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宮的嬪妃們按照規矩來到宜修宮中見禮,眾人皆恭恭敬敬,唯獨有一位嬪妃,眼神中透著一絲不屑。
當宜修在上方訓話時,這位嬪妃忍不住小聲嘀咕:“不過是個庶女,卻能當上太後,如今皇後也是庶女出身,這後宮的規矩都亂了套。”
她自以為聲音小,卻不想被宜修聽了個正著。宜修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是誰在那裏胡言亂語?”宜修嚴厲地問道。
眾嬪妃皆噤若寒蟬,無人敢應答。
那嘀咕的嬪妃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嚇得連忙跪地求饒:“太後饒命,臣妾一時失言。”
宜修冷冷地看著她,說道:“失言?在這宮中,一言一行都需謹慎,你如此口無遮攔,是不把本宮放在眼裏嗎?”
嬪妃瑟瑟發抖,說道:“太後息怒,臣妾再也不敢了。”
宜修冷哼一聲:“來人,罰她抄經書和孝經各一百遍,禁足半年,好好反省!”
嬪妃臉色慘白,卻也不敢再求饒,被宮女們帶了下去。
然而,這嬪妃心中不服,竟想著向皇上告狀。
鴻禧正在禦書房處理政務,這嬪妃不顧阻攔衝了進去。
“皇上,您要為臣妾做主啊。”嬪妃哭哭啼啼地說道。
鴻禧皺起眉頭,不悅地說道:“何事如此慌張?成何體統!”
嬪妃哭訴道:“太後因為臣妾一句無心之言,就罰臣妾抄經書、禁足半年,皇上,臣妾冤枉啊。”
鴻禧臉色一沉,說道:“你究竟說了什麽?”
嬪妃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說了一遍,試圖博得皇上的同情。
鴻禧聽後,怒喝道:“大膽!太後乃後宮之尊,豈容你如此冒犯。她的處罰已是輕的。”
嬪妃沒想到皇上會如此態度,嚇得癱坐在地。
鴻禧繼續說道:“你不僅不知悔改,還妄圖告狀,以下犯上。即日起,廢除你的位份,貶為庶人,打入冷宮!”
嬪妃驚恐地喊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啊!”
但鴻禧心意已決,不再理會她的求饒。
此事很快在宮中傳開,其他嬪妃們都嚇得不輕。
“這才入宮就落得如此下場,以後咱們可得謹言慎行。”一位嬪妃說道。
“是啊,太後和皇上可都不是好惹的。”另一位嬪妃附和道。
宜修得知鴻禧的處置,心中欣慰。
“禧兒這孩子,還是明白事理的。”宜修說道。
而鴻禧這邊,心中也有些感慨。
“這宮中的女子,若都像這般不知分寸,後宮如何安寧。”鴻禧自言自語道。
過了幾日,又有嬪妃來給宜修請安。
“太後,之前的事讓姐妹們都警醒了,以後定不敢再有冒犯之舉。”一位嬪妃說道。
宜修微微點頭:“知道就好,在這宮中,守規矩才能長久。”
嬪妃們紛紛應是。
日子一天天過去,那位被貶為庶人的嬪妃在冷宮中日子過得淒慘。
“我當初怎麽就那麽糊塗,如今落得這般下場。”她悔恨不已。
而其他嬪妃們則更加小心翼翼,生怕步了她的後塵。
有一次,鴻禧在花園中偶遇幾位嬪妃。
“參見皇上。”嬪妃們行禮道。
鴻禧說道:“起來吧,近日宮中可還太平?”
