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複始,是謂天地之紀。


    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出頁內,注目內,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複從跗注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複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庾嶺勞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庾嶺勞人並收藏黃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