢違背,覺得應該由您老宣讀。”雙手恭恭敬敬遞上去,老先生就從口袋裏拿出老花眼鏡戴上,把遺囑仔細看兩遍,說:“老嫂子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我覺得這次不用斷案了。百事孝為先,除非你們不聽老嫂子的話。”
老太太原來也是大家閨秀,是識文斷字的人,寫遺囑不用找外人,自己就能搞定。遺囑寫了滿滿一張,大意是在她百年後把老房子贈與小女兒曾香姑,她已經在老房契上加上了曾香姑的名字。宋先生說:“我不想說過多的話,既然是母親的遺囑,我的意思就不能做個不孝子,絕不能做出讓老人家死不瞑目的事情。況且,香姑已經是親妹妹,我們能讓妹妹睡在大街上嗎?”
沒有了老太太,在這個日子裏,大家再也找不出理由不來參加。不過,宋先生說完話,馬上就炸開了鍋,大姐二姐馬上開炮:“這不行!誰知道這遺囑是不是假的?要是自己偽造的,我們怎麽知道?如果說房子歸你,我們沒有二話,但你要拱手送給一個外人,我們絕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