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無彈窗免費!漢朝(前202—220年[1])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因尚火德故稱為炎漢[2-3],又因皇室姓劉而被稱為劉漢[4],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傳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5]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西漢,定都長安。漢初在消滅異姓王和諸呂之亂後政局趨於穩定。漢文帝、漢景帝采取養生息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6],史稱“孝宣中興”[7]。8年,王莽篡漢,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8]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9]。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開創“永元之隆”[10],東漢國力達到極盛[11]。中期發生戚宦之爭和黨錮之禍,於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12-13]
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14]兩漢時期奠定漢地範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15]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16],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17]
漢代文化統一、四夷賓服,促使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圈正式成型,華夏族自漢以後也逐漸改稱為漢族[18],兩漢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在科技領域亦頗有成就,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張衡發明了地動儀、渾天儀等。[19]
漢朝分為西漢(前202年十二月-公元8年十一月)、東漢(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漢高帝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2]後世史學家不承認新朝和玄漢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並到漢朝曆史裏。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自稱中漢,[21-23]又稱後漢;漢昭烈帝劉備建立蜀漢,定都成都,自稱季漢,又稱西蜀;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
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曆史發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後曆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炎漢開國
參見: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
開創四百年漢朝的漢高祖劉邦
開創四百年漢朝的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裏人,平時不參加農業勞動。到青年時代,秦始皇已統一中國,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並與郡縣小吏關係非常密切。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但他為人仗義,胸懷大誌,待人寬厚,能孚眾望。[25-26]
秦二世元年(前209),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也在家鄉沛縣起兵,稱沛公。後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前207年,劉邦率部攻入關中,秦王子嬰降,秦亡。[26]
秦朝滅亡以後,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後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於前202年正式稱皇帝,仍用“漢”號[27],漢朝就此開始。[28]休養生息
參見:布衣將相、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呂後專權、諸呂之亂
呂後
呂後
劉邦登基後,采用叔孫通的建議,恢複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蕭何為丞相,采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29]。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30]的誓言。[31]
此時,由於曆經多年****,國力較弱,而漢高祖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於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32],從此以後,漢朝采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麽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33]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即漢惠帝,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後稱製。呂後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漢高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後同時又任用外戚,壓製功臣,釀成“諸呂之亂”。[34]
文景之治
參見:文景之治、七國之亂、南越國
漢文帝劉恆
漢文帝劉恆
呂後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鏟除,眾臣迎立漢文帝。[36]在漢文帝的皇後竇漪房的影響下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即位期間,繼續采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複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37]雖然漢景帝時期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曆三個月便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38]
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裏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漢朝方麵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一係列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第一個治世,被後世曆史學家稱羨。[39]
漢武盛世
參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酎金奪爵、鹽鐵官營、漢武盛世、漢匈百年戰爭、絲綢之路、巫蠱之禍
漢武帝畫像