一位嬪妃說道:“迴皇上,自從上次的事之後,姐妹們都安分守己。”
鴻禧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
然而,還是有一些嬪妃心中暗自嫉妒那些得寵的姐妹。
“哼,她不過是會討皇上歡心罷了。”一位嬪妃在背後說道。
這話不巧被路過的宮女聽到,傳到了宜修耳中。
宜修再次召集嬪妃們訓話。
“本宮聽聞又有人在背後說三道四,若被本宮發現,定不輕饒。”宜修嚴肅地說道。
嬪妃們都低著頭,不敢吭聲。
鴻禧知道此事後,對宜修說道:“母後,還是您能鎮得住這後宮。”
宜修說道:“禧兒,後宮安穩,你在前朝也能安心。”
又過了些時日,到了宮中的節慶之日。
嬪妃們都精心打扮,想要在宴會上出彩。
其中一位嬪妃因為穿著過於華麗,被宜修指責。
“在這宮中,不可過於張揚,要懂得謙遜。”宜修說道。
嬪妃連忙認錯。
鴻禧在一旁看著,心中對宜修的管理方式越發認同。
“母後做事向來周全,這後宮在您的管理下,井井有條。”鴻禧說道。
宜修微笑著說:“禧兒過獎了,隻是希望這後宮能少些是非。”
然而,後宮的爭鬥從未真正停止。
一位嬪妃為了爭寵,故意在皇上麵前陷害另一位嬪妃。
鴻禧查明真相後,十分生氣。
“這等手段,實在可惡。”鴻禧說道。
他將此事告知宜修。
宜修說道:“禧兒,對於這種心思不正的嬪妃,要嚴懲不貸。”
鴻禧點頭道:“兒臣明白。”
最終,那位陷害他人的嬪妃被降了位份,罰去冷宮思過。
經過這一係列的事情,後宮的嬪妃們都收斂了許多,不敢再輕易犯錯。
但仍有個別嬪妃心存僥幸。
一次,一位嬪妃在禦花園中偶遇鴻禧,故意摔倒引起鴻禧的注意。
鴻禧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並未理會。
嬪妃心中失落,迴去後便向姐妹抱怨。
“皇上真是無情。”她說道。
這話傳到宜修耳中,宜修再次處罰了她。
“不好好想著如何侍奉皇上,淨耍這些小心機。”宜修說道。
嬪妃們越發覺得在這宮中生存不易,必須謹小慎微。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宮逐漸平靜下來。
鴻禧對宜修說道:“母後,這段時間多虧了您,後宮才得以安寧。”
宜修說道:“隻要禧兒能安心處理朝政,後宮的事本宮自會打理好。”
可沒過多久,又有新的麻煩出現。
一位嬪妃懷孕了,其他嬪妃們嫉妒不已。
“憑什麽她能懷上龍種。”一位嬪妃說道。
於是,有人開始暗中使壞,想要讓那懷孕的嬪妃流產。
幸好被及時發現。
宜修大怒:“竟敢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絕不輕饒!”
鴻禧也十分憤怒:“查,一定要查出幕後主使!”
經過一番調查,終於找出了兇手。
鴻禧嚴懲了相關人員,並加強了對後宮的管理。
“這後宮之事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鴻禧歎氣道。
宜修安慰道:“禧兒,莫要煩惱,隻要我們多加防範,定能保後宮平安。”
鴻禧點點頭,繼續與宜修一同應對後宮的種種問題。
有一天,一位低位嬪妃在給皇後請安時,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弄髒了皇後的衣裳。
皇後本就心情不佳,借此大發雷霆。
“你這不懂規矩的東西,來人,掌嘴!”皇後說道。
那嬪妃嚇得連連求饒:“皇後娘娘饒命,臣妾不是故意的。”
此事傳到宜修耳中,宜修覺得皇後處罰過重。
“不過是個小過錯,如此懲罰,有失公允。”宜修說道。
