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王見王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車順著街道前行,拐進了巷子,在晉王府門前停下。
“岐王殿下,王府已到。”
車外,恭敬地聲音再度響起。
李茂貞睜開眼睛,紅色雙眸古井無波,很是平靜,他緩緩下車,一抬頭就看到了晉王府的大門。
在他三尺之外,一個身著文衫的青年正候在那裏,他手持折扇,氣質不俗,麵容俊朗,一派儒雅風範。
“通文館李存智見過岐王。”
“通文館?”李茂貞皺皺眉,“沒聽說過,前麵帶路吧。”言語中頗有幾分蔑視,饒是他現在孤家寡人,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上來自報名號。
李存智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露出淡淡的笑容,躬身作邀請狀,“岐王殿下,請!”隨後便踏入王府大門,為他領路。
此時,王府大門洞開,李茂貞的目光在匾額上一掃而過,抬步踏入大門。
庭院裏,雕欄玉砌,木石交錯,亭台樓閣,分外雅致,假山水榭與周圍的環境巧妙融合在一起,以李茂貞的目光來看,這座王府,比皇宮的禦花園都差不了多少。
片刻後,李存智將他帶到一處殿宇,便悄無聲息的退下。
李茂貞絲毫不在意他的離開,順著台階一步步向上,踏入大殿,隨即整個大殿的場景映入眼簾,金色獸形香爐立在大殿一角,光潔度地板上鋪著名貴的羊絨地毯,鏤空形的宮燈美麗而別致,綻放出耀眼的光亮。
整座大殿被宮燈映照的金碧輝煌,一道身影矗立在大殿上,氣勢雄渾,晦澀不明,宛如一座高山。
見到他的第一瞬間,李茂貞體內的血液似乎被激發變得蠢蠢欲動,猩紅的眸子也愈發犀利,一股難言的霸氣在他身上緩緩浮現,仿佛整個天下都不被他放在眼裏。
低沉而富有韻律的腳步聲在大殿中迴蕩,直至停止,兩人就這樣站著,一語不發,似乎都在等對方開口。
王見王,孰強孰弱。便在此間。
片刻後,李嗣源轉身,狹長細窄的眸子在李茂貞臉上掃過,露出隨和的笑容,“岐王,好久不見。”
豈不料,李茂貞打量了他幾眼,疑惑道,,“本王似乎從未見過你,何來好久不見?”
此話一出,李嗣源臉上的笑容頓時凝滯,隨即恢複如常,“岐王殿下的英姿本王在很多年前就見識過了,沒想到今日再見,還真是不減當年啊。”
這句話,既是恭維,也能當成另一種解讀,你在十六年前很厲害,但十六年後,你還能像以前那樣厲害麽。
然而,麵對李嗣源的恭維,李茂貞根本不買賬,他掃了李嗣源幾眼,挪開目光,“本王現在終於明白阮籍所說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是什麽意思了。”
這句話,非常不客氣。
幾乎把李嗣源的臉按在地上踩,言下之意便是,要不是李克用,朱溫他們都死了,哪輪到你站在我麵前?
饒是李嗣源涵養極好,也被嘲諷的不輕,自從他當上晉王以來,除了袁天罡,還沒人敢這麽跟他說話,就連天子對他也是客客氣氣,你李茂貞哪來的底氣敢這麽對自己說話?
不過,想到自己邀請李茂貞登門的目的,他還是忍了下來。“岐王說笑了,昔日你縱橫天下之時,我不過是義父麾下一名偏將,也曾見過岐王殿下馳騁沙場的英姿。義父,朱溫老賊都已作古,沒想到今日居然還能再見到岐王,真是令我感到驚訝。”
李茂貞剛剛迴中原,情報不足,他如果先去見了女帝,恐怕也知道李克用是怎麽被弄死的了。見到李嗣源沒有發火,李茂貞的眼神發生了變化,不再點火,語氣也舒緩下來,“昔年之勇,不足掛齒,如今再臨洛陽,真是物是人非啊。”
\"岐王在朝中素有賢名,又執掌中書省,得陛下看重,以後咱們在朝中共事,打交道的機會還有很多。”李嗣源陰戳戳的開始拱火了。
李茂貞目光一凝,剛舒緩的語氣多了幾分冰冷,“朝中之事,自有百官評說,這就不勞晉王費心了。”
“至於打交道,我也相信以後跟晉王打交道的機會不少,李克用何等英雄人物,希望他的繼承者能讓我刮目相看。”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婉拒了李嗣源的拉攏,但他並不想放棄,臉上掛著熱切的笑容,“你看我,岐王剛剛來洛陽,風塵仆仆,不如今日就在我府上歇息,晚上我為你接風洗塵,不知晉王意下如何?”
