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非魚聽見熟悉的聲音。驚喜的抬頭。激動的說道。真的是你啊。顯然有些不敢相信。不過現在殷鴻就站在他的麵前。驚訝過後。就是欣喜。歡喜的拉起殷鴻的手。往院子中的走去。早已經將練劍的事情拋之腦後了。
殷非魚小的時候。每一次殷鴻出去遊山玩水以後。總是會迴來講給殷非魚聽。還會講一些在外麵聽到的趣味。一開始隻是為了逗殷非魚開心。或者是哄不吃飯的殷非魚。可是久而久之。殷非魚總是喜歡纏著殷鴻給他講一些見聞。這也是為什麽殷非魚小小年紀就喜歡出去闖蕩。很大一部分是受了殷鴻的闖蕩。說來也怪。殷鴻剛剛繼任七長老的時候。也才十七出頭。竟然一個人帶著一些盤纏就出去了。更奇怪的是。迴來的時候。盤纏什麽的都沒了。連衣服也破破爛爛的。
那時候。簡直跟街上的叫花子一般。可是腰間竟然帶著一根玉笛。他沒有與人說起過那隻玉笛的來曆。不過從那次以後。他出門已經不需要帶盤纏。而且每次迴來的時候。總會帶一些好吃的。或者是好玩的給殷非魚。
那隻玉笛。他隻跟殷非魚說故事的提起過。說是在一次比武上贏來的。至於細節。卻絲毫沒有提起。但那隻玉笛。他一直都帶在身上。顯得很是珍惜。
殷非魚拉著殷鴻來到了莊園的亭子中。與殷鴻對麵對坐在石桌前。期待的看著殷鴻。可是殷鴻沒有說那些她期待中的奇山異水。略帶關心的問道。你受傷了。殷非魚卻完全不在意的說著。沒事沒事。快給我說說這次出去有什麽好玩的。
殷鴻知道這位少莊主就愛聽故事。於是就慢慢的講了起來。這次我去了一個叫做宜城的地方。哪兒有一做小孤山。高達百米、風景秀美獨樹一幟的奇山,山形似古代婦女頭上的發髻,山體俊美,坐落在波浪濤濤的長江裏,三麵環水,隻有一麵挨著陸地,方便世人的出入,因此也叫“長江第一關”,那山地形險要,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此山東看一支筆,西望太師椅,南觀如撞鍾,北觀嘯天龍,非常壯觀奇特,香火旺盛,不知多少善男信女來此一遊,抽得靈簽一支,以求得媽祖娘娘的保佑。
當地很多傳說,而我最喜歡的是故鄉老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段傳奇故事。話說從前有一位富有的員外,員外夫人早逝,隻留下一愛女小姑。小姑天性活潑美麗,又聰明靈巧,深得父親的寵愛。小姑總是躲在自己的閨中做女工,有時和丫環梅兒一起出去走走逛逛街市。閑時無事,好坐在窗戶前觀看外麵的景色,特別是對麵一條街市,街市上繁華昌盛,日夜都很熱鬧,讓她常常忘記對母親的痛苦思念,有時一呆,就是幾個時辰,也不覺得疲累。
日子一久,她已養成了這個習慣,卻不知樓下時常有一個後生在看她。一個樓上,一個樓下,天天如此,小姑卻渾然不知。後生叫達古,住在小姑家的大宅子後麵,隻是家境一般,與老母相依為命。達古喜歡讀書,一邊種幾畝薄地,雖說不是富貴,但日子也過得算是平靜,自從發現小姑喜歡站在窗戶前,他也習慣了天天看上幾迴,一日不瞧上一眼,心裏就難受,夜晚也難以入眠。他很想接近小姑,但是人家是員外小姐,自己怎麽可能有機會呢?
小姑喜歡在街市上東轉轉西轉轉,看到喜愛的什物會買一些迴家。小姑特別喜歡吃瓜子,所以常常光顧一些賣瓜子的小攤,差不多都嚐遍了,味道也差不多。這天,小姑正走著,看見有一家瓜子攤前擠得人滿為患,一時好奇,叫梅兒前去看看。梅兒趕緊上前一瞧,臉色高興起來,對小姑招了招手,那意思小姑自然懂得是瓜子好吃的意思,這是她們一貫的行為。
小姑等在旁邊,好不容易才等得人散盡,方看見瓜子攤前貨已經不多了,原來小攤主很會做生意,第一天開張,買一送一,怪不得人都來搶呢。小姑有些失望,正準備走,攤主抬起頭,對她一笑,說:“小姐,別走,這裏還有上等的貨色,不知小姐願嚐否?”
小姑迴身一望,吃了一驚,賣瓜子的攤主年輕俊美,一臉英氣,全不像別的攤販風塵仆仆不修邊幅的樣子。特別是他一雙明亮的深眸正牢牢的的盯著自己,那一抹溫柔讓她心動,兩人四眸交錯,都紅了臉。
小姑輕輕的問:“有什麽上等的貨色還要藏起來?”