皇後聽聞宜修的不滿,心中有些委屈。
“太後,臣妾也是一時氣惱。”皇後說道。
宜修說道:“身為皇後,當有容人之量,不可這般小肚雞腸。”
皇後隻好認錯。
那被掌嘴的嬪妃對宜修感恩戴德。
“多謝太後娘娘為臣妾做主。”嬪妃說道。
宜修說道:“在這宮中,隻要守規矩,本宮自會護著你們。”
然而,此事過後,皇後對宜修心生不滿。
“太後總是偏袒那些低位嬪妃,絲毫不給我麵子。”皇後對身邊的宮女說道。
宮女勸道:“娘娘,不可對太後有怨言,小心被皇上知道。”
皇後哼了一聲:“我倒要看看,太後能護她們到何時。”
不久,宮中舉辦賞花宴。
各位嬪妃都精心裝扮,想要在宴會上出風頭。
一位嬪妃彈了一首好琴,贏得了眾人的稱讚。
皇後卻說道:“不過是些雕蟲小技,有什麽值得誇讚的。”
那嬪妃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宜修看在眼裏,心中不悅。
“皇後,人家彈得好,就該表揚,你這般態度,讓大家都難堪。”宜修說道。
皇後咬了咬嘴唇,不再說話。
賞花宴結束後,皇後越想越氣。
“太後總是當著眾人的麵讓我下不來台。”皇後說道。
她決定在皇上麵前訴苦。
“皇上,太後總是對臣妾諸多不滿,臣妾不知該如何是好。”皇後哭訴道。
鴻禧皺起眉頭:“皇後,母後處事向來公正,你莫要胡言亂語。”
皇後委屈地說:“皇上,臣妾沒有說謊。”
鴻禧說道:“朕自會調查清楚,若你所言不實,休怪朕不客氣。”
皇後心中忐忑不安。
鴻禧向宜修詢問此事。
宜修說道:“禧兒,皇後近來有些任性,處事不當。”
鴻禧說道:“母後,兒臣會勸勸她的。”
鴻禧迴到皇後宮中。
“皇後,你以後要多聽母後的話,不可任性妄為。”鴻禧說道。
皇後心中雖不情願,但也隻能應下。
又過了一段時間,宮中來了一位異域公主。
鴻禧對她頗為寵愛。
這引起了其他嬪妃的嫉妒。
“不過是個外來的女子,憑什麽得到皇上的寵愛。”一位嬪妃說道。
這話傳到了異域公主耳中,她向鴻禧告狀。
鴻禧十分生氣:“是誰在背後嚼舌根?”
經過調查,發現是一位嫉妒心強的嬪妃所為。
宜修得知此事,說道:“如此心胸狹隘之人,不可留在宮中。”
鴻禧下令將那嬪妃打入冷宮。
後宮眾人皆噤若寒蟬,不敢再隨意生事。
但好景不長,那位異域公主因為不習慣宮中的生活,與其他嬪妃發生了衝突。
宜修出麵調解。
“大家都要相互包容,不可因小事傷了和氣。”宜修說道。
然而,公主卻覺得宜修偏袒本土嬪妃,心中不滿。
她向鴻禧哭訴。
鴻禧左右為難。
“母後,這公主畢竟來自異域,還需多照顧她的感受。”鴻禧說道。
宜修說道:“禧兒,本宮也是為了後宮的和諧,並無偏袒之意。”
鴻禧說道:“兒臣明白母後的苦心,隻是此事還需妥善處理。”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化解了公主與其他嬪妃的矛盾。
後宮暫時恢複了平靜。
可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嬪妃被發現與外臣私通。
這可是天大的醜聞。
鴻禧怒不可遏:“查!一定要嚴查!”
宜修也被驚動。
“這宮中竟出了這等醜事,定要嚴懲不貸!”宜修說道。
經過調查,真相大白,那嬪妃被賜死,相關人員也受到了懲處。
此事讓後宮眾人惶恐不安。
“在這宮中,一定要守規矩,否則就是這樣的下場。”一位嬪妃說道。
宜修借此再次整頓後宮紀律。
“本宮不希望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都給我安分守己!”宜修說道。
鴻禧也對後宮眾人說道:“若再有違法亂紀之事,絕不姑息!”
