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卻有一人緩緩站起身,年近七旬,胡須花白,滿是褶子的臉上帶著一絲淺笑。
兩位欽使都是迴過頭,看向那人。
秦淵上下打量,身體一震,失聲道:“岑宣和,你.....你是當年禮部主事岑宣和?”
那老者拱手道:“秦大人,多年不見,一向可好?”
“岑主事,你.....你怎在這裏?”秦淵一臉錯愕。
老者笑道:“秦大人忘記了,老夫本就是雲州人士。”
這時候已經有丫鬟仆從魚貫入堂,給每席端上酒菜,量雖不大,卻都很精致。
“原來兩位也是故人。”莫恆雁麵帶微笑。
跟他一起出現的佩劍人此刻就站在他身後,挺拔如鬆,魏長樂自然知道那必定是在貼身保護。
宴席之上,都有人貼身保護,莫恆雁顯然對自己的安危看得極重。
而在場眾人顯然都習以為常,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能夠貼身在莫恆雁身邊護衛,此人肯定是深得莫恆雁的信任,而且修為必然不弱。
魏長樂與莫恆雁的桌案隻有三步之遙,距離不遠,但卻幾乎感覺不到此人的氣息,由此也可證明此人必定是個厲害角色。
老者岑宣和含笑道:“大都尉,當年老朽在禮部當差,秦大人主管膳部,與老朽是同僚。”
故人相見,秦淵並無絲毫的喜悅,甚至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汗。
“王爺,你可認識這位岑先生?”莫恆雁看向魏長樂。
魏長樂打量幾眼,搖頭道:“沒什麽印象。大都尉,莫非本王應該認識他?”
“當然應該。”莫恆雁道:“岑先生入禮部之前,在崇文館擔任過校書郎!”
魏長樂不動聲色,心中卻是疑惑,還真不知道崇文館又是什麽所在。
而且這岑宣和在崇文館擔任校書郎,與自己應該認識他有什麽關係?
但他心中卻明白,這一瞬間,自己已經身處困境。
如果這岑宣和真的與越王趙貞是故人,必然熟識。
如此一來,自己的處境實在是兇險至極,隻要岑宣和指認自己不是貞皇子,後果不堪設想。
他想到這裏,立時便否認自己不認識岑宣和。
道理很簡單,隻要自己咬住根本不認識岑宣和,岑宣和即使指認,自己也能盡力應對。
“哦?”魏長樂鎮定自若,“原來他在崇文館當過差。”
岑宣和抬手撫須,不無得意道:“老朽當年在崇文館當差兩年,擔任校書郎。皇子們都在崇文館讀書,老朽記得當時王爺正好也在其中。”
魏長樂心下一凜。
他瞬間明白,崇文館竟是大梁皇子讀書的地方。
這樣說來,當時岑宣和在崇文館擔任校書郎,那還真的認識幾位皇子。
“皇子們讀書的文稿,都是老朽帶人編纂。”岑宣和傲然道:“諸皇子讀書之前,是老朽親自發放書稿,那時候每天都能見到王爺的。”
魏長樂笑道:“原來本王讀書的時候,是你在伺候。”
“雖然時隔多年,但王爺不至於認不出老朽吧?”岑宣和盯著魏長樂,“還是說王爺真的從未見過老朽?但老朽還真覺得王爺十分麵生,似乎從來不曾見過。”
兩位欽使心情也都是沉到穀底。
他們敢讓魏長樂假冒貞皇子,就是知道貞皇子一直在宮中,很少與朝臣接觸,甚至朝中諸多重臣也隻知道貞皇子之名,並無親眼見到。
雲州位處北方,這裏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本土門閥,朝廷和太原雖然也偶爾會調派官員往雲州任職,但往往都隻是曆練一番,很少有外來官員在此地長期任職。
雲州陷落後,外來官員更是早早逃離此地,隻有本土門閥士紳舍不得丟下家業,留下來成了塔靼的走狗。
而這些本土官僚士紳幾乎沒有幾個在朝中為官,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機會認識貞皇子。
而此刻突然蹦出個岑宣和,此人甚至在崇文館當過校書郎,對兩位欽使來說,此人的出現,簡直是致命的存在。
毫無疑問,莫恆雁從一開始,就懷疑魏長樂的身份。
正如蔡森所言,貞皇子受到皇帝和太後的寵愛,養尊處優,怎可能派出這位皇子前往酷冷無比的北國出使?