漢武帝畫像
漢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即為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開疆拓土,奠定了漢朝強盛的局麵。[41]
在政治上,漢武帝加強皇權,首創年號,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42]
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采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盡管劉徹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采取集合霸道、王道的治國方針,但漢武帝對儒家的推崇,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曆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42]
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
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
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漢武帝時期大幅提高軍人的待遇,在巡視北方時,一次犒賞邊防軍就達100萬匹絲綢和200萬錢。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優秀將領,終於擊潰匈奴,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收複河套並將河西納入版圖,促使“漠南無王庭”的局麵,又先後吞並南越、閩越、夜郎、滇國、衛滿朝鮮等國,遠征大宛降服西域諸國,使中國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強國。漢武帝時期奠定了漢地範圍,也是漢朝走向強盛的起點。[43]
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烏孫,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製西域的目的,並開通了長安到中亞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44]
昭宣中興
參見:霍光輔政、鹽鐵論、昭宣中興、西域都護
漢昭帝劉弗陵
漢昭帝劉弗陵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冤死。漢朝經曆多年戰爭,對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為此,漢武帝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不再窮兵黷武。為挽救經濟,漢武帝在位期間曾采取一係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加強對經濟的控製。[45]
劉徹死後,年僅7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漢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漢昭帝清醒地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殺。霍光得以繼續輔佐漢昭帝治國,史稱霍光輔政。[46]
霍光遵循漢武帝晚年的國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得以讓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漢昭帝死後,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史稱漢廢帝,因行為放縱,被霍光所廢[47],後霍光又迎立漢宣帝劉詢即位[48]。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後,漢宣帝方親理政事。[49]後因霍氏一門飛揚跋扈,漢宣帝將意圖謀反的霍氏戚族一網打盡。[46]
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治國摒棄不實際的儒學,采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51],在位期間關心民間疾苦並借公田來安置流民[52],時常派遣官吏巡查民生以此減免賦稅賑濟受災百姓[53],又設置常平倉供應邊塞軍需及平衡糧價[54],並多次下詔扶助鰥、寡、孤、獨、高齡老人、貧困百姓等人群[55-57]。經漢宣帝治理,國家經濟得到恢複,國勢達到西漢極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史稱“孝宣之治”[58]。
神爵二年(前60年),漢宣帝於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漢廷政令得以頒行於西域。[59]漢宣帝時期,匈奴進一步衰落和分裂,南匈奴臣服於漢朝。[60]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北匈奴郅支單於被陳湯斬殺[61],並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62],自此漢匈戰爭告一段落。[6]新莽篡漢
參見:王莽篡漢、新朝、王莽改製
新朝建立者王莽
新朝建立者王莽
漢宣帝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後、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漢成帝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後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死後,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有斷袖之癖,終日與寵男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64]
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後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為漢平帝。但是,漢平帝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病死,王莽立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自任“攝皇帝”。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65]
光武中興
光武中興
參見:綠林軍、赤眉軍、東漢統一戰爭、光武中興
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
新莽在赤眉、綠林民變下覆滅。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複漢朝國號,史稱玄漢,改元更始,劉玄即更始帝。25年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帝,沿襲漢朝國號,史稱赤眉漢,建元建世,劉盆子即建世帝,隨後擊敗綠林軍。[66]
原本服從更始帝的漢室宗親劉秀在鄗縣[67]之南稱帝,誅殺劉玄,登基稱帝,為漢光武帝,沿用漢朝國號,稱建武元年[68],都洛陽,史稱東漢。光武帝定關中,降銅馬,滅赤眉,複兩京,後又消滅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實現了全國統一。[69]
光武帝廢王莽弊政,大興儒學,使得東漢成為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朝代。時年社會安定,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戚嚴加限製,史稱“光武中興”[9]。[70]
明章之治