後宮在宜修和鴻禧的嚴厲管理下,總算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平靜。
當宜修在上方訓話時,這位嬪妃忍不住小聲嘀咕:“不過是個庶女,卻能當上太後,如今皇後也是庶女出身,這後宮的規矩都亂了套。”
她自以為聲音小,卻不想被宜修聽了個正著。宜修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是誰在那裏胡言亂語?”宜修嚴厲地問道。
眾嬪妃皆噤若寒蟬,無人敢應答。
那嘀咕的嬪妃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嚇得連忙跪地求饒:“太後饒命,臣妾一時失言。”
宜修冷冷地看著她,說道:“失言?在這宮中,一言一行都需謹慎,你如此口無遮攔,是不把本宮放在眼裏嗎?”
嬪妃瑟瑟發抖,說道:“太後息怒,臣妾再也不敢了。”
宜修冷哼一聲:“來人,罰她抄經書和孝經各一百遍,禁足半年,好好反省!”
嬪妃臉色慘白,卻也不敢再求饒,被宮女們帶了下去。
然而,這嬪妃心中不服,竟想著向皇上告狀。
鴻禧正在禦書房處理政務,這嬪妃不顧阻攔衝了進去。
“皇上,您要為臣妾做主啊。”嬪妃哭哭啼啼地說道。
鴻禧皺起眉頭,不悅地說道:“何事如此慌張?成何體統!”
嬪妃哭訴道:“太後因為臣妾一句無心之言,就罰臣妾抄經書、禁足半年,皇上,臣妾冤枉啊。”
鴻禧臉色一沉,說道:“你究竟說了什麽?”
嬪妃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說了一遍,試圖博得皇上的同情。
鴻禧聽後,怒喝道:“大膽!太後乃後宮之尊,豈容你如此冒犯。她的處罰已是輕的。”
嬪妃沒想到皇上會如此態度,嚇得癱坐在地。
鴻禧繼續說道:“你不僅不知悔改,還妄圖告狀,以下犯上。即日起,廢除你的位份,貶為庶人,打入冷宮!”
嬪妃驚恐地喊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啊!”
但鴻禧心意已決,不再理會她的求饒。
此事很快在宮中傳開,其他嬪妃們都嚇得不輕。
“這才入宮就落得如此下場,以後咱們可得謹言慎行。”一位嬪妃說道。
“是啊,太後和皇上可都不是好惹的。”另一位嬪妃附和道。
宜修得知鴻禧的處置,心中欣慰。
“禧兒這孩子,還是明白事理的。”宜修說道。
而鴻禧這邊,心中也有些感慨。
“這宮中的女子,若都像這般不知分寸,後宮如何安寧。”鴻禧自言自語道。
過了幾日,又有嬪妃來給宜修請安。
“太後,之前的事讓姐妹們都警醒了,以後定不敢再有冒犯之舉。”一位嬪妃說道。
宜修微微點頭:“知道就好,在這宮中,守規矩才能長久。”
嬪妃們紛紛應是。
日子一天天過去,那位被貶為庶人的嬪妃在冷宮中日子過得淒慘。
“我當初怎麽就那麽糊塗,如今落得這般下場。”她悔恨不已。
而其他嬪妃們則更加小心翼翼,生怕步了她的後塵。
有一次,鴻禧在花園中偶遇幾位嬪妃。
“參見皇上。”嬪妃們行禮道。
鴻禧說道:“起來吧,近日宮中可還太平?”