莫恆雁存有疑心,特意將岑宣和請了過來,就是當著所有人的麵,讓岑宣和辨認眼前這位到底是不是大梁皇子。
一旦岑宣和指認假冒,使團固然會迎來滅頂之災,兩國的談判也會因此而徹底斷送。
莫恆雁這一招可說是兇狠至極。
兩位欽使後背發涼,隻覺得大難臨頭。
本來是想著以皇子的身份,能見到右賢王,從而達成協議。
這下子倒好,右賢王還沒到雲州,這假皇子的身份變要被揭穿。
兩人看著魏長樂,全身緊繃,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
“岑宣和,你什麽時候崇文館當差?”魏長樂卻是鎮定自若,沉著如山。
岑宣和道:“永興七年六月入崇文館,永興九年四月調入了禮部,前後在崇文館近兩年。”
“永興七年?”魏長樂嘴角泛起一絲淺笑,腦中卻是飛速運轉。
上次在途中談及貞皇子的生辰,魏長樂記得很清楚,那貞皇子和自己竟是同年同月出生,都是永興三年九月生人。
岑宣和是永興七年六月入崇文館,那麽貞皇子當時如果在崇文館讀書,便隻有四歲左右,而岑宣和離開的時候,貞皇子也就六歲。
如今是大梁永興十九年,岑宣和離開崇文館已經十年。
七年前割讓雲州,那是永興十二年,所以岑宣和進了禮部沒到三年,就致仕迴了雲州。
所有人都盯著魏長樂,塔靼人更是目光如刀。
富麗堂皇的大堂內,一片死寂。
陡然間,卻聽得魏長樂驟然間大笑起來。
眾人麵麵相覷。
“岑宣和,你是不是老糊塗了?”魏長樂盯著岑宣和,也沒給好臉色:“你在崇文館當差,本王多大年紀?”
岑宣和一怔。
“本王當時不過四五歲,就算你在崇文館幹了兩年,但崇文館那麽多人,本王難道都能記得住?”魏長樂冷笑道:“你聲稱本王一定要認識你,你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
岑宣和頓時變色。
“你走的時候,本王也就六歲,至今本王依然會在崇文館讀書。”魏長樂淡淡道:“來來往往,崇文館也不知道有多少校書郎。若是這兩三年在崇文館當差,本王眼熟,也許能認出來,你都走了十年,還覺得本王應該記住你,簡直荒謬。本王在崇文館是為了讀書,可不是為了記住你們這些人。”
這話一說,在場眾人卻都是覺得魏長樂話糙理不糙。
就像今晚的酒宴,宴席散過之後,誰又會記得現在正端茶倒水的丫鬟仆從?
岑宣和在崇文館擔任校書郎的時候,越王才五六歲年紀,莫說這樣的孩童,就算是成年皇子,十年過後,也可能根本不認識岑宣和。
秦淵見魏長樂鎮定自若出言辯駁,立馬起身,麵向岑宣和:“本使記得,你調到禮部的時候,已經年近六旬,在禮部待了也就兩年多,便致仕迴鄉,我沒說錯吧?”
岑宣和皺眉道:“那又如何?”
“岑宣和,你為何致仕歸鄉,當真不記得了?”秦淵冷哼一聲,“非要本使在這些人麵前說出來嗎?”
岑宣和眼角抽動。
“秦大人,既然都講到這了,就說出來讓大家聽聽。”魏長樂笑眯眯道:“否則大家雲山霧罩,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何事。”
秦淵不客氣道:“他在禮部當差,掌理祠部諸事,但屢屢出現差錯,有一次甚至因為差錯導致禮部堂官被聖上一頓訓斥。也正是那次過後,禮部堂官勸說這位岑先生主動致仕,如此還能保有致仕官身,迴鄉能得到一些良田,也不用繳納賦稅。”
岑宣和頓時顯出尷尬之色,並不辯駁,顯然確實如此。
“原來如此。”魏長樂哈哈笑道:“辦錯差事,自然是年紀大了,腦子糊塗。岑宣和,你連差事都辦不好,還能記得本王?”
