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不良人:登基稱帝,興複大唐! 作者:雲夢逸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蘇銘真的是李星雲,說不定就中招了,可惜,他不是。
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枯燥而乏味,寬大的冕服穿在身上很難透氣,不過好在蘇銘是大天位的武者,功力深厚,已經可以做到寒暑不侵,這點熱度對他倒是沒有影響。
若是真正的李星雲在這,估計早已經炸毛了,以他鬆散的性子,怎麽可能忍受得了這種折磨。
整整一天,蘇銘都在這千秋殿中練習禮儀流程,從一開始的新鮮到枯燥乏味,再到後來,他已經麻木,但他的依舊無比冷靜,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保持理智。
衝著這些人發泄怒火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李嗣源的所作所為都在規則之內,演練登基大典的流程是必須的,任何皇帝登基之前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除非是一無所有的草台班子。
隻不過,他所經曆的演練,時間要長了那麽一點點。
如果真的發怒,反倒是中了李嗣源的算計,順了他的心意。
一個毫無根基的皇帝在登基大典前不遵從禮數,不把朝廷大員放在眼裏,傳出去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如果正好在登基大典上出現一些“意外”,毫無疑問,所有的問題都將指向皇帝,使得他喪失威信,在百官中名譽敗壞。
這是一個禮樂崩壞的世界,但正是因為如此,才突出了秩序的可貴,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肆意妄為的皇帝,所以,蘇銘必須遵守禮法的規則。
此刻,他隻能隱忍。
平天冠下,十二冕旒垂下,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以五彩線串聯,將他的麵孔遮蓋,讓人看不出他的真實表情。
經過一天的訓練,蘇銘已經完全適應了冕服,走起路來,龍行虎步,沉穩大氣,自有一番帝王威儀,比之前他不知強了多少。
直到深夜,這次演練才算完成。
千秋殿內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陪同在一側的宮女太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被波及。
一天下來,蘇銘半句牢騷的話都沒說,一直都在演練。
但在場的人都知道,他心裏一直憋著火,連在一直嚴肅要求他的孔賢文和顏素臣也在不知不覺中放鬆了態度,不敢再輕易捋他的胡須。
沒能將蘇銘逼得破防,孔賢文隻能放棄,再繼續下去,就太過了,他與顏素臣交換了眼神,緩聲道,“陛下,今日演練的效果非常好,後天登基大典就要開始,請陛下明日沐浴焚香,提前做好準備。”
蘇銘微微頷首,麵前的冕旒沒有絲毫晃動,“朕明白,多謝愛卿的教導,朕會牢記在心。”平淡的聲音,不含一絲感情。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麵帶苦澀,這下子,他們是徹底把皇帝給得罪了,不過,有晉王在,他們也沒什麽好後悔的。
顏素臣上前道,“陛下,天色不早了,老臣精力不濟,還請陛下允許我先行告退。”
孔賢文也躬身行禮,“陛下,流程就是這些,老臣已經全部教完,還請陛下早點休息,保重龍體。”
這時候,蘇銘自是不會跟他們計較,“愛卿今日辛苦了,你們先迴去吧。”
話音落下,兩位老臣迅速行禮,迫不及待的離開了,與他們白天慢悠悠的身形截然不同。
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蘇銘心中冷哼一聲,兩個老東西,遲早收拾你們!
隨即他轉過身,掃視在場的其他人,“時候不早了,你們先退下吧。”
宮女太監們如臨大赦,慌忙行禮,“奴婢遵命!”緊接著魚躍而出,不一會兒,大殿內隻剩下他一個人。
“唿~”
蘇銘長吐一口氣,緩慢的氣流形成一道利劍在空中射出數米之遠,他走出大殿,望著天空的明月,神色冰冷,“李嗣源,你這份大禮,朕收到了。”
······
很快就到了登基大典的日子,這一天,蘇銘早早地起床,寅時剛過,便有宮女來到他的寢宮,替他洗漱,穿衣打扮。
而蘇銘也沒有抗拒,就像是一個木偶人一樣任他們擺布,隻要熬過今天就好了。
還是那一套冕服,不知宮女用什麽手段清洗過,蘇銘穿上後能聞到淡淡的蘭花香氣,一點塵土異味都無。
穿好冕服,戴上平天冠,腰間一側懸著龍泉劍,一側係上玉佩,蘇銘整個人的氣質也為之一變,濃重帝王威儀在他身上浮現,周圍的太監宮女不由自主的低下頭,不敢直視他。
不一會兒,宮女端上一盤精致的點心,登基大典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一般都會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免得餓的饑腸轆轆,露出醜態。
不過也不敢吃得太飽,萬一肚子不配合,出了什麽意外,就會在大庭廣眾下社死,而且還要遭到處罰,輕則丟掉烏紗帽,重則人頭不保,這都是無數先輩用血淚換來的經驗。
走出寢宮之後,蘇銘登上禦輦,前往太廟。
登基大典正式開始!
