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小行星級戰艦!
從手搓CPU開始橫掃宇宙 作者:星海一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b><\/b>很顯然,調動來遠征人類文明的機動戰艦數量多了,再遇到其餘突發事件,能調動的戰艦數量就少了。
且,就算最終通過相互協調與溝通,再度組建起了聯合艦隊,也會因為更多的內部矛盾、相互扯皮等,耗費更長的時間。
如此,自己就有空間和時間來做一些事情了。
比如……遠征伊塔星係。
韓陽已經計劃好了一切。
……
就連韓陽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整個計劃其實存在有相當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但,韓陽沒有辦法。
這是人類文明的惟一出路。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路了。
接受淵山聯盟的決議,讓伊塔總督府重新入主太陽係,讓人類文明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這很顯然無法接受。
或許……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依靠韓陽自身具備的超強算力,代替人們,前去開采冥王星之上的礦產,供應伊塔文明?
這看似可行,但很可惜,仍舊不可行。
原因很簡單,其餘文明沒有那麽善良。
不管是伊塔文明也好,淵山文明也好,甚至換成其餘的兩個文明,他們所要的,是人類文明的全部,而不僅僅隻是一個供應礦產這麽簡單而已。
之所以之前僅僅隻要供應資源這一項,是因為之前的人類文明竭盡全力也隻能做到這一點。
現在,你竟然能做到一邊供應這麽多資源,一邊發展文明?那就很顯然證明你們文明還未竭盡全力,還有剩餘的可壓榨的地方。
既然如此,能搶100塊,我為什麽隻搶80塊?
再說,原本是四大二級文明瓜分淵山星域之中的利益,你們人類想發展起來和我們平起平坐?想要和我們一起瓜分利益?憑什麽?
你們人類文明本身,就是我們的利益。
現在不僅利益沒了,還要降低我們的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不要說,就算談判成功,其餘文明也會明裏暗裏的向文明內部展開滲透,進行各種各樣的文化入侵、經濟入侵、科技入侵之類,手段多種多樣。要不了多久,整個文明都會被滲透成篩子。
想要花錢買來外界的平安,然後關起門來,自己慢慢發展?
做夢!
說到底,上談判桌,依靠談判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談判者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
人類文明此刻有這個實力麽?
至少其餘文明不認為有。
就依靠數量圍攻,殲滅了那麽一點淵山戰艦,和伊塔文明的二線戰艦,這也叫有實力?簡直笑掉大牙。
那就隻能打。通過真刀真槍的打,來證明我擁有這個實力。
但韓陽並不認為自己擁有對抗聯合遠征艦隊的實力。這個證明己方實力的目標,隻能選其餘的存在。
那麽……深受電災之苦,正在竭盡全力對抗電災的伊塔文明,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了。
柿子要撿軟的捏,趁你病要你命!
正好,你們伊塔文明為我們帶來了這麽多苦難,不好好的報複一番,不將我們人類承受過的苦難降臨到你們身上,我怎麽能出得了心中這一口惡氣?
要打伊塔文明,就必須要杜絕其餘文明幹涉的可能。或者,就算無法杜絕,也必須要拖延他們支援伊塔文明的時間。
唯有如此,韓陽才能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這便是韓陽想方設法也要激怒淵山聯盟,讓他們不得不勞師遠征,間隔著幾十光年距離也要派遣出遠征艦隊的原因所在。
畢竟一個文明隨時可以機動的戰艦數量是有限的。用在了這裏,別的地方可以動用的就少了。
這當然很冒險。但仍舊是那句話,韓陽沒有別的選擇。
更何況,韓陽並不是全無把握。
此刻,暫時解決了伊塔人和淵山人的問題,韓陽已經操縱著龐大的艦隊返迴到了太陽係,再一次將所有算力,以及文明的所有可調動資源,全都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之中。
