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耶律阿保機的決定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年,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入侵,彼時他正是年輕力壯,誌得意滿的時候,那時的中原亂的一鍋粥。
在他眼裏,晉國,梁國兩個國家打成狗腦子,彼此互相牽製,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有三十萬大軍在手,他隻想問,還有誰!
哪成想,轉頭就被那個男人上了一課。
幾千騎兵就敢衝擊他的三十萬大軍,那一戰,他輸得很慘,在那之後便再也沒有南下。
兩年前,大唐複辟,洛陽派去了使者,當他知道中原朝廷的皇帝是他之前遇到的便宜兄弟李星雲,他當時就起了心思。
在他看來,李星雲又單純又好騙,這次跑來契丹,完全是被逼得沒辦法,找外援來了。
這是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麵,於是他送錢送人,還把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以此來壯大朝廷的勢力。
逼迫他跟李嗣源動手,到時候,戰爭打響,一切都由不得他們,無論是李嗣源贏,還是李星雲贏,都是慘勝,都是在給他做嫁衣。
他隻要在最後的關頭率大軍南下,給所謂的勝利者輕輕來那麽一下,慘勝之後的勝利者如何抵擋得了?
要麽臣服割地,要麽去死。
如此一來,不費吹灰之力,他將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原本曆史上,他死之後,李嗣源建立的後唐實力不小,耶律德光也不敢南下,直到石敬瑭被逼反,獻出了燕雲十六州。
得到了地勢戰略要衝,中原大地無險可守,即使如此,耶律德光也依舊沒有南下,等到老一輩的藩鎮凋零,他才率軍南下,將中原的錢糧掠取一空。
即使是如此,耶律德光也在返迴的途中暴斃。
耶律德光入侵的中原可是經過一次次削弱,他才能得手,如此便能知道,這時候的五代十國有多麽武德充沛了。
而契丹也是在得了燕雲十六州,才徹底奠定草原霸主的地位。
但現在,什麽都沒了,耶律阿保機被騙了。
什麽洛陽朝廷要兵發太原,與岐國一起夾攻李嗣源,全都是在騙他。
想到這兩年他們給中原輸送了幾萬匹戰馬,耶律阿保機就覺得腦門生疼,這些戰馬肯定是被用來組建騎兵對付他。
耶律阿保機怒極反笑,反倒是稱讚起蘇銘來,“真是好手段,好心機,當年我怎麽沒看出來!”
見他情緒穩定了,述裏朵放下心來,她是女強人,知道中原大一統會給契丹帶來多大的威脅。
那李星雲能迫使三個國家臣服,無論他用了什麽手段,這等實力,這等心機,都是十足的勁敵。
而他們之前為了迫使他們鷸蚌相爭,送去了不少錢糧,這些助力反過來會被用以對付他們,更別說流入中原的戰馬。
述裏朵絕美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擔憂之色,“啜裏隻,你真的要動用五十萬大軍?”
耶律阿保機摸了摸脖子上的狼牙項鏈,神情凝重,“嗯,中原皇帝得到三個國家,實力暴漲,就算是他不練兵,光靠那些藩鎮的軍隊就能橫掃天下。”
“我不能讓他成功,否則,咱們麻煩就大了,我老了,能過一天是一天,但我不能給兒孫留下這麽大的禍患。”
“既然注定要有一戰,那就讓我耶律阿保機來,我會告訴李星雲,拿了我的,就給我吐出來,想要一統天下,做夢!”
說到最後,言語中滿是斬釘截鐵之意。
見狀,述裏朵心裏歎了口氣,不再勸說,隻是想到李星雲給她寫的信件,內心不由得浮上一層陰霾。
莫名的她出現了一種預感,或許這次南下,啜裏隻會再次失敗。但,她不能說,因為他是契丹的王,即便她是他的妻子,這時候也不能再勸,隻能支持。
既然做了決定,耶律阿保機便雷厲風行的開始執行,“月裏朵,你去讓人通知其他部落首領,三天後召開大會,商議南下。”
述裏朵點點頭,美眸凝視他,“啜裏隻,你呢?”
