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聯合後,又和孫權打了一張,但是後麵誰都沒有撈到好處,於是便都罷兵言和了!而劉繇也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劉繇也知道自己無望繼續做揚州牧了,於是便主動上書辭去揚州牧一職由孫權代之!


    當洛陽劉協收到樣子劉繇的折子後,歎了口氣,而後便下旨封劉繇為候,讓其返迴老家做個逍遙王爺了!


    畢竟都是劉氏後羿,意思劉協也並不想為難他!


    劉繇收到聖旨後,當場便哭了起來!


    這時他才明白什麽人都靠不住,原來靠得住的還是自家人啊!


    於是第二日,劉繇便去和陶謙辭行了!


    其實劉繇對陶謙映象還是不錯的,所以便規勸了陶謙幾句,實際上陶謙一直以來都沒有想過要叛國,隻是如今自己手中的權柄自己放不下罷了!


    劉繇的一番話也大動了陶謙,於是陶謙便親自休書一封讓劉繇帶到洛陽向劉協示好!


    劉繇看到陶謙的決定後,頓時便開心了,雖然如今自己隻是個閑散候爺,但是自己好歹也宗親吧!


    而且如今劉氏有重新崛起,劉協將會成為一個明君,相信劉協也會理解陶謙的苦楚的!


    徐州本就是四戰之地,而且徐州百姓富足,誰都覬覦徐州,隻是如今徐州有陶謙坐陣,且如今各地諸侯都忙得不可開交的!


    所以如今才沒有誰對徐州有什麽想法,當然,除了孫權,但是如今孫權也被擊敗了,這個號稱已經稱霸江東的小子都敗在了陶謙的手上!


    雖然並不是隻敗在陶謙的手上,但是卻還是說明徐州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軟弱!


    同時如今徐州陶謙又和袁術結盟了,兩大實力如今已經差不多占據半個中原地區了!如今隻有兗州陳邈,冀州袁紹,青州等地的黃巾軍,以及北海孔融!這幾大諸侯都沒有袁術和陶謙兩人的實力強盛!


    袁紹經曆了大敗後,到如今都還在舔食者自己的傷口!


    如今袁術已經占據了整個豫州,加上揚州的一個淮南郡,已經兗州的兩個郡國,如今在諸侯實力排行榜上袁紹可以說穩穩的位居第一!


    而接下來便徐州陶謙了,徐州陶謙坐擁徐州三郡三郡國,東莞郡,琅琊國,彭城國,東海國,下坯郡,廣陵郡。


    而且又有富商糜家支持,帶甲十餘萬,裝備精良,且手下有文臣有趙昱,笮融,麋竺,麋芳,王朗,陳圭,陳登等人!


    而武將則有,曹豹,曹宏,張闓等人!雖然文臣武將卻是沒有如同孫權袁紹等人多,實力也沒有他們好,但是卻礙於利益關係這些人已經分不開了!所以才會很排斥外來的人!


    其次便是冀州的袁紹了,袁紹如今被張清奪取三郡之地,已經快要損傷到了根基,但是礙於冀州實在是太富裕了,所以袁紹如今的實力還是能穩居第三的!


    其次便是孫權了!孫權如今剛剛奪取楊州,揚州雖不算富裕,但是還是有四百餘萬人口,淮南郡,人口43萬,丹陽郡,人口63萬,廬江人口43萬,會稽人口48萬,吳郡人口70萬,豫章,人口166萬。


    但是揚州地廣人希,四百餘萬人口散到揚州等地更本掀不起什麽風浪的!


    但是如今其實力卻是穩居第四的!


    如今加上山越人,孫權實力大增,擁軍十五萬大軍!但是這其中隻有半餘是真正的精銳!


    而孫權手下又有文臣武將很多!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名仕!


    其中便有周瑜,張昭,魯肅,呂蒙,黃蓋,程普,韓當,陸遜…!等等!


