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你為什麽還要利用我?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龍泉寶藏?”李星雲重複一句,忽然笑了,笑得很慘淡。
“自從我下山開始,龍泉寶藏便在江湖上傳得人盡皆知,為了這個寶藏,岐國,晉國,梁國三個國家為了這個寶藏死傷慘重。”
“甚至到後來,梁國都因此被滅掉,你是巴不得天下大亂嗎?”李星雲望著袁天罡,眸子裏爆發出銳利的光芒,冷聲質問。
“天下大亂,難道不好嗎?”袁天罡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這天下已經亂的夠久了,再亂一些也無所謂,隻要大唐能興盛,一切都值得!”
李星雲內心一沉,但依舊沒有鬆口,“你是不良帥,活了三百年,難道不知道龍泉寶藏在哪?還用得著我去幫你找!”
“嗬嗬。”袁天罡發出低沉的笑聲,似是覺得這句話很好笑,“龍泉寶藏對我來說,重要也不重要。”
“為什麽?”憑借李星雲的智慧,他很難理解這句話。
“不重要,是因為我要用龍泉寶藏釣起那些有野心的亂臣賊子,讓他們互相爭搶,消耗彼此的實力。”
“重要,是因為龍泉寶藏是真實存在,裏麵有富可敵國的寶藏,包括大唐的傳國玉璽也在其中,你說,如果龍泉寶藏被那些藩鎮得到,將會引起怎樣的後果?”
最後一句話,引起了李星雲的深思。
如果是別人問,袁天罡自然不屑於解釋,但這是李星雲,他還是耐心的向他解釋了其中緣由。
好半晌,李星雲從嘴裏憋出一句話,“為了複國,你還真是處心積慮。既然有那個人在,你為什麽還要利用我?”
袁天罡望著海麵,眸光平靜,聲音沒有絲毫情感波動,“他不過是一個替代品罷了,你才是昭宗皇帝指定的繼承者,也是注定要背負使命,複興大唐的人。”
李星雲的眼睛裏充滿了震驚與怒火,嘴唇翕動,掙紮了半晌卻又什麽話也說不出,又是這句話,又是複興大唐的使命,這句話,他已經聽膩了!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憤怒,“就因為我這一身李唐血脈,你就要把我扶到一個不屬於我的位置上,在這過程中,無論犧牲多少人,無論這天下變成什麽樣,既然如此的話,那這天子之位還有什麽意思?”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果能複興大唐,死再多人又如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死了人,剩下的人還能再生,這世上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
袁天罡驀然轉身,凝視著李星雲,“任何一個王朝的建立,都伴隨著殺戮與戰火,唯有鮮血與白骨築成的江山才最為穩固,苦一苦百姓,戰亂之後便是大治,你若能成為皇帝,複興大唐,未來又是數百年的平穩。到那時,又能救活多少人?你學醫,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你不會不懂吧?”
這個問題,一時間李星雲愣住了,他很想說這是歪理,但他卻不知如何反駁,道理是這個道理沒錯,但他總覺得不對。
察覺李星雲的迷茫,袁天罡接著趁熱打鐵,“昔日大秦建立,征伐六國,光白起在戰場上就殺死了百萬人,被世人稱為人屠,秦始皇一統天下,死了多少人?”
“楚漢爭霸,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又死了多少人?秦漢兩代的征戰,鑄造了四百年大漢,再到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數百載之間,群雄割據,沒有一個類似於漢朝的大一統帝國,天下間死了多少人?”
“直到隋文帝異軍突起,建立隋朝,可惜如大秦一般二世即亡,迎來了大唐,太宗立國,玄宗將大唐帶到了頂峰,萬邦來朝,這百餘年的平穩,除漢朝外,亙古未有。”
“黃巢之亂後,天下局勢才漸漸崩壞,隨後大唐覆滅,百餘年來,這天下人過的是什麽日子,你下山後應該也看到了。”
“沒有一個統一的帝國,戰爭不可避免,李星雲,天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你手裏,未來何去何從,你難道不想親手締造一個王朝,開辟數百年的太平?”
