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道離開那座城鎮後,繼續踏上他的旅程。不久,他來到了一處風景如畫但卻透著幾分神秘的山穀。


    這山穀中住著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落,村民們勤勞善良,但近來卻遭遇了一係列離奇之事。先是莊稼莫名枯萎,接著牲畜無故生病,整個村子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村長聽聞李尋道的大名,親自前來求助。李尋道凝望著山穀,心中起卦,得“澤雷隨”卦。


    他對村長說道:“隨卦,元亨利貞,無咎。此卦象所示,乃是外界之氣擾亂了此地的風水。穀口之氣不暢,需在穀口兩側種上翠竹,引清風入內。且每日辰時,於村中央敲響銅鑼,以震散濁氣。”


    村長半信半疑,但別無他法,隻能照做。


    幾日過去,情況並未好轉,村民們開始懷疑李尋道的能力。


    李尋道並未慌亂,再次起卦,這次是“火水未濟”卦。


    他神色嚴肅地說道:“未濟卦,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此卦表明,問題的根源在於地下水源被汙。村東有一古井,需深挖清理,井底放置白石,以淨化水源。”


    村民們依照指示行動,果然,莊稼漸漸恢複生機,牲畜也不再生病。


    李尋道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座繁華的都城。都城中有一位權貴,府邸華美,卻夜夜噩夢纏身,身體日漸衰弱。


    權貴聽聞李尋道能解疑難,連忙將他請入府中。李尋道在府中踱步,觀察四周,然後起卦為“風天小畜”卦。


    他對權貴說道:“小畜卦,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此府雖大,然布局失衡,西方之氣過盛。需在府西建一水池,池中養錦鯉九條,以調和陰陽。臥室內的床榻需移至東南角,避開煞氣。”


    權貴依言而行,果然不再做噩夢,身體也逐漸康複。


    此事傳出,都城中又有一位富商前來。富商稱其商船出海,屢屢遭遇風暴,損失慘重。


    李尋道起卦為“水地比”卦,說道:“比卦,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商船出海之時,方位有誤。下次出海,當選在月圓之夜,船頭朝向東南,且船身需塗以朱砂符文,可保平安。”


    富商感恩戴德,送上厚禮。


    李尋道卻婉拒道:“吾之行,隻為助人,非為財帛。”


    一日,李尋道在街頭偶遇一位書生。書生滿臉愁容,原來他屢試不第,心灰意冷。


    李尋道為其起卦為“雷山小過”卦。


    說道:“小過卦,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書生莫急,你之困境,在於心高氣傲。讀書應腳踏實地,從基礎學起。且考試之時,莫要急於求成,穩中求勝方為上策。”


    書生聽後,恍然大悟,發奮苦讀,終得功名。


    這時,皇宮之中傳來消息,皇後身懷六甲,卻胎象不穩。皇帝心急如焚,召李尋道入宮。


    李尋道起卦為“地澤臨”卦。


    言道:“臨卦,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皇後之胎,需小心嗬護。寢宮之內,南方擺放百合,西方懸掛玉佩,以安胎氣。飲食需以清淡為主,忌辛辣油膩。”


    皇後依照其法,胎象漸穩。


    李尋道的名聲在都城傳頌開來,然而,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怨恨。


    一位邪惡的巫師,聽聞李尋道的事跡,決定與他一較高下。巫師在城中設下法壇,揚言要讓李尋道當眾出醜。


    李尋道毫不畏懼,欣然赴約。


    巫師率先施法,口中念念有詞:“黑暗降臨,惡靈叢生,詛咒加身,不得超生。”


    一時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大作。


    李尋道卻微微一笑,起卦為“乾為天”卦。


    大聲說道:“乾卦,元亨利貞。朗朗乾坤,豈容你這邪術作祟!”


    說罷,他手中桃木劍一揮,一道金光閃過,烏雲散去,狂風停歇。


    巫師見狀,又施展出更加強大的邪術。


    李尋道再次起卦,這次是“坤為地”卦。


    他喝道:“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吾之正氣,破你之邪術!”


