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蘇子玉就衝到了張佑跟前。


    張佑身為一軍統帥,自然也是有武藝傍身的,見蘇子玉衝了過來,也提著長柄關刀迎了上來。


    兩人在軍中戰了數十迴合不分勝負,然而蘇子玉畢竟年輕,張佑已然到了中年,再加上這些時日驕奢淫逸,武藝也大不如前。


    眼看不是蘇子玉的對手,就調轉馬身,竟是逃了。


    蘇子玉見狀自然不會放過他,畢竟許多弟兄都是死在此人的攻城戰中,他自然不肯善罷甘休。


    一夾馬腹,騎著胯下白馬向張佑追去。


    期間有金國士兵試圖攔截,卻都被蘇子玉刺於馬下。


    張佑見蘇子玉追了上來,一咬牙,提著關刀迴身迎擊。


    鐺的一聲火花四濺,張佑手執關刀架住了蘇子玉砸下來的銀色長槍。


    蘇子玉雙目赤紅,眼中滿是複仇的光芒。


    張佑漸漸力怯,蘇子玉看準時機,猛地用槍尾向上一挑,張佑手中的關刀竟是直接被挑飛。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蘇子玉的長槍就刺入了他的胸膛。


    蘇子玉大喝一聲,竟然直接把張佑挑了起來,直接摔下了馬。


    張佑愕然的吐出鮮血,瞳孔也逐漸渙散。


    見主將已死,金軍頓時也沒了主心骨,直接潰敗了下來。


    被遼軍聯合蘇子玉打的全軍覆沒。


    望著渾身是血的蘇子玉,那遼國將領不由感歎,此人真乃虎將也。


    蘇子玉翻身下馬,對那遼國將領抱拳道:“多謝貴軍前來相救。”


    那遼國將領也笑著還禮道:“我也是受命行事,如今乾遼已然結盟,你我便是自己人。”


    蘇子玉點頭,道:“將軍遠來,不如去義城中暫歇。”


    遼國將領迴頭看了一眼義城,搖頭笑道:“不了,我還要迴去複命呢,將軍還是快些修補城牆才是正經,如今這個樣子,若是金軍再來,怕是很難守住。”


    蘇子玉聞言苦笑,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隻能抱拳道:“多謝將軍提醒,既如此我就不留將軍了,就此別過。”


    說完,蘇子玉就帶著騎兵折身向義城而去。


    望著蘇子玉離去的方向,遼國將領歎了口氣,有如此虎將,看來大乾命不該絕啊。


    迴到義城後,蘇子玉又叫來方鬆雲問:“朝廷已經準備與金國決戰了?”


    方鬆雲點頭:“朝廷應該很快就會派大軍北上。”


    “很好,隻要我們能堅持到朝廷的軍隊北上就好,這次也多虧了那位鎮遠侯的主意,去向遼國求援,否則這義城怕是還真保不住。”


    他把目光望向了南方:“聽說這位鎮遠侯可不簡單呐,南下平倭,東進支援高麗,就連上次以水師偷襲金國王廷都是出自此人之手,此等人物,我倒真的想見上一麵了……”


    ……


    ……


    與此同時,大乾境內也開始頻繁的調動軍隊,逐漸向京城集結。


    遼國也同樣如此。


    不過耶律圖婭最近則有些鬱悶,她也聽說大乾皇帝拒絕了與遼國的聯姻,理由竟然是那家夥又成了大乾的駙馬。


    所以這段時間,耶律圖婭就顯得有些無精打采。


    耶律巴圖見女兒如此,知道女兒對那個大乾的小白臉已經死了心,再加上要抓緊調集軍隊有些忙,招駙馬的事也就此擱置。


    金國;


    皇宮的宮殿內……


    金吾衛的掌權者烏木爾單手放於胸前,對端坐於珠簾後的金國長公主迪麗烏蘭道:“陛下,據金吾衛得到的情報,最近大乾的朝廷有頻繁調動軍隊的跡象,隻恐有進犯之意,陛下應早做打算,予以應對。”


    話音剛落,立即就有大臣出列道:“陛下應立即召迴巴紮爾,商議應對之策。”


    而迪麗烏蘭聽到這個消息後,表情卻並無任何變化,如今弟弟昏迷不醒,各地叛亂起義不斷,她也已經萌生了退意,開始懷念起了曾在草原的日子。


    沉默了許久後,迪麗烏蘭才開口道:“如今巴紮爾將軍正在前線平叛,如何迴得來?”


    立即就有大臣道:“若是巴紮爾將軍不迴來,那我金國將危如累卵,孰輕孰重,望陛下三思。”


    迪麗烏蘭歎了口氣:“如今各地叛亂四起,大乾也一直虎視眈眈,還不如退迴草原。”


    “不可!北邊乃是苦寒之地,若是就這麽迴去了,先帝的努力豈不白費了?”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這些金國的官員已經在這中原之地安逸慣了,若是突然迴到苦寒之地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迪麗烏蘭有些厭煩的閉上了美眸,有些破罐破摔道:“那依你們之意,又該如何?”


    大臣齊聲道:“立即召迴巴紮爾將軍,調集軍隊與大乾決一死戰!”


    “既如此,那就隨你們吧。”


    說完,迪麗烏蘭就起身離開了大殿。


    留下大殿中的大臣麵麵相覷。


    很快,還在前線與金國王爺按渾察僵持的巴紮爾就收到了消息。


    他馬上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調集軍隊向金國王廷退去。


    按渾察見狀,也不由大大鬆了口氣,若是再這麽僵持下去,自己這方必敗無疑。


    連續吃了幾場敗仗後,他也沒了繼續進攻的能力,如今也隻能勉強保住打下來的地盤而已。


    於是乎,金國、遼國還有大乾,都開始緊鑼密鼓的動員全國兵力,等待著最終決戰的來臨。


    在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氛圍中,時間也如白駒過隙,終於到了與遼國商定好的進攻日期。


    大乾這次拚拚湊湊,調集了三十萬大軍。


    其中陸軍二十萬,水軍十萬,全部集合完畢。


    而遼國耶律巴圖也抽調了全國四十萬可用之兵。


    由於此戰關乎國運,所以此次由花千渝掛帥,於非則作為副將,跟隨左右。


    臨行前,小皇帝趙熜身穿冕服,把虎符鄭重的交給了花千渝。


    隨著花千渝一聲令下,三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向金國方向而去。


    耶律巴圖也按照約定,親率四十萬大軍東進,浩浩蕩蕩的向金國王廷進軍。


    而金國方麵,雖然還有二十萬金國精銳,但為了防備大乾的水軍登陸偷襲,還要留一部分鎮守王廷。


    所以能用來迎敵之兵,也就十五萬之眾,而這十五萬還要兵分兩路,分別對付大乾的軍隊和遼國的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袖山河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夢想的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夢想的橘子並收藏紅袖山河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