    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東漢末年,張昭為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


    孫策臨死前,將其弟孫權托付給張昭,張昭率群僚輔立孫權,並安撫百姓、討伐叛軍,幫助孫權穩定局勢。


    赤壁之戰時,張昭持主降論。孫權代理車騎將軍時,任命張昭為軍師。孫權被封為吳王後,拜其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此後曾參與撰定朝儀。


    孫權兩次要設立丞相時,眾人都推舉張昭,孫權以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為由而不用他,先後用孫邵、顧雍。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張昭以年老多病為由,上還官位及所統領部屬,改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


    晚年時一度不參與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張昭去世,年八十一,諡號“文”。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


    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蕩,常召集鄉裏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


    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


    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常被孫權比作東漢開國元勳之首——鄧禹。孫權專門為魯肅而設立讚軍校尉一職。


    周瑜逝世後,孫權采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


    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


    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此後,東吳奪取了荊州三郡,魯肅率兵抵禦關羽,並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而關羽不敢相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呂蒙(178年[1]—220年),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


    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鄧當死後,呂蒙統領其部眾,拜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


    後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掩護孫權逃生,並於濡須數禦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麵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


    建安二十四年年末(建安二十四年是公曆219年,但在年末是公曆220年初),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呂蒙發憤勤學的事跡,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誌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因受孫權賞識得以發揮卓越的軍事才能,地位漸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


    蜀章武二年(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


    吳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荊州牧、右都護、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


    孫和、孫霸二宮之爭時卷入孫權父子相爭中,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諡“昭”。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二十餘年。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讚為”社稷之臣“。


    其次便是兗州的張邈,其實兗州的張邈一直以來都很低調,一直和袁術和袁紹兩人聯盟,所以兗州還是很平靜的,雖然張邈其人光有野心,卻沒有膽量,但是其還是坐穩了第五的名額!


    還有便是益州的劉焉,但是如今劉焉通過暗衛傳來的消息,劉焉已經沒有多少日子了!


    所以如今益州應該是劉焉的兒子劉璋在掌權,但是劉璋好死不死的,把漢中的張魯給逼反了!


    如今張魯割據漢中,劉璋也拿他沒有辦法,明明自己實力很強大的,但是漢中地區,張魯以“教”育民,整個漢中,隻知道五鬥米教,而不知州牧是誰!


    張魯,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


    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鬥米道)教祖張陵之孫。


    張魯為五鬥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係師),於東漢末年相繼襲殺漢中太守蘇固、別部司馬張修後割據漢中,並在此傳播五鬥米道,並自稱“師君”。他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張魯去世,諡號“原”。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正一係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有觀點認為張魯是《老子想爾注》的作者。


    當地百姓對五鬥米教的擁護,就如同當時黃巾教一般!


    所以劉璋也拿張魯沒有辦法!


    最後還有北海孔融,和交州的士夔!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官至侍中。父親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時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讚許。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1]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征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士夔,本是交州本地大世家,自漢室江山開始不穩定後,士家族便逐漸控製交州等地,且自封交州牧!


    如今士夔,遠在交州等地,天高皇帝遠的,更本就不管中原地區如何動亂,反正波及不到自己!於是便安安心心做了個土皇帝!


    如今各地小諸侯都已經全部消失了,隻剩下了這些諸侯!


    切中原地區始終要有一戰的,隻要誰一統中原,那便有實力和張清一戰!


    但是如今好像這個平衡被打破了!


    中原各大諸侯在幽州再被張清攻下後,便切段了北方戰馬的供應,這就讓中原諸侯間缺少戰馬!


    而如今袁術和陶謙結盟,張邈和袁術袁紹兩人都結盟了!


    如今看起來,中原這些實力強大的諸侯都已經結盟了!


    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有什麽戰事的!


    但是張清還是很擔心!擔心袁紹袁術等人會聯合起來,先對付自己!


    畢竟自己如今的實力在他們之上,所以他們很忌憚自己!


    要是他們聯合起來的話,實力確實要比自己的要大!但是想要中原諸侯聯合起來一起攻打自己,除非是蘇秦在世,不然的話很難!


    如今的這個天下就如同,秦一統天下的時候!


    中原地區戰亂不休,各國之間實力大損,而自己則暗中慢慢發展!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一統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漢我還能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等你等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等你等你並收藏這個大漢我還能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