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這位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傑出科學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為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錢學森出身於名門世家。他的家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幼便接受了全麵係統的家庭教育。在良好的家庭氛圍熏陶下,錢學森展現出了非凡的聰慧和對知識的渴望。


    童年時代的錢學森就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常常沉浸在各種科學書籍中,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麵對當時民窮國弱的時代局麵,錢學森早早地立下了學好知識、掌握先進科學技術,以科學實幹報效祖國的決心。


    在求學道路上,錢學森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那裏,校長林礪儒實施的一套以提高學生智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讓錢學森受益匪淺。他和同學們臨考前不開夜車,不死讀書,而是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


    念小學時,錢學森疊的紙飛機就比同學們的飛得又穩又遠。他的同學張維迴憶道:“錢學森疊飛機疊得非常精細,讓機身嚴格對稱,折痕又光又平。從這裏就能看出,盡管年紀還小,要做什麽事的時候,他已經習慣於周密思索,用科學辦法達成目的。”


    中學時代,錢學森的數學老師認為他數學好,應報考數學係;國文老師認為他文章寫得好,應報考中文係;美術老師則認為錢學森在藝術上有天賦,建議他學畫畫。然而,在1929年報考大學前夕,錢學森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學鐵道工程,學造火車頭,於是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工程機械學院。


    1930年暑假,錢學森因染上傷寒不得不休學一年,在杭州養病期間,父親聘請了一位畫家教他畫國畫,錢學森很快便掌握了國畫技巧。後來,在大學臨近畢業時,錢學森所在的1934級級徽以及校友通訊錄封麵,都是他親自設計的。


    除了作畫,錢學森還熱愛音樂。在大學同學的動員下,他加入了銅管樂隊,每天都會花半小時練習圓號。他在班上成績名列前茅,曾用獎學金買了一張《音樂會圓舞曲》唱片。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日軍飛機對上海狂轟濫炸,這讓錢學森悲憤不已,他毅然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選擇:改學航空工程,學造飛機。他利用課餘時間廣泛閱讀航空方麵的書籍,還發表了多篇有關航空的文章。憑借著紮實的專業知識和不懈的努力,錢學森最終考取了清華大學庚款留美公費生,前往美國深造,專業是航空工程。


    在麻省理工學院,錢學森的學習如魚得水。但他不能容忍美國同學瞧不起中國人的態度,他曾對同學說:“中國現在是比你們美國落後,但作為個人,你們誰敢和我比試?”在一次期末考試時,一位教授出了一些難題,大部分同學都做不出來,認為老師故意刁難學生。然而,當他們來到教授辦公室門前時,卻看到門上貼著錢學森的試卷,卷麵工工整整,試卷右上角有老師批閱的分數,一個大大的“a”後麵還跟著三個“+”。那些本想鬧事的學生看著這份試卷,頓時目瞪口呆,從此對錢學森刮目相看。


    1936年,錢學森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在學習過程中他發現當時航空工程的工作依據基本上是經驗,缺少理論指導。為了能掌握航空理論,並以此來更好地指導航空工程,錢學森果斷地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選擇:從做一名航空工程師,轉為研究航空理論。他向加州理工學院提出入學申請,並成為世界著名力學家馮·卡門教授的博士生。


    在跟隨馮·卡門教授學習期間,錢學森與老師之間曾因為對一個科學問題的見解不同而發生爭論。有一次,兩人因對錢學森的一篇文章觀點不一而爭辯起來,馮·卡門一氣之下把文章扔到地上,師生倆不歡而散。但第二天,馮·卡門在辦公室見到錢學森時,竟給他鞠了一躬,並表示自己經過一夜思考,認為錢學森是對的。


    1941年,錢學森在美國《航空科學學報》發表了科研成果《柱殼軸壓屈曲》一文,成功攻克了困擾航空界多年的難題。這篇文章雖然隻有短短10頁,極為簡明,但錢學森在研究過程中編有頁碼的推導演算手稿就達800多頁,其中有些計算數字精確到了小數點後8位。論文完成後,錢學森把手稿存放到紙袋裏,並在紙袋外麵寫下了“final”(定稿)字樣。但他很快又想到,科學家對真理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於是,他又寫上了“nothing is final”(永無止境)。


    在異國他鄉,錢學森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他與妻子蔣英自幼相識,兩家是世交。1947年迴國探親時,36歲的錢學森已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正教授。當時,蔣英已成為簽約歌手。錢學森追求蔣英時,沒有甜言蜜語,也不懂送花,隻是常常去蔣英家做客,對她說:“你跟我去美國吧!”沒說幾次,蔣英就被他的真誠所打動,答應了求婚。


    1950年,錢學森準備迴國效力,然而卻遭到美國司法部的無理拘禁,隨後被關押在洛杉磯以南特米諾島的移民局拘留所。在那15天非人的折磨中,錢學森瘦了15公斤,還暫時失去了語言能力。


    即便在被美國政府軟禁期間,錢學森也沒有放棄科學研究,他寫成的專著《工程控製論》出版後在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科學美國人》雜誌希望對他作專題報道,並將其名字列入美國科學團體,但錢學森迴信拒絕了,信中明確寫道:“我是一名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一直心係祖國,渴望早日迴國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經過多方努力,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一家終於來到洛杉磯港口,等待登上迴國的郵輪。碼頭上擠滿了記者,有人追問錢學森是否還打算迴美國,他堅定地迴答說:“我不會再迴來,我沒有理由再迴來,這是我想了很長時間的決定。今後我打算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中國人民建設自己的國家,以便他們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1955年10月28日,錢學森一家抵達北京。第二天清早,他就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去了他在美國日夜想念的天安門。站在天安門廣場,麵對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錢學森感慨萬千:“我相信我一定能迴到祖國,現在,我終於迴來了!”


    迴國後,錢學森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工作,籌備建立力學研究所。此後,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中國的航天事業和國防建設中。


    在物質匱乏、專業人才短缺等重重困難麵前,錢學森沒有絲毫退縮。他以全部的智慧和勇氣,承擔起全國人民的期望。他帶領團隊成功設計出中國首枚導彈,為中國的導彈事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後來又參與研製了中國首顆人造衛星,開展載人航天研究,成為中國洲際導彈之父……他的成就讓中國在航天領域和國防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為國家的安全和發展立下了赫赫功勳。


    錢學森不僅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還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他淡泊名利,不在乎頭銜和榮譽,始終保持著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他注重培養年輕人才,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後人。


    錢學森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崇高品德,成為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是為科學事業不懈奮鬥的一生,是為祖國繁榮富強鞠躬盡瘁的一生。他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個睡前小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銘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銘鴻並收藏十萬個睡前小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