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推廣犁具,朝堂的風波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國,鹹陽。
四匹馬拉動的馬車在官道上前行,道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鄭國渠修建成功之後,關中平原得到灌溉,這片貧瘠的土地在短時間內煥發了生機。
蘇銘走下馬車,來到田壟上。
遠處,有農人正在提著水桶,在溝渠與田地之間來迴運水澆地,雖然很累,但看到田地得到灌溉,農人們的內心便充滿了希望。
這時,有人看到田壟邊被侍衛圍起來的蘇銘,又看到他頭頂的鐵冠,覺得他們身份不凡,連忙上前詢問。
當他們得知來的人是秦王之後,當即跪倒在地。
“參見大王。”
“平身吧。”蘇銘走到近前,將一位老人扶起。
“老人家,今年的春耕怎麽樣了?”
老人頭發花白,皮膚曬得黝黑,臉上溝壑縱橫,滿是皺紋,“托大王的福,今年春耕,官府發下種子,又有水渠灌溉,我估計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要好。”
蘇銘的目光在田壟上掃過,“哈哈,好就對了,孤記得前不久,官府不是可以租賃犁具,我怎麽沒看到你們用?”
老人家訕訕一笑,“大王,我們也不知道這東西好不好用,這租用的錢不少,咱也不知道值不值。”
“值不值,試一下不就知道了。”說完,蘇銘朝後麵招招手,侍衛從馬車上取下一副曲轅犁。
“老人家,這犁孤送你了,拿去用。”
老者看著麵前曲轅犁上麵森冷的犁尖,頓時合不攏嘴,“謝大王。”
不管這玩意好不好用,先謝了再說,反正又不用自己花錢。
得益於老秦人的支持,再加上王室並沒有那些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的人,這底層的百姓並不懼怕他這個秦王,而關中老秦人對大秦王室很擁戴。
跟他聊了幾句,蘇銘便走了。
老人迴到田壟向周圍的人炫耀大王賞賜的曲轅犁,頓時引得其他人羨慕不已。
“這玩意到底好不好用,讓大夥開開眼啊!”有人吆喝道。
“好,試試!”老人家雖然年紀大,動作卻利索的很,當即走到自家田地前,將麻繩套到犁具上,讓自己兒子拉著犁具在前麵開墾,自己則在後麵掌握犁耙。
比起傳統的犁具,這曲轅犁用了上好的鋼材,森白的犁尖在土地上穿梭,形成一條深深的溝壑。
“好快,這犁比咱們之前用的快多了。”
“對啊,這犁隻用一頭牛就夠了,好省啊。”
“這東西聽說官府在向外租賃,這玩意這麽好用,我也去租下試試。”
很快,老者就從田頭到田尾,犁了個來迴。
“幺兒,累不累?”老者下了地,問道。
他兒子咧著嘴笑道,“爹,我不累,這犁比我們家原來用的那個好用多了,你看,肩膀都沒紅,汗也沒出。”
“有這東西,咱們那幾十畝地怕是能快不少。”
有了示範,其他人也好奇的上前摸摸犁具,尤其是那森白的犁尖更是讓大家讚不絕口。
“真是好鐵啊。”
“我從沒見過這麽好的鐵。”
一時間,大家紛紛嚷嚷著要試試,老者也很敞亮,來者不拒,很大方的讓大家嚐試,隻不過必須得在自家的地上嚐試。
就這樣,大家輪流嚐試,不到半天的功夫,就翻完了兩畝地,而他是一點力氣沒出。
試了一下,大家紛紛讚不絕口,家裏有耕牛的更是眼熱,有了這曲轅犁,他們耕地的速度要加快一倍不止。
傳統的犁具,費勁不說,結構粗獷,還需要兩頭牛才能牽引,轉彎也不好轉,哪有這曲轅犁方便,就算是沒有耕牛,人力也能犁的很快。
很快,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本無人問津的曲轅犁被農民租賃一空,有錢的,甚至直接購買。
現在曲轅犁剛出來,造價不低,蘇銘也沒想著靠這個賺錢,收迴成本就夠了,等到後麵冶煉技術進一步提高,成本將會攤到更低。
到那時候,曲轅犁才能真正走向民間。
巡視了一天之後,蘇銘迴到秦王宮,用罷晚飯,他再次前往少府。
蘇銘直接走到墨家的工坊,“相裏正,你們墨家擅長木石機關,孤要你們研究一種簡單水車,用於農田灌溉。”
沒錯,這個時代是有水車的,這玩意本該在東漢時候出現,結果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相裏正臉上很是不解,“大王,不是有水車麽?”