耶律阿保機歎了口氣,說到,“我要去問一下薩滿長生天的多闊霍大人,他是長者,我想向他請教一下。”
談到多霍闊,述裏朵的神色明顯凝重起來,默然點頭,不再說什麽。
……
消息暴露之後,朝廷整軍備戰的速度再次加快,就像是戰爭機器一樣開始運轉。
拖了一年多,也算是爭取到了喘息之機,禁軍經過兩年多的訓練,已經有模有樣,這不是清一色的新兵蛋子,而是新老夾雜,隻要經曆一兩場大戰,隻要能活下來,就是老兵了。
況且,這一年來,蘇銘也在不斷派出禁軍清剿地方山匪盜賊,也算是積累了不少經驗。
這種情況總比前朝唐昭宗訓練新軍之後,內心膨脹想要教訓李克用,結果被打的大敗而歸要強得多。
現在的禁軍除了朝廷招收的新人,更是將其他藩鎮的精銳抽調一空,讓他們在禁軍中慢慢改造。
同時,藩鎮的軍隊該裁撤的裁撤,該淘汰的淘汰,留下普通士兵鎮守地方,這些士兵按理來說,也是一股很龐大的勢力,加起來零零散散快有十來萬。
也不是沒有大臣勸說他把這些軍隊劃入麾下,但都被蘇銘拒絕了,兵貴精不貴多,將在智不在勇。
他固然能把這些大軍收下,二十萬大軍齊聚洛陽,傳出去固然唬人,但是這樣一來,戰鬥力卻提升不了多少。
而且這對軍隊的後勤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供養二十萬大軍,再加上後勤人員,每天的人吃馬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是說現在朝廷沒錢沒糧,而是後勤體係維持不了,若是在民間發動大量勞役,那就太傷元氣。
代價太大,戰力又提升不了多少,得不償失。
李存勖能以七千精銳破敵,沒道理他不行。
若是一年前的朝廷,蘇銘或許還有些躊躇,但今日的朝廷,實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語,每過一天,朝廷的實力都在增強。
民心可用,人心歸附,豈是說說而已。
這天下,亂了太久了。
在他眼裏,晉國,梁國兩個國家打成狗腦子,彼此互相牽製,根本不是他的對手,有三十萬大軍在手,他隻想問,還有誰!
哪成想,轉頭就被那個男人上了一課。
幾千騎兵就敢衝擊他的三十萬大軍,那一戰,他輸得很慘,在那之後便再也沒有南下。
兩年前,大唐複辟,洛陽派去了使者,當他知道中原朝廷的皇帝是他之前遇到的便宜兄弟李星雲,他當時就起了心思。
在他看來,李星雲又單純又好騙,這次跑來契丹,完全是被逼得沒辦法,找外援來了。
這是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麵,於是他送錢送人,還把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以此來壯大朝廷的勢力。
逼迫他跟李嗣源動手,到時候,戰爭打響,一切都由不得他們,無論是李嗣源贏,還是李星雲贏,都是慘勝,都是在給他做嫁衣。
他隻要在最後的關頭率大軍南下,給所謂的勝利者輕輕來那麽一下,慘勝之後的勝利者如何抵擋得了?
要麽臣服割地,要麽去死。
如此一來,不費吹灰之力,他將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原本曆史上,他死之後,李嗣源建立的後唐實力不小,耶律德光也不敢南下,直到石敬瑭被逼反,獻出了燕雲十六州。
得到了地勢戰略要衝,中原大地無險可守,即使如此,耶律德光也依舊沒有南下,等到老一輩的藩鎮凋零,他才率軍南下,將中原的錢糧掠取一空。
即使是如此,耶律德光也在返迴的途中暴斃。
耶律德光入侵的中原可是經過一次次削弱,他才能得手,如此便能知道,這時候的五代十國有多麽武德充沛了。
而契丹也是在得了燕雲十六州,才徹底奠定草原霸主的地位。
但現在,什麽都沒了,耶律阿保機被騙了。
什麽洛陽朝廷要兵發太原,與岐國一起夾攻李嗣源,全都是在騙他。
想到這兩年他們給中原輸送了幾萬匹戰馬,耶律阿保機就覺得腦門生疼,這些戰馬肯定是被用來組建騎兵對付他。
耶律阿保機怒極反笑,反倒是稱讚起蘇銘來,“真是好手段,好心機,當年我怎麽沒看出來!”
