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怕哀家苛待他們?”太後問。
“太後寬容大度,定然不會和我們一般見識。”肖喻道。
“去做早膳吧。”太後道。
話外之意是不為難兩個孩子了,肖喻又行一禮,然後放心地跟著貴嬤嬤走了出去。
蛋子和明河看著小舅舅的背影消失不見,二人才一起迴身,一抬眼看到太後嚴肅的臉,頓時小身板挺直。
“站在哪兒做什麽?”太後問。
蛋子出聲:“迴太後”
“嗯?”太後打斷蛋子。
明河趴到蛋子耳邊,小聲道:“你得叫皇祖母的。”
蛋子點頭,看向太後道:“迴皇祖母,我們站在這兒什麽都不幹。”
“對。”明河道。
太後緩緩起身,從兩個孩子跟前走過來:“去消食。”
“可是太後,你都沒有吃東西呀。”明河道。
太後迴頭看明河:“你知道哀家沒吃?”
“我看到了呀。”明河道。
“你們消食,哀家走一走,一會兒可以吃你小舅舅做的早膳。”太後道。
“那好吧,弟弟我們走。”明河拉著蛋子的小肉手。
看到這一幕,太後目光閃了閃,沒說什麽,繼續向前走,沒一會兒貴嬤嬤過來了。
“如何?”太後問。
“肖子卿問了奴婢太後的忌口和喜好,便開始做了。”
太後點點頭,餘光中瞥見兩個孩子在看路旁的月季花,她忍不住出聲道:“小心。”
兩個孩子轉頭看過來。
太後道:“枝幹上有刺,小心紮到手。”
明河歪著小腦袋看一眼,然後睜大眼睛對太後道:“太後,這兒,真有刺呀。”
太後點頭:“不要碰。”
“嗯!”明河重重地點頭道:“太後,你人怪好嘞。”
貴嬤嬤再次忍著笑。
太後又是一噎,張嘴想說什麽,最後吐出兩個字:“走吧。”
明河和蛋子便跟著走,但是兩個孩子到底才滿四歲,沒有一會兒就把“守禮”拋到一旁,逐漸顯現出孩子本性,對園子裏一切都好奇不已。
“弟弟,你看,那兒有鳥!”明河指著樹上道。
“啾啾!”蛋子喚。
“啾啾,你好呀,我叫明河!”明河道。
“我叫蛋子!”蛋子道。
蛋、蛋子?
太後和貴嬤嬤同時停下步子,朝這邊看過來。
“我們在和太後消食,啾啾,你在幹什麽呀?”明河問。
“你們也在消食嗎?”蛋子問。
“要多多消食喔,消食就是多走走路。”
“對。”
“飯後走一走!”
“活到九千九!”
“太後,這兩個孩子真是與眾不同。”貴嬤嬤道。
太後問:“來自民間的孩子都這樣活潑嗎?”宮裏經常舉行宴會,二皇子、三公主、郡主、世子等等都會過來,一個個懂事守禮,挑不出來一點兒毛病的,她還是第一次見元衡和明河這樣的天真活潑的,對什麽事情都抱有好奇和喜悅,有一種天然的清新。
不過,她依稀記得元衡兩歲多的時候,不是現下這般。
“太後,奴婢自幼跟著太後,早就已經忘了民間孩子的樣子了。”貴嬤嬤道。
“也是,很多年了。”太後道。
“是啊。”
兩人繼續看著兩個孩子。
似乎察覺到了她們的目光,兩個孩子看過來,旋即收住笑意,小身板不約而同地挺的筆直,垂眸規矩地立著。
“走吧。”太後道。
貴嬤嬤便跟著太後走。
兩個孩子也跟著。
沒一會兒,就有宮人來說,肖子卿的早膳做好了。
太後便朝正殿走。
兩個孩子跟上,一看到小舅舅,兩眼就發亮。
肖喻食指放在唇邊,做出“噓”的手勢。
兩個孩子沒有喊“小舅舅”,但都開心的不得了。
太後重新坐到膳桌前。
太後平時用膳,碗、碟、盤至少占半張桌子,可是現下桌上隻有一隻碗,太後吃驚,貴嬤嬤直接問:“隻有這些?”