“現在的水車造價太高,沒法普及,孤要你研究兩種水車,一種是足以灌溉幾十畝乃至上百畝的大型水車,一種是結構簡單,製作簡易的小型水車,灌溉幾畝地就夠了。”
今天去鹹陽周邊巡視,蘇銘發現了很多問題。
耕具這方麵他已經安排了曲轅犁,隻要百姓發現這玩意好用,不用官府推廣,這東西自然會被普及。
可鄭國渠建好了,犁具有了,蘇銘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灌溉艱難!
不是所有的田地都在水渠附近,大家灌溉田地,隻能依靠人力運送,效率緩慢,關中平原廣袤,要灌溉所有的田地,太費時間了。
當然,比起之前無水可用,現在的狀況要好多了。
一場巡視下來,蘇銘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糧食是重中之重,隻要能增進糧食收成,再怎麽重視也不為過。
相裏正知道改進的方向,心中大定,“大王放心,微臣會盡快著手改進水車。”
別的不說,大型灌溉水車他已經有了修改方案,他們墨家四大機關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中玄武就是墨家機關城的動力樞紐,維持整個機關城的運轉。
玄武本身就具有灌溉的功能,相裏正雖然沒有參與過玄武的修建,但他們這一脈卻有相關記載。
至於小型水車,他暫時還沒有頭緒。
得到相裏正的迴答,蘇銘滿意的點頭,又賞賜了千金,去了公輸仇那裏。
如今,秦國手藝最好的機關術工匠全在公輸家族和墨家,蘇銘每次來少府,總要到他們那看看,指定讓他們研究一些東西。
河流旁,流水聲湍急。
公輸仇站在河邊,望著河畔的機械,臉上露出思索之色,“不行,水量太小了,水碓力量小,不足以用來鍛造。”
“大王來了!”
聽到手下的報告,公輸仇放下手中的事,前往迎接,“參見大王。”
“起來吧,公輸仇,上次讓你研究的東西,準備的如何了?”
公輸仇迴道,“啟稟大王,弩機已經改進好,可以連發五箭,若想再連發,一人難以攜帶。”
蘇銘微微點頭,又問道,“這東西以後就叫連弩,射程和準度如何?”
“啟稟大王,射程隻有七十步,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準度不太好,臣正在安排改造。”
短短時間內研究出連弩已經讓他意外,準度和射程不足倒也能理解,“不錯,盡快改進,裝列軍中,有了這連弩,我大秦將士在戰場上必將所向披靡。”
“這是水碓?”
公輸仇見蘇銘把目光放到河邊的水碓上,臉上掛起笑容,“大王,我聽說墨家有機關獸玄武,以水力驅動,無可盡也,水力便捷,我打算研究水碓用於鍛造。”
“水力鍛造?”蘇銘點點頭,這個技術算是點對了,人力鍛造總會跟不上形勢,千年後,正是因為有水力鍛造,才有了成塊成塊的板甲和具裝騎兵。
大秦將士現在的盔甲大多都是皮甲,青銅甲胄隻有中高級將領才能穿戴,如果水力鍛造研究成功,鍛造鐵甲將迅速普及開來。
“這條河水太少了,流速太慢,孤允你前往大修建水碓,用於研究。”
“謝大王。”
看完鍛造的熔爐,蘇銘便離開了。
墨家研究民生機械,公輸家族研究戰爭武器,兩者各展所長,至於他們的合作,以後有的是機會。
如今大秦並不打算用兵,軍隊換裝也不急於一時,先進的武器往往造價都不低,一旦要換,那將耗費不小的代價。
等攻伐六國的時候,蘇銘打算把馬蹄鐵給弄出來裝列大軍,至於馬鐙,這玩意已經有了。
……
韓國朝堂。
李斯的話說完,朝堂上一片寂靜,讓九公子韓非去秦國當質子?