參見:明章之治、漢傳佛教、白虎觀會議、班超經營西域
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國力恢複期,史稱“明章之治”。永平十六年(73年),漢明帝遣竇固率軍攻伐北匈奴,竇固大破唿衍王於天山並占據伊吾[71],因此西域各國皆遣子入侍,第二年複置西域都護府,遂“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複通焉”。[72]然而不久焉耆、龜茲複叛攻陷西域都護府,漢章帝即位後,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國而罷遣都護[73]。[74]
漢章帝劉炟
漢章帝劉炟
章和二年(88年)十月,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史稱燕然勒功。[75]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竇憲再次率軍出擊,出塞五千裏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單於主力,北匈奴倉皇逃竄不知所蹤。[76]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揭開東漢後期戚宦之爭的序幕。[77]
位於今雲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哀牢國[78]於永平十二年(69年)內附中國,漢明帝於其地設永昌郡[79],初步奠定了中國對整個雲南的統治,使古哀牢境內的各民族從此融入中國。
明、章兩帝共統治三十一年(57年—88年),秉承光武帝遺規,對外戚勳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凡九次;[80-84]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複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85],號稱“明章之治”。[86-87]
戚宦之爭
參見:戚宦之爭、第一次宦官時代、跋扈將軍
漢和帝劉肇
漢和帝劉肇
88年,漢章帝駕崩,年僅十歲的漢和帝繼位,由竇太後臨朝稱製。[88]竇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聯合宦官鄭眾掃滅竇氏戚族,後漢和帝重用鄭眾、蔡倫等賢宦,[89]故《後漢書》稱“中官用權,自眾始焉“。[90]漢和帝親政後,每日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91]任內多次下詔賑濟災民[92]、減免賦稅[93]、安置流民[94]、勿違農時[95]、招納賢士[96],在法製上也主張寬刑[97]。對外方麵,擊潰北匈奴使其西遷[98],並在西域複置西域都護府[99],任命班超降服西域諸國[100]。永興元年(105年),墾田麵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101]漢和帝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10-11]
元興元年(105年)冬12月,年僅二十七歲的漢和帝病逝。[102]出生僅百日的少子劉隆即位,是為殤帝。[103]漢殤帝在位8個月後離世,又迎立漢章帝之孫劉祜為帝,是為漢安帝,由太後鄧綏臨朝聽政。鄧太後勤儉節約、任用賢良,使東漢度過“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麵,同時對自己家族的勢力有所限製,但對宦官勢力有所縱容。[104]
被外戚毒殺的漢質帝
被外戚毒殺的漢質帝
建光元年(121年),鄧太後逝世,漢安帝親政,族滅鄧氏戚族[105]。安帝依賴外戚宋氏和閻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寵信奸臣,肆意妄為,朝政日益腐敗。延光四年三月,漢安帝在南巡途中死於葉城。外戚閻氏秘不發喪,擁立漢章帝之孫濟北王劉壽之子劉懿,史稱漢前少帝,[106]但在位僅200餘日就病死了。[107]
少帝死後,閻氏家族密謀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孫程擊破,閻氏家族被誅殺。[108]孫程迎立濟陰王劉保,是為漢順帝。在順帝執政早期,宦官勢力膨脹,卻引發社會各界的反彈。陽嘉元年(132年),貴人梁妠立為皇後,從此梁氏外戚勢力開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為大將軍。漢安二年(143年)八月,順帝病逝,太子劉炳即位,年僅2歲,由梁太後執政。永嘉元年,漢衝帝駕崩,年僅三歲。[104]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擁立漢章帝玄孫劉纘即位,是為漢質帝。質帝非常聰穎,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因此質帝不久就被殺害,年僅八歲[109]。漢章帝曾孫劉誌即位,是為漢桓帝。漢桓帝年少,因此繼續由梁太後臨朝執政。漢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勢力龐大,其殘害忠良,公飽私囊,無惡不作。漢桓帝對他暗中也頗為不滿,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漢桓帝與宦官謀劃,派兵士包圍梁宅,梁冀與妻子雙雙自殺,梁氏外戚勢力土崩瓦解。後宦官成為新的權力中心,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為縣侯;單超食邑兩萬戶,後又封為車騎將軍,其他四人各一萬戶,世稱五侯。[110]
群雄逐鹿
參見:黨錮之禍、十常侍、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曹丕篡漢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駕崩,無子嗣,由河間王劉開曾孫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引發了以竇太後、竇武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勢力的激烈權力鬥爭。建寧元年(168)九月初七,宦官發動政變,外戚勢力被削弱。宦官則在同年製造第二次黨錮之禍。而靈帝本人驕奢淫逸,為填補財政公開賣官職,朝政腐敗到了極點。導致了184年的黃巾起義。雖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叛亂,但是漢朝政府經此一役已國力大減。且中央政府為順利平叛,又將軍權下放給各地州官。各地豪強大族從此開始慢慢擁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最終演變成東漢末年袁紹、袁術、曹操、孫堅、董卓等眾豪強軍閥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麵。[13]
漢靈帝死後,劉辯繼位,史稱少帝,漢靈帝皇後何氏為太後,一切政事取決於臨朝稱製的母後和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何進。[112]隨後不久,外戚大將軍何進和宦官雙雙火並而亡,終於結束戚宦之爭。董卓掌權,廢後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漢獻帝劉協[113]。董卓被呂布誅殺後,軍閥割據完全表麵化,出現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於河北的袁紹;位於淮南的袁術;位於江東的孫權;位於荊州的劉表;位於益州的劉璋等勢力。其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朝丞相的名義討伐各路軍閥,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袁紹軍的主力,但同時架空漢室權力,全權代理皇帝處理朝政,漢朝皇帝此時已經是空有名分而無實際了。前期曹操雖連戰得勝卻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三分之勢逐漸形成。220年正月,曹操死後,子曹丕襲位,十月逼迫獻帝讓位,改國號為魏,東漢滅亡。而後,劉備隨即在蜀地宣布繼承漢朝法統,建立了沿用漢國號的政權,史稱蜀漢。江東孫權雖向魏稱臣,內政外交皆自主,幾年後孫權亦稱帝,國號吳。[13]