科學,唯有科學,才是人類文明安身立命的依靠。
那幾十艘淵山戰艦,以及再次俘獲的這些淵山工程師或者科學家,再次為韓陽的科技發展行動注入了新的動力。
雖然這些人並不掌握過於基礎的科學原理,僅僅隻掌握了應用層麵的一些技術,韓陽也無法通過逆向技術全麵解析這些淵山戰艦之上的科技,無法全麵推動科技發展,但,僅僅隻是應用層麵的一些技術,就足以讓韓陽受益良多。
打個比方,人類文明尚且處於封建時代早期的時候,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存在巨大的戰力差異。這戰力差異的原因之一,便是遊牧民族自小就熟練掌握騎馬技術,而農耕民族不行。
但後來,一件劃時代的裝備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騎馬技術的門檻,拉低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馬鐙。
不過是一些鐵片而已,完全沒有什麽技術含量,隻要看一眼就能學會的東西,卻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這便是應用層麵的技術同樣起到巨大作用的真實案例。
此刻,源自淵山文明的一些完全不涉及基礎原理,隻是設計更加巧妙,結構更加精巧的機械結構之類的知識,便融入到了人類文明的科技體係之中,且絲毫沒有阻礙,立刻就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和性能提升。
經過韓陽的長期培養,屬於人類自身的科研體係也終於建立。時至今日,具備科學家或者工程師認證的人類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達到了總人口比例的約670分之一,已經超過了淵山文明的比例。
但這並不是終點。在韓陽的大力扶持之下,科研人口所占比例仍舊在飛速提升之中。
這部分人類自身的科研力量開始發揮出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樣為韓陽提供了極為巨大的助力。
人類文明的技術飛速發展,一日千裏。
此刻,韓陽發送向南門二星係的人類十一號空天母艦已經順利到達,人類九號空天母艦則已經返航,且快要進入減速階段了。
同時,基於在太陽係內部所進行的大量亞光速航行試驗,韓陽已經確信,自己已經完全、真正的掌握了恆星際大規模航行技術。
雖然南門二三星之中的比鄰星是距離太陽係最近的一顆恆星,兩者之間距離僅有四光年多點而已,僅有太陽到伊塔星距離的約五分之一。
但在幾光年到十幾光年的尺度之上,對於恆星際航行來說,難度其實都是一樣的。
都是初期加速到40%光速,然後慣性航行,然後減速而已。區別僅僅隻在於兩者之間的慣性航行距離不同而已。
但慣性航行是最安全的一個階段。
掌握了這項技術,韓陽便有了真正向伊塔星係展開遠征的底氣。
在這之後,韓陽梳理這段時間以來的技術突破,再度將戰艦技術全麵更新了一次,定型了最新一代戰艦的設計圖紙。
最新一代的戰艦,將擁有超出之前伊塔警衛艦的戰鬥力。據韓陽估算,在實戰之中,約有兩艘伊塔警衛艦配合,才能匹敵一艘最新式戰艦。
這個戰鬥力比起正牌的伊塔戰艦當然還遠遠不如,但韓陽認為已經足夠。
定型之後,韓陽立刻啟動前期所建造出來的大量飛船產業鏈工廠,開始全力以赴的造艦,提升數量。
同時,綜合前段時間大量實驗,終於定型了的空天母艦,也開始了大批量製造。
在這之後,韓陽還開始了另一項極為重大的科研攻關任務。
小行星級戰艦的研發與製造!
在韓陽的規劃之中,小行星級戰艦將真正起到一支小型艦隊旗艦的職責,不僅探測能力更強,可以為艦隊提供情報支援,還能在攻堅作戰、掩護作戰等方麵起到重要作用。
有了小行星級戰艦之後,其餘的星塵級和星雲級戰艦,將會以它為核心,真正的組織起來,化為一個整體,具備更為強大的戰鬥力。
此刻,與小行星級戰艦相關的數十萬個研究所,上千萬名科研學者正在日夜不息,全力拚搏。韓陽的算力也融入進去,承擔起了比這上千萬名科研學者加起來都更重,也更多的任務。
位於地球周邊太空的大型船塢之中,第一艘試驗型小行星級戰艦已經真正開始了製造。
無數名工程師、無數台機器人、無數台智能設備控製之下,大量的先進材料和先進工藝應用到了這一艘幾乎可以說承載著韓陽希望的戰艦之上。
忙碌了足足幾個月時間,第一艘試驗型小行星級戰艦才終於造了出來。
它整體呈現出半環狀的外表,最寬和最厚處達到了18米,長度則有足足200米。
質量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8萬噸!
