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打壓楚國外戚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夫人跪坐在紅蓮公主身側,宮裙寬大卻依舊難掩曼妙的身姿,她拿著梳子替紅蓮公主梳頭,“公主,大王這些天都在我們這歇息,今晚還會來嗎?”
紅蓮伸手給自己敷上珍珠粉,紅唇輕啟,“不知道呢。”說著,她輕輕瞥了胡夫人一眼,似笑非笑,“怎麽?你想大王了?”
胡夫人俏麗的臉蛋浮現出暈紅,兩輪圓月不安的動了一下,“公主說笑了,我不過蒲柳之姿,哪裏能入大王的眼睛。”
自從紅蓮公主入宮被臨幸之後,蘇銘這大半年都膩在她這裏,連王後那兒都很少去,少女初承恩澤,不堪征伐,好在她不是一個人。
胡夫人是成熟的女人,又是未亡人,若是看外貌和身材,誰能想到她還有個十幾歲的女兒。
人妻,未亡人,人母,屬性算是拉滿了。
再加上她那豐腴有致的身材,其實每次蘇銘是來找她的,紅蓮公主不過是順帶而已,她太菜了,沒幾下就不行了。
小女孩就是好哄,蘇銘隻是略微出手,就把她哄得找不著北,一顆心全係在她身上。
隻是可惜了,以後再不見赤練!
不過她年紀小,還有成長的空間,按照原劇裏麵,往後可能不輸於胡夫人,算得上是另類的養成遊戲。
紅蓮公主歸心之後,蘇銘也沒禁止她跟韓非見麵,正是知道妹妹在王宮中過的很好,韓非才慢慢歸心。
親情束縛了他,也是他的破綻。
紅蓮公主是他在異國他鄉唯一的親人,他沒法不重視。
門外,侍者的聲音響起,“大王到!”
紅蓮公主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顧不上剛畫好的妝,提起裙子就跑出去。
蘇銘踏入大殿,剛進門,一道身影就撞進他懷裏,熟悉的香味,柔軟的身軀,一下子就讓他知道來人是誰,“紅蓮,你慢點。”聲音有些無奈卻又帶著寵溺。
紅蓮抱著蘇銘,抬頭看著他的俊臉,笑容盛開,嘟著嘴道,“大王,人家想你了嘛。”
蘇銘攬著她的腰,似是被笑容浸染,臉上也露出淡笑,“好了,快下來,今晚我不走了。”
紅蓮掃了一眼胡夫人,“快去準備吃的,一會兒我要跟大王好好喝幾杯。”
胡夫人低眉順眼的行禮,“諾。”
蘇銘掃了一眼裙擺之下的圓月便收迴目光,來到軟榻上和紅蓮一起看書,他們看的是韓非新寫出來的《韓非子》。
入秦之後,韓非得以遍觀秦國所有的律法和文獻,對商君的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便將他寫的《韓非子》重新編寫修訂。
這一版沒有流露出去,隻有蘇銘和韓非有。
書裏麵的東西,紅蓮不懂,不過,她可以搗亂,時不時在蘇銘身邊撒嬌,朝他耳邊嗬氣,對此,蘇銘隻能痛苦並快樂著。
“大王,膳食到了。”
“走吧,一起用膳。”
案上擺著幾盤小菜,鮮嫩的鹿肉、芥菜、燉雞、豆羹,還有兩碗白米飯。
自從在齊國有間客棧嚐過庖丁的手藝之後,蘇銘就對王宮中的飯菜嫌棄的不行,食材是好食材,烹飪的手段太差了,連庖丁十分之一的廚藝都沒有。
於是,他便命人鑄造鐵鍋,讓廚子們做炒菜,可惜這麽久,他們還是沒長進,蘇銘尋思著,自己要不要用九族消消樂試試。
做不好炒菜,直接誅九族,五馬分屍!
想想還是算了,秦人本來就不擅長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換其他國家的廚子他又不放心,總不能讓他這個秦王親自下廚吧。
最終,蘇銘決定忍了!
