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女國美貌容,顛鸞倒鳳暗情生。

    君子若是無情意,怎得耳赤並麵紅。

    且說悟空和沙僧取來落胎泉水,打了唐僧胎氣。一路西行,終到西梁國都。這唐僧以自心比人心,道:悟空,前麵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語喧嘩,想是西梁女國。汝等須要仔細,謹慎規矩,切休放蕩情懷,紊亂法門教旨。說完自己搶先入了東門,聞得笑語歡聲:人種來了!人種來了!花容月貌們把唐僧圍得水泄不通,人馬難行。虧了八戒使出了醜容,才勉強打開一條通道。城中的花容月貌並不為八戒所怕,隻是略略退去,卻依舊個個撚手矬腰,搖頭咬指,戰戰兢兢,排塞街旁路下,都看唐僧,恨不得頓成好合之事。當然這隻能是想想而已,似這等好事怎麽說也得先輪的上自己的皇帝。滿街滿道的女宮猶如探細,巴不得路上有個男兒,好隨時領了去那金鑾殿裏,今日不期而遇四個,當然會有人立即報告的。

    四人沒行多遠,就被驛丞領到迎陽驛內,安排了飲饌,道:爺爺們寬坐一時,待下官進城啟奏我王,倒換關文,打發領給,送老爺們西進。看來此時的唐僧一定心懷鬼胎的,他不像以前嚷著要走,自始至終隻字不提通關放行,早日西進之事,隻是欣然而坐。驛丞聞不過須,即時啟奏:微臣在驛,接得東土大唐王禦弟唐三藏,有三個徒弟,名喚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連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經。特來啟奏主公,可許他倒換關文放行?女王聞奏滿心歡喜,溢於言表,對眾文武道:寡人夜來夢見金屏生彩豔,玉鏡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對此她一點都不避諱:東土男人,乃唐朝禦弟。我國中自混沌開辟之時,累代帝王,更不曾見個男人至此。幸今唐王禦弟下降,想是天賜來的。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禦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卻不是今日之喜兆也?於是眾女官拜舞稱揚,無不歡悅,看來自己今後的生活中也許會有一男半丁的,現在不好說,幾年之後保不齊的。

    悟空四人飯還未飽,就有當駕太師和驛丞趕到這裏,害怕有哪個不法之徒先成了好事。心知肚明的唐僧卻裝聾推癡:太師來卻是何意?悟空立即猜出了師父和二位媒人的意思,道:不是相請,就是說親。唐僧道:悟空,假如不放,強逼成親,卻怎麽是好?悟空隻說相親,這師父卻高屋建瓴的看到了洞房之時。悟空何嚐不明白唐僧的意思,道:師父隻管允他,老孫自有處治。

    見兩位女官對自己行禮,這老和尚喜不自持,搶先引出話題:貧僧出家人,有何德能,敢勞大人下拜!看來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僅僅是一個和尚是受不得如此之禮的。聞聽對方道:禦弟爺爺,萬千之喜了!老和尚依舊裝傻,其實隻是為了得到更進一步的證實,道:我出家人,喜從何來?直到聽到對方是來求親,唐僧這才心裏有底,再也忍不住道:善哉!善哉!我貧僧隻身來到貴地,又無兒女相隨,止有頑徒三個,不知大人求的是那個親事?其實自己心裏跟明鏡似的。一聽人家說要招自己,唐僧立刻低頭不語,來了個搖頭不是點頭是。太師見唐僧同意,又是一番言說,把個唐僧說的如醉如癡。耿直的八戒有了子母河的教訓,體會甚細,以為現在的師父和自己一樣,道:太師,你去上複國王: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決不愛你托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快些兒倒換關文,打發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贅,如何?當然後句是開玩笑的,他知道國王無論如何也看不上自己。如果說唐僧不樂意留下來,聽到八戒此說,應該接下八戒的話才是,可是老和尚又是隻字不提,更沒有像平常那樣罵八戒是個呆子。悟空是最了解自己師父的,見他沒有打算離開的意思,道:呆子,勿得胡談,任師父尊意,可行則行,可止則止,莫要擔閣了媒妁工夫。此時的唐僧卻答應的及時,道:悟空,憑你怎麽說好!完全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心思,明明想嫁,卻說聽父母的意思。