他抬起手,招了招,道:“你說對本王麵生,那靠近過來,仔細瞧瞧,是否真的沒見過?本王不認識你,但你卻未必不認識本王。”
他這是以退為進,如果堅持說互相不應該認識,反倒顯得心虛。
莫恆雁瞥了魏長樂一眼,笑道:“十年不見,就算當年岑先生認識王爺,如今形貌改變,不認識也是可能。”
“大都尉言之有理!”魏長樂看著莫恆雁,問道:“大都尉,這岑宣和擔任什麽官職?”
莫恆雁笑道:“他年事已高,並無任職。但滿腹才學,是雲州有名的大儒。”
“一大把年紀,半隻腳都踏進棺材了,何必勞動他跑來參加宴席。”魏長樂歎道:“大都尉,本王是個直性子,有什麽就說什麽。你請他前來,該不會是為了讓他辨識本王是真是假吧?”
莫恆雁一怔,倒想不到魏長樂竟會直接將這話說出來。
“王爺誤會了。”莫恆雁立刻笑道:“這天下,誰敢假冒大梁皇子?”
魏長樂哈哈一笑,道:“那也不一定,這天下有的是膽大包天之輩!”
忽聽下麵有人淡淡道:“你這話說的也不錯。山陰縣令魏長樂膽大包天,本侯六千鐵騎攻打山陰,他非但不逃,還帶人堅守城池。本侯損兵折將,敗戰而歸,但對魏長樂還是心存欽佩。”
眾人頓時都看向說話之人。
魏長樂移目看過去,說話之人正是骨都侯唿衍天都。
“別人有沒有膽子冒充皇子,本侯不知,但如果梁國隻有一人敢這麽做,本侯斷定就是魏長樂!”唿衍天都目光如刀,直視魏長樂:“若他敢冒充皇子出使,梁國是否會饒恕他本侯不知,但他戲弄塔靼,本侯會親手砍下他腦袋!”
兩位欽使都是迴過頭,看向那人。
秦淵上下打量,身體一震,失聲道:“岑宣和,你.....你是當年禮部主事岑宣和?”
那老者拱手道:“秦大人,多年不見,一向可好?”
“岑主事,你.....你怎在這裏?”秦淵一臉錯愕。
老者笑道:“秦大人忘記了,老夫本就是雲州人士。”
這時候已經有丫鬟仆從魚貫入堂,給每席端上酒菜,量雖不大,卻都很精致。
“原來兩位也是故人。”莫恆雁麵帶微笑。
跟他一起出現的佩劍人此刻就站在他身後,挺拔如鬆,魏長樂自然知道那必定是在貼身保護。
宴席之上,都有人貼身保護,莫恆雁顯然對自己的安危看得極重。
而在場眾人顯然都習以為常,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能夠貼身在莫恆雁身邊護衛,此人肯定是深得莫恆雁的信任,而且修為必然不弱。
魏長樂與莫恆雁的桌案隻有三步之遙,距離不遠,但卻幾乎感覺不到此人的氣息,由此也可證明此人必定是個厲害角色。
老者岑宣和含笑道:“大都尉,當年老朽在禮部當差,秦大人主管膳部,與老朽是同僚。”
故人相見,秦淵並無絲毫的喜悅,甚至額頭上已經冒出冷汗。
“王爺,你可認識這位岑先生?”莫恆雁看向魏長樂。
魏長樂打量幾眼,搖頭道:“沒什麽印象。大都尉,莫非本王應該認識他?”
“當然應該。”莫恆雁道:“岑先生入禮部之前,在崇文館擔任過校書郎!”
魏長樂不動聲色,心中卻是疑惑,還真不知道崇文館又是什麽所在。
而且這岑宣和在崇文館擔任校書郎,與自己應該認識他有什麽關係?