蜀漢時期
參見:赤壁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魏滅蜀之戰
昭烈帝劉備
昭烈帝劉備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115]在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漢之大統,年號“章武”,漢朝又一次被複興。[116]但是在此前,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鎮守荊州的名將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117]東吳孫權怕劉備勢力威脅到自己,於是派遣呂蒙偷襲荊州(主要是南郡、公安),關羽功敗垂成,兵敗身亡,關羽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導致後來的蜀漢又缺乏統一天下的一個條件。
在劉備剛剛稱帝後,被吳將陸遜在彝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劉備於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諡昭烈帝。[118]
三足鼎立形勢圖
三足鼎立形勢圖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多郡的叛亂,並利用懷柔政策降服了南中少數民族部落勢力,解決蜀漢的後方問題。[120]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北伐曹魏,陸續奪取郡縣,卻在馬謖在關鍵的街亭戰役中失敗,迫使諸葛亮撤軍。後來依法處斬對此負有重大責任的參軍馬謖。[121]
之後諸葛亮繼續北伐,但多次因補給線太長糧草不濟被迫撤軍,致使北伐始終無法獲得重大成效,不過仍然長期進占了原來曹魏的武都、陰平兩個郡。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於第五次北伐中病死在五丈原,[122]之後由蔣琬、費禕、董允等接手執掌朝政,蜀漢因而仍保持政治清廉。
到蔣琬、費禕、董允死後,劉禪開始自攝國政,但因寵信宦官黃皓和陳祗,令朝政開始變壞,而大將薑維在247年至262年不斷的北伐,使得蜀漢政治壓力加劇,宮中政事無人處理,力量日漸消耗。內廷逐漸為宦官黃皓把持,使得前方戰事不為劉禪所知,最終導致鄧艾偷襲成都成功、劉禪舉國而降。[123]後來薑維“詐降”,意圖借助鍾會之力複國,但是計劃失敗被殺,漢祚告終。
領土範圍
西漢地圖
西漢地圖(15張)
秦末天下大亂,中原戰亂不休,致使河套為匈奴所據,南越、閩越、黔中等地相繼獨立,至漢初國土僅剩214萬平方公裏[20]。到漢武帝時期,大規模開邊拓土,於元朔二年(前127年)派衛青北擊匈奴,收複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124-125];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武威郡、酒泉郡[126],後又分出張掖郡、敦煌郡[125];元鼎六年(前111年),攻滅南越國並進占海南島,於該地設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128],又平西南夷設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129]元封二年(前109年),吞並滇國置益州郡[130],將西南邊境推至雲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元封三年(前108年),滅亡衛滿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131],自此奠定漢地基本範圍;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132],將北疆推進至戈壁沙漠一帶。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133-134]
東漢地圖
東漢地圖(15張)
東漢相對西漢國土有所收縮,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將真番郡、臨屯郡並入樂浪郡、玄菟郡[135],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棄嶺東地[136];因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棄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對海南的控製[137];交州的日南郡象林縣於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據獨立[138-139];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內附並被安置於河套[140],又於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將監護南匈奴降部[141];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桓率眾內屬[142],內遷於北部諸郡之北,又置烏桓校尉監護烏桓並兼領鮮卑[143];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內附,以其地置永昌郡[144],西南得以擴充至緬甸北部;漢和帝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100],西境抵海濱[145];後“及孝和晏駕,西域背畔”,直至漢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146],並於漢順帝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諸國,然而烏孫及蔥嶺以西諸國已脫離漢廷的控製,自此“三絕三通”而終。[147]東漢末年,因海內虛耗、人口銳減,曹操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不過將盤踞河東的南匈奴分為五部,各設漢官司馬兼領之[148]。[134]
漢朝初期,劉邦封異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亂不斷遂而消清大部分異姓王,僅留長沙王吳芮。同時大封同姓諸侯,這些王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譖於天子”。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導致中央政府所實際控製的區域萎縮。呂後時期,增加外戚諸侯王。到文帝時期又紛紛鏟除,增加劉氏諸侯王。但是地方王國勢力的膨脹已經對中央政府構成嚴重威脅。[149]
文帝接受賈誼的建議,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景帝即位後采納晁錯的建議,直接縮減王國的封地,引發諸侯王的強烈反彈,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但未幾就宣告失敗。景帝借此縮小各王國的轄地。武帝時期則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規定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餘子皆分一縣或一鄉的土地。因此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加上邊郡的開擴,漢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力日益加強。同時,政府將大量麵積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149]
蜀漢時期的領土範圍大致為今四川、雲貴、陝西舊漢中府及緬甸北部地區一帶,雖然昭烈帝劉備曾經大舉伐吳,諸葛亮、薑維屢次北伐,但終究未曾改變蜀漢的基本國土範圍。[149]
行政區劃