攤主微微一笑,渾厚的聲音很磁性:“小姐有所不知,這兩包是我挑上等的瓜子單獨製成,並且放在玫瑰花裏特別浸泡過,加上幾種調料味道香濃,清香怡人,吃起來也奇味無窮,這種瓜子我每日隻炒兩包,留給有緣人,看來小姐就是我今日的有緣人了,對有緣人價格我也不會貴到哪裏去,賣的是一分快樂心情。”說著,他在筐下麵掏出兩包瓜子,和別的包裝沒什麽區別,隻不過不同的是用紅繩捆紮,紅繩綰成蝴蝶結的模樣,甚是好看。梅兒不等他遞過來,迫不及待的搶過來遞給小姑,小姑接過來看了看,也不打開,酡紅著臉,轉身就走。梅兒趕緊付過錢,攆上心慌意亂的小姐。時間一久。兩人相知相識。後來他們自然是相愛了。可是員外也很快就知道了此事。自然是百般阻攔。在院外的阻攔下兩人終究選擇了私奔。可是一個弱女子和一個窮書生又怎麽可能逃得過院外的追趕呢。兩人逃到河邊。最後選擇了一起跳入河中。院外傷心欲絕。
最後兩人的屍體被找到的時候依然還是緊緊的抱在一起。員外看著兩人。恨火又起。將兩人分別埋在了河的兩邊。兩個相愛的人。到死都沒有在一起。
就在院外離開以後。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讓人心悸,一會兒又靜下來,空中出現了七彩雲霞。雲彩中媽祖娘娘麵帶微笑,長袖輕揮,小姑的墳瞬間化為一座美麗如發髻的山,而江那邊達古的墳也變為一座座連綿不絕的青山,最高的那一座正好和小姑對麵而立。從此兩山隔江相對,生死相望,年年歲歲,千千年年,在民間傳為一段佳話。
原本殷非魚還聽得仔細。聽得認真。可憐故事中的書生與小姑。痛恨員外的固執。殷鴻看著神情變化的殷非魚。說道。帶著你的劍。跟我去後院。我教你一點東西。也是我這次出去學到的。對你很有好處。說著就起身向後院走去。殷非魚還沒有從故事中出來。知道殷鴻走了很遠。殷非魚抬頭準備痛罵員外的時候。才發現殷鴻已經走遠。立刻拿上自己的劍。快步跟了上去。
關於那個小孤山的故事。想看完成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本章完)
殷非魚小的時候。每一次殷鴻出去遊山玩水以後。總是會迴來講給殷非魚聽。還會講一些在外麵聽到的趣味。一開始隻是為了逗殷非魚開心。或者是哄不吃飯的殷非魚。可是久而久之。殷非魚總是喜歡纏著殷鴻給他講一些見聞。這也是為什麽殷非魚小小年紀就喜歡出去闖蕩。很大一部分是受了殷鴻的闖蕩。說來也怪。殷鴻剛剛繼任七長老的時候。也才十七出頭。竟然一個人帶著一些盤纏就出去了。更奇怪的是。迴來的時候。盤纏什麽的都沒了。連衣服也破破爛爛的。
那時候。簡直跟街上的叫花子一般。可是腰間竟然帶著一根玉笛。他沒有與人說起過那隻玉笛的來曆。不過從那次以後。他出門已經不需要帶盤纏。而且每次迴來的時候。總會帶一些好吃的。或者是好玩的給殷非魚。
那隻玉笛。他隻跟殷非魚說故事的提起過。說是在一次比武上贏來的。至於細節。卻絲毫沒有提起。但那隻玉笛。他一直都帶在身上。顯得很是珍惜。
殷非魚拉著殷鴻來到了莊園的亭子中。與殷鴻對麵對坐在石桌前。期待的看著殷鴻。可是殷鴻沒有說那些她期待中的奇山異水。略帶關心的問道。你受傷了。殷非魚卻完全不在意的說著。沒事沒事。快給我說說這次出去有什麽好玩的。
殷鴻知道這位少莊主就愛聽故事。於是就慢慢的講了起來。這次我去了一個叫做宜城的地方。哪兒有一做小孤山。高達百米、風景秀美獨樹一幟的奇山,山形似古代婦女頭上的發髻,山體俊美,坐落在波浪濤濤的長江裏,三麵環水,隻有一麵挨著陸地,方便世人的出入,因此也叫“長江第一關”,那山地形險要,是兵家必爭的風水寶地。此山東看一支筆,西望太師椅,南觀如撞鍾,北觀嘯天龍,非常壯觀奇特,香火旺盛,不知多少善男信女來此一遊,抽得靈簽一支,以求得媽祖娘娘的保佑。
當地很多傳說,而我最喜歡的是故鄉老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段傳奇故事。話說從前有一位富有的員外,員外夫人早逝,隻留下一愛女小姑。小姑天性活潑美麗,又聰明靈巧,深得父親的寵愛。小姑總是躲在自己的閨中做女工,有時和丫環梅兒一起出去走走逛逛街市。閑時無事,好坐在窗戶前觀看外麵的景色,特別是對麵一條街市,街市上繁華昌盛,日夜都很熱鬧,讓她常常忘記對母親的痛苦思念,有時一呆,就是幾個時辰,也不覺得疲累。
日子一久,她已養成了這個習慣,卻不知樓下時常有一個後生在看她。一個樓上,一個樓下,天天如此,小姑卻渾然不知。後生叫達古,住在小姑家的大宅子後麵,隻是家境一般,與老母相依為命。達古喜歡讀書,一邊種幾畝薄地,雖說不是富貴,但日子也過得算是平靜,自從發現小姑喜歡站在窗戶前,他也習慣了天天看上幾迴,一日不瞧上一眼,心裏就難受,夜晚也難以入眠。他很想接近小姑,但是人家是員外小姐,自己怎麽可能有機會呢?
