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六化六變,勝複淫治,甘苦辛鹹酸淡先後,餘知之矣。夫五運之化,或從五氣,或逆天氣,或從天氣而逆地氣,或從地氣而逆天氣,或相得,或不相得,餘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紀,從地之理,和其運,調其化,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運宣行,勿乖其政,調之正味從逆,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此天地之綱紀,變化之淵源,非聖帝孰能窮其至理歟?臣雖不敏,請陳其道,令終不滅,久而不易。


    帝曰:願夫子推而次之,從其類序,分其部主,別其宗司,昭其氣數,明其正化,可得聞乎?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運行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禦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之可數者,請遂言之。


    帝曰:太陽之政奈何?


    岐伯曰:辰戌之紀也。


    太陽 太角 太陰 壬辰 壬戌,其運風,其化鳴紊啟坼,其變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


    太角 少徵 太宮 少商 太羽


    太陽 太徵 太陰 戊辰 戊戌同正徵,其運熱,其化暄暑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熱鬱。


    太徵 少宮 太商 少羽 少角


    太陽 太宮 太陰 甲辰歲會 甲戌歲會,其運陰埃,其化柔潤重澤,其變震驚飄驟,其病濕下重。


    太宮 少商 太羽 太角 少徵


    太陽 太商 太陰 庚辰 庚戌 其運涼,其化霧露蕭瑟,其變肅殺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滿。


    太商 少羽 少角 太徵 少宮


    太陽 太羽 太陰 丙辰天符 丙戌天符。 其運寒,其化凝慘凜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於穀。


    太羽 太角 少徵 太宮 少商


    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天氣肅,地氣靜,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穀玄黃今,其政肅,其令徐。寒政大舉,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還於太陰,雲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痿,足痿不收,濡瀉血溢。


    初之氣,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


    二之氣,大涼反至,民乃慘,草乃遇寒,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


    三之氣,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


    四之氣,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痿,足痿,注下赤白。


    五之氣,陽複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


    終之氣,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淒,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


    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必折其鬱氣,先資其化源,抑其運氣,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食歲穀以全其真,避虛邪以安其正,適氣同異,多少製之。同寒濕者燥熱化,異寒濕者燥濕化,故同者多之,異者少之,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謂時也。


    帝曰:善。陽明之政奈何?


    岐伯曰:卯酉之紀也。


    陽明 少角 少陰 清熱勝複同,同正商。丁卯歲會 丁酉 其運風清熱


    少角 太徵 少宮 太商 少羽


    陽明 少徵 少陰 寒雨勝複同同正商。癸卯 癸酉 其運熱寒雨。


    少徵 太宮 少商 太羽 太角


    陽明 少宮 少陰 風涼勝複同。己卯 己酉 其運雨風涼。


    少宮 太商 少羽 少角 太徵


    陽明 少商 少陰 熱寒勝複同,同正商。乙卯天符 乙酉歲會,太一天符 其運涼熱寒。


    少商 太羽 太角 少徵 太宮


    陽明 少羽 少陰 雨風勝複同,辛卯少宮同 辛酉 辛卯其運寒雨風。


    少羽 少角 太徵 太宮 太商


    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天氣急,地氣明,陽專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堅,淳風乃治。風燥橫運,流於氣交,多陽少陰,雲趨雨府,濕化乃敷,燥極而澤。其穀白丹,間穀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應太白熒惑。其政切,其令暴,蟄蟲乃見,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熱發暴,振溧癃,清先而勁,毛蟲乃死,熱後而暴,介蟲乃殃。其發躁,勝複之作,擾而大亂,清熱之氣,持於氣交。


    初之氣,地氣遷,陰始凝,氣始肅,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熱脹,麵目浮腫,善眠,鼽,嚏欠,嘔,小便黃赤,甚則淋。


    二之氣,陽乃布,民乃舒,物乃生榮。厲大至,民善暴死。


    三之氣,天政布,涼乃行,燥熱交合,燥極而降,民病寒熱。


    四之氣,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譫妄,少氣嗌幹引飲,及為心痛,癰腫瘡瘍瘧寒之疾,骨痿血便。


    五之氣,春令反行,草乃生榮,民氣和。


    終之氣,陽氣布,候反溫,蟄蟲來見,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溫。


    故食歲穀以安其氣,食間穀以去其邪,歲宜以鹹、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安其運氣,無使受邪,折其鬱氣,資其化源。以寒熱輕重、少多其製。同熱者多天化,同清者多地化,用涼遠涼,用熱遠縶,用寒遠寒,用溫遠溫,食宜同法。有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亂天地之經,擾陰陽之紀也。


    帝曰:善。少陽之政奈何?