不過,這酒倒不是秦國釀的,而是從山東六國買的,秦國內部實行禁酒令,鹽鐵酒官府專賣,從山東六國買酒竟然比秦國自己釀酒更劃算。
在這個年代,糧食可是戰略必需品,山東六國竟然用大量糧食釀酒,也怪不得他們不如大秦。
夜深,酒足飯飽,蘇銘順理成章的在這裏歇息。
與此同時,王後寢宮內,王後得知今夜王上又去了韓國公主的宮殿,心中氣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蘇銘親政之後就一直在打壓楚國外戚在朝堂上的勢力,招賢令給他帶來了不少人才,這些人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被火速提拔。
朝堂上的官位,一個蘿卜一個坑,有人升官自然就有人丟官,這些丟官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是楚國外戚一脈的人。
昌平君和昌文君兩兄弟在朝堂上也備受冷落,不複之前的權勢。
這一切,王後心知肚明,可她又能怎麽辦?
華陽太後已死,太後趙姬又非楚人,蘇銘壓製楚國外戚沒有誰能阻擋他,不到兩年光景,朝堂上楚國外戚的勢力大大縮水,遠不及蘇銘親政之前。
即便沒有昌平君謀反,蘇銘一樣要打壓楚國外戚,從跟楚國和親開始,楚國一係的勢力在朝堂上就迅速擴張,羋太後,華陽太後這些都是能左右朝堂大局的人。
扶蘇的母親也是楚國公主,若是再出一個羋太後,後果太嚴重了,隻有斬斷楚國外戚的觸角,她們才能安安穩穩的在後宮當她們的王後,太後。
更別說後世漢朝那樣的帝後二元政治,以後登基了,他自然要下達一個後宮不得幹政的律令,斬斷外戚幹政的觸手。
……
翌日清晨,蘇銘從睡夢中醒來,看著左右兩個梨花帶雨的女人,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穿好衣服就離開了。
他走後,紅蓮公主和胡夫人就醒了,兩人互相對視一眼,羞得不行。
上朝之後,蘇銘處理完政務,韓非又來了。
韓非剛坐下,便問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問題,“大王,你可曾聽說過蒼龍七宿?”
蘇銘端著茶杯,淡淡說道,“孤曾經聽聞,在七國之中,流傳著一個古老相傳的傳說,蒼龍七宿,傳聞蒼龍七宿擁有強大的力量。”
雖然他對這個傳聞不太相信,但能被古老相傳的的東西,肯定不是空穴來風,否則,陰陽家何必苦苦追尋數百年。
韓非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蒼龍亦可稱之為青龍,蒼龍七宿指角、亢、氐、房、心、尾、箕等東方青龍七宿,七個星辰,七個國家,七個秘密,蒼龍七宿的核心,曆朝曆代都是由各國唯一的繼承人掌握,傳說誰掌握了蒼龍七宿的秘密,就擁有掌握天下的力量。”
蘇銘冷笑,“掌握天下?若是掌握一個秘密就能擁有掌握天下的力量,那周天子也不會大權旁落,被秦所滅,傳聞終究也隻是傳聞罷了。”
曆代秦王對於蒼龍七宿,大多都不信,比起虛無縹緲的蒼龍七宿,他們更相信大秦的虎狼之師。
當傳承八百年的周王朝覆滅後,所有的疑慮都不複存在。
蒼龍七宿,被周天子分為七部分,每一部分都被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掌控,既然這個秘密號稱能掌握天下,那周天子為何要將這個秘密分開?
春秋時代,數百個諸侯爭霸,曆經幾百年,現在隻剩下七個,周天子選取的七個諸侯國,有的在漫長的歲月中消逝,也有的留存下來,傳承古老。
蘇銘相信,當年的秦國無論如何也沒有資格得到蒼龍七宿,畢竟秦國開國的時候隻是給周天子養馬的。
幾百年過去了,秦國一躍成為七國中勢力最強大的國家,靠的是秦國曆代君王的勵精圖治,靠的是無數老秦人曆經艱辛,篳路藍縷,方有如今之局麵,而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秘密。
韓非神色變得凝重,用一種古怪的語氣說道,“大王,我想告訴你,蒼龍七宿並非一個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事物。”
蘇銘瞥了他一眼,不以為意,“那又如何?”
韓非嘴角一抽,“蒼龍七宿可是關乎到長生的秘密,大王你難道就不好奇?”