州作為行政區,在西漢武帝時萌芽,到東漢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設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幹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150]。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150]。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製度變為州郡縣三級製[150]。十三個州為:司隸(治雒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並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曆陽)和交州(治龍編)[150]。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134]漢朝官製實行三公九卿製,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151];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151];禦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151]。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禦史大夫後才能做丞相。而在禦史大夫之下,還設有禦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151]。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勳(掌門房)、衛尉(掌衛兵)、太仆(掌車馬)、廷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大司農(掌全國經濟)、少府(掌皇室財政)[151]。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152]。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又稱內朝)。原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153]
日南尉丞
日南尉丞
漢朝的選舉製度是察舉製,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後是還要經過考試複核;複核合格後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西漢時稱秀才,東漢避光武帝名諱改為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覆試。武帝時期設置太學,是中國古代第一所公辦學校,專門培養才學之士。[153]
東漢時期,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製度,而且考試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代察舉製發展的新趨勢。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製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你舉薦個人,還要看看他有什麽本事。漢朝早期實行征兵製度,男子二十三歲起至五十六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保衛京師,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分為兩支,一支為南軍,守衛宮城,另一支為北軍,保衛首都其他地區。[153]
秦末漢初,由於長期戰亂人口銳減,西漢建立時人口僅剩1300萬[156],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至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國人口約有3600萬,漢武帝後期因對外戰爭的沉重徭役人口銳減至3200萬,至於史書中的”戶口減半“是因民眾不堪重負逃稅導致人口登記不實[157],漢昭帝、漢宣帝相繼息兵養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達5000萬左右[156]。元始二年(2年)西漢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墾田8270536頃,為兩漢之最。[158]學者考慮到未納入統計的隱戶及外族,因此認為西漢末人口應有6300萬。[16]
由於中國曆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遊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占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裏1000人左右[159]。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並、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起義導致人口銳減[160],東漢建立後人口開始恢複。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國有戶4279634,口21007820;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國有戶5860573,口34125021;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國有戶7456784,口43356367;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全國有戶9237112,口53256229,墾田麵積達7320170,為東漢之最。[101]至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為官方統計的人口峰值。[161]不過古今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162],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16][163]。
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之後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到三國初僅餘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16][164]
農業
漢代畫象磚“牛耕圖”
漢代畫象磚“牛耕圖”
漢朝的土地所有製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恢複了農業生產,但經濟勢力讓然略顯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濟實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165]
漢元帝時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莊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期,這一現象更甚,地主莊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麵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166]。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167]。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168],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167]。[165]