袁天罡急促的話語牽動著他的心神,他從小跟著陽叔子讀書采藥,偶爾偷學武功,隻可惜袁天罡隻教了他天罡訣,卻沒教他權謀詭計,對於曆史之類的東西,他也是一知半解。
袁天罡不教,陽叔子更不會教。
很顯然,袁天罡的話給李星雲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當初下山之後,他麵對玄冥教和通文館的追殺,多次死裏逃生,為了龍泉寶藏疲於奔命,還因此連累了身邊的同伴,哪有時間想這些。
這一年來,他和姬如雪被扔在這孤島上,心也慢慢靜了,平日裏除了捕魚種田維持生計之外,就在海邊思考著兩年經曆的一切。
他不得不承認,袁天罡說的是事實,可他總覺得不對勁,被繞進去了。
下山之後,百姓過得有多慘他也見過,汴州,渝州,那些地方除了城鎮,他在趕路的時候,野外經常能遇到廢棄的村落,路邊也有隨處可見的白骨。
有時候,走了數百裏都看不到人煙,十分淒涼,這些年的戰亂,真是死了很多人啊。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袁天罡就不再多說,說多了過猶不及。
這些話,如果放在以前,李星雲肯定會嗤之以鼻,那時候他被追得到處跑,你突然跟他說這些,他怎麽可能去思考?
可現在不同了,陡然被人丟到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從被諸侯禮遇的殿下到如今的境況,任誰都會反思,反思就意味著成長。
所以說,他遭受的毒打還不夠!
等到袁天罡死在龍泉寶藏中,他頭頂的大山和保護傘沒了,那時候,來自諸侯的毒打迫使他不得不成長。
因為,那真的會死,不是袁天罡跟他過家家。
人被逼急了,什麽都幹得出來,不然後來他怎麽成了不良帥,還逆風翻盤幹死了李嗣源,驚掉一地的下巴。
這不,丟在孤島吹了一年的海風,他總算是認清了點現實。
“自從我下山開始,龍泉寶藏便在江湖上傳得人盡皆知,為了這個寶藏,岐國,晉國,梁國三個國家為了這個寶藏死傷慘重。”
“甚至到後來,梁國都因此被滅掉,你是巴不得天下大亂嗎?”李星雲望著袁天罡,眸子裏爆發出銳利的光芒,冷聲質問。
“天下大亂,難道不好嗎?”袁天罡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這天下已經亂的夠久了,再亂一些也無所謂,隻要大唐能興盛,一切都值得!”
李星雲內心一沉,但依舊沒有鬆口,“你是不良帥,活了三百年,難道不知道龍泉寶藏在哪?還用得著我去幫你找!”
“嗬嗬。”袁天罡發出低沉的笑聲,似是覺得這句話很好笑,“龍泉寶藏對我來說,重要也不重要。”
“為什麽?”憑借李星雲的智慧,他很難理解這句話。
“不重要,是因為我要用龍泉寶藏釣起那些有野心的亂臣賊子,讓他們互相爭搶,消耗彼此的實力。”
“重要,是因為龍泉寶藏是真實存在,裏麵有富可敵國的寶藏,包括大唐的傳國玉璽也在其中,你說,如果龍泉寶藏被那些藩鎮得到,將會引起怎樣的後果?”
最後一句話,引起了李星雲的深思。
如果是別人問,袁天罡自然不屑於解釋,但這是李星雲,他還是耐心的向他解釋了其中緣由。
好半晌,李星雲從嘴裏憋出一句話,“為了複國,你還真是處心積慮。既然有那個人在,你為什麽還要利用我?”