大部分朝臣震驚不已,姬無夜聽到這話,粗獷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冷笑與得意,若非顧忌場合,他幾乎要當場大笑。
自從韓非迴來,他事事都不順心,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
還是把天澤放出來才扳迴一城,結果天澤轉眼就失去控製,給他捅了大簍子,要不是他提前撇清關係,這火早就燒到了自己身上。
王座上,韓王安眉頭皺起,有些不爽。
張開地則是麵色陰沉,神色頗為複雜。
而韓非也沒料到這一點,十分驚訝,之前在使館,李斯從未對他說過,現在突然拋出這個條件,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見到滿朝君臣不說話,李斯上前一步,抬頭直視坐在台上的韓王安,“韓王,十座城池換成五座,已經是我秦國最大的誠意,當初我國上卿甘羅出使趙國,可是毫不費力就讓趙國割讓城池。”
“如今,我大秦使者在韓國身亡,你們也交不出兇手,五座城池,已經夠給你們麵子了。”
王座上,韓王安深吸一口氣,感受到了李斯話語中的決然,連忙答應下來。
他肥胖的麵容擠出一抹笑,“秦王的誠意,孤深表感激,李使者,我韓國會割讓五座城池給你們,同時,孤膝下紅蓮公主美麗可愛,真好配得上秦王,韓非作為我韓國王室公子,理應前往鹹陽為質,替孤向秦王賠罪。”
態度放的很低,令人不齒。
但滿朝上下也沒人能嘲笑他,韓國遠不如秦國,如果一個公主,五座城池能讓韓國免於戰亂,這筆賬,值得。
韓王安的話,讓李斯鬆了口氣,隻要韓王答應,自己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至於韓國朝堂上的形勢,李斯看的很清楚,能送走韓非,大將軍姬無夜求之不得,丞相張開地或許不樂意,但他無法違抗韓王的意誌。
至於韓非,他的意見不重要。
夾在兩國中間,個人意誌顯得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
下朝之後,不知為何,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新鄭。
街道上,韓人議論紛紛,輕鬆了許多,戰爭帶來的恐慌很快便消失了,五座城池不多,更何況還有派公主前往秦國和親,兩國交好,百姓們樂意如此。
他們不明白什麽叫國家榮辱,也不知道大是大非,他們隻知道,和談成功之後,秦國不會打過來就行了。
百年間,山東六國聞“秦”變色,秦國的虎狼之師威震六國,尤其是“人屠”白起的出現,更讓六國瑟瑟發抖。
秦國隻要不打過來,他們就能安穩的過日子,至於割讓五座城池就算不得什麽,區區五座而已,給了就給了,又不是隻有他們韓國割讓城池給秦國。
連比他們強的趙國都割讓城池於秦國,他們有什麽割不得?
當夜,大將軍府大宴賓客,慶祝和談成功。
姬無夜在諸多賓客麵前盛讚九公子韓非為國盡忠,讓韓國免去了一場戰爭,將軍府的傳聞很快就傳遍新鄭。
一時間,韓人也紛紛感激韓非的付出,不斷稱讚他。
在姬無夜的盛讚中,韓非被捧的下不來台了。
……
紫蘭軒。
房間裏,氣氛很是凝重,韓非看著場上眾人,臉麵色很是平淡,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你們怎麽都不說話?”
說完之後,房間內仍舊是死一般的沉默。
紫女、衛莊、張良、弄玉幾人都直直的盯著他,眼神愈發的凝重,經過姬無夜這麽一搞,他們知道,韓非不可能再韓國繼續待下去了。
那日韓非與李斯的對話,他們都知曉,但誰也沒料到,李斯會提出這樣的請求。
衛莊凝實韓非的雙眼,一雙冷眉皺成一團,“你那位父王還真是軟弱無能,李斯隻是稍稍讓利,他就把你拋棄。依我看,秦國和親,索要城池是假,逼你入秦才是真。”
聽到他的話,韓非臉上頓時掛上了苦笑,“衛莊兄這話真是在我的傷口上又插了一劍。看來,以後沒法再與你們一起對付姬無夜了。”
四匹馬拉動的馬車在官道上前行,道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鄭國渠修建成功之後,關中平原得到灌溉,這片貧瘠的土地在短時間內煥發了生機。
蘇銘走下馬車,來到田壟上。
遠處,有農人正在提著水桶,在溝渠與田地之間來迴運水澆地,雖然很累,但看到田地得到灌溉,農人們的內心便充滿了希望。
這時,有人看到田壟邊被侍衛圍起來的蘇銘,又看到他頭頂的鐵冠,覺得他們身份不凡,連忙上前詢問。
當他們得知來的人是秦王之後,當即跪倒在地。
“參見大王。”
“平身吧。”蘇銘走到近前,將一位老人扶起。
“老人家,今年的春耕怎麽樣了?”
