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準備大婚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蚩夢好好安慰了一番後,蘇銘把她們哄走了。
第二天,張子凡過來,一臉古怪的打量著他,顯然是陸林軒把昨天的事跟他說了,但他顯然低估了蘇銘的臉皮厚度,隻是這樣,還不足以讓他感到羞愧。
這才哪到哪?
好在用過早餐之後,張子凡就潤了,他沒時間待在這,還得迴去陪老婆,順帶著參與天師府的事,忙得很。
因為洛陽尚處在李嗣源的掌控中,天師府沒法保證陸林軒的安全,隻能將她放在皇宮裏,而張子凡在道觀和皇宮來迴跑。
天師府在洛陽開了道觀之後便如法炮製,在洛陽周邊的富庶的縣城裏開了道觀,同樣沒用天師府的名字,換了一個不一樣的馬甲,但人手還是天師府的人。
對此,官府隻是提供了一些便利,並不插手,佛道之爭,現在不是插手的好時機。
對此,地方的佛寺自然有意見,本來他們獨占了香火,現在道觀來搶生意,總要問一下他們這些地頭蛇吧。
在看不見的地方,佛廟和道觀明爭暗鬥了數次,雙方各有損傷,但表麵上還是一團和氣,沒有鬧出不好看的局麵。
另一邊,李存禮和馮道在朝堂上的合作越發愉快,兩人都是蘇銘提拔上來的,一個是李存勖舊臣,一個背叛了李嗣源,在朝堂上,他們隻能依附天子,否則沒有出頭的可能。
在依附了天子後,馮道又向蘇銘推薦了許多李存勖時期的舊臣,比如前武寧軍節度使李紹榮,此人稱得上李存勖心腹中的心腹。
雖然在第五季被弄死了,但現在李嗣源還沒來得及清掃李存勖遺留下來的勢力,隻來得及在戰略要地安插人手,勢力擴張並不大。
有馮道作為橋梁,那些人也很快就轉投依附,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文臣,而是武將。
對於兵權,蘇銘相當謹慎,沒有輕易許諾,將他們下放到地方安插起來。
這年頭,節度使權利太大,下放了,聽不聽他的還是二話,況且他能安插的地方也不多,隻有梁國舊地。
可那裏是中原最精華的部分,蘇銘怎麽可能會相信這些降將?
萬一要是再養出一個朱溫,那豈不是自討苦吃!
收攏了這些舊臣,蘇銘在朝堂上的勢力再度擴張,同時契丹使臣也向朝廷遞交了和親的提議。
契丹公主都已經送進洛陽了,和親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朝堂上下對此早有議論,沒有太多意外就通過了。
隨即朝廷定下章程,天子大婚由禮部尚書馮道主辦,中書省副中書令協助,三司撥款。
在這件事上,李嗣源半點意見都無,饒是三司使任圜再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他不懼怕天子,但是他忌憚契丹人。
這件事如果沒辦好,到時候追責,他跑不了!事關朝廷和契丹的顏麵,誰也不敢馬虎。
在李嗣源默許之下,三司合計之下,拿出了很大一筆錢糧用於籌辦天子婚禮,工部,戶部,禮部都齊齊行動,務必要將這件事辦好。
為了大婚,朝廷可謂是下足了本錢,幾乎將國庫掏空。
反正這些錢蘇銘也用不到,不如花在婚禮上,向民間大肆采購,也能拉動洛陽的經濟增長。
這件事看似隻是一場婚禮,實際上卻是再一次彰顯皇權的威勢。
當初,蘇銘的登基大典太過倉促,前前後後不過經曆了一個月,各地節度使隔了幾個月才陸續送禮恭賀。
那時候,洛陽凋敝,剛剛經曆戰亂,人心動蕩,誰也沒把他這個天子放在心上。
而現在不同了,洛陽朝局穩定,鬥而不破,沒有經曆戰爭,而當初的科舉使得天下許多讀書人來到洛陽,大大的刺激了洛陽民生恢複。
即使科舉之後隻有很少一部分人留在洛陽,帶來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這次天子大婚,蘇銘讓禮部查閱典籍,按最高規格辦,務必彰顯典禮的隆重。
禮儀看起來無用,但實際上卻能振奮人心,世人多流於表麵,禮儀排場大,就代表朝廷有錢,有極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提升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用和權威。
不得不說,古代皇帝之所以喜歡搞奇觀,就是因為洞徹了這一點,至於多少人還吃不上飯,誰還會放在心上?