一位嬪妃說道:“迴皇上,自從上次的事之後,姐妹們都安分守己。”
鴻禧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
然而,還是有一些嬪妃心中暗自嫉妒那些得寵的姐妹。
“哼,她不過是會討皇上歡心罷了。”一位嬪妃在背後說道。
這話不巧被路過的宮女聽到,傳到了宜修耳中。
宜修再次召集嬪妃們訓話。
“本宮聽聞又有人在背後說三道四,若被本宮發現,定不輕饒。”宜修嚴肅地說道。
嬪妃們都低著頭,不敢吭聲。
鴻禧知道此事後,對宜修說道:“母後,還是您能鎮得住這後宮。”
宜修說道:“禧兒,後宮安穩,你在前朝也能安心。”
又過了些時日,到了宮中的節慶之日。
嬪妃們都精心打扮,想要在宴會上出彩。
其中一位嬪妃因為穿著過於華麗,被宜修指責。
“在這宮中,不可過於張揚,要懂得謙遜。”宜修說道。
嬪妃連忙認錯。
鴻禧在一旁看著,心中對宜修的管理方式越發認同。
“母後做事向來周全,這後宮在您的管理下,井井有條。”鴻禧說道。
宜修微笑著說:“禧兒過獎了,隻是希望這後宮能少些是非。”
然而,後宮的爭鬥從未真正停止。
一位嬪妃為了爭寵,故意在皇上麵前陷害另一位嬪妃。
鴻禧查明真相後,十分生氣。
“這等手段,實在可惡。”鴻禧說道。
他將此事告知宜修。
宜修說道:“禧兒,對於這種心思不正的嬪妃,要嚴懲不貸。”
鴻禧點頭道:“兒臣明白。”
最終,那位陷害他人的嬪妃被降了位份,罰去冷宮思過。
經過這一係列的事情,後宮的嬪妃們都收斂了許多,不敢再輕易犯錯。
但仍有個別嬪妃心存僥幸。
一次,一位嬪妃在禦花園中偶遇鴻禧,故意摔倒引起鴻禧的注意。
鴻禧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並未理會。
嬪妃心中失落,迴去後便向姐妹抱怨。
“皇上真是無情。”她說道。
這話傳到宜修耳中,宜修再次處罰了她。
“不好好想著如何侍奉皇上,淨耍這些小心機。”宜修說道。
嬪妃們越發覺得在這宮中生存不易,必須謹小慎微。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宮逐漸平靜下來。
鴻禧對宜修說道:“母後,這段時間多虧了您,後宮才得以安寧。”
宜修說道:“隻要禧兒能安心處理朝政,後宮的事本宮自會打理好。”
可沒過多久,又有新的麻煩出現。
一位嬪妃懷孕了,其他嬪妃們嫉妒不已。
“憑什麽她能懷上龍種。”一位嬪妃說道。
於是,有人開始暗中使壞,想要讓那懷孕的嬪妃流產。
幸好被及時發現。
宜修大怒:“竟敢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絕不輕饒!”
鴻禧也十分憤怒:“查,一定要查出幕後主使!”
經過一番調查,終於找出了兇手。
鴻禧嚴懲了相關人員,並加強了對後宮的管理。
“這後宮之事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鴻禧歎氣道。
宜修安慰道:“禧兒,莫要煩惱,隻要我們多加防範,定能保後宮平安。”
鴻禧點點頭,繼續與宜修一同應對後宮的種種問題。
有一天,一位低位嬪妃在給皇後請安時,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弄髒了皇後的衣裳。
皇後本就心情不佳,借此大發雷霆。
“你這不懂規矩的東西,來人,掌嘴!”皇後說道。
那嬪妃嚇得連連求饒:“皇後娘娘饒命,臣妾不是故意的。”
此事傳到宜修耳中,宜修覺得皇後處罰過重。
“不過是個小過錯,如此懲罰,有失公允。”宜修說道。
皇後聽聞宜修的不滿,心中有些委屈。