老人頭發花白,皮膚曬得黝黑,臉上溝壑縱橫,滿是皺紋,“托大王的福,今年春耕,官府發下種子,又有水渠灌溉,我估計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要好。”
蘇銘的目光在田壟上掃過,“哈哈,好就對了,孤記得前不久,官府不是可以租賃犁具,我怎麽沒看到你們用?”
老人家訕訕一笑,“大王,我們也不知道這東西好不好用,這租用的錢不少,咱也不知道值不值。”
“值不值,試一下不就知道了。”說完,蘇銘朝後麵招招手,侍衛從馬車上取下一副曲轅犁。
“老人家,這犁孤送你了,拿去用。”
老者看著麵前曲轅犁上麵森冷的犁尖,頓時合不攏嘴,“謝大王。”
不管這玩意好不好用,先謝了再說,反正又不用自己花錢。
得益於老秦人的支持,再加上王室並沒有那些為非作歹,魚肉百姓的人,這底層的百姓並不懼怕他這個秦王,而關中老秦人對大秦王室很擁戴。
跟他聊了幾句,蘇銘便走了。
老人迴到田壟向周圍的人炫耀大王賞賜的曲轅犁,頓時引得其他人羨慕不已。
“這玩意到底好不好用,讓大夥開開眼啊!”有人吆喝道。
“好,試試!”老人家雖然年紀大,動作卻利索的很,當即走到自家田地前,將麻繩套到犁具上,讓自己兒子拉著犁具在前麵開墾,自己則在後麵掌握犁耙。
比起傳統的犁具,這曲轅犁用了上好的鋼材,森白的犁尖在土地上穿梭,形成一條深深的溝壑。
“好快,這犁比咱們之前用的快多了。”
“對啊,這犁隻用一頭牛就夠了,好省啊。”
“這東西聽說官府在向外租賃,這玩意這麽好用,我也去租下試試。”
很快,老者就從田頭到田尾,犁了個來迴。
“幺兒,累不累?”老者下了地,問道。
他兒子咧著嘴笑道,“爹,我不累,這犁比我們家原來用的那個好用多了,你看,肩膀都沒紅,汗也沒出。”
“有這東西,咱們那幾十畝地怕是能快不少。”
有了示範,其他人也好奇的上前摸摸犁具,尤其是那森白的犁尖更是讓大家讚不絕口。
“真是好鐵啊。”
“我從沒見過這麽好的鐵。”
一時間,大家紛紛嚷嚷著要試試,老者也很敞亮,來者不拒,很大方的讓大家嚐試,隻不過必須得在自家的地上嚐試。
就這樣,大家輪流嚐試,不到半天的功夫,就翻完了兩畝地,而他是一點力氣沒出。
試了一下,大家紛紛讚不絕口,家裏有耕牛的更是眼熱,有了這曲轅犁,他們耕地的速度要加快一倍不止。
傳統的犁具,費勁不說,結構粗獷,還需要兩頭牛才能牽引,轉彎也不好轉,哪有這曲轅犁方便,就算是沒有耕牛,人力也能犁的很快。
很快,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本無人問津的曲轅犁被農民租賃一空,有錢的,甚至直接購買。
現在曲轅犁剛出來,造價不低,蘇銘也沒想著靠這個賺錢,收迴成本就夠了,等到後麵冶煉技術進一步提高,成本將會攤到更低。
到那時候,曲轅犁才能真正走向民間。
巡視了一天之後,蘇銘迴到秦王宮,用罷晚飯,他再次前往少府。
蘇銘直接走到墨家的工坊,“相裏正,你們墨家擅長木石機關,孤要你們研究一種簡單水車,用於農田灌溉。”
沒錯,這個時代是有水車的,這玩意本該在東漢時候出現,結果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相裏正臉上很是不解,“大王,不是有水車麽?”