“是。”肖喻迴答。
太後和貴嬤嬤看向碗中,有黃、有綠、有白、有褐的肉粥,也就看起來比禦廚做的濃稠一些,根本沒什麽特別,完全激不起太後的食欲。
二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
貴嬤嬤看著大殿下和明河親熱地走到了肖喻身邊,她重新望向太後道:“太後,你嚐一嚐吧。”
太後目光掃過舅甥三人,看到他們眼中的期待,到底拿起勺子,輕輕放到碗中,戳破一層薄薄的粥皮,藏著裏麵的熱氣和濃鬱的香味一下子釋放出來。
連貴嬤嬤都聞到了。
太後稍稍有了食欲,輕輕舀了一勺,入口即是細膩順滑的液體,濕潤著口腔,帶著微微的肉味和青菜的清新,緊跟著軟而不散的米粒、脆而不硬的胡蘿卜丁、鮮的流汁的蘑菇丁、入味又保留新鮮的青菜、脆爽的木耳隨著咀嚼,發揮各自的作用又相互融合,口感瞬間豐富起來。
明明和禦廚們用的是同樣的食材,偏偏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她又舀了一勺,這次吃了肉絲,滑滑嫩嫩的,幾乎可以溢出肉汁,她眉頭微挑。
“如何?”貴嬤嬤問。
太後抬眼看向肖喻:“怎麽做的?”
太後對廚藝有興趣?
肖喻如實迴答:“先用砂鍋將白米煮上,選擇新鮮的瘦肉,切成細絲,用薑絲、蔥、酒、醃製須臾後,挑去佐料,加入澱粉抓勻,鎖住水份,也鎖住味道。”
太後問:“然後呢?”
“然後胡蘿卜、蘑菇切丁,青菜、木耳切絲,胡蘿卜和蘑菇丁在鹽開水中燙一燙,柔和一下口感,待粥沸時,和木耳絲一起倒入砂鍋,煮到微微粘稠,再將青菜和肉絲加入,輕輕攪拌,淋入水澱粉。”
太後很感興趣地問:“還要淋入水澱粉?”
“嗯,使粥粘稠,最重要的是太後愛吃米,也愛吃麵,所以卑職就在粥裏加了水澱粉,然後鹽、麻油、幾滴醋和胡椒粉,青菜肉粥便做好了。”
太後雖然不會做飯,但是她會吃,常常與禦廚、貴嬤嬤琢磨著吃喝,著實沒料到眼前這個肖喻做菜這樣細膩有想法,她不知不覺間就將一碗青菜肉粥都喝光了。
貴嬤嬤震驚地望著太後:“太後。”
太後這才道:“做得不錯,把哀家房裏梨花木八寶格送給肖子卿,留著給他裝點心用。”
“是。”貴嬤嬤轉身去拿。
肖喻鬆了一口氣,道:“謝太後賞賜。”
“嗯,哀家累了,你們去見見皇後吧。”太後道。
肖喻還沒有應聲,明河出聲道:“太後,你不能累呀,你得走一走,消消食,你喝了好大一碗粥呢!”
“明河。”肖喻小聲喚了一聲。
明河小嘴立馬閉上。
太後嚴肅的麵容微微鬆動,喚一聲:“肖子卿啊。”
“是。”肖喻應。
“哀家又不是毒蛇猛獸,你不必這般拘著明河。”
肖喻微微吃驚,這是護著明河了?