冶鐵
東漢杜詩水排
東漢杜詩水排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169]。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大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但民間卻鮮有私人冶鐵業了。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169]。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165]
紡織業
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169]。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171]。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擴大貿易領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171]。[165]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西漢,定都長安。漢初在消滅異姓王和諸呂之亂後政局趨於穩定。漢文帝、漢景帝采取養生息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6],史稱“孝宣中興”[7]。8年,王莽篡漢,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8]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9]。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開創“永元之隆”[10],東漢國力達到極盛[11]。中期發生戚宦之爭和黨錮之禍,於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12-13]
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14]兩漢時期奠定漢地範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15]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16],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17]
漢代文化統一、四夷賓服,促使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圈正式成型,華夏族自漢以後也逐漸改稱為漢族[18],兩漢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漢朝在科技領域亦頗有成就,如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成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張衡發明了地動儀、渾天儀等。[19]
漢朝分為西漢(前202年十二月-公元8年十一月)、東漢(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漢高帝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2]後世史學家不承認新朝和玄漢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並到漢朝曆史裏。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自稱中漢,[21-23]又稱後漢;漢昭烈帝劉備建立蜀漢,定都成都,自稱季漢,又稱西蜀;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
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曆史發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後曆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炎漢開國
參見: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
開創四百年漢朝的漢高祖劉邦
開創四百年漢朝的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裏人,平時不參加農業勞動。到青年時代,秦始皇已統一中國,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並與郡縣小吏關係非常密切。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但他為人仗義,胸懷大誌,待人寬厚,能孚眾望。[25-26]
秦二世元年(前209),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劉邦也在家鄉沛縣起兵,稱沛公。後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前207年,劉邦率部攻入關中,秦王子嬰降,秦亡。[26]
秦朝滅亡以後,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後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於前202年正式稱皇帝,仍用“漢”號[27],漢朝就此開始。[28]休養生息
參見:布衣將相、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呂後專權、諸呂之亂
呂後
呂後
劉邦登基後,采用叔孫通的建議,恢複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蕭何為丞相,采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29]。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30]的誓言。[31]
此時,由於曆經多年****,國力較弱,而漢高祖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於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32],從此以後,漢朝采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麽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33]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即漢惠帝,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後稱製。呂後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漢高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後同時又任用外戚,壓製功臣,釀成“諸呂之亂”。[34]
文景之治
參見:文景之治、七國之亂、南越國
漢文帝劉恆
漢文帝劉恆
呂後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鏟除,眾臣迎立漢文帝。[36]在漢文帝的皇後竇漪房的影響下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即位期間,繼續采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複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37]雖然漢景帝時期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曆三個月便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38]