李嗣源不愧是老硬幣,又開始暗暗拱火,你再厲害,還不是被你妹妹鳩占鵲巢,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
千秋殿,女帝正在閱覽禮部的公函,這個月朝廷準備天子大婚,這是朝廷今年最重要的事,上下官員都十分慎重。
就在此時,蘇銘從殿外走進來,他揮揮手,示意伺候的小黃門下去,整座大殿頓時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怎麽了?”女帝詫異的抬起頭,眼裏寫滿了疑惑。
隻見蘇銘臉色凝重,一開口就將她震得不輕,“李茂貞來洛陽了。”
“什麽?”女帝瞳孔微縮,騰的一下起身,難以置信。
然而,蘇銘的下一句話更讓她驚訝,“他剛進城,就被李嗣源的人請走了。”
“兄長他……”女帝張了張嘴,眼裏情緒很複雜,有喜悅,有茫然,有震驚,還有一絲陌生。
蘇銘知道她一時難以接受,安慰道,“你先別急,李嗣源的動作早在我的意料之中,洛陽的防衛可是還掌握在他手裏。”
女帝非常不理解,他離開那麽久,難道不應該先迴來見自己?
“可是,他怎麽能就這麽去見李嗣源?”
蘇銘搖搖頭,解釋道,“李茂貞去岐國一趟,現在已經把自己當成岐王了,李嗣源派人相請,他又怎麽會露怯?那可是他的晚輩啊。”
對於兄長的做法,女帝不僅不理解,更感到心痛,那可是她的親兄長啊,一走十六年,音訊全無,現在迴來,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來找她,反而先去了岐國,又跟她的政敵見麵。
這實在令她傷心!
“岐王殿下,王府已到。”
車外,恭敬地聲音再度響起。
李茂貞睜開眼睛,紅色雙眸古井無波,很是平靜,他緩緩下車,一抬頭就看到了晉王府的大門。
在他三尺之外,一個身著文衫的青年正候在那裏,他手持折扇,氣質不俗,麵容俊朗,一派儒雅風範。
“通文館李存智見過岐王。”
“通文館?”李茂貞皺皺眉,“沒聽說過,前麵帶路吧。”言語中頗有幾分蔑視,饒是他現在孤家寡人,也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上來自報名號。
李存智聽了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露出淡淡的笑容,躬身作邀請狀,“岐王殿下,請!”隨後便踏入王府大門,為他領路。
此時,王府大門洞開,李茂貞的目光在匾額上一掃而過,抬步踏入大門。
庭院裏,雕欄玉砌,木石交錯,亭台樓閣,分外雅致,假山水榭與周圍的環境巧妙融合在一起,以李茂貞的目光來看,這座王府,比皇宮的禦花園都差不了多少。
片刻後,李存智將他帶到一處殿宇,便悄無聲息的退下。
李茂貞絲毫不在意他的離開,順著台階一步步向上,踏入大殿,隨即整個大殿的場景映入眼簾,金色獸形香爐立在大殿一角,光潔度地板上鋪著名貴的羊絨地毯,鏤空形的宮燈美麗而別致,綻放出耀眼的光亮。
整座大殿被宮燈映照的金碧輝煌,一道身影矗立在大殿上,氣勢雄渾,晦澀不明,宛如一座高山。
見到他的第一瞬間,李茂貞體內的血液似乎被激發變得蠢蠢欲動,猩紅的眸子也愈發犀利,一股難言的霸氣在他身上緩緩浮現,仿佛整個天下都不被他放在眼裏。
低沉而富有韻律的腳步聲在大殿中迴蕩,直至停止,兩人就這樣站著,一語不發,似乎都在等對方開口。
王見王,孰強孰弱。便在此間。
片刻後,李嗣源轉身,狹長細窄的眸子在李茂貞臉上掃過,露出隨和的笑容,“岐王,好久不見。”
豈不料,李茂貞打量了他幾眼,疑惑道,,“本王似乎從未見過你,何來好久不見?”