太後起身道:“走,去消消食。”
肖喻三人跟著走出大殿,然後出了慈和宮,和太後告別。
“去吧。”太後道。
肖喻三人轉身便走了。
走著走著明河忽然迴頭。
太後正好看著他們。
他嘻嘻笑著,揮著小肉手。
太後忍不住露出笑容。
“太後。”貴嬤嬤發現了。
太後立馬斂住笑意。
肖喻三人一起來到順寧宮,其他宮妃恰好也在,包括二皇子的母妃鄭妃娘娘。
肖喻三人行禮。
“太後寬容大度,定然不會和我們一般見識。”肖喻道。
“去做早膳吧。”太後道。
話外之意是不為難兩個孩子了,肖喻又行一禮,然後放心地跟著貴嬤嬤走了出去。
蛋子和明河看著小舅舅的背影消失不見,二人才一起迴身,一抬眼看到太後嚴肅的臉,頓時小身板挺直。
“站在哪兒做什麽?”太後問。
蛋子出聲:“迴太後”
“嗯?”太後打斷蛋子。
明河趴到蛋子耳邊,小聲道:“你得叫皇祖母的。”
蛋子點頭,看向太後道:“迴皇祖母,我們站在這兒什麽都不幹。”
“對。”明河道。
太後緩緩起身,從兩個孩子跟前走過來:“去消食。”
“可是太後,你都沒有吃東西呀。”明河道。
太後迴頭看明河:“你知道哀家沒吃?”
“我看到了呀。”明河道。
“你們消食,哀家走一走,一會兒可以吃你小舅舅做的早膳。”太後道。
“那好吧,弟弟我們走。”明河拉著蛋子的小肉手。
看到這一幕,太後目光閃了閃,沒說什麽,繼續向前走,沒一會兒貴嬤嬤過來了。
“如何?”太後問。
“肖子卿問了奴婢太後的忌口和喜好,便開始做了。”
太後點點頭,餘光中瞥見兩個孩子在看路旁的月季花,她忍不住出聲道:“小心。”
兩個孩子轉頭看過來。
太後道:“枝幹上有刺,小心紮到手。”
明河歪著小腦袋看一眼,然後睜大眼睛對太後道:“太後,這兒,真有刺呀。”
太後點頭:“不要碰。”
“嗯!”明河重重地點頭道:“太後,你人怪好嘞。”
貴嬤嬤再次忍著笑。
太後又是一噎,張嘴想說什麽,最後吐出兩個字:“走吧。”
明河和蛋子便跟著走,但是兩個孩子到底才滿四歲,沒有一會兒就把“守禮”拋到一旁,逐漸顯現出孩子本性,對園子裏一切都好奇不已。
“弟弟,你看,那兒有鳥!”明河指著樹上道。
“啾啾!”蛋子喚。
“啾啾,你好呀,我叫明河!”明河道。
“我叫蛋子!”蛋子道。
蛋、蛋子?
太後和貴嬤嬤同時停下步子,朝這邊看過來。
“我們在和太後消食,啾啾,你在幹什麽呀?”明河問。
“你們也在消食嗎?”蛋子問。
“要多多消食喔,消食就是多走走路。”
“對。”
“飯後走一走!”
“活到九千九!”
“太後,這兩個孩子真是與眾不同。”貴嬤嬤道。
太後問:“來自民間的孩子都這樣活潑嗎?”宮裏經常舉行宴會,二皇子、三公主、郡主、世子等等都會過來,一個個懂事守禮,挑不出來一點兒毛病的,她還是第一次見元衡和明河這樣的天真活潑的,對什麽事情都抱有好奇和喜悅,有一種天然的清新。
不過,她依稀記得元衡兩歲多的時候,不是現下這般。
“太後,奴婢自幼跟著太後,早就已經忘了民間孩子的樣子了。”貴嬤嬤道。
“也是,很多年了。”太後道。
“是啊。”
兩人繼續看著兩個孩子。
似乎察覺到了她們的目光,兩個孩子看過來,旋即收住笑意,小身板不約而同地挺的筆直,垂眸規矩地立著。
“走吧。”太後道。
貴嬤嬤便跟著太後走。
兩個孩子也跟著。
沒一會兒,就有宮人來說,肖子卿的早膳做好了。
太後便朝正殿走。
兩個孩子跟上,一看到小舅舅,兩眼就發亮。
肖喻食指放在唇邊,做出“噓”的手勢。
兩個孩子沒有喊“小舅舅”,但都開心的不得了。
太後重新坐到膳桌前。
太後平時用膳,碗、碟、盤至少占半張桌子,可是現下桌上隻有一隻碗,太後吃驚,貴嬤嬤直接問:“隻有這些?”
