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在江南的困境讓麗妃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她在宮中不斷地踱步,嘴裏念叨著:“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貼身宮女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勸道:“娘娘,您先別著急,說不定五皇子能想到辦法解決呢。”


    麗妃猛地停下腳步,瞪了宮女一眼:“你懂什麽!這要是辦砸了,我們母子以後在宮中還有什麽指望!”


    而宜修和玉寰這邊,日子也並不輕鬆。


    玉寰憂心忡忡地對宜修說:“姐姐,雖說五皇子在江南遇到了麻煩,可麗妃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還是要小心為上。”


    宜修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妹妹放心,我們隻要行得正坐得端,任她麗妃有再多手段,也不能拿我們怎麽樣。”


    就在這時,宮中又傳出消息,五皇子在江南因為查案手段過激,得罪了當地的一些權貴,局麵愈發失控。


    麗妃得知後,差點昏厥過去。她咬著牙說:“不行,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兒陷入絕境。”於是,麗妃決定冒險向皇上求情,希望皇上能派援手相助。


    皇上在朝堂上聽了麗妃的哭訴,臉色陰沉。他說道:“此事乃是五皇子自己請纓,如今弄成這般局麵,朕也很是為難。”


    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有的主張派援兵,有的則認為應該讓五皇子自己解決。


    最終,皇上決定先觀望一段時間,再做定奪。


    麗妃失望而歸,心中對皇上充滿了怨恨。


    宜修和玉寰也在關注著這件事的發展。


    玉寰說道:“姐姐,你說皇上會如何處置?”


    宜修輕輕搖了搖頭:“皇上心思難以捉摸,但此事關係重大,想必他會慎重考慮。”


    日子一天天過去,五皇子在江南的情況越來越糟,當地的鹽商甚至聯合起來抵製調查。


    五皇子再次傳信迴宮,信中言辭懇切,請求皇上支援。


    皇上終於坐不住了,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在朝堂上,大臣們爭論不休。


    有的說應該立刻派兵鎮壓,有的則認為應該采取溫和的手段安撫。


    宜修的父親也在其中,他謹慎地說道:“皇上,此事需從長計議,切不可魯莽行事,以免激起民變。”


    皇上陷入了沉思。


    而在後宮,麗妃為了兒子,開始四處拉攏人心。


    她找到一些位份較低的妃子,許以好處,希望她們能在皇上麵前為五皇子說好話。


    然而,這些妃子大多懼怕宜修和玉寰,不敢輕易答應。


    麗妃氣急敗壞地說:“一群膽小如鼠的東西!”


    宜修和玉寰得知麗妃的舉動後,心中更加警惕。


    玉寰擔心地說:“姐姐,麗妃如此瘋狂,會不會對我們不利?”


    宜修安慰道:“妹妹別怕,隻要我們不犯錯,她也抓不到我們的把柄。”


    此時,江南的局勢愈發緊張,五皇子幾乎陷入了絕境。


    皇上最終決定派一支精銳部隊前往江南支援,但同時也下旨嚴厲斥責了五皇子的魯莽行為。


    五皇子收到聖旨後,心中懊悔不已。


    經過一番努力,江南鹽案終於有了轉機。在援兵的協助下,五皇子逐漸掌控了局麵,開始對鹽商進行整頓。


    麗妃得知後,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她得意地對宮女說:“哼,我就知道,我兒不會讓我失望。”


    然而,宜修和玉寰卻知道,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果然,江南鹽案雖然得到解決,但在查案過程中,暴露出了朝廷內部的許多問題。


    皇上對此十分震怒,決定在宮中展開清查。


    麗妃心中又開始不安起來,她擔心自己之前為兒子所做的那些勾當會被發現。


    宜修和玉寰則趁著這個機會,暗中收集麗妃的罪證。


    玉寰興奮地對宜修說:“姐姐,這次說不定能一舉扳倒麗妃。”


    宜修卻謹慎地說:“不可大意,麗妃在宮中經營多年,必定還有後手。”


    在清查的過程中,麗妃不斷地使出各種手段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


    她甚至不惜陷害其他妃子,以轉移皇上的注意力。


    一時間,宮中人人自危。


    宜修和玉寰小心應對,不給麗妃任何可乘之機。


    終於,她們找到了麗妃勾結外臣、貪汙受賄的關鍵證據。


    宜修拿著證據,麵見皇上。


    皇上看後,龍顏大怒:“好一個麗妃,竟敢如此膽大妄為!”