但他心中卻明白,這一瞬間,自己已經身處困境。
如果這岑宣和真的與越王趙貞是故人,必然熟識。
如此一來,自己的處境實在是兇險至極,隻要岑宣和指認自己不是貞皇子,後果不堪設想。
他想到這裏,立時便否認自己不認識岑宣和。
道理很簡單,隻要自己咬住根本不認識岑宣和,岑宣和即使指認,自己也能盡力應對。
“哦?”魏長樂鎮定自若,“原來他在崇文館當過差。”
岑宣和抬手撫須,不無得意道:“老朽當年在崇文館當差兩年,擔任校書郎。皇子們都在崇文館讀書,老朽記得當時王爺正好也在其中。”
魏長樂心下一凜。
他瞬間明白,崇文館竟是大梁皇子讀書的地方。
這樣說來,當時岑宣和在崇文館擔任校書郎,那還真的認識幾位皇子。
“皇子們讀書的文稿,都是老朽帶人編纂。”岑宣和傲然道:“諸皇子讀書之前,是老朽親自發放書稿,那時候每天都能見到王爺的。”
魏長樂笑道:“原來本王讀書的時候,是你在伺候。”
“雖然時隔多年,但王爺不至於認不出老朽吧?”岑宣和盯著魏長樂,“還是說王爺真的從未見過老朽?但老朽還真覺得王爺十分麵生,似乎從來不曾見過。”
兩位欽使心情也都是沉到穀底。
他們敢讓魏長樂假冒貞皇子,就是知道貞皇子一直在宮中,很少與朝臣接觸,甚至朝中諸多重臣也隻知道貞皇子之名,並無親眼見到。
雲州位處北方,這裏的官員大部分都是本土門閥,朝廷和太原雖然也偶爾會調派官員往雲州任職,但往往都隻是曆練一番,很少有外來官員在此地長期任職。
雲州陷落後,外來官員更是早早逃離此地,隻有本土門閥士紳舍不得丟下家業,留下來成了塔靼的走狗。
而這些本土官僚士紳幾乎沒有幾個在朝中為官,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機會認識貞皇子。
而此刻突然蹦出個岑宣和,此人甚至在崇文館當過校書郎,對兩位欽使來說,此人的出現,簡直是致命的存在。
毫無疑問,莫恆雁從一開始,就懷疑魏長樂的身份。
正如蔡森所言,貞皇子受到皇帝和太後的寵愛,養尊處優,怎可能派出這位皇子前往酷冷無比的北國出使?
莫恆雁存有疑心,特意將岑宣和請了過來,就是當著所有人的麵,讓岑宣和辨認眼前這位到底是不是大梁皇子。
一旦岑宣和指認假冒,使團固然會迎來滅頂之災,兩國的談判也會因此而徹底斷送。
莫恆雁這一招可說是兇狠至極。
兩位欽使後背發涼,隻覺得大難臨頭。
本來是想著以皇子的身份,能見到右賢王,從而達成協議。
這下子倒好,右賢王還沒到雲州,這假皇子的身份變要被揭穿。
兩人看著魏長樂,全身緊繃,實在不知該如何應對。
“岑宣和,你什麽時候崇文館當差?”魏長樂卻是鎮定自若,沉著如山。
岑宣和道:“永興七年六月入崇文館,永興九年四月調入了禮部,前後在崇文館近兩年。”
“永興七年?”魏長樂嘴角泛起一絲淺笑,腦中卻是飛速運轉。
上次在途中談及貞皇子的生辰,魏長樂記得很清楚,那貞皇子和自己竟是同年同月出生,都是永興三年九月生人。
岑宣和是永興七年六月入崇文館,那麽貞皇子當時如果在崇文館讀書,便隻有四歲左右,而岑宣和離開的時候,貞皇子也就六歲。
如今是大梁永興十九年,岑宣和離開崇文館已經十年。
七年前割讓雲州,那是永興十二年,所以岑宣和進了禮部沒到三年,就致仕迴了雲州。
所有人都盯著魏長樂,塔靼人更是目光如刀。
富麗堂皇的大堂內,一片死寂。
陡然間,卻聽得魏長樂驟然間大笑起來。
眾人麵麵相覷。
“岑宣和,你是不是老糊塗了?”魏長樂盯著岑宣和,也沒給好臉色:“你在崇文館當差,本王多大年紀?”