    岐伯曰:寅申之紀也。


    少陽 太角 厥陰 壬寅 壬申 其運風鼓,其化鳴紊啟坼,其變振拉摧拔,其病掉眩,支脅,驚駭。


    太角,少徵 太宮 少商 太羽


    少陽 太徵 厥陰 戊寅天符 戊申天符。 其運暑,其化暄 囂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上熱鬱,血溢,血泄,心痛。


    太徵 少宮 太商 少羽 少角


    少陽 太宮 厥陰 甲寅 甲申 其運陰雨,其化柔潤重澤,其變震驚飄驟,其病體重,腫,痞飲。


    太宮 少商 太羽 太角 少徵


    少陽 太商 厥陰 庚寅 庚申 同正商 其運涼,其化霧露清切,其變肅殺凋零,其病肩背胸中。


    太商 少羽 少角 太徵 少宮


    少陽 太羽 厥陰 丙寅 丙申 其運寒肅,其化凝慘凜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寒,浮腫。


    太羽 太角 少徵 太宮 少商


    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天氣正,地氣擾,風乃暴舉,木偃沙飛,炎火乃流,陰行陽化,雨乃時應,火木同德,上應熒惑歲星。其穀丹蒼,其政嚴,其令擾,故風熱參布,雲物沸騰,太陰橫流,寒乃時至,涼雨並起。民病寒中,外發瘡瘍,內為泄滿。故聖人遇之,和而不爭。往複之作,民病寒熱,瘧,泄,聾,瞑,嘔吐,上怫,腫色變。


    初之氣,地氣遷,風勝乃搖,寒乃去,候乃大溫,草木早榮,寒來不殺,溫病乃起。其病氣怫於上,血溢,目赤,咳逆頭痛,血崩,脅滿,膚腠中瘡。


    二之氣,火反鬱,白埃四起,雲趨雨府,風不勝濕,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熱鬱於上,咳逆嘔吐,瘡發於中,胸嗌不利,頭痛身熱,昏憒膿瘡。


    三之氣,天政布,炎暑至,少陽臨上,雨乃涯。民病熱中,聾瞑,血溢,膿瘡,咳,嘔,鼽,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四之氣,涼乃至,炎暑間化,白露降,民氣和平。其病滿,身重。


    五之氣,陽乃去,寒乃來,雨乃降,氣門乃閉,剛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終之氣,地氣正,風乃至,萬物反生,霧 以行。其病關閉不禁,心痛,陽氣不藏而咳。抑其運氣,讚所不勝,必折其鬱氣,先取化源,暴過不生,苛疾不起。


    故歲宜鹹辛,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觀氣寒溫,以調其過。同風熱者多寒化,異風熱者少寒化。用熱遠熱,用溫遠溫,用寒遠寒,用涼遠涼,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階也。


    帝曰:善。太陰之政奈何?


    岐伯曰:醜未之紀也。


    太陰 少角 太陽 清熱勝複同,同正宮。丁醜 丁未 其運風清熱。


    少角 太徵 少宮 太商 少羽


    太陰 少徵 太陽 寒雨勝複同。 癸醜 癸未 其運熱寒雨。


    少徵 太宮 少商 太羽 太角


    太陰 少宮 太陽 風清勝複同,同正宮。己醜太一天符 己未太一天符,其運雨風清。


    少宮 太商 少羽 少角 太徵


    太陰 少商 太陽 熱寒勝複同。乙醜 乙未 其運涼熱寒。


    少商 太羽 太角 少徵 太宮


    太陰 少羽 太陽 雨風勝複同,同正宮。辛醜 辛未 其運寒雨風。


    少羽 少角 太徵 少宮 太商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陰專其政,陽氣退避,大風時起,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寒雨數至,物成於差夏。民病寒濕腹滿,身月真憤,腫痞逆,寒厥拘急。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流行氣交,上應鎮星、辰星。其政肅,其令寂,其穀黃今玄。故陰凝於上,寒積於下,寒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故有餘宜高,不及宜下,有餘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氣之化也。民氣亦從之,間穀命其太也。


    初之氣,地氣遷,寒乃去,春氣至,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


    二之氣,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鹹若。濕蒸相薄,雨乃時降。


    三之氣,天政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感於寒濕,則民病身重,腫,胸腹滿。


    四之氣,畏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否隔,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滿熱,臚脹,甚則腫。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月佳痛,寒濕推於氣交而唯疾也。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穀以全其真,食間穀以保其精。


    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讚其陽火,令禦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濕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帝曰:善。少陰之政奈何?


    岐伯曰:子午之紀也。


    少陰 太角 陽明 壬子 壬午 其運風鼓,其化鳴紊啟拆,其變振拉摧拔,其病支滿。


    太角 少徵 太宮 少商 太羽


    少陰 太徵 陽明 戊子天符 戊午太一天符 其運炎暑,其化暄曜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上熱血溢。


    太徵 少宮 太商 少羽 少角


    少陰 太宮 陽明 甲子 甲午 其運陰雨,其化柔潤時雨,其變震驚飄驟,其病中滿身重。


    太宮 少商 太羽 太角 少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庾嶺勞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庾嶺勞人並收藏黃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