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五十萬對十萬,優勢在我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天罡既然很早就知道火藥的威力,那他為何沒有將其上交朝廷,成為朝廷威震四方的大殺器?
原因也很簡單,彼時的大唐已經崩潰,經濟崩潰,製度崩壞,人心淪喪,火藥的出現非但救不了大唐,甚至還會加速大唐的滅亡。
這東西一旦深入研究下去,那將會是劃時代的力量。
再好的技術也要由人來使用,沒有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沒有一個強權,這樣的技術流傳出去隻會是災難。
像是北宋的神臂弓,雖然遼國也有相應的技術,但製造出來的代價就是比宋朝要高出好幾倍,得不償失。
相反,北宋集全國之力,造價成本能拉到很低。
而火藥這種玩意比神臂弓的危害性要大多了,草原騎兵本就難纏,再讓他們掌握火藥的技術,中原拿頭去打。
而今,時機已經成熟,中原已經有了一個集權的王朝,火藥在這個時候拿出來就會成為朝廷如虎添翼的利器。
火銃這玩意有點雞肋,後世大明的火銃已經是較為成熟的技術,但麵對瓦剌,韃靼等勢力依然無法占據上風。
相比之下,燧發槍才是真正劃時代的東西,那玩意射程高,射速快,對上草原勢力就能形成代差。
即使蘇銘知道有這玩意,但也不是短短幾個月就能製造出來裝備全軍,火槍兵的訓練絲毫不比冷兵器時代的兵差。
而且,火藥的出現也會加大後勤的壓力。
所以,目前能用的,隻有火炮。
……
漠北王庭。
耶律阿保機坐在王座上,應天王後述裏朵陪在一邊。
“今日,本王召見諸位,想必你們應該都知道中原的消息了。”耶律阿保機掃視眾人,說出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南邊的皇帝已經一統中原,岐國、晉國、蜀國同時投靠唐國,這意味著什麽,想必你們心裏很清楚。”
“什麽?中原一統了?”
“這怎麽可能?李嗣源這麽快就臣服了?”
……
聽到消息,一些人麵色不改,顯然已經知道這件事,但草原部落眾多,。不是每個部落的消息都很靈通,還有許多人被蒙在鼓裏。
“王上,隻要您一聲令下,我和部落的男兒們立刻追隨你踏上戰場,與那中原人拚個高下!”於是立馬就有人表忠心。
其他人見到耶律阿保機陰沉的神色,心裏頓時一沉,知道這件事不好糊弄過去,今日必須得表個態。
“大王,中原人實力不弱,我們真的要和他們打?”這時候,有人站出來反駁道。
“哼,你這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人威風,中原的小皇帝毛都沒長齊,能有多大能耐,說不定我們的兵馬剛到幽州。”
“他就會嚇得屁滾尿流,跑過來向大王請罪。”有人不服氣的說道。
……
接下來,大家都在各說各說的,奮勇發言,有的讚成出兵,有的則是想要先和中原人談談。
見到眾人吵個不停,耶律阿保機皺了皺眉頭,讓他們停止話語,“行了,都安靜!”
“既然你們都來了,中原天子欺騙了我們,兩年前,我好心好意送女兒過去和親,他竟然背棄我們,與李嗣源攪在一起。”
“還借助互市從草原掠取了大量戰馬,實在過分,本王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南下討伐中原,還諸位一個公道。”
戰爭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不管是侵略還是其他,宣戰總得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以往草原人是不講究的。
但長時間以來受到漢文化的熏陶,一旦出現一個統一的勢力,也會搞這一套,耶律阿保機現在做的正是如此。
“是啊,上次我那些羊居然隻換了幾十斤鹽巴和鐵器。”有人憤憤不平的說道。
“聽說中原富庶,這次咱們可以好好搶一把。”
……
耶律阿保機作為開國君主,他的意見幾乎可以一錘定音,那些不想打仗的部落之主見他這麽說了,頓時就沒了反對的心思,隻能同意。
“大王,不知這次您打算帶多少人馬?”