更大的噸位和更大的空間,讓它上麵可以安裝更多更大的電磁炮和激光炮,存放更多的戰備物資以及燃料,裝甲可以更加厚重,防禦力更強。
最為關鍵的是,就算增大了這麽多,它的機動性和續航能力卻絲毫沒有減少。
這毫無疑問是韓陽科技進一步提升的具體體現。(本章完)
<b><\/b>
且,就算最終通過相互協調與溝通,再度組建起了聯合艦隊,也會因為更多的內部矛盾、相互扯皮等,耗費更長的時間。
如此,自己就有空間和時間來做一些事情了。
比如……遠征伊塔星係。
韓陽已經計劃好了一切。
……
就連韓陽自己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整個計劃其實存在有相當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但,韓陽沒有辦法。
這是人類文明的惟一出路。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路了。
接受淵山聯盟的決議,讓伊塔總督府重新入主太陽係,讓人類文明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這很顯然無法接受。
或許……可以通過談判來解決?依靠韓陽自身具備的超強算力,代替人們,前去開采冥王星之上的礦產,供應伊塔文明?
這看似可行,但很可惜,仍舊不可行。
原因很簡單,其餘文明沒有那麽善良。
不管是伊塔文明也好,淵山文明也好,甚至換成其餘的兩個文明,他們所要的,是人類文明的全部,而不僅僅隻是一個供應礦產這麽簡單而已。
之所以之前僅僅隻要供應資源這一項,是因為之前的人類文明竭盡全力也隻能做到這一點。
現在,你竟然能做到一邊供應這麽多資源,一邊發展文明?那就很顯然證明你們文明還未竭盡全力,還有剩餘的可壓榨的地方。
既然如此,能搶100塊,我為什麽隻搶80塊?
再說,原本是四大二級文明瓜分淵山星域之中的利益,你們人類想發展起來和我們平起平坐?想要和我們一起瓜分利益?憑什麽?
你們人類文明本身,就是我們的利益。
現在不僅利益沒了,還要降低我們的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不要說,就算談判成功,其餘文明也會明裏暗裏的向文明內部展開滲透,進行各種各樣的文化入侵、經濟入侵、科技入侵之類,手段多種多樣。要不了多久,整個文明都會被滲透成篩子。
想要花錢買來外界的平安,然後關起門來,自己慢慢發展?
做夢!
說到底,上談判桌,依靠談判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談判者有足夠的實力作為支撐。
人類文明此刻有這個實力麽?
至少其餘文明不認為有。
就依靠數量圍攻,殲滅了那麽一點淵山戰艦,和伊塔文明的二線戰艦,這也叫有實力?簡直笑掉大牙。
那就隻能打。通過真刀真槍的打,來證明我擁有這個實力。
但韓陽並不認為自己擁有對抗聯合遠征艦隊的實力。這個證明己方實力的目標,隻能選其餘的存在。
那麽……深受電災之苦,正在竭盡全力對抗電災的伊塔文明,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了。
柿子要撿軟的捏,趁你病要你命!
正好,你們伊塔文明為我們帶來了這麽多苦難,不好好的報複一番,不將我們人類承受過的苦難降臨到你們身上,我怎麽能出得了心中這一口惡氣?
要打伊塔文明,就必須要杜絕其餘文明幹涉的可能。或者,就算無法杜絕,也必須要拖延他們支援伊塔文明的時間。
唯有如此,韓陽才能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這便是韓陽想方設法也要激怒淵山聯盟,讓他們不得不勞師遠征,間隔著幾十光年距離也要派遣出遠征艦隊的原因所在。
畢竟一個文明隨時可以機動的戰艦數量是有限的。用在了這裏,別的地方可以動用的就少了。
這當然很冒險。但仍舊是那句話,韓陽沒有別的選擇。
更何況,韓陽並不是全無把握。
此刻,暫時解決了伊塔人和淵山人的問題,韓陽已經操縱著龐大的艦隊返迴到了太陽係,再一次將所有算力,以及文明的所有可調動資源,全都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之中。
科學,唯有科學,才是人類文明安身立命的依靠。
那幾十艘淵山戰艦,以及再次俘獲的這些淵山工程師或者科學家,再次為韓陽的科技發展行動注入了新的動力。
雖然這些人並不掌握過於基礎的科學原理,僅僅隻掌握了應用層麵的一些技術,韓陽也無法通過逆向技術全麵解析這些淵山戰艦之上的科技,無法全麵推動科技發展,但,僅僅隻是應用層麵的一些技術,就足以讓韓陽受益良多。
