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連大捷的消息也傳到了郝亮的這裏,讓郝亮不自覺的想起另一世曾經的那個叱吒歐亞大陸的民族。


    “好在這一世有我”,郝亮故作高深,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


    曾經那位王者,打下了大片大片的疆土,但是並沒有固守下來,就像一場野火,燒過之後野草依然會在來年發芽生長。


    所以郝亮派去了李雲,還有玉都培養的那些年輕的學生娃。


    郝亮穿越而來,攜帶著現代的知識和智慧,仿佛一道閃耀的光芒,照亮了這個沉寂落後的地方。


    在玉都,郝亮向世人展現了他的博學和才華。他開設了許多新的學科,如物理學、化學、農學、數學等,這些知識讓人們大開眼界。幾年的時間裏,他從解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開始,到提高老百姓整體的文化水平,再到提升新一代年輕人的知識和科學素養,他付出了很多很多,而他製造的每一件新事物,也都成了這一批批學生奮發圖強的動力和信心。


    郝亮的努力得到了迴報,學生們對這些新學科充滿了熱情,他們積極探索、實驗,不斷追求真理。科學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發芽,茁壯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玉都的科學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人們運用科學知識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改善了生活質量。新的發明和技術湧現,城市變得更加繁榮和進步。


    郝亮的到來,如同一股春風,吹走了愚昧,帶來了知識的曙光。他的貢獻將永遠被銘記在玉都的曆史中,成為這個時代的傳奇。


    此刻的玉都已經悄然發生著變化,郝亮因為繁忙並未發現。


    一些百姓的家中,已經有了自己製作的各種家具。


    還有些百姓家中已經學會了自己製作熟皮革的技術。


    也有些老百姓,利用閑餘的時間,在山上搜羅了各種各樣的石頭以及五顏六色的沙土,他們用火燒,用水洗,發現著其中的奧妙。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開智吧。


    自第一代老師開始,越來越多的教書先生來到了玉都,被這種完全另類的教學方式所震撼。


    張恆作為玉都學校的第一任校長也有數年之久,也已經習慣了郝亮推行的教育方式,並深深的被郝亮所做的一切折服。


    看著一批批能文能武,能種地能養豬的學生,張恆內心是無比滿足的。


    在郝亮的熏陶下,他的世界觀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對讀書的目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曾經的自己,總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光耀門楣,為國效力。”


    “可歎自己十載寒窗,依然是個窮書生,還得靠老師的接濟。”


    “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同窗,無不和自己當初一樣。”


    “搞攀附,拉關係,請客送禮,整日流連於人情世故之中,早已沉淪在仕途的車轍之中。”


    “哎~”


    張恆歎息自己的從前,也歎息自己那些拋棄信念的同窗。


    “好在,好在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此刻的張恆,已經教出了數百名學生,雖然沒有一個通過科舉考入仕途,但是每一個學生拿出來都是人才,都可以為國家所用。


    而現如今被郝亮推薦,跟著李雲去尼森過的數十名學員就可能是第一批,從政為官的學生。


    而他們的入仕,無需考試。


    也正因為此,朝堂中,有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一些所謂的飽讀詩書的才子佳人,一些官宦世家的青年才俊,在得知尼森連下數座城池以後,也是通過各種關係,想求得一官半職。


    但是,都被皇帝拒絕了。


    原因無二,白玉堂不同意。


    作為自己征戰獲得的土地,自己就要有話語權,這是郝亮告訴他的。


    但是郝亮也同時告誡於他,不能對抗皇帝的意思。


    而現如今,白玉堂的所作所為,完全超出了皇帝預料,他從來沒有想過當年那個沒有主見,能力一般的兒子會成為當今的戰神,幾乎就是逢戰必勝。


    作為皇帝,他沒理由去製止白玉堂的所作所為,畢竟此時的白玉堂建立的功業,已經超過了自己乃至先輩,所以他隻能支持白玉堂,支持白玉堂的每一個決定。


    況且,白玉堂並沒有做出什麽忤逆皇帝的決定或者舉動,而是每一場戰況,都及時、如實的向他匯報。


    所以皇帝對白玉堂是無條件信任的。


    因為他早就發現,現在的情況,要是白玉堂想要皇位,他這個皇帝不給都不行。


    因為各懷鬼胎的其他皇子,就像是一盤散沙,不可能抱成一團。


    而對於皇帝來說,現在的白玉堂他也是怎麽看怎麽順眼。


    一是白玉堂的豐功偉績,是大涼多少年來都沒人能夠做得到的。


    其次是隻有這個兒子給他白家延續了香火,當有一天自己死了,白家至少後繼有人。


    第三,白玉堂身後有郝亮的支持。


    郝亮的出現,太過突然也很是不可思議,沒有人能想得通郝亮的能力,所以皇帝隻能慶幸這樣的人物出生在了大涼而不是其他國家。


    有郝亮,自己的理想才能實現。


    因此,白玉堂作為郝亮的打手,也算是皇帝自己的一支長矛,是要為自己實現理想的,所以他無論從各方麵都要支持的。


    所以當一些大臣提出新的國土,新的城鎮需要派遣官員的時候,皇帝力排眾議,允許白玉堂自己安排。


    當有人提出現在的科舉製度延續了千年之久,質疑皇帝破壞、不遵守國法的時候,皇帝隻是淡淡的迴了一句:“你 要是能打下一個國家,那個國家的官員任免權由你安排,可是你行嗎?”


    “可可,可我是個文官啊”,大臣還要狡辯。


    “所以,你在這裏打什麽秋風”,劉老將軍冷哼一聲道。


    “你,你,你,真是個老匹夫,你是武將你去打啊”,文官氣的臉紅脖子粗的道。


    “我老嘍,戰場就應該交給六皇子這樣的猛將,況且我的女兒乖巧懂事已為人婦,不像某些人,上梁不正下梁歪,盡生些紈絝,還得爹娘給他們求取功名。”


    “你胡說,我在遵守國法,為了大涼的發展,哪裏像你想的那麽齷齪。”


    “嗬嗬~!”


    迴應他的,隻有一聲淡漠的笑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異世:乞丐變首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行貓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行貓步並收藏穿越異世:乞丐變首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