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張子凡一連兩天都臭著張臉,見了誰都沒好臉色,連陸林軒都感到驚訝,問他,他又支支吾吾,不肯說。


    直到被許幻撞見,訓了幾句,他才會恢複正常。


    不過這一切都跟蘇銘無關了,他點了火就跑,也懶得滅火,科舉過後,朝廷便一心準備選秀。


    這些事不歸他管,他索性全都扔給了岐王審核處置,他隻處理朝廷政務,批改奏折,平時隔三差五的去軍營檢閱禁軍。


    張子凡離職後,蘇銘沒有再設立禁軍中將,而是由提拔了幾個副將,將五千i禁軍分為十個營,每營五百人。


    每次他去,都會設好彩頭,舉行演武比賽,成績優良者能得到錢糧賞賜,排名末尾的大營會受到處罰,俸祿減半。


    在這樣的競爭機製下,禁軍訓練的很快,有女帝從岐國送來的一千老兵做底子,以老帶新,很快就形成了戰鬥力,演武的時候也是有模有樣。


    蘇銘雖然不通軍陣,但他會武功啊,誰用了全力,誰在偷懶,誰在假賽,一目了然,禁軍的待遇很好,錢糧充足。


    再加上他組建禁軍的時候就下達了吃空餉者死罪的軍令,在那之後一連殺了幾個小隊長,就再也沒人敢吃空餉了。


    自古以來,軍隊就有吃空餉的壞毛病,無法禁絕,蘇銘也隻能在最大限度上用法令製止這種行為。


    足額足俸,而蘇銘暗地裏又讓人傳播忠於天子的思想,每個月發俸祿的時候,蘇銘都會到場,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吃誰的糧,領誰的錢。


    有昭宗皇帝的先例在前,蘇銘可不會傻乎乎的把士兵交給別人,即便是最信任的人也不行。


    ……


    契丹人入城三天後,他們正式向朝廷遞交了國書,請求麵見天子。


    禮部官員不敢怠慢,拿到國書後立刻進宮,送到蘇銘手上。


    次日,天高氣爽,風和日麗。


    大朝會朝會在太極殿如期舉行,百官穿上整潔的朝服,穿過禦道,陸續踏入大殿,隨著一聲悠揚的鍾磬音響起,朝會開始。


    蘇銘沒有穿尋常的明黃色龍袍,而是穿著玄色十二章冕服,頭戴平天冠,寬大的冕服穿在身上,並沒有讓他看起來單薄,反而他健壯的身形直接將袍服撐了起來,令他看上去英姿勃發,莊重威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平身吧。\"


    簡單問候之後,禮部尚書馮道沒有拖遝,直入主題,事實上,接待契丹使者本該是禮部尚書顏素臣的事。


    但他年紀太大,一門心思撲在了編篡編寫史書上,史館成立以來,他帶著那些新科進士一直泡在那裏,很少參與其他雜事。


    好在,他也沒讓蘇銘失望,在全身心投入編寫史書之前,他向朝廷推薦了新的禮部尚書,馮道。


    馮道此人在曆史上非常有名,在五代十國的時候曆經四朝十代君王,史稱\"十朝元老\"。


    此人出身於耕讀之家,年輕時品行淳厚,勤奮好學,善寫文章,能安於清貧,可謂是典型的儒家士子,素有風骨。


    他平時除奉養雙親外,隻以讀書為樂事,即使大雪擁戶、塵垢滿席,也能安然如故,不為外物所動,後來聲名顯著被幽州節度使征辟。


    在蘇銘登基之前,他正好守喪期滿,被朝廷召迴,官拜翰林學士,這樣的人才,蘇銘自然不會忽視,但此前一直 沒有重用他的機會。


    彼時蘇銘在朝堂上立足未穩,強行重用他,反而會令他成為黨爭的犧牲品,因此他一直按捺住心思,直到現在才重用他。


    他想看看,一個能曆經數次朝代更易,在朝堂上穩穩立足的“不倒翁”究竟有怎樣的才能。


    馮道在朝臣中名聲很好,顏素臣的推薦很快就得到了吏部準許,推薦通過之後,顏素臣欲要辭官,卻被蘇銘攔下,不僅沒讓他辭職,還命他為集賢殿弘文館大學士,加授尚書左仆射。


    顏素臣是朝堂上的老臣,在文壇上聲名卓著,給他加封,無疑是給滿朝文武釋放拉攏的意思。


    有些事,不是做給自己看,而是做給別人看的。


    果然,馮道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待契丹使者,在他的調度之下,契丹人在洛陽並沒有掀起什麽亂子。


    “陛下,契丹使者已經來到洛陽,正在宮門前等候。”馮道扶著笏板,端正有禮的上奏。


    “宣他們上朝吧。”


    在蘇銘話音落下後,伺候在一旁的小黃門上前,高聲唿和,“宣契丹使者覲見!”


    片刻後,契丹使者踏入太極殿。


    一走進大殿,他們便被這裏的富麗堂皇震住了,他們何曾見過這樣雄偉龐大的建築?饒是一路上見識不少,他也沒遇到過比這更輝煌奪目,莊重雄渾的宮殿。


    比起洛陽皇城,他們契丹皇帝的漠北王庭就像是鄉下土包子蓋起來的玩意,粗糙極了,直到迴過神,他們才明白,為何王上心心念念要南下。


    原來,中原如此豪富!


    壓住心中的悸動,為首的使者俯身心裏,“契丹國使者巴爾塔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免禮平身吧。”


    巴爾塔起身,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高高舉過頭頂,“陛下,這是我家王上給陛下寫的親筆信,請您過目。”


    耶律阿保機給自己寫的信?


    蘇銘神色詫異,隨即示意小黃門把信呈上來。


    他拿到信,當場拆開,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耶律阿保機先是在信裏跟他敘敘舊,打了招唿,然後說要讓兩家結親,促成和談。


    看完信,蘇銘不動聲色的將其收在袖子裏。


    殿上的李嗣源看到耶律阿保機的信,臉上浮現出一絲異色,耶律阿保機居然給天子寫信?


    顯然,通文館並沒有查到這一點。


    “你們大王的信,朕收到了,稍後朕會寫一封迴信,你替朕帶迴去,向他問好。”這時,蘇銘並未提和親之事。


    這件事,朝堂還沒有正式議論,今天朝會的主要目的是接見契丹國使者,不能節外生枝。


    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


    先促成和談,再結親才是正常的流程,顛倒過來,就會變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夢逸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夢逸塵並收藏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