“可曆代周天子都死了,沒有人能長生,孤也從來不相信長生。”蘇銘本身就已經長生,對這玩意自然不好奇。
“大王意誌堅定,韓非佩服。”
蘇銘搖搖頭,“行了,與其想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如想想以後如何在大秦變法,千萬別讓我失望。”
變法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如果君王不能審時度勢,完全掌控朝堂,變法,就是亡國之路。
蘇銘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變法,現在的秦國就像是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可以減速,可以加速,卻唯獨不能立刻掉頭。
大秦正在厲兵秣馬,等待兵出函穀,橫掃六國。
若是在此時變法,往小了說,大秦一統天下的時間就會推遲。往大了說,商君建立的秩序若是被推翻,秦國在短時間內陷入混亂,一統天下的時機不再,山東六國都將贏的喘息之機。
要變法至少也要等秦國滅掉趙國楚國這兩個大敵才能慢慢著手準備,變法不能操之過急,更需要有長足的耐心,蘇銘可不會像曆史上的嬴政,一統六國之後隻活了幾年就病逝。
作為大一統的帝王,身上更有著強大威望,變法隻能在他手上完成,後世之君能穩固江山,當個守成之君就不錯了。
而變法的人,蘇銘也想好了,過幾年,他會讓呂不韋告老還鄉,他在朝堂上待得夠久的了,要是再積累功勳,豈不是要封王?
曆史上的嬴政都沒封王,他怎麽可能幹這種蠢事。
韓非作為法家大成者,有一套變法的理論作為指引,而他師弟李斯正好是個實幹的人才,可以將理論化為實踐,兩人聯手,足以變法。
想了想,蘇銘又給韓非吃了個定心丸,“韓非,你放心,三年之內,大秦不會對韓國用兵。”
三年內,秦國當然不會對韓國用兵。
韓國國力弱小,滅掉他不費什麽勁,但大秦的鄭國渠剛剛建成沒多久,關中根基並未轉化為實力。
就像是之前在朝堂上所說,滅掉韓國,隻會會讓其他國家警覺。戰國紛爭上百年,即使當年齊國被幾國聯軍擊潰,隻剩一城之地,齊國也沒有滅亡。
七國並列的格局延續了數百年,若輕易變動,定會讓他國警惕。一旦韓國滅亡,那就代表著新的局麵即將開啟。
秦國尚未做好準備,即使現在有能力滅掉韓國,目前不是出兵的最佳時機。
韓非知曉秦國的情況,即便心知肚明,他依舊站起來朝蘇銘深深施禮,“韓非謝大王。”
“不必,你若真的心懷感恩,那便好好研究變法,把扶蘇教好,這便是對孤最大的迴報。”
……
夜晚的鹹陽城,寧靜深邃,除了少數人家,大多數屋舍早已熄滅燈火,這個時代的鹹陽城是有宵禁的。
天下七國當中,大多數城池入夜之後都會宵禁,目的也是為了防止敵人作亂。
閭右街道上有許多達官貴人的居所,其中有一處占地極廣的建築,這座府邸的主人是大秦丞相,昌平君。
房間內,燈火明亮,昌平君伏在案前,一邊寫著什麽,一邊皺著眉頭,似乎很是苦惱。
燈火搖曳之下,他幹瘦的臉龐亦是明滅不定,一雙眸子時不時有精光閃爍,顯然是在算計什麽。
楚國外戚勢力的情況,讓他很是擔憂。
想到近兩年的情況,狹長的眸子微微閉合,有些頭疼。
然而,一閉上眼,他腦海中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那道尊貴至極的背影,一時間他竟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今秦王不過二十多歲,卻已經威壓大秦,掌控朝局。
伴隨著山東六國的人才入秦,楚係勢力正在不斷被瓦解,呂不韋在朝堂之上也當起了聾子瞎子,對政事不管不問,即使秦王打擊呂不韋一係的勢力,他也當做什麽都沒看到。
這樣的局麵,昌平君始料未及,他本以為呂不韋和王上將會有一場明爭暗鬥的較量,到那時,他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暗自壯大。
可惜,呂不韋老了,沒有了之前的心氣,不敢與大王抗衡,六國之人進入不斷占據高位,蠶食楚係勢力,據後宮傳來消息,大王剝奪了王後對扶蘇公子的教育權利,更是許久沒有與她親近。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大王親政之後,會是這樣一個局麵。
紅蓮伸手給自己敷上珍珠粉,紅唇輕啟,“不知道呢。”說著,她輕輕瞥了胡夫人一眼,似笑非笑,“怎麽?你想大王了?”