隻要能勉強活著就夠了,賤民們吃得太飽,也不是件好事,商君馭民六術可是清清楚楚的寫著,統治的內核都大同小異,從前如此,現在亦如此。
在天子大婚的日期確定之後,各部門陸續向民間采購準備各種禮儀的所需的物品資料,於是,來自天南海北的物資通過運河源源不斷的湧入洛陽。
一時間,整個洛陽變得熱鬧起來,這可是另類的“以工代賑”,即便底層的百姓隻能從得到一點從官府嘴裏漏出的殘渣剩飯,那也讓他們感到滿足了。
拉動了經濟增長,擴大內需,整個洛陽更加繁華熱鬧。
驛館裏的耶律質舞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朝廷商議的大婚日期,對於這點她自然沒有意義,甚至還有些迫不及待,她恨不得早點見到蘇銘。
不過數日不見,耶律質舞非但沒有將他遺忘,反而更想念了。
天子大婚,與民同樂!
此事很快傳遍整個中原,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各地節度使藩鎮也得知了天子大婚的消息,然而當他們知曉天子真的與契丹公主結親的時候,內心變得不平靜了。
契丹人,可不是好惹的,天子,這是找到了大靠山啊。
這年頭信息傳遞速度很慢,朝廷和談的進程非常快,在南方各個節度使得知消息前,朝廷就與契丹簽訂了合約。
而後就談了結親之事,速度可謂是非常之快,這時候,各地節度使送上的女兒還在路上。
他們本以為自己的女兒能有機會登上皇後的寶座,現在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他們的謀劃失敗,但這些節度使仍舊向朝廷發來公文,準備奉上賀禮。
天子跟契丹搭上關係,他們必須要慎重了。
第二天,張子凡過來,一臉古怪的打量著他,顯然是陸林軒把昨天的事跟他說了,但他顯然低估了蘇銘的臉皮厚度,隻是這樣,還不足以讓他感到羞愧。
這才哪到哪?
好在用過早餐之後,張子凡就潤了,他沒時間待在這,還得迴去陪老婆,順帶著參與天師府的事,忙得很。
因為洛陽尚處在李嗣源的掌控中,天師府沒法保證陸林軒的安全,隻能將她放在皇宮裏,而張子凡在道觀和皇宮來迴跑。
天師府在洛陽開了道觀之後便如法炮製,在洛陽周邊的富庶的縣城裏開了道觀,同樣沒用天師府的名字,換了一個不一樣的馬甲,但人手還是天師府的人。
對此,官府隻是提供了一些便利,並不插手,佛道之爭,現在不是插手的好時機。
對此,地方的佛寺自然有意見,本來他們獨占了香火,現在道觀來搶生意,總要問一下他們這些地頭蛇吧。
在看不見的地方,佛廟和道觀明爭暗鬥了數次,雙方各有損傷,但表麵上還是一團和氣,沒有鬧出不好看的局麵。
另一邊,李存禮和馮道在朝堂上的合作越發愉快,兩人都是蘇銘提拔上來的,一個是李存勖舊臣,一個背叛了李嗣源,在朝堂上,他們隻能依附天子,否則沒有出頭的可能。
在依附了天子後,馮道又向蘇銘推薦了許多李存勖時期的舊臣,比如前武寧軍節度使李紹榮,此人稱得上李存勖心腹中的心腹。
雖然在第五季被弄死了,但現在李嗣源還沒來得及清掃李存勖遺留下來的勢力,隻來得及在戰略要地安插人手,勢力擴張並不大。
有馮道作為橋梁,那些人也很快就轉投依附,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文臣,而是武將。
對於兵權,蘇銘相當謹慎,沒有輕易許諾,將他們下放到地方安插起來。
這年頭,節度使權利太大,下放了,聽不聽他的還是二話,況且他能安插的地方也不多,隻有梁國舊地。
可那裏是中原最精華的部分,蘇銘怎麽可能會相信這些降將?
