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人之始生,何氣築為基?何立而為?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岐伯曰:以母為基,以父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黃帝曰:何者為神?


    岐伯曰: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髒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黃帝曰:人之壽夭各不同,或夭壽,或卒死、或病久,願聞其道。


    岐伯曰:五髒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唿吸微徐,氣以度行,六腑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


    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裏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


    岐伯曰:人生十歲,五髒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髒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髒六腑 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髒經脈空虛。百歲,五髒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黃帝曰:其不能終壽而死者,何如?


    岐伯曰:其五髒皆不堅,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又卑基牆,薄脈少血,其肉不石,數中風寒,血氣虛,脈不通,真邪相攻,亂而相引,故中壽而盡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庾嶺勞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庾嶺勞人並收藏黃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