“現在的水車造價太高,沒法普及,孤要你研究兩種水車,一種是足以灌溉幾十畝乃至上百畝的大型水車,一種是結構簡單,製作簡易的小型水車,灌溉幾畝地就夠了。”
今天去鹹陽周邊巡視,蘇銘發現了很多問題。
耕具這方麵他已經安排了曲轅犁,隻要百姓發現這玩意好用,不用官府推廣,這東西自然會被普及。
可鄭國渠建好了,犁具有了,蘇銘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灌溉艱難!
不是所有的田地都在水渠附近,大家灌溉田地,隻能依靠人力運送,效率緩慢,關中平原廣袤,要灌溉所有的田地,太費時間了。
當然,比起之前無水可用,現在的狀況要好多了。
一場巡視下來,蘇銘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糧食是重中之重,隻要能增進糧食收成,再怎麽重視也不為過。
相裏正知道改進的方向,心中大定,“大王放心,微臣會盡快著手改進水車。”
別的不說,大型灌溉水車他已經有了修改方案,他們墨家四大機關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中玄武就是墨家機關城的動力樞紐,維持整個機關城的運轉。
玄武本身就具有灌溉的功能,相裏正雖然沒有參與過玄武的修建,但他們這一脈卻有相關記載。
至於小型水車,他暫時還沒有頭緒。
得到相裏正的迴答,蘇銘滿意的點頭,又賞賜了千金,去了公輸仇那裏。
如今,秦國手藝最好的機關術工匠全在公輸家族和墨家,蘇銘每次來少府,總要到他們那看看,指定讓他們研究一些東西。
河流旁,流水聲湍急。
公輸仇站在河邊,望著河畔的機械,臉上露出思索之色,“不行,水量太小了,水碓力量小,不足以用來鍛造。”
“大王來了!”
聽到手下的報告,公輸仇放下手中的事,前往迎接,“參見大王。”
“起來吧,公輸仇,上次讓你研究的東西,準備的如何了?”
公輸仇迴道,“啟稟大王,弩機已經改進好,可以連發五箭,若想再連發,一人難以攜帶。”
蘇銘微微點頭,又問道,“這東西以後就叫連弩,射程和準度如何?”
“啟稟大王,射程隻有七十步,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準度不太好,臣正在安排改造。”
短短時間內研究出連弩已經讓他意外,準度和射程不足倒也能理解,“不錯,盡快改進,裝列軍中,有了這連弩,我大秦將士在戰場上必將所向披靡。”
“這是水碓?”
公輸仇見蘇銘把目光放到河邊的水碓上,臉上掛起笑容,“大王,我聽說墨家有機關獸玄武,以水力驅動,無可盡也,水力便捷,我打算研究水碓用於鍛造。”
“水力鍛造?”蘇銘點點頭,這個技術算是點對了,人力鍛造總會跟不上形勢,千年後,正是因為有水力鍛造,才有了成塊成塊的板甲和具裝騎兵。
大秦將士現在的盔甲大多都是皮甲,青銅甲胄隻有中高級將領才能穿戴,如果水力鍛造研究成功,鍛造鐵甲將迅速普及開來。
“這條河水太少了,流速太慢,孤允你前往大修建水碓,用於研究。”
“謝大王。”
看完鍛造的熔爐,蘇銘便離開了。
墨家研究民生機械,公輸家族研究戰爭武器,兩者各展所長,至於他們的合作,以後有的是機會。
如今大秦並不打算用兵,軍隊換裝也不急於一時,先進的武器往往造價都不低,一旦要換,那將耗費不小的代價。
等攻伐六國的時候,蘇銘打算把馬蹄鐵給弄出來裝列大軍,至於馬鐙,這玩意已經有了。
……
韓國朝堂。
李斯的話說完,朝堂上一片寂靜,讓九公子韓非去秦國當質子?