此話一出,李嗣源臉上的笑容頓時凝滯,隨即恢複如常,“岐王殿下的英姿本王在很多年前就見識過了,沒想到今日再見,還真是不減當年啊。”
這句話,既是恭維,也能當成另一種解讀,你在十六年前很厲害,但十六年後,你還能像以前那樣厲害麽。
然而,麵對李嗣源的恭維,李茂貞根本不買賬,他掃了李嗣源幾眼,挪開目光,“本王現在終於明白阮籍所說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是什麽意思了。”
這句話,非常不客氣。
幾乎把李嗣源的臉按在地上踩,言下之意便是,要不是李克用,朱溫他們都死了,哪輪到你站在我麵前?
饒是李嗣源涵養極好,也被嘲諷的不輕,自從他當上晉王以來,除了袁天罡,還沒人敢這麽跟他說話,就連天子對他也是客客氣氣,你李茂貞哪來的底氣敢這麽對自己說話?
不過,想到自己邀請李茂貞登門的目的,他還是忍了下來。“岐王說笑了,昔日你縱橫天下之時,我不過是義父麾下一名偏將,也曾見過岐王殿下馳騁沙場的英姿。義父,朱溫老賊都已作古,沒想到今日居然還能再見到岐王,真是令我感到驚訝。”
李茂貞剛剛迴中原,情報不足,他如果先去見了女帝,恐怕也知道李克用是怎麽被弄死的了。見到李嗣源沒有發火,李茂貞的眼神發生了變化,不再點火,語氣也舒緩下來,“昔年之勇,不足掛齒,如今再臨洛陽,真是物是人非啊。”
\"岐王在朝中素有賢名,又執掌中書省,得陛下看重,以後咱們在朝中共事,打交道的機會還有很多。”李嗣源陰戳戳的開始拱火了。
李茂貞目光一凝,剛舒緩的語氣多了幾分冰冷,“朝中之事,自有百官評說,這就不勞晉王費心了。”
“至於打交道,我也相信以後跟晉王打交道的機會不少,李克用何等英雄人物,希望他的繼承者能讓我刮目相看。”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婉拒了李嗣源的拉攏,但他並不想放棄,臉上掛著熱切的笑容,“你看我,岐王剛剛來洛陽,風塵仆仆,不如今日就在我府上歇息,晚上我為你接風洗塵,不知晉王意下如何?”
李嗣源不愧是老硬幣,又開始暗暗拱火,你再厲害,還不是被你妹妹鳩占鵲巢,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
千秋殿,女帝正在閱覽禮部的公函,這個月朝廷準備天子大婚,這是朝廷今年最重要的事,上下官員都十分慎重。
就在此時,蘇銘從殿外走進來,他揮揮手,示意伺候的小黃門下去,整座大殿頓時隻剩下他們兩個人。
“怎麽了?”女帝詫異的抬起頭,眼裏寫滿了疑惑。
隻見蘇銘臉色凝重,一開口就將她震得不輕,“李茂貞來洛陽了。”
“什麽?”女帝瞳孔微縮,騰的一下起身,難以置信。
然而,蘇銘的下一句話更讓她驚訝,“他剛進城,就被李嗣源的人請走了。”
“兄長他……”女帝張了張嘴,眼裏情緒很複雜,有喜悅,有茫然,有震驚,還有一絲陌生。
蘇銘知道她一時難以接受,安慰道,“你先別急,李嗣源的動作早在我的意料之中,洛陽的防衛可是還掌握在他手裏。”
女帝非常不理解,他離開那麽久,難道不應該先迴來見自己?
“可是,他怎麽能就這麽去見李嗣源?”
蘇銘搖搖頭,解釋道,“李茂貞去岐國一趟,現在已經把自己當成岐王了,李嗣源派人相請,他又怎麽會露怯?那可是他的晚輩啊。”
對於兄長的做法,女帝不僅不理解,更感到心痛,那可是她的親兄長啊,一走十六年,音訊全無,現在迴來,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來找她,反而先去了岐國,又跟她的政敵見麵。
這實在令她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