袁天罡望著海麵,眸光平靜,聲音沒有絲毫情感波動,“他不過是一個替代品罷了,你才是昭宗皇帝指定的繼承者,也是注定要背負使命,複興大唐的人。”
李星雲的眼睛裏充滿了震驚與怒火,嘴唇翕動,掙紮了半晌卻又什麽話也說不出,又是這句話,又是複興大唐的使命,這句話,他已經聽膩了!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憤怒,“就因為我這一身李唐血脈,你就要把我扶到一個不屬於我的位置上,在這過程中,無論犧牲多少人,無論這天下變成什麽樣,既然如此的話,那這天子之位還有什麽意思?”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果能複興大唐,死再多人又如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死了人,剩下的人還能再生,這世上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
袁天罡驀然轉身,凝視著李星雲,“任何一個王朝的建立,都伴隨著殺戮與戰火,唯有鮮血與白骨築成的江山才最為穩固,苦一苦百姓,戰亂之後便是大治,你若能成為皇帝,複興大唐,未來又是數百年的平穩。到那時,又能救活多少人?你學醫,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你不會不懂吧?”
這個問題,一時間李星雲愣住了,他很想說這是歪理,但他卻不知如何反駁,道理是這個道理沒錯,但他總覺得不對。
察覺李星雲的迷茫,袁天罡接著趁熱打鐵,“昔日大秦建立,征伐六國,光白起在戰場上就殺死了百萬人,被世人稱為人屠,秦始皇一統天下,死了多少人?”
“楚漢爭霸,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又死了多少人?秦漢兩代的征戰,鑄造了四百年大漢,再到漢末三國,兩晉,南北朝,數百載之間,群雄割據,沒有一個類似於漢朝的大一統帝國,天下間死了多少人?”
“直到隋文帝異軍突起,建立隋朝,可惜如大秦一般二世即亡,迎來了大唐,太宗立國,玄宗將大唐帶到了頂峰,萬邦來朝,這百餘年的平穩,除漢朝外,亙古未有。”
“黃巢之亂後,天下局勢才漸漸崩壞,隨後大唐覆滅,百餘年來,這天下人過的是什麽日子,你下山後應該也看到了。”
“沒有一個統一的帝國,戰爭不可避免,李星雲,天下人的命運就掌握在你手裏,未來何去何從,你難道不想親手締造一個王朝,開辟數百年的太平?”
袁天罡急促的話語牽動著他的心神,他從小跟著陽叔子讀書采藥,偶爾偷學武功,隻可惜袁天罡隻教了他天罡訣,卻沒教他權謀詭計,對於曆史之類的東西,他也是一知半解。
袁天罡不教,陽叔子更不會教。
很顯然,袁天罡的話給李星雲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當初下山之後,他麵對玄冥教和通文館的追殺,多次死裏逃生,為了龍泉寶藏疲於奔命,還因此連累了身邊的同伴,哪有時間想這些。
這一年來,他和姬如雪被扔在這孤島上,心也慢慢靜了,平日裏除了捕魚種田維持生計之外,就在海邊思考著兩年經曆的一切。
他不得不承認,袁天罡說的是事實,可他總覺得不對勁,被繞進去了。
下山之後,百姓過得有多慘他也見過,汴州,渝州,那些地方除了城鎮,他在趕路的時候,野外經常能遇到廢棄的村落,路邊也有隨處可見的白骨。
有時候,走了數百裏都看不到人煙,十分淒涼,這些年的戰亂,真是死了很多人啊。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袁天罡就不再多說,說多了過猶不及。
這些話,如果放在以前,李星雲肯定會嗤之以鼻,那時候他被追得到處跑,你突然跟他說這些,他怎麽可能去思考?
可現在不同了,陡然被人丟到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從被諸侯禮遇的殿下到如今的境況,任誰都會反思,反思就意味著成長。
所以說,他遭受的毒打還不夠!
等到袁天罡死在龍泉寶藏中,他頭頂的大山和保護傘沒了,那時候,來自諸侯的毒打迫使他不得不成長。
因為,那真的會死,不是袁天罡跟他過家家。
人被逼急了,什麽都幹得出來,不然後來他怎麽成了不良帥,還逆風翻盤幹死了李嗣源,驚掉一地的下巴。
這不,丟在孤島吹了一年的海風,他總算是認清了點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