胡夫人俏麗的臉蛋浮現出暈紅,兩輪圓月不安的動了一下,“公主說笑了,我不過蒲柳之姿,哪裏能入大王的眼睛。”
自從紅蓮公主入宮被臨幸之後,蘇銘這大半年都膩在她這裏,連王後那兒都很少去,少女初承恩澤,不堪征伐,好在她不是一個人。
胡夫人是成熟的女人,又是未亡人,若是看外貌和身材,誰能想到她還有個十幾歲的女兒。
人妻,未亡人,人母,屬性算是拉滿了。
再加上她那豐腴有致的身材,其實每次蘇銘是來找她的,紅蓮公主不過是順帶而已,她太菜了,沒幾下就不行了。
小女孩就是好哄,蘇銘隻是略微出手,就把她哄得找不著北,一顆心全係在她身上。
隻是可惜了,以後再不見赤練!
不過她年紀小,還有成長的空間,按照原劇裏麵,往後可能不輸於胡夫人,算得上是另類的養成遊戲。
紅蓮公主歸心之後,蘇銘也沒禁止她跟韓非見麵,正是知道妹妹在王宮中過的很好,韓非才慢慢歸心。
親情束縛了他,也是他的破綻。
紅蓮公主是他在異國他鄉唯一的親人,他沒法不重視。
門外,侍者的聲音響起,“大王到!”
紅蓮公主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顧不上剛畫好的妝,提起裙子就跑出去。
蘇銘踏入大殿,剛進門,一道身影就撞進他懷裏,熟悉的香味,柔軟的身軀,一下子就讓他知道來人是誰,“紅蓮,你慢點。”聲音有些無奈卻又帶著寵溺。
紅蓮抱著蘇銘,抬頭看著他的俊臉,笑容盛開,嘟著嘴道,“大王,人家想你了嘛。”
蘇銘攬著她的腰,似是被笑容浸染,臉上也露出淡笑,“好了,快下來,今晚我不走了。”
紅蓮掃了一眼胡夫人,“快去準備吃的,一會兒我要跟大王好好喝幾杯。”
胡夫人低眉順眼的行禮,“諾。”
蘇銘掃了一眼裙擺之下的圓月便收迴目光,來到軟榻上和紅蓮一起看書,他們看的是韓非新寫出來的《韓非子》。
入秦之後,韓非得以遍觀秦國所有的律法和文獻,對商君的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便將他寫的《韓非子》重新編寫修訂。
這一版沒有流露出去,隻有蘇銘和韓非有。
書裏麵的東西,紅蓮不懂,不過,她可以搗亂,時不時在蘇銘身邊撒嬌,朝他耳邊嗬氣,對此,蘇銘隻能痛苦並快樂著。
“大王,膳食到了。”
“走吧,一起用膳。”
案上擺著幾盤小菜,鮮嫩的鹿肉、芥菜、燉雞、豆羹,還有兩碗白米飯。
自從在齊國有間客棧嚐過庖丁的手藝之後,蘇銘就對王宮中的飯菜嫌棄的不行,食材是好食材,烹飪的手段太差了,連庖丁十分之一的廚藝都沒有。
於是,他便命人鑄造鐵鍋,讓廚子們做炒菜,可惜這麽久,他們還是沒長進,蘇銘尋思著,自己要不要用九族消消樂試試。
做不好炒菜,直接誅九族,五馬分屍!
想想還是算了,秦人本來就不擅長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換其他國家的廚子他又不放心,總不能讓他這個秦王親自下廚吧。
最終,蘇銘決定忍了!