“是。”肖喻迴答。
太後和貴嬤嬤看向碗中,有黃、有綠、有白、有褐的肉粥,也就看起來比禦廚做的濃稠一些,根本沒什麽特別,完全激不起太後的食欲。
二人心照不宣地對視一眼。
貴嬤嬤看著大殿下和明河親熱地走到了肖喻身邊,她重新望向太後道:“太後,你嚐一嚐吧。”
太後目光掃過舅甥三人,看到他們眼中的期待,到底拿起勺子,輕輕放到碗中,戳破一層薄薄的粥皮,藏著裏麵的熱氣和濃鬱的香味一下子釋放出來。
連貴嬤嬤都聞到了。
太後稍稍有了食欲,輕輕舀了一勺,入口即是細膩順滑的液體,濕潤著口腔,帶著微微的肉味和青菜的清新,緊跟著軟而不散的米粒、脆而不硬的胡蘿卜丁、鮮的流汁的蘑菇丁、入味又保留新鮮的青菜、脆爽的木耳隨著咀嚼,發揮各自的作用又相互融合,口感瞬間豐富起來。
明明和禦廚們用的是同樣的食材,偏偏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味道,她又舀了一勺,這次吃了肉絲,滑滑嫩嫩的,幾乎可以溢出肉汁,她眉頭微挑。
“如何?”貴嬤嬤問。
太後抬眼看向肖喻:“怎麽做的?”
太後對廚藝有興趣?
肖喻如實迴答:“先用砂鍋將白米煮上,選擇新鮮的瘦肉,切成細絲,用薑絲、蔥、酒、醃製須臾後,挑去佐料,加入澱粉抓勻,鎖住水份,也鎖住味道。”
太後問:“然後呢?”
“然後胡蘿卜、蘑菇切丁,青菜、木耳切絲,胡蘿卜和蘑菇丁在鹽開水中燙一燙,柔和一下口感,待粥沸時,和木耳絲一起倒入砂鍋,煮到微微粘稠,再將青菜和肉絲加入,輕輕攪拌,淋入水澱粉。”
太後很感興趣地問:“還要淋入水澱粉?”
“嗯,使粥粘稠,最重要的是太後愛吃米,也愛吃麵,所以卑職就在粥裏加了水澱粉,然後鹽、麻油、幾滴醋和胡椒粉,青菜肉粥便做好了。”
太後雖然不會做飯,但是她會吃,常常與禦廚、貴嬤嬤琢磨著吃喝,著實沒料到眼前這個肖喻做菜這樣細膩有想法,她不知不覺間就將一碗青菜肉粥都喝光了。
貴嬤嬤震驚地望著太後:“太後。”
太後這才道:“做得不錯,把哀家房裏梨花木八寶格送給肖子卿,留著給他裝點心用。”
“是。”貴嬤嬤轉身去拿。
肖喻鬆了一口氣,道:“謝太後賞賜。”
“嗯,哀家累了,你們去見見皇後吧。”太後道。
肖喻還沒有應聲,明河出聲道:“太後,你不能累呀,你得走一走,消消食,你喝了好大一碗粥呢!”
“明河。”肖喻小聲喚了一聲。
明河小嘴立馬閉上。
太後嚴肅的麵容微微鬆動,喚一聲:“肖子卿啊。”
“是。”肖喻應。
“哀家又不是毒蛇猛獸,你不必這般拘著明河。”
肖喻微微吃驚,這是護著明河了?
太後起身道:“走,去消消食。”
肖喻三人跟著走出大殿,然後出了慈和宮,和太後告別。
“去吧。”太後道。
肖喻三人轉身便走了。
走著走著明河忽然迴頭。
太後正好看著他們。
他嘻嘻笑著,揮著小肉手。
太後忍不住露出笑容。
“太後。”貴嬤嬤發現了。
太後立馬斂住笑意。
肖喻三人一起來到順寧宮,其他宮妃恰好也在,包括二皇子的母妃鄭妃娘娘。
肖喻三人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