岑宣和一怔。
“本王當時不過四五歲,就算你在崇文館幹了兩年,但崇文館那麽多人,本王難道都能記得住?”魏長樂冷笑道:“你聲稱本王一定要認識你,你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
岑宣和頓時變色。
“你走的時候,本王也就六歲,至今本王依然會在崇文館讀書。”魏長樂淡淡道:“來來往往,崇文館也不知道有多少校書郎。若是這兩三年在崇文館當差,本王眼熟,也許能認出來,你都走了十年,還覺得本王應該記住你,簡直荒謬。本王在崇文館是為了讀書,可不是為了記住你們這些人。”
這話一說,在場眾人卻都是覺得魏長樂話糙理不糙。
就像今晚的酒宴,宴席散過之後,誰又會記得現在正端茶倒水的丫鬟仆從?
岑宣和在崇文館擔任校書郎的時候,越王才五六歲年紀,莫說這樣的孩童,就算是成年皇子,十年過後,也可能根本不認識岑宣和。
秦淵見魏長樂鎮定自若出言辯駁,立馬起身,麵向岑宣和:“本使記得,你調到禮部的時候,已經年近六旬,在禮部待了也就兩年多,便致仕迴鄉,我沒說錯吧?”
岑宣和皺眉道:“那又如何?”
“岑宣和,你為何致仕歸鄉,當真不記得了?”秦淵冷哼一聲,“非要本使在這些人麵前說出來嗎?”
岑宣和眼角抽動。
“秦大人,既然都講到這了,就說出來讓大家聽聽。”魏長樂笑眯眯道:“否則大家雲山霧罩,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何事。”
秦淵不客氣道:“他在禮部當差,掌理祠部諸事,但屢屢出現差錯,有一次甚至因為差錯導致禮部堂官被聖上一頓訓斥。也正是那次過後,禮部堂官勸說這位岑先生主動致仕,如此還能保有致仕官身,迴鄉能得到一些良田,也不用繳納賦稅。”
岑宣和頓時顯出尷尬之色,並不辯駁,顯然確實如此。
“原來如此。”魏長樂哈哈笑道:“辦錯差事,自然是年紀大了,腦子糊塗。岑宣和,你連差事都辦不好,還能記得本王?”
他抬起手,招了招,道:“你說對本王麵生,那靠近過來,仔細瞧瞧,是否真的沒見過?本王不認識你,但你卻未必不認識本王。”
他這是以退為進,如果堅持說互相不應該認識,反倒顯得心虛。
莫恆雁瞥了魏長樂一眼,笑道:“十年不見,就算當年岑先生認識王爺,如今形貌改變,不認識也是可能。”
“大都尉言之有理!”魏長樂看著莫恆雁,問道:“大都尉,這岑宣和擔任什麽官職?”
莫恆雁笑道:“他年事已高,並無任職。但滿腹才學,是雲州有名的大儒。”
“一大把年紀,半隻腳都踏進棺材了,何必勞動他跑來參加宴席。”魏長樂歎道:“大都尉,本王是個直性子,有什麽就說什麽。你請他前來,該不會是為了讓他辨識本王是真是假吧?”
莫恆雁一怔,倒想不到魏長樂竟會直接將這話說出來。
“王爺誤會了。”莫恆雁立刻笑道:“這天下,誰敢假冒大梁皇子?”
魏長樂哈哈一笑,道:“那也不一定,這天下有的是膽大包天之輩!”
忽聽下麵有人淡淡道:“你這話說的也不錯。山陰縣令魏長樂膽大包天,本侯六千鐵騎攻打山陰,他非但不逃,還帶人堅守城池。本侯損兵折將,敗戰而歸,但對魏長樂還是心存欽佩。”
眾人頓時都看向說話之人。
魏長樂移目看過去,說話之人正是骨都侯唿衍天都。
“別人有沒有膽子冒充皇子,本侯不知,但如果梁國隻有一人敢這麽做,本侯斷定就是魏長樂!”唿衍天都目光如刀,直視魏長樂:“若他敢冒充皇子出使,梁國是否會饒恕他本侯不知,但他戲弄塔靼,本侯會親手砍下他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