“太後,臣妾也是一時氣惱。”皇後說道。
宜修說道:“身為皇後,當有容人之量,不可這般小肚雞腸。”
皇後隻好認錯。
那被掌嘴的嬪妃對宜修感恩戴德。
“多謝太後娘娘為臣妾做主。”嬪妃說道。
宜修說道:“在這宮中,隻要守規矩,本宮自會護著你們。”
然而,此事過後,皇後對宜修心生不滿。
“太後總是偏袒那些低位嬪妃,絲毫不給我麵子。”皇後對身邊的宮女說道。
宮女勸道:“娘娘,不可對太後有怨言,小心被皇上知道。”
皇後哼了一聲:“我倒要看看,太後能護她們到何時。”
不久,宮中舉辦賞花宴。
各位嬪妃都精心裝扮,想要在宴會上出風頭。
一位嬪妃彈了一首好琴,贏得了眾人的稱讚。
皇後卻說道:“不過是些雕蟲小技,有什麽值得誇讚的。”
那嬪妃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宜修看在眼裏,心中不悅。
“皇後,人家彈得好,就該表揚,你這般態度,讓大家都難堪。”宜修說道。
皇後咬了咬嘴唇,不再說話。
賞花宴結束後,皇後越想越氣。
“太後總是當著眾人的麵讓我下不來台。”皇後說道。
她決定在皇上麵前訴苦。
“皇上,太後總是對臣妾諸多不滿,臣妾不知該如何是好。”皇後哭訴道。
鴻禧皺起眉頭:“皇後,母後處事向來公正,你莫要胡言亂語。”
皇後委屈地說:“皇上,臣妾沒有說謊。”
鴻禧說道:“朕自會調查清楚,若你所言不實,休怪朕不客氣。”
皇後心中忐忑不安。
鴻禧向宜修詢問此事。
宜修說道:“禧兒,皇後近來有些任性,處事不當。”
鴻禧說道:“母後,兒臣會勸勸她的。”
鴻禧迴到皇後宮中。
“皇後,你以後要多聽母後的話,不可任性妄為。”鴻禧說道。
皇後心中雖不情願,但也隻能應下。
又過了一段時間,宮中來了一位異域公主。
鴻禧對她頗為寵愛。
這引起了其他嬪妃的嫉妒。
“不過是個外來的女子,憑什麽得到皇上的寵愛。”一位嬪妃說道。
這話傳到了異域公主耳中,她向鴻禧告狀。
鴻禧十分生氣:“是誰在背後嚼舌根?”
經過調查,發現是一位嫉妒心強的嬪妃所為。
宜修得知此事,說道:“如此心胸狹隘之人,不可留在宮中。”
鴻禧下令將那嬪妃打入冷宮。
後宮眾人皆噤若寒蟬,不敢再隨意生事。
但好景不長,那位異域公主因為不習慣宮中的生活,與其他嬪妃發生了衝突。
宜修出麵調解。
“大家都要相互包容,不可因小事傷了和氣。”宜修說道。
然而,公主卻覺得宜修偏袒本土嬪妃,心中不滿。
她向鴻禧哭訴。
鴻禧左右為難。
“母後,這公主畢竟來自異域,還需多照顧她的感受。”鴻禧說道。
宜修說道:“禧兒,本宮也是為了後宮的和諧,並無偏袒之意。”
鴻禧說道:“兒臣明白母後的苦心,隻是此事還需妥善處理。”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化解了公主與其他嬪妃的矛盾。
後宮暫時恢複了平靜。
可就在這時,又有一位嬪妃被發現與外臣私通。
這可是天大的醜聞。
鴻禧怒不可遏:“查!一定要嚴查!”
宜修也被驚動。
“這宮中竟出了這等醜事,定要嚴懲不貸!”宜修說道。
經過調查,真相大白,那嬪妃被賜死,相關人員也受到了懲處。
此事讓後宮眾人惶恐不安。
“在這宮中,一定要守規矩,否則就是這樣的下場。”一位嬪妃說道。
宜修借此再次整頓後宮紀律。
“本宮不希望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都給我安分守己!”宜修說道。
鴻禧也對後宮眾人說道:“若再有違法亂紀之事,絕不姑息!”
後宮在宜修和鴻禧的嚴厲管理下,總算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