因為李存勖早就死了,所以登基大典省去了許多流程,蘇銘帶著文武百官前往太廟,在這裏祭祀祖先,天地。
黑色大鼎燃燒著熊熊烈火,蘇銘從禮部官員手中接過祭天詔書,大聲宣讀,洪亮的聲音在太廟裏迴蕩。
念完詔書之後,他將其丟入大鼎,再取過三根長香點燃,朝著供台上的七座靈位拜了三拜,插上香。
一係列的流程走完,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
隨後,他帶著百官迴到太極殿。
太極殿上,朝臣早已再次等候,他們整齊的站在殿堂中央,分成文武兩列,比起往日朝會,今日的朝會更加莊嚴肅穆,臣子們紛紛換上嶄新的官袍,有勳爵的大臣則是換上了禮袍,無人敢輕慢。
李嗣源站在百官最前列,望著白玉台階上的龍椅,雙眼微眯,不知在想些什麽。
“陛下駕到!”
隨著宦官唱和,蘇銘從後殿走出,緩緩來到龍椅上坐下,此刻,他正式登基為帝,昭告天下。
洛陽城內到處貼滿了告示,底層的百姓們也知道了新帝登基的消息,紛紛歡唿雀躍,他們不是為了皇帝而高興。
而是因為新皇登基,需要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這對他們來說算是難得的喜事,怎能不令他們高興?
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而各地節度使,藩鎮的使者也早已來到洛陽,等候皇帝的召見。
一遍又一遍的練習,枯燥而乏味,寬大的冕服穿在身上很難透氣,不過好在蘇銘是大天位的武者,功力深厚,已經可以做到寒暑不侵,這點熱度對他倒是沒有影響。
若是真正的李星雲在這,估計早已經炸毛了,以他鬆散的性子,怎麽可能忍受得了這種折磨。
整整一天,蘇銘都在這千秋殿中練習禮儀流程,從一開始的新鮮到枯燥乏味,再到後來,他已經麻木,但他的依舊無比冷靜,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保持理智。
衝著這些人發泄怒火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李嗣源的所作所為都在規則之內,演練登基大典的流程是必須的,任何皇帝登基之前都有過類似的經驗,除非是一無所有的草台班子。
隻不過,他所經曆的演練,時間要長了那麽一點點。
如果真的發怒,反倒是中了李嗣源的算計,順了他的心意。
一個毫無根基的皇帝在登基大典前不遵從禮數,不把朝廷大員放在眼裏,傳出去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如果正好在登基大典上出現一些“意外”,毫無疑問,所有的問題都將指向皇帝,使得他喪失威信,在百官中名譽敗壞。
這是一個禮樂崩壞的世界,但正是因為如此,才突出了秩序的可貴,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肆意妄為的皇帝,所以,蘇銘必須遵守禮法的規則。
此刻,他隻能隱忍。
平天冠下,十二冕旒垂下,一顆顆珍珠,晶瑩剔透,以五彩線串聯,將他的麵孔遮蓋,讓人看不出他的真實表情。
經過一天的訓練,蘇銘已經完全適應了冕服,走起路來,龍行虎步,沉穩大氣,自有一番帝王威儀,比之前他不知強了多少。
直到深夜,這次演練才算完成。
千秋殿內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陪同在一側的宮女太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被波及。
一天下來,蘇銘半句牢騷的話都沒說,一直都在演練。
但在場的人都知道,他心裏一直憋著火,連在一直嚴肅要求他的孔賢文和顏素臣也在不知不覺中放鬆了態度,不敢再輕易捋他的胡須。
沒能將蘇銘逼得破防,孔賢文隻能放棄,再繼續下去,就太過了,他與顏素臣交換了眼神,緩聲道,“陛下,今日演練的效果非常好,後天登基大典就要開始,請陛下明日沐浴焚香,提前做好準備。”
蘇銘微微頷首,麵前的冕旒沒有絲毫晃動,“朕明白,多謝愛卿的教導,朕會牢記在心。”平淡的聲音,不含一絲感情。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麵帶苦澀,這下子,他們是徹底把皇帝給得罪了,不過,有晉王在,他們也沒什麽好後悔的。
顏素臣上前道,“陛下,天色不早了,老臣精力不濟,還請陛下允許我先行告退。”
孔賢文也躬身行禮,“陛下,流程就是這些,老臣已經全部教完,還請陛下早點休息,保重龍體。”
這時候,蘇銘自是不會跟他們計較,“愛卿今日辛苦了,你們先迴去吧。”
話音落下,兩位老臣迅速行禮,迫不及待的離開了,與他們白天慢悠悠的身形截然不同。
看著兩人離去的身影,蘇銘心中冷哼一聲,兩個老東西,遲早收拾你們!