    隻見李尋道周身泛起一層柔和的光芒,將巫師的邪術盡數抵擋。


    巫師見勢不妙,想要逃走。李尋道豈會放過他,拋出一張符咒,將巫師定在原地。


    經過一番較量,巫師終於敗下陣來,向李尋道求饒。


    李尋道說道:“你若真心悔改,從此不再為惡,我便饒你性命。”


    巫師連連點頭,發誓改過自新。


    李尋道離開都城後,一路向南而行。行至一處幽靜的山林,聽聞此處有一座古寺,寺中常有靈異之事發生。


    李尋道決定前往一探究竟。踏入古寺,隻見寺內香煙嫋嫋,卻透著一股陰森之氣。寺中主持見李尋道前來,趕忙上前求助。


    李尋道圍繞古寺走了一圈,心中起卦,得“山風蠱”卦。他神色凝重地對主持說道:“蠱卦,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此寺被邪祟之氣所擾,乃是因後山陰氣過重。需在寺後種植柏樹七七四十九棵,以鎮陰氣。且每日酉時,於寺門誦讀《金剛經》,驅邪扶正。”


    主持依言而行,數日後,寺中陰森之氣漸消。


    李尋道繼續前行,來到一個熱鬧的小鎮。鎮中有一富戶,家中幼子突然失語,遍尋名醫無果。富戶聽聞李尋道的能耐,懇請他相助。


    李尋道起卦為“雷水解”卦,說道:“解卦,利西南。無所往,其來複吉。有攸往,夙吉。此子失語,因家中西南角擺放之物衝犯其命。移去西南角之銅鏡,於此處放置一盆水仙,可解此厄。”


    富戶照做,幼子不久便能開口說話。


    李尋道的名聲越傳越遠,甚至傳到了一座神秘的仙島。仙島島主派人前來,請李尋道上島一敘。


    李尋道登上仙島,隻見島上雲霧繚繞,仙氣彌漫。島主道出苦衷,原來仙島近年來靈氣漸弱,眾仙修煉受阻。


    李尋道起卦為“風水渙”卦,言道:“渙卦,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島中靈氣渙散,因島心湖泊靈氣外泄。需在湖底布下靈陣,以聚靈氣。且於島東建一座靈塔,引星辰之力入島。”


    島主依計行事,仙島靈氣逐漸恢複。


    此時,江湖中出現了一個神秘組織,專門掠奪各門派的秘籍珍寶。各門派聯合起來,請求李尋道指點。


    李尋道起卦為“火天大有”卦,說道:“大有卦,元亨。此組織看似強大,實則內部矛盾重重。從其南方分支入手,可尋得破綻。各派需團結一致,定能破敵。”


    在李尋道的指引下,各門派成功擊潰神秘組織,奪迴秘籍珍寶。


    一日,李尋道在荒野中遇到一位落魄的劍客。劍客滿臉悲憤,言其祖傳寶劍無故斷裂,自此劍法無法精進。


    李尋道起卦為“澤山鹹”卦,說道:“鹹卦,亨,利貞,取女吉。此乃命中一劫,劍斷非禍,而是轉機。往北方尋找一位鑄劍大師,他能為你重鑄寶劍,助你突破劍道瓶頸。”


    劍客依言前往,果然尋得大師,重鑄寶劍,劍法更上一層樓。


    李尋道行至一座古老的城池,城中突發疫病,人心惶惶。城主懇請李尋道拯救百姓。


    李尋道起卦為“地水師”卦,說道:“師卦,貞,丈人吉,無咎。此疫病乃地氣不正所致。在城中心挖掘深井,引地下清泉,可淨化地氣。且在城門張貼符咒,阻擋病氣入內。”


    城主迅速安排,疫病漸漸得到控製。


    這一日,李尋道在山間遇到一位采藥老人。老人為尋一味珍貴草藥,已在山中徘徊多日。


    李尋道起卦為“天風姤”卦,說道:“姤卦,女壯,勿用取女。此藥草藏於山頂懸崖邊,有靈蛇守護。需在午時,以雄黃驅蛇,方可采得。”


    老人按照李尋道的指示,成功采得草藥。


    李尋道的傳奇事跡傳遍江湖,然而,也引來了一位隱世的邪道高手。邪道高手向李尋道發出挑戰,欲證明自己的實力更強。


    兩人在一片空曠之地相對而立。邪道高手率先出招,施展詭異功法,周圍頓時陰風陣陣。


    李尋道不慌不忙,起卦為“兌為澤”卦,喝道:“兌卦,亨,利貞。澤水為正,邪風必散!”