    待驛丞和太師走後,這唐僧有裝模作樣的:你這猴頭,弄殺我也!怎麽說出這般話來,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既然不願意,驛丞和太師在這時就該跟人家挑明了才是,為什麽走了才言說!果然他的話得到了悟空的迴擊:老孫豈不知你性情。不過悟空也隻是說說他而已,對於師父的心思他還是不太敢拂逆,因為自己的頭上有個東西,於是乎跟他又是一番解釋,唐僧這才滿心歡喜的道:悟空,此論最善。但恐女主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墜落了本教人身?那意思明擺著告訴悟空,自己失了身是與己無關的。聽悟空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這唐僧高興地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道:深感賢徒高見。老和尚隻等著魚水之歡。

    女王見大唐高僧同意,也是不惜下嫁,卷簾下輦,直奔自己的如意人兒,一見唐僧就不由得淫情汲汲,愛欲恣恣,展放櫻桃小口,唿道:大唐禦弟,還不來占鳳乘鸞也?對此我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女王畢竟一輩子沒見過女人,既不吃齋又不念佛的,人之常情還是要的;反觀唐僧一聽女王的意思,立即耳紅麵赤,羞答答不敢抬頭,實在是有失禮儀,有失本分的。女王看出了唐僧的意思,一把扯住唐僧,俏語嬌聲,叫道:禦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這長老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癡。倒是悟空在側見唐僧煎熬的樣子,教道:師父不必太謙,請共師娘上輦,快快倒換關文,等我們取經去罷。師父切莫煩惱,這般富貴,不受用還待怎麽哩?唐僧如同得了赦旨,與女王同攜素手,共坐龍車,並肩而坐,一個個眉花眼笑,撥轉儀從。隻有八戒覺得此事此時太過離奇,畢竟是萬人街巷的,怕師父太出格,一個勁的嚷嚷:好自在!好現成呀!這個弄不成!這個弄不成!吃了喜酒進親才是!正與唐僧倚香肩,偎並桃腮,開檀口,俏聲叫道:禦弟哥哥,長嘴大耳的是你那個高徒?唐僧隻得無奈的道:是我第二個徒弟,他生得食腸寬大,一生要圖口肥。須是先安排些酒食與他吃了,方可行事。

    一路之上的事兒沒法再提,隻是吃飯時候,八戒的話兒頗有意思:古人雲,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們如今招的招,嫁的嫁,取經的還去取經,走路的還去走路,莫隻管貪杯誤事,快早兒打發關文,正是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女王善解人意,聽出了八戒的意思,為悟空、八戒、沙僧上了戶口,從此三人也算有了正式的戶籍。不過唐僧卻露出了公子哥的習氣,對女王道:敢煩陛下相同貧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囑付他們幾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卻迴來,與陛下永受榮華,無掛無牽,方可會鸞交鳳友也。不說是他和女王路上之事,單就這幾句話兒,也不配做個和尚的。果然,這位寡情失義的人兒,一出了城就忘了西梁女國的女子:那女王不必遠送,我等就此拜別。長老慢下龍車,對女王拱手道:陛下請迴,讓貧僧取經去也。女王聞言,大驚失色,扯住唐僧道:禦弟哥哥,我願將一國之富,招你為夫,明日高登寶位,即位稱君,我願為君之後,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卻又變卦?大概她平生第一次遇到如此無恥之人,當然這一定也是最後一次。唐僧根本不管女王的反應,翻身上馬,就欲逃去,哪知一陣風兒,又把這風月之人刮到了它地。欲知後事,且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瞎話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寒並收藏瞎話西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