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草原遭受外敵入侵,頻頻向朝廷求救。消息傳到宮中,宜修與鴻禧緊急商議對策。


    “母後,科爾草原局勢危急,兒臣認為應當出兵支援。”鴻禧神色凝重地說道。


    宜修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哀家也明白科爾草原之重要,但出兵之事,非同小可,需謹慎考慮。”


    鴻禧急切地說:“母後,若此時不出兵,科爾草原一旦淪陷,對我朝邊境將造成極大威脅。”


    宜修看向鴻禧,目光堅定:“皇兒,你可有周全的出兵計劃?”


    鴻禧點頭:“兒臣已與大臣們商討過,隻要糧草軍備充足,定能取勝。”


    出兵支援科爾草原的消息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議。


    大臣甲站出來說道:“太後,皇上,此時出兵,耗費巨大,且勝負難料,還望三思。”


    大臣乙反駁道:“若不出兵,失了科爾草原這個盟友,日後更是麻煩。”


    華太妃在一旁聽著,憂心忡忡地對宜修說:“慕宜,這可如何是好?”


    宜修沉默片刻,說道:“眾愛卿莫要爭吵,此事關係重大,當權衡利弊。”


    鴻禧說道:“兒臣認為,此次出兵乃是正義之舉,既能解科爾草原之困,又能彰顯我朝國威。”


    大臣們各抒己見,朝堂上氣氛緊張。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宜修最終決定出兵支援科爾草原。


    “皇兒,既然決定出兵,定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可有絲毫馬虎。”宜修叮囑鴻禧。


    鴻禧鄭重地點頭:“母後放心,兒臣定不辱使命。”


    宜修又對大臣們說道:“此次出兵,關乎國家安危,諸位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大臣們齊聲應道:“謹遵太後旨意。”


    隨後,鴻禧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出兵事宜,調兵遣將,籌集糧草。


    軍隊集結完畢,即將出征。鴻禧在點將台上進行戰前動員。


    “將士們,科爾草原正遭受外敵侵略,我們肩負著拯救盟友、保衛國家的重任。”鴻禧大聲說道。


    士兵們齊聲高唿:“保家衛國,奮勇殺敵!”


    宜修和華太妃也來到現場,為將士們送行。


    宜修高聲說道:“哀家期待著你們凱旋而歸!”


    華太妃眼中含淚:“將士們,一定要平安歸來。”


    年將軍率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行進在前往支援草原的路上。陽光灑在鎧甲上,閃爍著冷峻的光芒。他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眼神堅定而銳利,心中滿是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此次任務的使命感。


    “將軍,前方地勢險要,恐有埋伏。”副將低聲提醒道。年將軍微微眯起眼睛,審視著前方的山穀。


    “不可掉以輕心,加強戒備。”年將軍下令道。隊伍緩緩前行,士兵們的神經都緊繃著。


    突然,四周響起了喊殺聲,無數的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年將軍心中一凜,“果然有埋伏!”他迅速拔劍,大聲喊道:“眾將士,隨我迎敵!”


    士兵們紛紛舉起盾牌,抵擋著箭矢。年將軍一馬當先,衝向敵人。他的劍法淩厲,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哼,想伏擊我,沒那麽容易!”年將軍心中暗忖。他一邊與敵人廝殺,一邊觀察著局勢。他發現敵人的數量眾多,而且訓練有素,顯然是有備而來。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副將焦急地喊道。年將軍眉頭緊鎖,“不要慌,尋找突圍的機會。”


    就在這時,一支冷箭射向年將軍。他側身一閃,險險躲過。但緊接著,又有幾支箭射來。年將軍揮舞著寶劍,將箭矢一一擋開。


    “將軍,我們該怎麽辦?”士兵們開始有些慌亂。年將軍冷靜地說道:“不要怕,我們一定能突圍出去。大家跟緊我!”


    年將軍帶領著士兵們奮力廝殺,試圖尋找突圍的方向。然而,敵人的包圍圈越來越緊,他們的處境也越來越危險。


    在這危急時刻,年將軍突然想到了一個計策。他對副將說道:“你帶領一部分士兵從左側突圍,吸引敵人的注意力。我帶領主力從右側突圍。”


    副將猶豫了一下,“將軍,這樣太危險了。”年將軍堅定地說道:“沒時間猶豫了,執行命令!”


    副將隻好帶領一部分士兵向左側衝去。敵人果然被吸引了過去,年將軍趁機帶領主力從右側突圍。他們奮勇殺敵,終於衝出了包圍圈。


    “將軍,我們成功了!”士兵們歡唿雀躍。年將軍卻沒有絲毫放鬆,“不要高興得太早,我們還沒有脫離危險。繼續前進!”


    他們繼續前行,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再次遭遇埋伏。終於,他們到達了草原,與草原的軍隊會合。年將軍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場戰鬥才剛剛開始。


    在皇宮中,宜修端坐在寶座上,自稱哀家。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威嚴和睿智。皇帝鴻禧恭敬地站在一旁,稱唿宜修為母後。


    “鴻禧,年將軍可有消息傳來?”宜修問道。鴻禧微微低頭,“迴母後,目前還沒有年將軍的消息。”


    宜修微微皺眉,“年將軍此次支援草原,事關重大。一定要密切關注他的動向。”


    “兒臣明白。”鴻禧說道。


    這時,公主走了進來,行禮道:“皇祖母。”宜修露出慈祥的笑容,“起來吧。”


    公主走到宜修身邊,“皇祖母,我聽說年將軍去支援草原了。他會平安歸來嗎?”宜修輕輕撫摸著公主的頭發,“放心吧,年將軍英勇善戰,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公主點了點頭,“希望如此。”


    華太妃士蘭走了進來,行禮道:“慕宜。”宜修微微點頭,“士蘭,有何事?”