    隻見李尋道周身泛起光芒,形成一道屏障,擋住了邪道高手的攻擊。


    邪道高手見狀,加大功力,招式越發狠辣。


    李尋道再次起卦,這次是“艮為山”卦,大聲道:“艮卦,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山之穩固,不動如山,任你如何攻擊,我自巋然不動!”


    邪道高手久攻不下,漸漸力竭。


    李尋道趁機反擊,一舉擊敗邪道高手。


    李尋道擊敗邪道高手後,繼續雲遊四海。這一日,他來到了一座邊陲小城。


    剛進城,便見城中百姓神色憂慮,街頭巷尾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李尋道詢問一位老者,方知此城數月來滴雨未降,土地幹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李尋道決定幫助他們,他尋了一處安靜之地,靜心起卦,得“水雷屯”卦。


    他對著圍攏而來的百姓說道:“屯卦,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此卦象表明,天旱乃陰陽失調所致。城之東方,有一廢棄水潭,需將其清理,引入河水,可聚水氣。再者,於城北搭建祭台,每日卯時,眾人誠心祈雨。”


    百姓們半信半疑,但別無他法,隻能依言行事。


    數日後,天空依舊晴朗無雲,百姓們開始心生怨言。李尋道卻不慌不忙,再次起卦,乃是“天火同人”卦。


    他安撫眾人道:“同人卦,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莫急莫急,此卦乃吉兆,不出三日,必有甘霖。”


    果然,第三日午後,天空烏雲密布,雷聲轟鳴,一場傾盆大雨滋潤了幹涸的土地。


    百姓們對李尋道感恩戴德,而李尋道卻未多做停留,繼續踏上征程。


    不久,他來到了一處山穀。穀中煙霧繚繞,神秘莫測。穀中有一修仙門派,近日門派中弟子修煉時常走火入魔,掌門為此憂心忡忡。


    李尋道受邀前往查看,起卦為“澤風大過”卦。


    他對掌門說道:“大過卦,棟橈,利有攸往,亨。貴派風水有恙,穀中巽位風力過強,擾亂靈氣。需在巽位種植靈木,以緩風力。且派中修煉功法恐有缺陷,當重新修訂。”


    掌門依照李尋道所言整改,門派弟子修煉再無異常。


    李尋道離開山穀,行至一片森林。森林中常有猛獸出沒,傷害過往行人。


    一位獵戶求助於他,李尋道起卦為“雷地豫”卦。


    說道:“豫卦,利建侯行師。此乃警示之卦,森林之中,艮位有邪靈作祟,引動猛獸狂性。需在艮位設下法陣,以鎮邪靈。且獵戶們狩獵之時,不可趕盡殺絕,需遵循天道,留有生機。”


    獵戶們依法行事,森林恢複平靜。


    這時候,江湖中流傳著一座神秘洞府的傳說,據說其中藏有無盡寶藏和絕世秘籍。眾多江湖人士趨之若鶩,卻無一人能活著出來。


    李尋道聽聞此事,決定一探究竟。進入洞府,四周牆壁閃爍著奇異光芒,陣陣寒風撲麵而來。


    李尋道起卦為“山地剝”卦。


    他喃喃自語道:“剝卦,不利有攸往。此洞府危機重重,需小心謹慎。”


    在洞府中,李尋道遭遇重重機關陷阱,憑借著高深的卦術和過人的智慧,一次次化險為夷。


    終於,他來到了洞府深處,隻見一巨大石台上放置著一個寶盒。


    李尋道再次起卦,這次是“火風鼎”卦。


    他心中有了計較,緩緩走近寶盒,口中念道:“鼎卦,元吉,亨。此乃天賜之寶,然不可貪多,取之有道。”


    打開寶盒,裏麵光芒四射,李尋道隻取了一本秘籍,便轉身離開。


    李尋道的行蹤引起了一位魔道高手的注意,此人妄圖搶奪秘籍。


    兩人在一片荒野相遇,魔道高手惡狠狠地說道:“李尋道,交出秘籍,饒你不死!”


