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坐著幾位身穿道袍的天師府宿老,他們都是府內各支脈的話事人,平日裏分居各地,統領府眾。


    當年的許幻便是壓服了他們,才能繼續統領天師府。


    話音剛落,便有人反對,“真人,不若讓天師攜夫人迴山修養,洛陽絕非善地,不可久留,還望真人三思。”


    在許幻左側,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道士輕捋胡須,老神在在。


    剛剛開口之人,便是他。


    許幻不著痕跡的看了他一眼,清冷的眸子浮現出些許凝重,這個老道士乃是如今天師府輩分最高之人,饒是張玄陵在世,也要喊一聲師叔。


    若非此人一心追尋金丹大道,不問俗物,那時候的許幻還未必爭得過他。


    “師叔,許真人既有決斷,我們不如聽聽她的想法,再做決斷也不遲。”正當她為難之際,坐在她右側的一個中年道士為她解了圍。


    “在場的諸位,有的是夫君的長輩,有的是夫君的師弟和徒弟,皆是我天師府肱骨,這麽多年,若非你們的支持,我天師府豈能有如今之局麵。”


    “但是,數年前,朱溫逆賊率大軍圍攻玄武山,導致天師府損失慘重,被李嗣源趁人之危,險些使我我等傳承不存。”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天下變亂,誰也不知未來會發生何等之事,誰能保證,這天下不會再出現第二個朱溫。”


    “幫李星雲也是為了提前跟朝廷搭上關係,天下諸多事,天師府不可能再超然物外,以前,我們可以推辭是因為天師失蹤,無人做主。”


    “如今,凡兒繼任天師,我天師府也該重新出世了,北方佛門步步緊逼,事關道統之爭,諸位可不要因小失大。”


    寥寥數語,揭開了許幻內心的真實所想,能執掌天師府,豈是尋常婦人,其人的眼光和度量不知要勝過這世間多少男子。


    頓時,在場之人陷入沉思,許幻的話雖有誇大之嫌,卻也並非虛假。


    天師府的根在南方,但天下的政治中心卻是在北方,昔日唐武宗滅佛曇花一現,道法北傳成為絕唱。


    在那之後,佛門複辟,在中原大地遍地開花,尤其是北方經曆太多戰亂,生離死別,民不聊生,佛法就成了百姓心中的寄托。


    人,總是要有個念想,今生已經被這世道撕得粉碎,那便求來生吧。


    在這樣的背景下,佛門傳教愈發迅速,不到百年的時間,北方又立起了許多佛寺。


    道統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在曆史上,總共掀起了四次滅佛,“三武一宗”,在幾十年後,中原的皇帝又一次掀起了滅佛之戰,佛門之患連當朝者都意識到了。


    作為天下執道門牛耳的天師府又怎會察覺不到!


    “好,佛門那些人,吃著民脂民膏,不事生產,使得中原大地烏煙瘴氣,是時候讓天師府再臨中原,令天師的榮光灑遍天下。”


    “真人,入朝之事,老道同意了,天師府的精英皆由你調動,不要讓我失望!更不可讓樓觀道之事重演!”老道士睜開半眯的雙眼,不怒自威,盡顯一代道者風範。


    北地本是有道門大宗,而且比之南方更多,樓觀道在初唐時節幾乎成為李唐的國教,後來武則天牝雞司晨,道門才變得式微。


    樓觀道過早的投資了李唐王朝,使得樓觀道大興,也導致樓觀道與李唐王朝捆綁太深,大唐覆滅,樓觀道也隨之遭殃,傳承不存。


    “爾等北上洛陽,老道年紀大了,腿腳不便,經不起路途顛簸,我還是坐鎮玄武山,為天師府培養弟子精英,留守老巢吧。”


    老道士前後話語之轉折,令眾人無比驚訝,沒想到許真人一提到道統之爭,他便如此剛烈,甚至不惜重新入世。


    有這幾句話,許幻擔憂的心隨之放下,有師叔為她背書,天師府北上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


    洛陽。


    開年之後,越來越多的文人士子不斷湧入城池,使得這方古老的城池再度煥發了生機,在這個年代,能參加科舉,能讀書的人無不是家底殷實之輩。


    讀書人雲集洛陽,大小文會接連不斷,城南的青樓楚館人潮如織,日吞萬金。


    不過,這些事跟蘇銘關係不大,他正在為選秀之事忙碌,忙得不可開交。


    他低估了自己的影響,也小覷了各地節度使的政治敏銳性,不光南邊的諸侯,北地的節度使紛紛上折,希望能把自家女兒送入後宮。


    自家有女兒如果不夠漂亮,怎麽辦?


    從外邊買!


    買來之後請人教導禮儀,認為義女,當然,這種事還是要自己親生女兒上陣更好。


    奈何,並不是每一個節度使都有優秀的基因,他們隻能如此。


    一個兩個動了,蘇銘還不奇怪。


    可是當送女選秀的風潮在節度使中流傳開來,他便有些頭痛了。


    原因為何?


    這年頭,節度使太多了,手下有兵的,可以當節度使,文臣們有時候也掛著節度使的名頭。


    蘇銘仔細算了下,光朝廷就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個節度使,其中有強有弱,那些厲害的節度使肯定不能得罪,還得好生安撫。


    可那些兵力稍弱的節度使也不能得罪,畢竟這些人加起來也是一股龐大的勢力。


    然而,蘇銘綰綰沒想到的是,連北邊的契丹都湊熱鬧了。


    契丹人先斬後奏,直接遞交了國書,送親的隊伍算算時間已經快到雁門關了,這時候拒絕,豈不是把契丹人的臉往地上摔!


    即便蘇銘很想借契丹的勢,但他們這樣做,也著實令他氣惱。


    好在,他也得知了這次和親的契丹公主乃是耶律質舞,就是後麵出場的奧姑。


    隻不過,對於蘇銘而言,美醜對他並不重要,就算是耶律阿保機把傾國傾城給他送來,他也得捏著鼻子接受。


    實在是因為,契丹人真的得罪不起啊!


    這些零零散散的事占據了他很多時間,他每天都要仔細斟酌,給節度使們迴信,生怕得罪了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夢逸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夢逸塵並收藏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