見他情緒穩定了,述裏朵放下心來,她是女強人,知道中原大一統會給契丹帶來多大的威脅。
那李星雲能迫使三個國家臣服,無論他用了什麽手段,這等實力,這等心機,都是十足的勁敵。
而他們之前為了迫使他們鷸蚌相爭,送去了不少錢糧,這些助力反過來會被用以對付他們,更別說流入中原的戰馬。
述裏朵絕美的麵容上浮現出一絲擔憂之色,“啜裏隻,你真的要動用五十萬大軍?”
耶律阿保機摸了摸脖子上的狼牙項鏈,神情凝重,“嗯,中原皇帝得到三個國家,實力暴漲,就算是他不練兵,光靠那些藩鎮的軍隊就能橫掃天下。”
“我不能讓他成功,否則,咱們麻煩就大了,我老了,能過一天是一天,但我不能給兒孫留下這麽大的禍患。”
“既然注定要有一戰,那就讓我耶律阿保機來,我會告訴李星雲,拿了我的,就給我吐出來,想要一統天下,做夢!”
說到最後,言語中滿是斬釘截鐵之意。
見狀,述裏朵心裏歎了口氣,不再勸說,隻是想到李星雲給她寫的信件,內心不由得浮上一層陰霾。
莫名的她出現了一種預感,或許這次南下,啜裏隻會再次失敗。但,她不能說,因為他是契丹的王,即便她是他的妻子,這時候也不能再勸,隻能支持。
既然做了決定,耶律阿保機便雷厲風行的開始執行,“月裏朵,你去讓人通知其他部落首領,三天後召開大會,商議南下。”
述裏朵點點頭,美眸凝視他,“啜裏隻,你呢?”
耶律阿保機歎了口氣,說到,“我要去問一下薩滿長生天的多闊霍大人,他是長者,我想向他請教一下。”
談到多霍闊,述裏朵的神色明顯凝重起來,默然點頭,不再說什麽。
……
消息暴露之後,朝廷整軍備戰的速度再次加快,就像是戰爭機器一樣開始運轉。
拖了一年多,也算是爭取到了喘息之機,禁軍經過兩年多的訓練,已經有模有樣,這不是清一色的新兵蛋子,而是新老夾雜,隻要經曆一兩場大戰,隻要能活下來,就是老兵了。
況且,這一年來,蘇銘也在不斷派出禁軍清剿地方山匪盜賊,也算是積累了不少經驗。
這種情況總比前朝唐昭宗訓練新軍之後,內心膨脹想要教訓李克用,結果被打的大敗而歸要強得多。
現在的禁軍除了朝廷招收的新人,更是將其他藩鎮的精銳抽調一空,讓他們在禁軍中慢慢改造。
同時,藩鎮的軍隊該裁撤的裁撤,該淘汰的淘汰,留下普通士兵鎮守地方,這些士兵按理來說,也是一股很龐大的勢力,加起來零零散散快有十來萬。
也不是沒有大臣勸說他把這些軍隊劃入麾下,但都被蘇銘拒絕了,兵貴精不貴多,將在智不在勇。
他固然能把這些大軍收下,二十萬大軍齊聚洛陽,傳出去固然唬人,但是這樣一來,戰鬥力卻提升不了多少。
而且這對軍隊的後勤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供養二十萬大軍,再加上後勤人員,每天的人吃馬嚼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是說現在朝廷沒錢沒糧,而是後勤體係維持不了,若是在民間發動大量勞役,那就太傷元氣。
代價太大,戰力又提升不了多少,得不償失。
李存勖能以七千精銳破敵,沒道理他不行。
若是一年前的朝廷,蘇銘或許還有些躊躇,但今日的朝廷,實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語,每過一天,朝廷的實力都在增強。
民心可用,人心歸附,豈是說說而已。
這天下,亂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