    李尋道麵無懼色,起卦為“巽為風”卦。


    迴道:“巽卦,小亨,利攸往,利見大人。你這魔道妖孽,休想染指秘籍。”


    一場激戰展開,李尋道憑借著卦術的加持,與魔道高手打得難解難分。


    關鍵時刻,李尋道看準時機,使出一招絕招,將魔道高手擊敗。


    李尋道帶著秘籍繼續前行,一路上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他來到一座漁村,漁村近來漁獲稀少,漁民們生活艱難。


    李尋道起卦為“水天需”卦。


    對漁民們說道:“需卦,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出海之時,需往東南方向行駛,且在船頭掛上紅綢,可獲豐收。”


    漁民們依言而行,果然漁獲滿滿。


    李尋道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引來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李尋道離開漁村後,繼續踏上他的玄幻之旅。一路上,他聽聞了一個神秘的傳說。據說在遙遠的岐山之巔,隱藏著一座古老的遺跡,其中蘊含著無盡的神秘力量和絕世珍寶。然而,這座岐山被重重迷霧所籠罩,周圍地形複雜,險象環生,且有神秘的禁製守護,使得無數試圖探尋的人都望而卻步。


    李尋道對這個傳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決定前往岐山一探究竟。經過數日的跋涉,他終於來到了岐山腳下。眼前的岐山高聳入雲,雲霧繚繞,給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感覺。


    李尋道深吸一口氣,開始登山。一路上,他遭遇了各種奇異的景象和危險的陷阱。但憑借著他的智慧和對卦象的理解,他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


    在攀爬的過程中,李尋道發現岐山的地形似乎蘊含著某種規律。他停下腳步,靜心起卦,得到了“澤山鹹”卦。他口中念念有詞:“鹹卦,亨,利貞,取女吉也。澤上有山,山上有澤,澤水潤下而山承之,陰陽交感之象。此山之形,莫非是按照某種陰陽交感之理而形成?”


    經過一番仔細觀察和推算,他似乎領悟到了一些端倪。按照卦象的指引,他避開了一些看似安全實則暗藏玄機的路徑,選擇了一些看似艱難但卻符合陰陽之道的道路。


    隨著不斷深入岐山,李尋道感覺到周圍的靈氣愈發濃鬱,而神秘的禁製之力也越發強大。他再次起卦,這次是“雷風恆”卦。他思索片刻後說道:“恆卦,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雷風相搏,剛柔並濟,持之以恆則可突破困境。看來這禁製雖強,但隻要我找到其規律,持之以恆,定能找到突破之法。”


    李尋道繼續前行,仔細感受著禁製的波動,不斷調整自己的步伐和氣息。突然,他發現前方有一處氣場較為薄弱的地方。他深吸一口氣,運轉體內靈力,口中念起一段神秘的口訣:“天地玄宗,萬氣本根,陰陽相濟,混沌初開……”,然後猛地衝向那處薄弱點。


    在一陣光芒閃爍之後,他成功地突破了禁製,進入了遺跡內部。遺跡中彌漫著古老而神秘的氣息,四周的牆壁上刻滿了各種奇怪的符號和圖案。


    李尋道小心翼翼地在遺跡中探索著,突然聽到了一陣低沉的咆哮聲。他警惕地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隻見一隻巨大的守護獸出現在他麵前。


    守護獸通體散發著強大的氣息,眼神中透露出兇狠和威嚴。李尋道不敢怠慢,迅速起卦,得到了“天山遁”卦。他心中暗忖:“遁卦,亨,小利貞。此時不宜與這守護獸硬拚,需暫避其鋒芒,尋找其弱點。”


    他開始圍繞著守護獸遊走,仔細觀察它的行動規律和攻擊方式。在一次守護獸攻擊的間隙,他發現了其腹部有一處較為薄弱的部位。


    李尋道看準時機,再次念起口訣,施展出一招淩厲的法術,直擊守護獸的腹部弱點。守護獸吃痛,發出一聲怒吼,但李尋道並沒有給它喘息的機會,繼續發動攻擊。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守護獸終於被李尋道擊敗。此時,遺跡中突然閃耀出奇異的光芒,一座神秘的寶庫出現在他眼前。


