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領用至寒藥物的那段時間,也是她跑青屏宮跑得最勤的那段時間。徐妃出生太醫世家,所以她能找到無色無味的藥物,並悄無聲息地下到青妃日常食物中。可是,她為什麽要害青妃?她又為什麽會突然發瘋,跑到摘星樓墜樓而亡。
大王後宮爭風吃醋、爾虞我詐、相互暗算謀害這些事,蕭煜本來可以不管,但他既然知道了,他便要繼續查下去。如此,王後娘娘在這後宮才會少了一絲威脅。
“堂巫,今日之事關乎你我的性命,什麽都不可對外說?”
“師父,你放心,我又不是第一天來宮裏。”
徐妃?青妃?死的活的,堂巫半個字兒都不會提。
蕭煜滿意點頭,起身收拾,準備出宮了。
“師父,你以前都住太醫署,為什麽現在不住了?”
“我要救的又不隻是王宮裏的人,宮外的芸芸眾生也需要醫師。”
“芸芸眾生?”堂巫嘟囔師父的理由,或者是借口,師父不住太醫署,還不是因為王後娘娘不在宮中。
蕭煜不理他,開了幾副藥,青屏宮的人來的時候,堂巫便直接給他們。
數日後,在蕭煜還未查清徐妃之死與青妃中毒關係之時,盛都城又發生了一件讓世人唏噓的大事——剛成婚不久的獨孤夫婦雙雙暴斃而死。
大王親到獨孤府,始終不相信數日前還活蹦亂跳贏了獵場競逐的獨孤獵會突然暴斃而亡。桓帝命令刑司務必查出獨孤侍衛的死因,要是被暗害的,他定會誅兇手九族。
審訊堂內,侍衛稟報,王後娘娘求見。
桓帝知曉王後定不是來看熱鬧的,準許她進內。
王後入內,先參見了大王,然後讓綠兒拿出一方血帕,告知上位怒不可遏的大王。
“大王,不必查了。這血帕是今早送到郊外別苑的,大王看過之後就知道獨孤夫婦為何而死了。”
公公呈給大王,是李芷薇的絕筆。大致意思是,為了給姐姐複仇,她等這日等了很久了。她甚至知道獨孤獵比一般人更敏銳,所以她沒有在食物中下毒,而是下在了獨孤獵為所欲為的地方,那就是她的全身。
“啊!”桓帝正在對這方血帕感到不可思議的時候,堂下為李芷薇驗屍的刑官大叫一聲,“是十毒散。”刑官因為用手觸碰了李芷薇的身體,便感到了一陣刺骨的疼痛。這毒之烈,世間絕無僅有。
“大王,可要召見送信之人?”王後問。
“召!”
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被兩個暗衛架著進來,“李徒?”一旁的李夫人一下就認出來了,是李芷薇住在鄉下時認識的一個同鄉。
“王後娘娘,我家小姐看錯你了。”李徒被押到堂中跪下,受審問之前,先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怨言。
“非也,大王知道了所有真相,定會秉公執法,這才是你家小姐想要的。”王後對送信之人解釋。
“我呸!”李徒口吐唾沫,顯然是不相信,不相信桓帝會秉公處理,不然大小姐不會無辜枉死,二小姐不會以身複仇。
王後知道,沒必要與他做無謂的口舌之爭,便不顧他想殺人的眼神,隻抬頭請求大王,說:“這些日子,李芷薇收集了更多證據,請大王重審李柔之案。”這次,王後沒有讓綠兒代傳,而是親自從袖中掏出一書卷,上麵是李芷薇的陳情緣由。
“看來,王後這段時間挺忙的。”
是諷刺還是讚賞,難以辨別,王後也不解釋。桓帝亦是沒讓公公去接,而是親自站起身去拿她所謂的證據。
在桓帝看書卷的時候,王後說:“此前,李芷薇的確來找過我”,就在她與兄長對獨孤獵和李芷薇的婚姻有疑慮的時候,沒想到,李芷薇先一步找到了住在郊外別苑的王後娘娘,並拜見了她。“李芷薇雖是李大人之庶女,卻因是婢女所生,少了尊貴,多了嫌棄,在李家幾無立足之地,”王後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了眼一旁的李邕,他羞愧地低下頭,算是承認了,“但隻有李柔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照顧有加,會偷偷把自己的東西分給李芷薇,李柔是李芷薇淒慘人生中唯一的溫暖,所以,在所有人都對李柔的死不再過問之時,李芷薇是唯一一個在乎的。”
想起女兒的死,李邕終是止不住的雙淚泛濁,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當初放棄了為女兒求個公道,自己真是枉為人爹。
“李芷薇說,隻要能找到害李柔的人,就算是死,她也願意。”王後當時隻當她決心使然,可不想她真的願意豁出性命,如今李芷薇果然死了,同時也找到了害李柔的人。在桓帝所閱書卷中,李芷薇提到,她們姐妹倆會一種叫“同生共死”的毒,並非刑官所說的“十毒散”。第一次中此毒時,名喚“同生”,中毒之人不會有任何症狀,隻是會不自覺地對下毒之人有掛念,一年之後,“同生”之毒會自行消解,可在這期間,如果第二次再接觸此毒,“同生”便成了“共死”,死亡之人背上會留下一片烏青。桓帝讓驗屍官掀開獨孤獵後背衣衫,證實了李芷薇以命換來的證據。這麽說,在之前,李柔的確給獨孤獵下過“同生共死”之毒?
