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赴會見舊人,玉帝拆表笑尊神。
姑表兄弟初交手,老君記恨幫別人。
且說孫悟空大鬧蟠桃聖會,起兵造反,最先驚動了局外一人——觀世音菩薩,單看觀世音的職稱就可以知道這位高層的一片慈心,榮譽稱號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也就是說這位菩薩不但心地善良,而且第六感覺甚敏,因此最後定語為靈感觀世音。這觀世音原本到瑤池赴會,但見瑤池荒荒涼涼,席麵殘亂,即言: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馬上意識到出了大事,連主賓都不曾問問,就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
觀音與玉帝相見說了些什麽,我們不知道,隻是觀音菩薩再與老君王母相見時,才問蟠桃盛會如何,明顯帶有客套的成分。原本這話是問主人王母的,因為她是聖會的主持人,可答話的卻是玉帝,如果觀音和玉帝相見時沒有說這個,那又說了些什麽。從對話上來看,這玉帝也是少有的耐心,把悟空把悟空從出生到作亂的過程詳陳備細,這哪裏像是對待一個妖猴,分明是在考察一個後備幹部,一個妖精哪裏費得如此口舌,一棒打死就是了。
這觀音菩薩也是極為重視,聞言即命: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的實迴話。並特別交待:如遇相抵,可就相助一功。可事後看來這惠岸的智力和他父親李天王的武藝差不多,領會錯了菩薩的意思不說,還掙了個臂膊酸麻,如此看來是傻人出憨力,費力不討好的。李天王大概知道自己二兒子有些智障的,特地派了位大力鬼王陪著這位傻哥,將表章交到玉帝手上。
玉帝拆了表章,忍不住笑了。一是悟空沒有給自己丟臉,二是讓真正關心悟空的人放心了。看這玉帝是如何言不由衷的,見李托塔有求助之意,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十萬天兵。一句話漏出了馬腳,一個要打亂天庭的人連妖精都稱不上了,成了猴精,從玉帝的口氣上看,這猴王抵二十萬天兵也不止的。觀音見玉帝一語雙關,道:陛下寬心,貧僧舉一人,可擒這猴。看人家菩薩,悟空在她的眼裏不但算不得妖,甚至是有些可愛了。 她保舉的這人就更有意思了,就是玉帝之妹與楊君的私生子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真君。想必這玉帝聽了心裏會緊張一些的,這菩薩不會是含沙射影,怕玉帝再做什麽出格的事吧?不過玉帝也是很放心的,再怎麽說這二郎神也是悟空的姑表兄弟,不會太難為悟空的。
二郎神與悟空的交戰可算是《西遊記》中的經典了,毋庸我再多說 ,不過兩位表兄弟在交戰之前的對話那還是很耐人尋味的。大聖見了二郎笑嘻嘻的,將金箍棒挈起,看似狠打,其實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用不上力的,打擊必須是一連串的動作,似這樣豈不成了分解動作示範,卻嘴裏同時高叫:你是何方小將。二郎也不含糊: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麽。言下之意,你別睜著眼打哈哈了。不想這悟空偏偏是個愛開玩笑的主,把二郎神的隱私也說出來了: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麽?把二郎神的隱私也全講出來了,把個表哥氣得火起,又不好明說,是隻罵本人不敢罵祖宗:“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刃!
兄弟之間的打鬥哪像是爭個我高你低 ,倒像是小孩子的遊戲變來變去的,倆人打了一日,也沒分出個勝負,連菩薩也覺得不好意思,要用淨瓶楊柳敲那小子 ,還是太上老君看出了菩薩的心思,道:你這瓶是個瓷(慈)器 準打著他便好。這固執的老頭雖不比旌陽奸詐,可也不如金星厚道,執意要報偷丹之恨,因為缺了上貢的仙丹,害怕養老保險出什麽問題,畢竟自己隻是個燒火的。
抓住了悟空,諸天神向二郎神祝賀時,這二郎神不免有些生氣,怎麽這得罪人的事都是自己幹的。他知道有了此事,玉帝還算好說,畢竟這事玉帝也會同意,可一旦哪天悟空這位表弟登了基,恐怕自己將會艱難度日,自從劈山救母就已經鬧得人不人仙不仙的,所以自己找了個隱蔽之地,蓋了套房子,誰知這聰明的悟空先知道了自己的家底,看來這潑皮無賴還真是可以。灌江口的房子是要趕緊出手的,雖然現在房市低迷。真君麵對眾神的恭維,也隻能是能推多少算多少:天尊洪福,眾神權威,我何功之有?這位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現如今也隻能暗暗後悔,自己又走錯一步關鍵的棋。悟空在被細犬咬時,恨罵道:你這個亡人,你不去咬家長,卻來咬老孫。這悟空是發了狠話的,二郎神本是個敢惹不敢當的小子,又加上幾份猶豫,住在灌江口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有了與悟空的這一鬧,放水的差事也幹不長的,另謀高就雖然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哪裏再建套房子,退休以後的事就更不敢再想再提。欲知後事,且看下迴。