打個比方,人類文明尚且處於封建時代早期的時候,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存在巨大的戰力差異。這戰力差異的原因之一,便是遊牧民族自小就熟練掌握騎馬技術,而農耕民族不行。
但後來,一件劃時代的裝備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騎馬技術的門檻,拉低了兩者之間的差距。
馬鐙。
不過是一些鐵片而已,完全沒有什麽技術含量,隻要看一眼就能學會的東西,卻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這便是應用層麵的技術同樣起到巨大作用的真實案例。
此刻,源自淵山文明的一些完全不涉及基礎原理,隻是設計更加巧妙,結構更加精巧的機械結構之類的知識,便融入到了人類文明的科技體係之中,且絲毫沒有阻礙,立刻就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帶來了巨大的技術和性能提升。
經過韓陽的長期培養,屬於人類自身的科研體係也終於建立。時至今日,具備科學家或者工程師認證的人類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達到了總人口比例的約670分之一,已經超過了淵山文明的比例。
但這並不是終點。在韓陽的大力扶持之下,科研人口所占比例仍舊在飛速提升之中。
這部分人類自身的科研力量開始發揮出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樣為韓陽提供了極為巨大的助力。
人類文明的技術飛速發展,一日千裏。
此刻,韓陽發送向南門二星係的人類十一號空天母艦已經順利到達,人類九號空天母艦則已經返航,且快要進入減速階段了。
同時,基於在太陽係內部所進行的大量亞光速航行試驗,韓陽已經確信,自己已經完全、真正的掌握了恆星際大規模航行技術。
雖然南門二三星之中的比鄰星是距離太陽係最近的一顆恆星,兩者之間距離僅有四光年多點而已,僅有太陽到伊塔星距離的約五分之一。
但在幾光年到十幾光年的尺度之上,對於恆星際航行來說,難度其實都是一樣的。
都是初期加速到40%光速,然後慣性航行,然後減速而已。區別僅僅隻在於兩者之間的慣性航行距離不同而已。
但慣性航行是最安全的一個階段。
掌握了這項技術,韓陽便有了真正向伊塔星係展開遠征的底氣。
在這之後,韓陽梳理這段時間以來的技術突破,再度將戰艦技術全麵更新了一次,定型了最新一代戰艦的設計圖紙。
最新一代的戰艦,將擁有超出之前伊塔警衛艦的戰鬥力。據韓陽估算,在實戰之中,約有兩艘伊塔警衛艦配合,才能匹敵一艘最新式戰艦。
這個戰鬥力比起正牌的伊塔戰艦當然還遠遠不如,但韓陽認為已經足夠。
定型之後,韓陽立刻啟動前期所建造出來的大量飛船產業鏈工廠,開始全力以赴的造艦,提升數量。
同時,綜合前段時間大量實驗,終於定型了的空天母艦,也開始了大批量製造。
在這之後,韓陽還開始了另一項極為重大的科研攻關任務。
小行星級戰艦的研發與製造!
在韓陽的規劃之中,小行星級戰艦將真正起到一支小型艦隊旗艦的職責,不僅探測能力更強,可以為艦隊提供情報支援,還能在攻堅作戰、掩護作戰等方麵起到重要作用。
有了小行星級戰艦之後,其餘的星塵級和星雲級戰艦,將會以它為核心,真正的組織起來,化為一個整體,具備更為強大的戰鬥力。
此刻,與小行星級戰艦相關的數十萬個研究所,上千萬名科研學者正在日夜不息,全力拚搏。韓陽的算力也融入進去,承擔起了比這上千萬名科研學者加起來都更重,也更多的任務。
位於地球周邊太空的大型船塢之中,第一艘試驗型小行星級戰艦已經真正開始了製造。
無數名工程師、無數台機器人、無數台智能設備控製之下,大量的先進材料和先進工藝應用到了這一艘幾乎可以說承載著韓陽希望的戰艦之上。
忙碌了足足幾個月時間,第一艘試驗型小行星級戰艦才終於造了出來。
它整體呈現出半環狀的外表,最寬和最厚處達到了18米,長度則有足足200米。
質量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8萬噸!
更大的噸位和更大的空間,讓它上麵可以安裝更多更大的電磁炮和激光炮,存放更多的戰備物資以及燃料,裝甲可以更加厚重,防禦力更強。
最為關鍵的是,就算增大了這麽多,它的機動性和續航能力卻絲毫沒有減少。
這毫無疑問是韓陽科技進一步提升的具體體現。(本章完)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