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裏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漢朝方麵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一係列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第一個治世,被後世曆史學家稱羨。[39]
漢武盛世
參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酎金奪爵、鹽鐵官營、漢武盛世、漢匈百年戰爭、絲綢之路、巫蠱之禍
漢武帝畫像
漢武帝畫像
漢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即為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開疆拓土,奠定了漢朝強盛的局麵。[41]
在政治上,漢武帝加強皇權,首創年號,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42]
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采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盡管劉徹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采取集合霸道、王道的治國方針,但漢武帝對儒家的推崇,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曆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42]
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
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
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漢武帝時期大幅提高軍人的待遇,在巡視北方時,一次犒賞邊防軍就達100萬匹絲綢和200萬錢。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優秀將領,終於擊潰匈奴,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收複河套並將河西納入版圖,促使“漠南無王庭”的局麵,又先後吞並南越、閩越、夜郎、滇國、衛滿朝鮮等國,遠征大宛降服西域諸國,使中國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強國。漢武帝時期奠定了漢地範圍,也是漢朝走向強盛的起點。[43]
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烏孫,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製西域的目的,並開通了長安到中亞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44]
昭宣中興
參見:霍光輔政、鹽鐵論、昭宣中興、西域都護
漢昭帝劉弗陵
漢昭帝劉弗陵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冤死。漢朝經曆多年戰爭,對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為此,漢武帝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不再窮兵黷武。為挽救經濟,漢武帝在位期間曾采取一係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加強對經濟的控製。[45]
劉徹死後,年僅7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漢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漢昭帝清醒地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殺。霍光得以繼續輔佐漢昭帝治國,史稱霍光輔政。[46]
霍光遵循漢武帝晚年的國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得以讓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漢昭帝死後,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史稱漢廢帝,因行為放縱,被霍光所廢[47],後霍光又迎立漢宣帝劉詢即位[48]。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後,漢宣帝方親理政事。[49]後因霍氏一門飛揚跋扈,漢宣帝將意圖謀反的霍氏戚族一網打盡。[46]
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治國摒棄不實際的儒學,采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51],在位期間關心民間疾苦並借公田來安置流民[52],時常派遣官吏巡查民生以此減免賦稅賑濟受災百姓[53],又設置常平倉供應邊塞軍需及平衡糧價[54],並多次下詔扶助鰥、寡、孤、獨、高齡老人、貧困百姓等人群[55-57]。經漢宣帝治理,國家經濟得到恢複,國勢達到西漢極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史稱“孝宣之治”[58]。
神爵二年(前60年),漢宣帝於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漢廷政令得以頒行於西域。[59]漢宣帝時期,匈奴進一步衰落和分裂,南匈奴臣服於漢朝。[60]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北匈奴郅支單於被陳湯斬殺[61],並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62],自此漢匈戰爭告一段落。[6]新莽篡漢
參見:王莽篡漢、新朝、王莽改製
新朝建立者王莽
新朝建立者王莽
漢宣帝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後、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漢成帝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後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死後,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漢哀帝有斷袖之癖,終日與寵男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64]
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後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為漢平帝。但是,漢平帝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病死,王莽立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自任“攝皇帝”。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65]
光武中興
光武中興
參見:綠林軍、赤眉軍、東漢統一戰爭、光武中興
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的建立者漢光武帝劉秀
新莽在赤眉、綠林民變下覆滅。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複漢朝國號,史稱玄漢,改元更始,劉玄即更始帝。25年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帝,沿襲漢朝國號,史稱赤眉漢,建元建世,劉盆子即建世帝,隨後擊敗綠林軍。[66]