    麗妃被打入冷宮,五皇子也受到了牽連,被皇上冷落。


    宜修和玉寰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玉寰笑著說:“姐姐,這次可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宜修卻神色凝重地說:“妹妹,宮中的爭鬥從未停止,我們還需時刻保持警醒。”


    經過這次風波,宮中的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


    宜修和玉寰在宮中的地位也更加穩固。


    然而,新的挑戰和危機又在不知不覺中悄然來臨。


    邊疆戰事又起,敵軍來勢洶洶。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獻策。


    有人主張求和,有人則堅決要求出兵抗擊。


    皇上猶豫不決,心情煩躁。


    宜修得知此事後,心中擔憂國家安危。


    她對玉寰說:“這戰事若不能平息,百姓又要受苦了。”


    玉寰點頭道:“姐姐說得是,不知皇上會如何決斷。”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向皇上舉薦鴻禧郡王再次出征。


    皇上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之前對宜修和玉寰的懷疑,心中有些猶豫。


    宜修得知後,決定親自麵見皇上。


    在禦書房中,宜修跪地說道:“皇上,臣妾深知您對臣妾和家人有所疑慮,但如今國家危難,鴻禧郡王一心為國,還望皇上能給他一個機會,讓他為國立功,報效朝廷。”


    皇上看著宜修,心中五味雜陳。


    最終,皇上決定讓鴻禧郡王出征。


    鴻禧郡王領命後,迅速整頓兵馬,奔赴邊疆。


    宜修和玉寰在宮中默默為他祈禱。


    戰場上,鴻禧郡王身先士卒,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經過數月的激戰,終於取得了勝利。


    消息傳迴宮中,皇上大喜,對鴻禧郡王大加賞賜。


    宜修和玉寰也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然而,她們的安穩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宮中又有新的妃子得寵,對宜修和玉寰的地位構成了威脅。


    這位妃子名叫珍妃,長得嬌豔動人,且心機深沉。


    她深知宜修和玉寰在宮中的影響力,於是想方設法地討好皇上,同時暗中挑撥她們與皇上的關係。


    一天,珍妃在皇上麵前故意提起宜修和玉寰:“皇上,臣妾聽聞皇後和玉寰娘娘在宮中過於強勢,讓其他姐妹都心生畏懼。”


    皇上聽了,心中有些不悅:“果真如此?”


    珍妃又說道:“臣妾也隻是聽說,不敢妄言。但皇後娘娘和玉寰娘娘在宮中確實頗有威嚴。”


    皇上皺起了眉頭,對宜修和玉寰產生了不滿。


    宜修和玉寰察覺到皇上的態度變化,心中十分困惑。


    玉寰氣憤地說:“定是那珍妃在背後使壞。”


    宜修冷靜地說:“我們先不要衝動,看看情況再說。”


    然而,珍妃的手段越來越過分。


    她故意在宮中製造事端,然後嫁禍給宜修和玉寰。


    皇上對她們的誤會越來越深。


    宜修決定不再坐以待斃,她找到皇上,誠懇地說道:“皇上,臣妾對您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不知為何最近您對臣妾如此冷淡?”


    皇上冷冷地說:“有人說你們在宮中仗勢欺人,可有此事?”


    宜修連忙解釋:“皇上,這定是有人誣陷,臣妾冤枉啊。”


    皇上沉默不語。


    宜修知道,要想重新獲得皇上的信任,必須找出珍妃的把柄。


    於是,她和玉寰開始暗中調查珍妃的過往。


    經過一番努力,她們終於發現珍妃入宮前曾與一位富商有過不清不楚的關係。


    宜修拿著證據,再次麵見皇上。


    皇上看後,龍顏大怒,將珍妃打入冷宮。


    宜修和玉寰總算是化解了這次危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一樣的宜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桑落鳳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桑落鳳存並收藏不一樣的宜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