姑表兄弟初交手,老君記恨幫別人。
且說孫悟空大鬧蟠桃聖會,起兵造反,最先驚動了局外一人——觀世音菩薩,單看觀世音的職稱就可以知道這位高層的一片慈心,榮譽稱號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也就是說這位菩薩不但心地善良,而且第六感覺甚敏,因此最後定語為靈感觀世音。這觀世音原本到瑤池赴會,但見瑤池荒荒涼涼,席麵殘亂,即言: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馬上意識到出了大事,連主賓都不曾問問,就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
觀音與玉帝相見說了些什麽,我們不知道,隻是觀音菩薩再與老君王母相見時,才問蟠桃盛會如何,明顯帶有客套的成分。原本這話是問主人王母的,因為她是聖會的主持人,可答話的卻是玉帝,如果觀音和玉帝相見時沒有說這個,那又說了些什麽。從對話上來看,這玉帝也是少有的耐心,把悟空把悟空從出生到作亂的過程詳陳備細,這哪裏像是對待一個妖猴,分明是在考察一個後備幹部,一個妖精哪裏費得如此口舌,一棒打死就是了。
這觀音菩薩也是極為重視,聞言即命: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的實迴話。並特別交待:如遇相抵,可就相助一功。可事後看來這惠岸的智力和他父親李天王的武藝差不多,領會錯了菩薩的意思不說,還掙了個臂膊酸麻,如此看來是傻人出憨力,費力不討好的。李天王大概知道自己二兒子有些智障的,特地派了位大力鬼王陪著這位傻哥,將表章交到玉帝手上。
玉帝拆了表章,忍不住笑了。一是悟空沒有給自己丟臉,二是讓真正關心悟空的人放心了。看這玉帝是如何言不由衷的,見李托塔有求助之意,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十萬天兵。一句話漏出了馬腳,一個要打亂天庭的人連妖精都稱不上了,成了猴精,從玉帝的口氣上看,這猴王抵二十萬天兵也不止的。觀音見玉帝一語雙關,道:陛下寬心,貧僧舉一人,可擒這猴。看人家菩薩,悟空在她的眼裏不但算不得妖,甚至是有些可愛了。 她保舉的這人就更有意思了,就是玉帝之妹與楊君的私生子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真君。想必這玉帝聽了心裏會緊張一些的,這菩薩不會是含沙射影,怕玉帝再做什麽出格的事吧?不過玉帝也是很放心的,再怎麽說這二郎神也是悟空的姑表兄弟,不會太難為悟空的。
二郎神與悟空的交戰可算是《西遊記》中的經典了,毋庸我再多說 ,不過兩位表兄弟在交戰之前的對話那還是很耐人尋味的。大聖見了二郎笑嘻嘻的,將金箍棒挈起,看似狠打,其實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用不上力的,打擊必須是一連串的動作,似這樣豈不成了分解動作示範,卻嘴裏同時高叫:你是何方小將。二郎也不含糊: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麽。言下之意,你別睜著眼打哈哈了。不想這悟空偏偏是個愛開玩笑的主,把二郎神的隱私也說出來了: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麽?把二郎神的隱私也全講出來了,把個表哥氣得火起,又不好明說,是隻罵本人不敢罵祖宗:“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刃!
兄弟之間的打鬥哪像是爭個我高你低 ,倒像是小孩子的遊戲變來變去的,倆人打了一日,也沒分出個勝負,連菩薩也覺得不好意思,要用淨瓶楊柳敲那小子 ,還是太上老君看出了菩薩的心思,道:你這瓶是個瓷(慈)器 準打著他便好。這固執的老頭雖不比旌陽奸詐,可也不如金星厚道,執意要報偷丹之恨,因為缺了上貢的仙丹,害怕養老保險出什麽問題,畢竟自己隻是個燒火的。
抓住了悟空,諸天神向二郎神祝賀時,這二郎神不免有些生氣,怎麽這得罪人的事都是自己幹的。他知道有了此事,玉帝還算好說,畢竟這事玉帝也會同意,可一旦哪天悟空這位表弟登了基,恐怕自己將會艱難度日,自從劈山救母就已經鬧得人不人仙不仙的,所以自己找了個隱蔽之地,蓋了套房子,誰知這聰明的悟空先知道了自己的家底,看來這潑皮無賴還真是可以。灌江口的房子是要趕緊出手的,雖然現在房市低迷。真君麵對眾神的恭維,也隻能是能推多少算多少:天尊洪福,眾神權威,我何功之有?這位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現如今也隻能暗暗後悔,自己又走錯一步關鍵的棋。悟空在被細犬咬時,恨罵道:你這個亡人,你不去咬家長,卻來咬老孫。這悟空是發了狠話的,二郎神本是個敢惹不敢當的小子,又加上幾份猶豫,住在灌江口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有了與悟空的這一鬧,放水的差事也幹不長的,另謀高就雖然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哪裏再建套房子,退休以後的事就更不敢再想再提。欲知後事,且看下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