“五十萬!”耶律阿保機大手一揮,豪情壯語的說道,“本王要帶五十萬大軍,踏平洛陽,把那個小皇帝捉出來問問,讓他跪在我們麵前請罪。”
“想必,他這個皇帝連十萬大軍都湊不齊,五十萬對十萬,優勢在我!”
一聽到這個數字,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一刻又是同樣的心潮起伏,契丹,已經這麽強了?
作為部落之主,他們隻知道自己部落中的情況,對契丹整體的情況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現在聽到這個數字,內心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五十萬,那得多少人啊。
一時間,所有人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馬召集兒郎,南下中原大幹一場。
王座一側,述裏朵感受著大殿裏熱烈的氣氛和眾人激動的神色,不詳的預感越來越強烈,她雖然不知道驕兵必敗這個詞,但類似的意思她也清楚。
她知道,現在這樣的狀態絕不是一個打仗的好狀態,若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上戰場,很有可能要吃虧。
但述裏朵是政治女強人,更不會在這個時候潑冷水,這不是聰明的做法,他最後隻能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冷眼旁觀這一切,打算在這之後找機會提醒耶律阿保機。
就在漠北王庭漸漸洋溢著戰爭的熱烈氛圍之時,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洛陽也慢慢掀起了戰爭的熱潮。
無論什麽時候,戰爭總能轉移矛盾。
中原一統,沒有經曆大戰,滿朝文武正準備摩拳擦掌,希望打一場滅國之戰加官進爵。
除了少數幾人,沒有人知道朝廷整軍備戰是為了對付北方的契丹人。
“陛下,經過這一年來的整軍備戰,禁軍已經全副武裝,做好了充足準備。”石瑤跪坐在軟榻上,輕聲念著奏折。
“又是請戰的奏折?”蘇銘半臥在軟塌上,眼皮都沒抬一下。
“是,百官有三分之一都在請戰。”
“石瑤,你把這些人都記下,以後若有升遷,先壓下來。”蘇銘睜開眼睛,淡淡說道。
原因也很簡單,彼時的大唐已經崩潰,經濟崩潰,製度崩壞,人心淪喪,火藥的出現非但救不了大唐,甚至還會加速大唐的滅亡。
這東西一旦深入研究下去,那將會是劃時代的力量。
再好的技術也要由人來使用,沒有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沒有一個強權,這樣的技術流傳出去隻會是災難。
像是北宋的神臂弓,雖然遼國也有相應的技術,但製造出來的代價就是比宋朝要高出好幾倍,得不償失。
相反,北宋集全國之力,造價成本能拉到很低。
而火藥這種玩意比神臂弓的危害性要大多了,草原騎兵本就難纏,再讓他們掌握火藥的技術,中原拿頭去打。
而今,時機已經成熟,中原已經有了一個集權的王朝,火藥在這個時候拿出來就會成為朝廷如虎添翼的利器。
火銃這玩意有點雞肋,後世大明的火銃已經是較為成熟的技術,但麵對瓦剌,韃靼等勢力依然無法占據上風。
相比之下,燧發槍才是真正劃時代的東西,那玩意射程高,射速快,對上草原勢力就能形成代差。
即使蘇銘知道有這玩意,但也不是短短幾個月就能製造出來裝備全軍,火槍兵的訓練絲毫不比冷兵器時代的兵差。
而且,火藥的出現也會加大後勤的壓力。
所以,目前能用的,隻有火炮。
……
漠北王庭。
耶律阿保機坐在王座上,應天王後述裏朵陪在一邊。
“今日,本王召見諸位,想必你們應該都知道中原的消息了。”耶律阿保機掃視眾人,說出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南邊的皇帝已經一統中原,岐國、晉國、蜀國同時投靠唐國,這意味著什麽,想必你們心裏很清楚。”
“什麽?中原一統了?”
“這怎麽可能?李嗣源這麽快就臣服了?”
