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餘聞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病之始終,願聞其道。


    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月テ疲毛直而敗。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髒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庾嶺勞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庾嶺勞人並收藏黃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