小姑喜歡在街市上東轉轉西轉轉,看到喜愛的什物會買一些迴家。小姑特別喜歡吃瓜子,所以常常光顧一些賣瓜子的小攤,差不多都嚐遍了,味道也差不多。這天,小姑正走著,看見有一家瓜子攤前擠得人滿為患,一時好奇,叫梅兒前去看看。梅兒趕緊上前一瞧,臉色高興起來,對小姑招了招手,那意思小姑自然懂得是瓜子好吃的意思,這是她們一貫的行為。
小姑等在旁邊,好不容易才等得人散盡,方看見瓜子攤前貨已經不多了,原來小攤主很會做生意,第一天開張,買一送一,怪不得人都來搶呢。小姑有些失望,正準備走,攤主抬起頭,對她一笑,說:“小姐,別走,這裏還有上等的貨色,不知小姐願嚐否?”
小姑迴身一望,吃了一驚,賣瓜子的攤主年輕俊美,一臉英氣,全不像別的攤販風塵仆仆不修邊幅的樣子。特別是他一雙明亮的深眸正牢牢的的盯著自己,那一抹溫柔讓她心動,兩人四眸交錯,都紅了臉。
小姑輕輕的問:“有什麽上等的貨色還要藏起來?”
攤主微微一笑,渾厚的聲音很磁性:“小姐有所不知,這兩包是我挑上等的瓜子單獨製成,並且放在玫瑰花裏特別浸泡過,加上幾種調料味道香濃,清香怡人,吃起來也奇味無窮,這種瓜子我每日隻炒兩包,留給有緣人,看來小姐就是我今日的有緣人了,對有緣人價格我也不會貴到哪裏去,賣的是一分快樂心情。”說著,他在筐下麵掏出兩包瓜子,和別的包裝沒什麽區別,隻不過不同的是用紅繩捆紮,紅繩綰成蝴蝶結的模樣,甚是好看。梅兒不等他遞過來,迫不及待的搶過來遞給小姑,小姑接過來看了看,也不打開,酡紅著臉,轉身就走。梅兒趕緊付過錢,攆上心慌意亂的小姐。時間一久。兩人相知相識。後來他們自然是相愛了。可是員外也很快就知道了此事。自然是百般阻攔。在院外的阻攔下兩人終究選擇了私奔。可是一個弱女子和一個窮書生又怎麽可能逃得過院外的追趕呢。兩人逃到河邊。最後選擇了一起跳入河中。院外傷心欲絕。
最後兩人的屍體被找到的時候依然還是緊緊的抱在一起。員外看著兩人。恨火又起。將兩人分別埋在了河的兩邊。兩個相愛的人。到死都沒有在一起。
就在院外離開以後。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讓人心悸,一會兒又靜下來,空中出現了七彩雲霞。雲彩中媽祖娘娘麵帶微笑,長袖輕揮,小姑的墳瞬間化為一座美麗如發髻的山,而江那邊達古的墳也變為一座座連綿不絕的青山,最高的那一座正好和小姑對麵而立。從此兩山隔江相對,生死相望,年年歲歲,千千年年,在民間傳為一段佳話。
原本殷非魚還聽得仔細。聽得認真。可憐故事中的書生與小姑。痛恨員外的固執。殷鴻看著神情變化的殷非魚。說道。帶著你的劍。跟我去後院。我教你一點東西。也是我這次出去學到的。對你很有好處。說著就起身向後院走去。殷非魚還沒有從故事中出來。知道殷鴻走了很遠。殷非魚抬頭準備痛罵員外的時候。才發現殷鴻已經走遠。立刻拿上自己的劍。快步跟了上去。
關於那個小孤山的故事。想看完成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