不過,這酒倒不是秦國釀的,而是從山東六國買的,秦國內部實行禁酒令,鹽鐵酒官府專賣,從山東六國買酒竟然比秦國自己釀酒更劃算。
在這個年代,糧食可是戰略必需品,山東六國竟然用大量糧食釀酒,也怪不得他們不如大秦。
夜深,酒足飯飽,蘇銘順理成章的在這裏歇息。
與此同時,王後寢宮內,王後得知今夜王上又去了韓國公主的宮殿,心中氣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蘇銘親政之後就一直在打壓楚國外戚在朝堂上的勢力,招賢令給他帶來了不少人才,這些人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被火速提拔。
朝堂上的官位,一個蘿卜一個坑,有人升官自然就有人丟官,這些丟官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是楚國外戚一脈的人。
昌平君和昌文君兩兄弟在朝堂上也備受冷落,不複之前的權勢。
這一切,王後心知肚明,可她又能怎麽辦?
華陽太後已死,太後趙姬又非楚人,蘇銘壓製楚國外戚沒有誰能阻擋他,不到兩年光景,朝堂上楚國外戚的勢力大大縮水,遠不及蘇銘親政之前。
即便沒有昌平君謀反,蘇銘一樣要打壓楚國外戚,從跟楚國和親開始,楚國一係的勢力在朝堂上就迅速擴張,羋太後,華陽太後這些都是能左右朝堂大局的人。
扶蘇的母親也是楚國公主,若是再出一個羋太後,後果太嚴重了,隻有斬斷楚國外戚的觸角,她們才能安安穩穩的在後宮當她們的王後,太後。
更別說後世漢朝那樣的帝後二元政治,以後登基了,他自然要下達一個後宮不得幹政的律令,斬斷外戚幹政的觸手。
……
翌日清晨,蘇銘從睡夢中醒來,看著左右兩個梨花帶雨的女人,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穿好衣服就離開了。
他走後,紅蓮公主和胡夫人就醒了,兩人互相對視一眼,羞得不行。
上朝之後,蘇銘處理完政務,韓非又來了。
韓非剛坐下,便問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問題,“大王,你可曾聽說過蒼龍七宿?”
蘇銘端著茶杯,淡淡說道,“孤曾經聽聞,在七國之中,流傳著一個古老相傳的傳說,蒼龍七宿,傳聞蒼龍七宿擁有強大的力量。”
雖然他對這個傳聞不太相信,但能被古老相傳的的東西,肯定不是空穴來風,否則,陰陽家何必苦苦追尋數百年。
韓非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蒼龍亦可稱之為青龍,蒼龍七宿指角、亢、氐、房、心、尾、箕等東方青龍七宿,七個星辰,七個國家,七個秘密,蒼龍七宿的核心,曆朝曆代都是由各國唯一的繼承人掌握,傳說誰掌握了蒼龍七宿的秘密,就擁有掌握天下的力量。”
蘇銘冷笑,“掌握天下?若是掌握一個秘密就能擁有掌握天下的力量,那周天子也不會大權旁落,被秦所滅,傳聞終究也隻是傳聞罷了。”
曆代秦王對於蒼龍七宿,大多都不信,比起虛無縹緲的蒼龍七宿,他們更相信大秦的虎狼之師。
當傳承八百年的周王朝覆滅後,所有的疑慮都不複存在。
蒼龍七宿,被周天子分為七部分,每一部分都被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掌控,既然這個秘密號稱能掌握天下,那周天子為何要將這個秘密分開?
春秋時代,數百個諸侯爭霸,曆經幾百年,現在隻剩下七個,周天子選取的七個諸侯國,有的在漫長的歲月中消逝,也有的留存下來,傳承古老。
蘇銘相信,當年的秦國無論如何也沒有資格得到蒼龍七宿,畢竟秦國開國的時候隻是給周天子養馬的。
幾百年過去了,秦國一躍成為七國中勢力最強大的國家,靠的是秦國曆代君王的勵精圖治,靠的是無數老秦人曆經艱辛,篳路藍縷,方有如今之局麵,而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秘密。
韓非神色變得凝重,用一種古怪的語氣說道,“大王,我想告訴你,蒼龍七宿並非一個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事物。”
蘇銘瞥了他一眼,不以為意,“那又如何?”
韓非嘴角一抽,“蒼龍七宿可是關乎到長生的秘密,大王你難道就不好奇?”