    士蘭說道:“慕宜,我聽說年將軍在途中遇伏,不知情況如何?”宜修的臉色微微一變,“此事我也剛剛得知。目前還不清楚具體情況。”


    士蘭擔憂地說道:“年將軍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希望他能平安無事。”宜修說道:“放心吧,年將軍一定會沒事的。我們要相信他的能力。”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走進來,“啟稟太後,有年將軍的消息了。”宜修和士蘭同時看向太監,“快說!”


    太監說道:“年將軍在途中遇伏,但他帶領士兵們奮勇突圍,現已到達草原,與草原的軍隊會合。”宜修鬆了一口氣,“太好了。年將軍果然不負眾望。”


    士蘭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下我就放心了。”


    年將軍與草原軍隊會合後,立即開始商議作戰計劃。草原首領對年將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也表達了對當前局勢的擔憂。


    “年將軍,敵軍來勢洶洶,我們草原的兵力有限,這場仗不好打啊。”草原首領眉頭緊鎖。


    年將軍神色堅定,“首領放心,我既然來了,就一定會與你們共同禦敵。我們先分析一下敵軍的情況。”


    年將軍與草原首領及各位將領圍坐在一起,仔細研究敵軍的戰術和兵力分布。經過一番討論,他們製定了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


    “此次作戰,我們要充分利用草原的地形優勢,采取伏擊和遊擊戰術。”年將軍指著地圖說道。


    草原首領點頭表示讚同,“年將軍所言極是。我們草原的勇士們熟悉地形,一定能給敵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戰鬥很快打響。年將軍帶領著士兵們與草原勇士們密切配合,不斷給敵軍製造麻煩。敵軍被他們的戰術搞得暈頭轉向,士氣逐漸低落。


    在一次伏擊戰中,年將軍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悄悄繞到敵軍後方。當敵軍正與草原軍隊正麵交戰時,年將軍突然發動襲擊。


    “殺!”年將軍一聲令下,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軍。敵軍頓時陷入混亂,紛紛潰敗。


    “將軍,我們成功了!”士兵們興奮地喊道。年將軍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但他知道,戰鬥還沒有結束。


    敵軍不甘心失敗,又組織了多次進攻。年將軍和草原軍隊頑強抵抗,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


    在這關鍵時刻,年將軍想到了一個破敵之策。他決定派一支小分隊,偽裝成敵軍的樣子,混入敵軍陣營,製造混亂。


    “此計甚妙!”草原首領對年將軍的計策讚不絕口。


    小分隊很快出發了。他們小心翼翼地接近敵軍陣營,趁著夜色的掩護,成功混入其中。在敵軍內部,小分隊四處放火,製造混亂。


    敵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搞得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年將軍趁機帶領大軍發動總攻。


    “衝啊!”士兵們喊殺聲震天。敵軍在混亂中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紛紛逃竄。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年將軍和草原軍隊終於取得了勝利。草原上一片歡唿,人們對年將軍充滿了敬佩和感激。


    年將軍看著勝利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皇宮中,宜修得知年將軍在草原取得勝利的消息,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年將軍果然沒有讓哀家失望。”宜修對身邊的鴻禧說道。


    鴻禧也很高興,“母後,年將軍英勇善戰,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主聽到這個消息,也興奮地說道:“皇祖母,年將軍太厲害了!我就知道他一定會勝利的。”


    宜修笑著摸了摸公主的頭,“是啊,年將軍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然而,華太妃士蘭卻心中不安。她知道,年將軍的勝利會讓他的勢力更加壯大,這對她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士蘭暗自思忖著,如何才能削弱年將軍的勢力。她想到了一個計策,決定在宜修麵前進讒言。


    “慕宜,年將軍此次立下大功,勢力必然更加壯大。我們不得不防啊。”士蘭憂心忡忡地說道。


    宜修微微皺眉,“士蘭,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士蘭說道:“慕宜,年將軍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如果他有二心,那可就危險了。”


    宜修沉默了片刻,“士蘭,你多慮了。年將軍對國家忠心耿耿,不會有二心的。”


    士蘭見宜修不為所動,心中更加著急。她決定再找機會勸說宜修。


    與此同時,宮中的其他勢力也在關注著年將軍的動向。一些嫉妒年將軍的大臣們開始在背後議論紛紛,試圖抹黑年將軍。


    “年將軍這次立下大功,恐怕會威脅到陛下的地位啊。”一位大臣小聲說道。


    “是啊,年將軍勢力太大了,我們得想辦法削弱他。”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這些議論傳到了鴻禧的耳朵裏,他心中也開始有些擔憂。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年將軍的問題,於是決定向宜修請教。


    “母後,最近宮中有人議論年將軍功高震主,兒臣不知該如何是好。”鴻禧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宜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桑落鳳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桑落鳳存並收藏不一樣的宜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