桓帝“啪”地一聲,收了書卷,一甩衣袖,拉著王後出了審訊室。
桓帝將王後拉到一個單獨的房間,厲聲質問她:“王後呀王後,孤沒想到,你竟歹毒至此?”
“妾惶恐!”王後倏地跪下,為桓帝莫須有的辱罵而難過。
“孤知曉你與獵不對付,所以你就任他被人下毒害死?你知道他對於孤而言意味著什麽嗎?”
“妾有勸大王收迴獨孤侍衛與李二小姐的婚事,可大王並未聽妾的。”桓帝到聽風別苑那天,他的目的是如此明確,根本沒聽進任何事。
“你還狡辯?”
王後知道,獨孤獵之死,桓帝定會遷怒許多人,可沒想到自己是第一個。罷了。他既然早就認定自己非善人,自己不如一次把想說的說個幹淨。
“大王,獨孤獵之死不是因為妾,亦不是因為李氏姐妹,而是因為他自己,是他自己太過放縱,不知約束。”
“獵的放縱,是孤慣的,王後這是在說,獵的死是孤造成的?”
大王後宮爭風吃醋、爾虞我詐、相互暗算謀害這些事,蕭煜本來可以不管,但他既然知道了,他便要繼續查下去。如此,王後娘娘在這後宮才會少了一絲威脅。
“堂巫,今日之事關乎你我的性命,什麽都不可對外說?”
“師父,你放心,我又不是第一天來宮裏。”
徐妃?青妃?死的活的,堂巫半個字兒都不會提。
蕭煜滿意點頭,起身收拾,準備出宮了。
“師父,你以前都住太醫署,為什麽現在不住了?”
“我要救的又不隻是王宮裏的人,宮外的芸芸眾生也需要醫師。”
“芸芸眾生?”堂巫嘟囔師父的理由,或者是借口,師父不住太醫署,還不是因為王後娘娘不在宮中。
蕭煜不理他,開了幾副藥,青屏宮的人來的時候,堂巫便直接給他們。
數日後,在蕭煜還未查清徐妃之死與青妃中毒關係之時,盛都城又發生了一件讓世人唏噓的大事——剛成婚不久的獨孤夫婦雙雙暴斃而死。
大王親到獨孤府,始終不相信數日前還活蹦亂跳贏了獵場競逐的獨孤獵會突然暴斃而亡。桓帝命令刑司務必查出獨孤侍衛的死因,要是被暗害的,他定會誅兇手九族。
審訊堂內,侍衛稟報,王後娘娘求見。
桓帝知曉王後定不是來看熱鬧的,準許她進內。
王後入內,先參見了大王,然後讓綠兒拿出一方血帕,告知上位怒不可遏的大王。
“大王,不必查了。這血帕是今早送到郊外別苑的,大王看過之後就知道獨孤夫婦為何而死了。”
公公呈給大王,是李芷薇的絕筆。大致意思是,為了給姐姐複仇,她等這日等了很久了。她甚至知道獨孤獵比一般人更敏銳,所以她沒有在食物中下毒,而是下在了獨孤獵為所欲為的地方,那就是她的全身。
“啊!”桓帝正在對這方血帕感到不可思議的時候,堂下為李芷薇驗屍的刑官大叫一聲,“是十毒散。”刑官因為用手觸碰了李芷薇的身體,便感到了一陣刺骨的疼痛。這毒之烈,世間絕無僅有。
“大王,可要召見送信之人?”王後問。
“召!”
