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爺和林雲飛父子倆、程家班的人、代王、歐陽大人和王賢重等大小官員也參加了這次祭拜。


    譚氏族人,盛、馬、榮、霍四大家族、譚家在歇馬鎮所有店鋪、作坊的掌櫃、主事、夥計,都參加了祭拜儀式。


    很多歇馬鎮人也參加了祭拜。


    在老太爺和老太太的墓前,譚國凱和譚國棟痛哭流涕、傷心不已。


    這是昌平公主和歐陽若愚平生第一次看到譚國凱嚎啕大哭。


    十九年前,譚國凱被打入死牢的時候,他沒有流淚,十九年後,當他知道自己的親生兒子派人刺殺自己的時候,親眼目睹兒子撞石而亡的時候,他沒有流淚,這次,他被押解進京,關進大理寺的牢房,也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祭拜過老太爺和老太太之後,按照譚國凱和昌平公主的吩咐,蒲管家招唿幾個人在譚為義的墳墓前立了一塊碑。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譚為義做了什麽,都是他譚國凱的兒子,是譚家的子孫,養不教,父之過,過去,譚國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意上,忽視了對兒子的管教,他以為隻要在生活和物質上滿足兒子的所有要求,就算是盡到了一個做父親的責任。


    現在,他已經知道自己大錯特錯了。


    譚為義走到這一步,他這個做父親的有推卸不了的責任,更何況兒子是受了別人的挑唆和蠱『惑』,


    譚國凱這樣做,既想給自己一個交代,也是給林蘊姍一個交代,好在,譚為義並沒有讓譚家蒙受什麽損失。即使是譚家遭受了什麽損失,也應該由他這個做父親的來承擔責任。


    這就是譚國凱,心胸寬大的能容得下所有的東西,唯獨容不下怨與恨。


    也就是在這一天,譚國凱決定為父母守墓七天。


    本來,譚國凱本打算為老太爺、老太太守墓四十九天的,但昌平公主堅決反對:考慮到老爺的身體,義女程向南的終身大事因故中段,現在,當務之急是還義女一個體麵風光的婚禮。


    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兒子為琛參加會試在即,琛兒是不會讓父親一個人守墓的,如果琛兒堅持要陪父親一起守墓,勢必會影響即將到來的會試。所以,昌平公主建議老爺改四十九天為七天。


    譚國凱、昌平公主和譚為琛在太子殿下太傅的陪同下進宮拜謝皇上的時候,皇上流『露』出提攜拔擢譚為琛的意思,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際,皇上即位以後,勵精圖治,下決心建一番宏圖偉業,振朝綱,興科舉,舉百廢,皇上需要幫手,國家需要人才。


    譚家有四個兒子,奉獻一個兒子為朝廷做事,為皇上分憂,光宗耀祖,也應該是譚氏子孫應當應分之事。


    皇上話裏話外流『露』的就是這個意思皇上第一次見到譚為琛的時候,就曾流『露』過這個意思,皇上之所以將九龍佩賞賜給譚為琛,其中的深意,昌平公主和譚國凱心知肚明。


    皇上之所以沒有明示,是考慮到譚國凱的心境和想法,十九年前的牢獄之災,使譚國凱對仕途產生厭倦和恐懼的情緒,譚國凱和譚國棟兄弟倆的孩子無心求仕,應該是受到了譚國凱的影響。


    所以,皇上也不想太過勉強譚國凱和昌平公主,人各有誌嘛皇上派代王朱桂和歐陽大人試探過麒麟侯、昌平公主的口風。


    聖意難違啊所以,譚國凱和昌平公主表示依從譚為琛自己的想法。隻要是兒子想做的事情,他們不會反對。


    譚為琛則表示,第一,他不想辜負十三舅、太子殿下、太傅大人和歐陽大人,特別是皇上的希望。


    第二,他也想為譚家增光添彩、譚為琛在程家班呆了十三年,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了全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戲文,自然會有飛黃騰達之念,光宗耀祖之思了。


    最重要的是,譚為琛在普覺寺生活了七年,受悟覺住持的影響很深,悟覺住持的人生信條是“諸事隨緣,竭盡人事”,譚為琛就是憑借這個信條才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的;他和堯箐小姐有情人終成眷屬,父親逢兇化吉、遇難成祥,譚家撥雲見日,無一不是“諸事隨緣,竭盡人事”的結果。


    第三,好男兒就應當誌在天下,譚為琛從小到大,讀了很多書,眼界自然不同於常人,胸懷自然要開闊許多,他不想靠父親的爵位過一輩子,他想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第四,皇上有恩於父母,有恩於譚家,雖然父親曾經遭遇過一些挫折,但譚家一直沐浴著浩『蕩』皇恩,這份天高地厚的恩德,譚為琛不能不報。