萬一要是再養出一個朱溫,那豈不是自討苦吃!
收攏了這些舊臣,蘇銘在朝堂上的勢力再度擴張,同時契丹使臣也向朝廷遞交了和親的提議。
契丹公主都已經送進洛陽了,和親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朝堂上下對此早有議論,沒有太多意外就通過了。
隨即朝廷定下章程,天子大婚由禮部尚書馮道主辦,中書省副中書令協助,三司撥款。
在這件事上,李嗣源半點意見都無,饒是三司使任圜再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他不懼怕天子,但是他忌憚契丹人。
這件事如果沒辦好,到時候追責,他跑不了!事關朝廷和契丹的顏麵,誰也不敢馬虎。
在李嗣源默許之下,三司合計之下,拿出了很大一筆錢糧用於籌辦天子婚禮,工部,戶部,禮部都齊齊行動,務必要將這件事辦好。
為了大婚,朝廷可謂是下足了本錢,幾乎將國庫掏空。
反正這些錢蘇銘也用不到,不如花在婚禮上,向民間大肆采購,也能拉動洛陽的經濟增長。
這件事看似隻是一場婚禮,實際上卻是再一次彰顯皇權的威勢。
當初,蘇銘的登基大典太過倉促,前前後後不過經曆了一個月,各地節度使隔了幾個月才陸續送禮恭賀。
那時候,洛陽凋敝,剛剛經曆戰亂,人心動蕩,誰也沒把他這個天子放在心上。
而現在不同了,洛陽朝局穩定,鬥而不破,沒有經曆戰爭,而當初的科舉使得天下許多讀書人來到洛陽,大大的刺激了洛陽民生恢複。
即使科舉之後隻有很少一部分人留在洛陽,帶來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這次天子大婚,蘇銘讓禮部查閱典籍,按最高規格辦,務必彰顯典禮的隆重。
禮儀看起來無用,但實際上卻能振奮人心,世人多流於表麵,禮儀排場大,就代表朝廷有錢,有極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提升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用和權威。
不得不說,古代皇帝之所以喜歡搞奇觀,就是因為洞徹了這一點,至於多少人還吃不上飯,誰還會放在心上?
隻要能勉強活著就夠了,賤民們吃得太飽,也不是件好事,商君馭民六術可是清清楚楚的寫著,統治的內核都大同小異,從前如此,現在亦如此。
在天子大婚的日期確定之後,各部門陸續向民間采購準備各種禮儀的所需的物品資料,於是,來自天南海北的物資通過運河源源不斷的湧入洛陽。
一時間,整個洛陽變得熱鬧起來,這可是另類的“以工代賑”,即便底層的百姓隻能從得到一點從官府嘴裏漏出的殘渣剩飯,那也讓他們感到滿足了。
拉動了經濟增長,擴大內需,整個洛陽更加繁華熱鬧。
驛館裏的耶律質舞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朝廷商議的大婚日期,對於這點她自然沒有意義,甚至還有些迫不及待,她恨不得早點見到蘇銘。
不過數日不見,耶律質舞非但沒有將他遺忘,反而更想念了。
天子大婚,與民同樂!
此事很快傳遍整個中原,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各地節度使藩鎮也得知了天子大婚的消息,然而當他們知曉天子真的與契丹公主結親的時候,內心變得不平靜了。
契丹人,可不是好惹的,天子,這是找到了大靠山啊。
這年頭信息傳遞速度很慢,朝廷和談的進程非常快,在南方各個節度使得知消息前,朝廷就與契丹簽訂了合約。
而後就談了結親之事,速度可謂是非常之快,這時候,各地節度使送上的女兒還在路上。
他們本以為自己的女兒能有機會登上皇後的寶座,現在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他們的謀劃失敗,但這些節度使仍舊向朝廷發來公文,準備奉上賀禮。
天子跟契丹搭上關係,他們必須要慎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