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被兩個暗衛架著進來,“李徒?”一旁的李夫人一下就認出來了,是李芷薇住在鄉下時認識的一個同鄉。
“王後娘娘,我家小姐看錯你了。”李徒被押到堂中跪下,受審問之前,先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怨言。
“非也,大王知道了所有真相,定會秉公執法,這才是你家小姐想要的。”王後對送信之人解釋。
“我呸!”李徒口吐唾沫,顯然是不相信,不相信桓帝會秉公處理,不然大小姐不會無辜枉死,二小姐不會以身複仇。
王後知道,沒必要與他做無謂的口舌之爭,便不顧他想殺人的眼神,隻抬頭請求大王,說:“這些日子,李芷薇收集了更多證據,請大王重審李柔之案。”這次,王後沒有讓綠兒代傳,而是親自從袖中掏出一書卷,上麵是李芷薇的陳情緣由。
“看來,王後這段時間挺忙的。”
是諷刺還是讚賞,難以辨別,王後也不解釋。桓帝亦是沒讓公公去接,而是親自站起身去拿她所謂的證據。
在桓帝看書卷的時候,王後說:“此前,李芷薇的確來找過我”,就在她與兄長對獨孤獵和李芷薇的婚姻有疑慮的時候,沒想到,李芷薇先一步找到了住在郊外別苑的王後娘娘,並拜見了她。“李芷薇雖是李大人之庶女,卻因是婢女所生,少了尊貴,多了嫌棄,在李家幾無立足之地,”王後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了眼一旁的李邕,他羞愧地低下頭,算是承認了,“但隻有李柔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照顧有加,會偷偷把自己的東西分給李芷薇,李柔是李芷薇淒慘人生中唯一的溫暖,所以,在所有人都對李柔的死不再過問之時,李芷薇是唯一一個在乎的。”
想起女兒的死,李邕終是止不住的雙淚泛濁,更多的是因為自己當初放棄了為女兒求個公道,自己真是枉為人爹。
“李芷薇說,隻要能找到害李柔的人,就算是死,她也願意。”王後當時隻當她決心使然,可不想她真的願意豁出性命,如今李芷薇果然死了,同時也找到了害李柔的人。在桓帝所閱書卷中,李芷薇提到,她們姐妹倆會一種叫“同生共死”的毒,並非刑官所說的“十毒散”。第一次中此毒時,名喚“同生”,中毒之人不會有任何症狀,隻是會不自覺地對下毒之人有掛念,一年之後,“同生”之毒會自行消解,可在這期間,如果第二次再接觸此毒,“同生”便成了“共死”,死亡之人背上會留下一片烏青。桓帝讓驗屍官掀開獨孤獵後背衣衫,證實了李芷薇以命換來的證據。這麽說,在之前,李柔的確給獨孤獵下過“同生共死”之毒?
桓帝“啪”地一聲,收了書卷,一甩衣袖,拉著王後出了審訊室。
桓帝將王後拉到一個單獨的房間,厲聲質問她:“王後呀王後,孤沒想到,你竟歹毒至此?”
“妾惶恐!”王後倏地跪下,為桓帝莫須有的辱罵而難過。
“孤知曉你與獵不對付,所以你就任他被人下毒害死?你知道他對於孤而言意味著什麽嗎?”
“妾有勸大王收迴獨孤侍衛與李二小姐的婚事,可大王並未聽妾的。”桓帝到聽風別苑那天,他的目的是如此明確,根本沒聽進任何事。
“你還狡辯?”
王後知道,獨孤獵之死,桓帝定會遷怒許多人,可沒想到自己是第一個。罷了。他既然早就認定自己非善人,自己不如一次把想說的說個幹淨。
“大王,獨孤獵之死不是因為妾,亦不是因為李氏姐妹,而是因為他自己,是他自己太過放縱,不知約束。”
“獵的放縱,是孤慣的,王後這是在說,獵的死是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