    聽了兒子推心置腹的話以後,譚國凱心裏麵敞亮了許多,他甚至覺得兒子的心胸和格局比自己大多了。他也沒有想到譚氏家族會在兒子的身上再續輝煌。


    如果說皇上第一次表達這個意思的時候是出於對譚為琛前途的關心的話,那麽,這次,就不是關心那麽簡單了,皇上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七王朱禎和歐陽大人迴京複命的時候,在皇上麵前提到了三件事情:


    一件是一品齋戰勝一品軒的事情;


    一件是懷仁堂打敗一笑堂的事情;


    第三件是譚為琛在揚州設計擒獲查三靜和張子盟。這三件事情都和譚為琛有關。朱禎和歐陽大人之所以在皇上麵前如此讚賞譚為琛,也有向皇上舉薦譚為琛的意思。他們看譚為琛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埋沒在民間,實在太可惜,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皇上才在譚國凱和昌平公主麵前重提舊事的。


    太子殿下和太傅也看好譚為琛,他們也在皇上麵前流『露』過這樣的意思。太傅還在太子殿下麵前說過,譚為琛既可為皇上所用,也能為太子殿下所用,太傅的意思是,太子殿下繼位是遲早的事情,而譚為琛值風華正茂之時,他為朝廷效力的日子還長著呢。


    在代王朱桂、歐陽大人,包括昌平公主的勸導下,譚國凱終於同意讓兒子譚為琛試一試。離京前幾天,皇上將太子殿下、太傅和譚為琛召進宮。


    皇帝做出兩個重要決定:第一,讓譚為琛跳過鄉試,直接參加今年的會試譚為琛本來打算先參加明年的鄉試,如果能僥幸通過鄉試的話,再參加會試這也是譚國凱的意思。


    但皇上思賢若渴,求才心切,舉賢不避親嘛譚為琛便同意了。但他提出用假名參加會試,他不想讓主考官和審閱考卷的人知道他的身份,他要憑本事入圍。


    如果真能榜上有名的話,他再以真麵目示人。


    皇上聽後非常高興,皇上很讚賞譚為琛的自信、膽識和氣魄。


    本來,皇上打算讓太子殿下和聶太傅負責今年的會試,聽了譚為琛的想法以後,皇上決定安排其他人擔任會試的主考官。


    第二,皇上決定派聶太傅做譚為琛的老師。會試之前,譚為琛還是需要一些點撥的。這也是太子殿下的主意,誰也不能保證審閱考卷的官員和主副考官能慧眼識珠。


    太子殿下的擔心,也是皇上所擔心的。隻要聶太傅和譚為琛在一起切磋學問,隻要聶太傅認識譚為琛的字,就一定能在眾多考卷中找出譚為琛的考卷來我們都知道,譚為琛的字還是很有特點的。


    當然,如果,審閱考卷和官員和主副考官能率先遴選出譚為琛的考卷,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在離京之前,在太傅府,聶太傅和譚為琛接觸了比較長的時間,無論是談吐還是學識,無論是心『性』和是見地,譚為琛都與眾不同、非同凡響。通過交談,聶太傅知道,譚為琛不但讀了很多書,而且涉獵的麵還非常的廣,他除了熟知書裏麵的內容,還對文意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他尤其讚賞譚為琛的書法。


    幾天後,聶太傅向皇上迴複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少年英才,可堪大用。皇上果然慧眼識珠。”


    可以這麽說,聶太傅有意向皇上舉薦譚為琛譚為琛是聶太傅向皇上舉薦的最年輕的才俊。在皇上的心中,聶太傅是一個伯樂所以,皇上永遠都不會懷疑聶太傅的眼光。


    譚老爺看昌平公主言之有理,這才決定守墓七天。


    當天下午,蒲管家就帶著十幾個人在譚家的祖墳旁邊搭了一個簡易的茅舍。在茅舍裏麵放了兩張床、一個桌子和幾把椅子。


    另一張床是為譚為琛準備的譚為琛和父親說好,一邊陪父親守墓,一邊做會試前的準備。


    譚國凱同意了兒子的請求,他也想借此機會和兒子說說為官之道,自己畢竟是過來之人,當然,譚國凱也想和兒子就一些問題做一些深入的探討。


    兒子即將開始一段新的人生,作為父親,他有很多話要跟兒子說。所以,譚國凱非常珍惜這七天的時間。義女程向南大婚以後,兒子譚為琛就要啟程,隨代王和歐陽大人一起赴京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歇馬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雲久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雲久枝並收藏風雨歇馬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