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中,銅燈燃著燭火,軟榻上躺著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蒼老的麵孔上滿是皺紋,臉色蠟黃,身形枯槁,仿佛病弱膏肓一般。


    孔賢文瞪大眸子,眼裏滿是不甘,半晌後,才緩緩吐出一句話,“李嗣源,你真狠!”


    此時的他,哪裏還不明白。


    在自己離開洛陽的那一刻,已經成為了棄子。


    那次下朝之後,他曾去晉王府拜謁,可是李嗣源卻沒有見他,當時他一心撲在和談這件事上,並沒有太在意,現在想想,那時候,李嗣源就已經放棄了他。


    不然,以晉王的勢力,完全可以將洛陽的流言平息,提前派出人馬與契丹接觸,那樣一來,自己就不必陷入這個泥潭,難以抽身。


    這時候,孔賢文甚至已經聯想和談失敗的消息傳到洛陽,自己將會受到怎樣的唾罵,之前那些將自己捧上神壇的人一定會背棄他。


    大唐與契丹好不容易得到的和平局麵竟然毀在他的手裏,他辜負了朝廷的信任,辜負了百姓的期望······


    走到這一步,他不恨蘇銘,因為當初這個坑是他自己跳進去的。相反,現在他恨的是李嗣源,明明看到他掉坑,卻視而不見,完全不顧當初的情誼。


    “李嗣源······”


    孔賢文瞪大眼睛,心中越來越氣憤,最終在一聲不甘中氣絕身亡。


    同樣的,顏素臣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整個人一夜之間蒼老的不成樣子,宛如風中殘燭,性命岌岌可危,他與孔賢文一樣都是古稀高齡。


    他坐在孤燈之下,神色木然。


    本以為能和孔賢文一起混個功勞,青史留名,功成身退留下一段佳話,但現在,功成身退是別想了,能全身而退都是奢望。


    若不是洛陽城的流言,他們也不會被捧上神壇,更不會被逼到絕路,連一點挽迴的餘地都沒有。


    這時,一個文吏慌慌張張的闖進來,“大人,孔老大人去了。”


    顏素臣還沒反應過來,疑惑地問道,“去了?他去哪了?”


    小吏哭喪著臉,悲聲道,“大人,孔老大人逝世了。”


    顏素臣身子一晃,頓感頭暈目眩,他怎麽也想不到,孔賢文居然會死在這裏,他撐著身子,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快帶我過去!”


    小吏也看出顏素臣神色不太好,連忙將他扶起來,帶到了孔賢文的營帳。


    營帳內一片寂靜,隨行的官員們聚集在此,神色悲傷,孔賢文躺在軟榻上,一雙灰白色眼睛瞪的很大,訴說著不甘與怨恨,被子上撒著點點鮮血,觸目驚心。


    看到這一幕,顏素臣一陣氣血上湧,頭暈目眩,險些栽倒在地,好在被身邊的小吏扶著,這才站住身形,他走上前,心中悲戚。


    “拙真兄,何苦如此,何至於如此啊。”他低聲一語,不禁老淚縱橫。


    顏素臣怎麽也沒想到,僅僅隻是和談失敗,孔賢文竟然會把命丟在這,前幾天,他們還在雁門關一起飲酒,朗誦詩篇,緬懷先人。


    才半天時間不到,他們便天人永隔。


    他伸手想要將孔賢文瞪著的眼睛合上,然而,一連幾次,孔賢文的眼睛閉上卻又睜開,似是死不瞑目,顏素臣歎了一口氣,“拙真兄,你放心吧,我會把這件事攬下,要不了多久,我大概也要下去陪你了。”


    話說完,孔賢文似是聽到了一樣,眼睛真的閉上了。


    事已至此,繼續留在這裏已經沒有意義了,顏素臣掃視四周,沉聲道,“拙真兄不幸病逝,我深感痛心,但國現在國事為重,我等不可擅自離去。”


    “明日,我會再次與契丹嚐試和談,若是不成,便代表此次談判失敗。死者為大,稍後你們先派人送拙真兄入關,將他送迴孔家,我會稟明朝廷,為他求一份恩典。”


    顏素臣三言兩語便將後續事宜安排好,孔賢文死了,顏素臣就是這裏官職最高的人,他的話自然沒有人反對,官員們陸續離開營地,準備後事。


    顏素臣看了一眼榻上的孔賢文,頓覺意興闌珊,早知道如此,當初在天子登基之時,他們就該告老還鄉,憑借從龍之功,還能求個恩典,功成身退。


    這次他們兩個不過是朝中爭鬥的預演,天子挖坑給他們跳,晉王對他們也有不滿,順水推舟,坐視他們罹難,最終孔賢文死了,而他也晚節不保,名譽盡毀。


    僅僅是一次小小的碰撞,禮部在這場鬥爭中被撕得粉碎,迴到朝廷之後,天子一定會將他們大肆清洗,屆時又是一番龍爭虎鬥。


    隻是,這些已經與他無關了。


    ······


    和談失敗的消息很快就傳迴了洛陽,朝堂之上倒是沒什麽變化,畢竟,蘇銘和李嗣源對此事早有預料,雙方心照不宣,自然不會有爭鬥。


    然而,朝野之外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與之前所想的一樣,底層的百姓渴望和平,商人渴望和平,士兵厭惡戰爭,種種因素加起來,才有了孔賢文眾望所歸的一幕。


    現在和談失敗,大家都擔心會因此觸怒契丹,指不定那些草原人什麽時候就南下了,到時候邊境不寧,他們的生活受到影響。


    於是,百姓們很快就把鍋扣到了這次出使的官員身上,畢竟當初禮部是硬生生從天子手中把這件差事搶到手的,現在差事沒辦好,不怪你怪誰。


    與和談失敗消息一起傳迴的還有孔賢文身死之事,李嗣源得知此事,毫無反應,兩顆已經被他放棄的棋子根本不值得他關注。


    而蘇銘得知此消息後卻是有些驚訝,他沒想到孔賢文居然死了,原本禮部的人迴來之後,他還想著怎麽炮製他們。


    得知孔賢文死後,蘇銘頓時沒了這個心思,死者為大,他的名譽已經被毀,沒必要追著一個死人不放,而且,對於禮部的處理,他也改變了主意。


    本來,他是打算從上到下徹底換人,來個大清洗,吸引一下李嗣源的注意力,但現在看來,李嗣源未必對這件事有多上心,畢竟最近他都很久沒有在朝堂搞事了。


    禮部本來就有罪責在身,現在和談失敗,罪加一等,李嗣源已經將他們放棄,自己還不如小懲大誡一番,收攏人心才是上上之策。


    作為臣子,誰也不喜歡一個寬容的君主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夢逸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夢逸塵並收藏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