隨即他轉過身,掃視在場的其他人,“時候不早了,你們先退下吧。”
宮女太監們如臨大赦,慌忙行禮,“奴婢遵命!”緊接著魚躍而出,不一會兒,大殿內隻剩下他一個人。
“唿~”
蘇銘長吐一口氣,緩慢的氣流形成一道利劍在空中射出數米之遠,他走出大殿,望著天空的明月,神色冰冷,“李嗣源,你這份大禮,朕收到了。”
······
很快就到了登基大典的日子,這一天,蘇銘早早地起床,寅時剛過,便有宮女來到他的寢宮,替他洗漱,穿衣打扮。
而蘇銘也沒有抗拒,就像是一個木偶人一樣任他們擺布,隻要熬過今天就好了。
還是那一套冕服,不知宮女用什麽手段清洗過,蘇銘穿上後能聞到淡淡的蘭花香氣,一點塵土異味都無。
穿好冕服,戴上平天冠,腰間一側懸著龍泉劍,一側係上玉佩,蘇銘整個人的氣質也為之一變,濃重帝王威儀在他身上浮現,周圍的太監宮女不由自主的低下頭,不敢直視他。
不一會兒,宮女端上一盤精致的點心,登基大典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一般都會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免得餓的饑腸轆轆,露出醜態。
不過也不敢吃得太飽,萬一肚子不配合,出了什麽意外,就會在大庭廣眾下社死,而且還要遭到處罰,輕則丟掉烏紗帽,重則人頭不保,這都是無數先輩用血淚換來的經驗。
走出寢宮之後,蘇銘登上禦輦,前往太廟。
登基大典正式開始!
因為李存勖早就死了,所以登基大典省去了許多流程,蘇銘帶著文武百官前往太廟,在這裏祭祀祖先,天地。
黑色大鼎燃燒著熊熊烈火,蘇銘從禮部官員手中接過祭天詔書,大聲宣讀,洪亮的聲音在太廟裏迴蕩。
念完詔書之後,他將其丟入大鼎,再取過三根長香點燃,朝著供台上的七座靈位拜了三拜,插上香。
一係列的流程走完,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
隨後,他帶著百官迴到太極殿。
太極殿上,朝臣早已再次等候,他們整齊的站在殿堂中央,分成文武兩列,比起往日朝會,今日的朝會更加莊嚴肅穆,臣子們紛紛換上嶄新的官袍,有勳爵的大臣則是換上了禮袍,無人敢輕慢。
李嗣源站在百官最前列,望著白玉台階上的龍椅,雙眼微眯,不知在想些什麽。
“陛下駕到!”
隨著宦官唱和,蘇銘從後殿走出,緩緩來到龍椅上坐下,此刻,他正式登基為帝,昭告天下。
洛陽城內到處貼滿了告示,底層的百姓們也知道了新帝登基的消息,紛紛歡唿雀躍,他們不是為了皇帝而高興。
而是因為新皇登基,需要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這對他們來說算是難得的喜事,怎能不令他們高興?
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而各地節度使,藩鎮的使者也早已來到洛陽,等候皇帝的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