“可曆代周天子都死了,沒有人能長生,孤也從來不相信長生。”蘇銘本身就已經長生,對這玩意自然不好奇。
“大王意誌堅定,韓非佩服。”
蘇銘搖搖頭,“行了,與其想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如想想以後如何在大秦變法,千萬別讓我失望。”
變法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如果君王不能審時度勢,完全掌控朝堂,變法,就是亡國之路。
蘇銘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變法,現在的秦國就像是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可以減速,可以加速,卻唯獨不能立刻掉頭。
大秦正在厲兵秣馬,等待兵出函穀,橫掃六國。
若是在此時變法,往小了說,大秦一統天下的時間就會推遲。往大了說,商君建立的秩序若是被推翻,秦國在短時間內陷入混亂,一統天下的時機不再,山東六國都將贏的喘息之機。
要變法至少也要等秦國滅掉趙國楚國這兩個大敵才能慢慢著手準備,變法不能操之過急,更需要有長足的耐心,蘇銘可不會像曆史上的嬴政,一統六國之後隻活了幾年就病逝。
作為大一統的帝王,身上更有著強大威望,變法隻能在他手上完成,後世之君能穩固江山,當個守成之君就不錯了。
而變法的人,蘇銘也想好了,過幾年,他會讓呂不韋告老還鄉,他在朝堂上待得夠久的了,要是再積累功勳,豈不是要封王?
曆史上的嬴政都沒封王,他怎麽可能幹這種蠢事。
韓非作為法家大成者,有一套變法的理論作為指引,而他師弟李斯正好是個實幹的人才,可以將理論化為實踐,兩人聯手,足以變法。
想了想,蘇銘又給韓非吃了個定心丸,“韓非,你放心,三年之內,大秦不會對韓國用兵。”
三年內,秦國當然不會對韓國用兵。
韓國國力弱小,滅掉他不費什麽勁,但大秦的鄭國渠剛剛建成沒多久,關中根基並未轉化為實力。
就像是之前在朝堂上所說,滅掉韓國,隻會會讓其他國家警覺。戰國紛爭上百年,即使當年齊國被幾國聯軍擊潰,隻剩一城之地,齊國也沒有滅亡。
七國並列的格局延續了數百年,若輕易變動,定會讓他國警惕。一旦韓國滅亡,那就代表著新的局麵即將開啟。
秦國尚未做好準備,即使現在有能力滅掉韓國,目前不是出兵的最佳時機。
韓非知曉秦國的情況,即便心知肚明,他依舊站起來朝蘇銘深深施禮,“韓非謝大王。”
“不必,你若真的心懷感恩,那便好好研究變法,把扶蘇教好,這便是對孤最大的迴報。”
……
夜晚的鹹陽城,寧靜深邃,除了少數人家,大多數屋舍早已熄滅燈火,這個時代的鹹陽城是有宵禁的。
天下七國當中,大多數城池入夜之後都會宵禁,目的也是為了防止敵人作亂。
閭右街道上有許多達官貴人的居所,其中有一處占地極廣的建築,這座府邸的主人是大秦丞相,昌平君。
房間內,燈火明亮,昌平君伏在案前,一邊寫著什麽,一邊皺著眉頭,似乎很是苦惱。
燈火搖曳之下,他幹瘦的臉龐亦是明滅不定,一雙眸子時不時有精光閃爍,顯然是在算計什麽。
楚國外戚勢力的情況,讓他很是擔憂。
想到近兩年的情況,狹長的眸子微微閉合,有些頭疼。
然而,一閉上眼,他腦海中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那道尊貴至極的背影,一時間他竟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今秦王不過二十多歲,卻已經威壓大秦,掌控朝局。
伴隨著山東六國的人才入秦,楚係勢力正在不斷被瓦解,呂不韋在朝堂之上也當起了聾子瞎子,對政事不管不問,即使秦王打擊呂不韋一係的勢力,他也當做什麽都沒看到。
這樣的局麵,昌平君始料未及,他本以為呂不韋和王上將會有一場明爭暗鬥的較量,到那時,他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暗自壯大。
可惜,呂不韋老了,沒有了之前的心氣,不敢與大王抗衡,六國之人進入不斷占據高位,蠶食楚係勢力,據後宮傳來消息,大王剝奪了王後對扶蘇公子的教育權利,更是許久沒有與她親近。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大王親政之後,會是這樣一個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