……
聽到消息,一些人麵色不改,顯然已經知道這件事,但草原部落眾多,。不是每個部落的消息都很靈通,還有許多人被蒙在鼓裏。
“王上,隻要您一聲令下,我和部落的男兒們立刻追隨你踏上戰場,與那中原人拚個高下!”於是立馬就有人表忠心。
其他人見到耶律阿保機陰沉的神色,心裏頓時一沉,知道這件事不好糊弄過去,今日必須得表個態。
“大王,中原人實力不弱,我們真的要和他們打?”這時候,有人站出來反駁道。
“哼,你這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人威風,中原的小皇帝毛都沒長齊,能有多大能耐,說不定我們的兵馬剛到幽州。”
“他就會嚇得屁滾尿流,跑過來向大王請罪。”有人不服氣的說道。
……
接下來,大家都在各說各說的,奮勇發言,有的讚成出兵,有的則是想要先和中原人談談。
見到眾人吵個不停,耶律阿保機皺了皺眉頭,讓他們停止話語,“行了,都安靜!”
“既然你們都來了,中原天子欺騙了我們,兩年前,我好心好意送女兒過去和親,他竟然背棄我們,與李嗣源攪在一起。”
“還借助互市從草原掠取了大量戰馬,實在過分,本王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南下討伐中原,還諸位一個公道。”
戰爭講究一個師出有名,不管是侵略還是其他,宣戰總得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以往草原人是不講究的。
但長時間以來受到漢文化的熏陶,一旦出現一個統一的勢力,也會搞這一套,耶律阿保機現在做的正是如此。
“是啊,上次我那些羊居然隻換了幾十斤鹽巴和鐵器。”有人憤憤不平的說道。
“聽說中原富庶,這次咱們可以好好搶一把。”
……
耶律阿保機作為開國君主,他的意見幾乎可以一錘定音,那些不想打仗的部落之主見他這麽說了,頓時就沒了反對的心思,隻能同意。
“大王,不知這次您打算帶多少人馬?”
“五十萬!”耶律阿保機大手一揮,豪情壯語的說道,“本王要帶五十萬大軍,踏平洛陽,把那個小皇帝捉出來問問,讓他跪在我們麵前請罪。”
“想必,他這個皇帝連十萬大軍都湊不齊,五十萬對十萬,優勢在我!”
一聽到這個數字,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一刻又是同樣的心潮起伏,契丹,已經這麽強了?
作為部落之主,他們隻知道自己部落中的情況,對契丹整體的情況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現在聽到這個數字,內心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五十萬,那得多少人啊。
一時間,所有人都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馬召集兒郎,南下中原大幹一場。
王座一側,述裏朵感受著大殿裏熱烈的氣氛和眾人激動的神色,不詳的預感越來越強烈,她雖然不知道驕兵必敗這個詞,但類似的意思她也清楚。
她知道,現在這樣的狀態絕不是一個打仗的好狀態,若是懷著這樣的心思上戰場,很有可能要吃虧。
但述裏朵是政治女強人,更不會在這個時候潑冷水,這不是聰明的做法,他最後隻能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冷眼旁觀這一切,打算在這之後找機會提醒耶律阿保機。
就在漠北王庭漸漸洋溢著戰爭的熱烈氛圍之時,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洛陽也慢慢掀起了戰爭的熱潮。
無論什麽時候,戰爭總能轉移矛盾。
中原一統,沒有經曆大戰,滿朝文武正準備摩拳擦掌,希望打一場滅國之戰加官進爵。
除了少數幾人,沒有人知道朝廷整軍備戰是為了對付北方的契丹人。
“陛下,經過這一年來的整軍備戰,禁軍已經全副武裝,做好了充足準備。”石瑤跪坐在軟榻上,輕聲念著奏折。
“又是請戰的奏折?”蘇銘半臥在軟塌上,眼皮都沒抬一下。
“是,百官有三分之一都在請戰。”
“石瑤,你把這些人都記下,以後若有升遷,先壓下來。”蘇銘睜開眼睛,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