大部分朝臣震驚不已,姬無夜聽到這話,粗獷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冷笑與得意,若非顧忌場合,他幾乎要當場大笑。
自從韓非迴來,他事事都不順心,在他手上吃了不少虧。
還是把天澤放出來才扳迴一城,結果天澤轉眼就失去控製,給他捅了大簍子,要不是他提前撇清關係,這火早就燒到了自己身上。
王座上,韓王安眉頭皺起,有些不爽。
張開地則是麵色陰沉,神色頗為複雜。
而韓非也沒料到這一點,十分驚訝,之前在使館,李斯從未對他說過,現在突然拋出這個條件,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見到滿朝君臣不說話,李斯上前一步,抬頭直視坐在台上的韓王安,“韓王,十座城池換成五座,已經是我秦國最大的誠意,當初我國上卿甘羅出使趙國,可是毫不費力就讓趙國割讓城池。”
“如今,我大秦使者在韓國身亡,你們也交不出兇手,五座城池,已經夠給你們麵子了。”
王座上,韓王安深吸一口氣,感受到了李斯話語中的決然,連忙答應下來。
他肥胖的麵容擠出一抹笑,“秦王的誠意,孤深表感激,李使者,我韓國會割讓五座城池給你們,同時,孤膝下紅蓮公主美麗可愛,真好配得上秦王,韓非作為我韓國王室公子,理應前往鹹陽為質,替孤向秦王賠罪。”
態度放的很低,令人不齒。
但滿朝上下也沒人能嘲笑他,韓國遠不如秦國,如果一個公主,五座城池能讓韓國免於戰亂,這筆賬,值得。
韓王安的話,讓李斯鬆了口氣,隻要韓王答應,自己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至於韓國朝堂上的形勢,李斯看的很清楚,能送走韓非,大將軍姬無夜求之不得,丞相張開地或許不樂意,但他無法違抗韓王的意誌。
至於韓非,他的意見不重要。
夾在兩國中間,個人意誌顯得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
下朝之後,不知為何,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新鄭。
街道上,韓人議論紛紛,輕鬆了許多,戰爭帶來的恐慌很快便消失了,五座城池不多,更何況還有派公主前往秦國和親,兩國交好,百姓們樂意如此。
他們不明白什麽叫國家榮辱,也不知道大是大非,他們隻知道,和談成功之後,秦國不會打過來就行了。
百年間,山東六國聞“秦”變色,秦國的虎狼之師威震六國,尤其是“人屠”白起的出現,更讓六國瑟瑟發抖。
秦國隻要不打過來,他們就能安穩的過日子,至於割讓五座城池就算不得什麽,區區五座而已,給了就給了,又不是隻有他們韓國割讓城池給秦國。
連比他們強的趙國都割讓城池於秦國,他們有什麽割不得?
當夜,大將軍府大宴賓客,慶祝和談成功。
姬無夜在諸多賓客麵前盛讚九公子韓非為國盡忠,讓韓國免去了一場戰爭,將軍府的傳聞很快就傳遍新鄭。
一時間,韓人也紛紛感激韓非的付出,不斷稱讚他。
在姬無夜的盛讚中,韓非被捧的下不來台了。
……
紫蘭軒。
房間裏,氣氛很是凝重,韓非看著場上眾人,臉麵色很是平淡,好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
“你們怎麽都不說話?”
說完之後,房間內仍舊是死一般的沉默。
紫女、衛莊、張良、弄玉幾人都直直的盯著他,眼神愈發的凝重,經過姬無夜這麽一搞,他們知道,韓非不可能再韓國繼續待下去了。
那日韓非與李斯的對話,他們都知曉,但誰也沒料到,李斯會提出這樣的請求。
衛莊凝實韓非的雙眼,一雙冷眉皺成一團,“你那位父王還真是軟弱無能,李斯隻是稍稍讓利,他就把你拋棄。依我看,秦國和親,索要城池是假,逼你入秦才是真。”
聽到他的話,韓非臉上頓時掛上了苦笑,“衛莊兄這話真是在我的傷口上又插了一劍。看來,以後沒法再與你們一起對付姬無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