    李尋道走近寶庫,寶庫門上刻著一些複雜的卦象和符文。他靜下心來,仔細研究這些卦象和符文,運用自己對易經八卦的深刻理解,開始解卦。


    經過一番推算,他終於找到了打開寶庫的方法。寶庫門緩緩打開,裏麵擺滿了各種珍貴的法寶、秘籍和奇異的珍寶。


    李尋道心中大喜,但他並沒有被喜悅衝昏頭腦。他深知這些寶物並非輕易可得,其中或許隱藏著更深的玄機。


    他拿起一本秘籍,翻開一看,上麵記載著一種古老的修煉法門。然而,這種法門似乎需要特定的條件和環境才能修煉成功。


    李尋道再次起卦,這次是“坤為地”卦。他輕聲說道:“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此法門需順應大地之勢,以陰柔之力為引……”


    根據卦象的提示,李尋道在寶庫中找到了一處特殊的地方,這裏的地氣格外濃鬱。他按照秘籍上的方法,開始修煉起來。


    隨著修煉的深入,他周圍的靈氣逐漸匯聚,形成了一個奇異的氣場。李尋道感覺自己的實力在不斷提升,對天地之道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當他修煉完畢後,站起身來,心中充滿了自信和感慨。他深知,這趟岐山遺跡之行,讓他對陰陽五行、易經八卦等知識有了更深刻的領悟,也為他未來的修行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尋道離開寶庫,準備離開岐山。在下山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受傷的老者。李尋道心生憐憫,上前為老者療傷。


    老者感激地看著他,說道:“年輕人,你能來到這裏,想必是有非凡的本領和機緣。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可否答應?”


    李尋道拱手道:“老人家,您但說無妨,隻要我力所能及,定當相助。”


    老者歎了口氣,說道:“在這岐山附近,有一個村莊,近來遭受了一場莫名的災難。村莊周圍的風水被打亂,邪氣彌漫,村民們紛紛患病,苦不堪言。我曾試圖尋找解決之法,但無奈實力有限。我看你精通卦象之術,或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李尋道聽聞此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他跟隨老者來到了村莊。


    經過一番觀察和起卦,李尋道發現村莊的風水格局被一種邪惡的力量所幹擾。他對著村民們說道:“此村之風水,原本應是山環水抱,藏風聚氣之地。然而,如今卻有一股陰邪之氣盤踞,擾亂了五行之氣的平衡。需在村東之位,挖掘一池塘,以引動水氣,化解陰邪。同時,在村子的四周,按照八卦之位,埋下八塊靈石,以調和氣場。”


    村民們聽了他的話,紛紛行動起來。不久之後,池塘挖成,靈石也按照方位埋下。


    李尋道再次施展法術,口中念道:“天地自然,穢炁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隻見一道光芒閃過,村莊中的陰邪之氣逐漸消散,村民們的病情也開始好轉。


    村民們對李尋道感激涕零,紛紛拿出家中的財物相贈,但李尋道卻婉言謝絕了。他說道:“我修行之人,本就應為世間蒼生排憂解難,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告別了村民,李尋道繼續踏上他的旅程。他深知,在這廣袤的天地之間,還有更多的奧秘等待著他去探索,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去麵對……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尋道遊曆了許多地方,每到一處,他都會運用自己的卦術和知識,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他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


    一次,他來到了一個繁華的城鎮。這個城鎮看似熱鬧非凡,但李尋道卻察覺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他在城中漫步,心中暗自起卦,得到了“澤火革”卦。


    李尋道心中一動,喃喃自語道:“革卦,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看來這個城鎮即將麵臨一場變革啊……”


    他開始深入調查,發現城鎮中存在著兩個勢力龐大的家族,他們為了爭奪資源和權力,明爭暗鬥,使得城鎮中的局勢變得緊張而複雜。


    李尋道決定化解這場危機。他分別拜訪了兩個家族的族長,向他們講述了卦象所顯示的危機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


    他說道:“兩位族長,如今的局勢猶如澤火相交,若繼續爭鬥下去,必將兩敗俱傷。需知‘同人於野,亨’,隻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共同發展,使城鎮繁榮昌盛。”


    兩位族長聽了他的話,陷入了沉思。李尋道趁熱打鐵,又向他們講述了一些陰陽調和、和諧共處的道理。


    經過一番勸說,兩位族長終於被他的誠意和智慧所打動,決定握手言和,共同為城鎮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李尋道的幫助下,城鎮中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兩個家族也開始合作,共同推動了城鎮的繁榮。


    人們對李尋道的敬仰之情愈發深厚,而李尋道卻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深知,修行之路永無止境,他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蜀秘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一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一虹並收藏古蜀秘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