原本服從更始帝的漢室宗親劉秀在鄗縣[67]之南稱帝,誅殺劉玄,登基稱帝,為漢光武帝,沿用漢朝國號,稱建武元年[68],都洛陽,史稱東漢。光武帝定關中,降銅馬,滅赤眉,複兩京,後又消滅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實現了全國統一。[69]
光武帝廢王莽弊政,大興儒學,使得東漢成為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朝代。時年社會安定,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戚嚴加限製,史稱“光武中興”[9]。[70]
明章之治
參見:明章之治、漢傳佛教、白虎觀會議、班超經營西域
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國力恢複期,史稱“明章之治”。永平十六年(73年),漢明帝遣竇固率軍攻伐北匈奴,竇固大破唿衍王於天山並占據伊吾[71],因此西域各國皆遣子入侍,第二年複置西域都護府,遂“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複通焉”。[72]然而不久焉耆、龜茲複叛攻陷西域都護府,漢章帝即位後,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國而罷遣都護[73]。[74]
漢章帝劉炟
漢章帝劉炟
章和二年(88年)十月,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史稱燕然勒功。[75]漢和帝永元三年(91年)竇憲再次率軍出擊,出塞五千裏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單於主力,北匈奴倉皇逃竄不知所蹤。[76]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揭開東漢後期戚宦之爭的序幕。[77]
位於今雲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哀牢國[78]於永平十二年(69年)內附中國,漢明帝於其地設永昌郡[79],初步奠定了中國對整個雲南的統治,使古哀牢境內的各民族從此融入中國。
明、章兩帝共統治三十一年(57年—88年),秉承光武帝遺規,對外戚勳臣嚴加防範;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後凡九次;[80-84]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複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85],號稱“明章之治”。[86-87]
戚宦之爭
參見:戚宦之爭、第一次宦官時代、跋扈將軍
漢和帝劉肇
漢和帝劉肇
88年,漢章帝駕崩,年僅十歲的漢和帝繼位,由竇太後臨朝稱製。[88]竇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聯合宦官鄭眾掃滅竇氏戚族,後漢和帝重用鄭眾、蔡倫等賢宦,[89]故《後漢書》稱“中官用權,自眾始焉“。[90]漢和帝親政後,每日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91]任內多次下詔賑濟災民[92]、減免賦稅[93]、安置流民[94]、勿違農時[95]、招納賢士[96],在法製上也主張寬刑[97]。對外方麵,擊潰北匈奴使其西遷[98],並在西域複置西域都護府[99],任命班超降服西域諸國[100]。永興元年(105年),墾田麵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101]漢和帝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10-11]
元興元年(105年)冬12月,年僅二十七歲的漢和帝病逝。[102]出生僅百日的少子劉隆即位,是為殤帝。[103]漢殤帝在位8個月後離世,又迎立漢章帝之孫劉祜為帝,是為漢安帝,由太後鄧綏臨朝聽政。鄧太後勤儉節約、任用賢良,使東漢度過“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麵,同時對自己家族的勢力有所限製,但對宦官勢力有所縱容。[104]
被外戚毒殺的漢質帝
被外戚毒殺的漢質帝
建光元年(121年),鄧太後逝世,漢安帝親政,族滅鄧氏戚族[105]。安帝依賴外戚宋氏和閻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寵信奸臣,肆意妄為,朝政日益腐敗。延光四年三月,漢安帝在南巡途中死於葉城。外戚閻氏秘不發喪,擁立漢章帝之孫濟北王劉壽之子劉懿,史稱漢前少帝,[106]但在位僅200餘日就病死了。[107]
少帝死後,閻氏家族密謀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孫程擊破,閻氏家族被誅殺。[108]孫程迎立濟陰王劉保,是為漢順帝。在順帝執政早期,宦官勢力膨脹,卻引發社會各界的反彈。陽嘉元年(132年),貴人梁妠立為皇後,從此梁氏外戚勢力開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為大將軍。漢安二年(143年)八月,順帝病逝,太子劉炳即位,年僅2歲,由梁太後執政。永嘉元年,漢衝帝駕崩,年僅三歲。[104]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擁立漢章帝玄孫劉纘即位,是為漢質帝。質帝非常聰穎,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因此質帝不久就被殺害,年僅八歲[109]。漢章帝曾孫劉誌即位,是為漢桓帝。漢桓帝年少,因此繼續由梁太後臨朝執政。漢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勢力龐大,其殘害忠良,公飽私囊,無惡不作。漢桓帝對他暗中也頗為不滿,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漢桓帝與宦官謀劃,派兵士包圍梁宅,梁冀與妻子雙雙自殺,梁氏外戚勢力土崩瓦解。後宦官成為新的權力中心,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被封為縣侯;單超食邑兩萬戶,後又封為車騎將軍,其他四人各一萬戶,世稱五侯。[110]
群雄逐鹿
參見:黨錮之禍、十常侍、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曹丕篡漢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形勢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駕崩,無子嗣,由河間王劉開曾孫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引發了以竇太後、竇武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勢力的激烈權力鬥爭。建寧元年(168)九月初七,宦官發動政變,外戚勢力被削弱。宦官則在同年製造第二次黨錮之禍。而靈帝本人驕奢淫逸,為填補財政公開賣官職,朝政腐敗到了極點。導致了184年的黃巾起義。雖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叛亂,但是漢朝政府經此一役已國力大減。且中央政府為順利平叛,又將軍權下放給各地州官。各地豪強大族從此開始慢慢擁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最終演變成東漢末年袁紹、袁術、曹操、孫堅、董卓等眾豪強軍閥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麵。[13]
漢靈帝死後,劉辯繼位,史稱少帝,漢靈帝皇後何氏為太後,一切政事取決於臨朝稱製的母後和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何進。[112]隨後不久,外戚大將軍何進和宦官雙雙火並而亡,終於結束戚宦之爭。董卓掌權,廢後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漢獻帝劉協[113]。董卓被呂布誅殺後,軍閥割據完全表麵化,出現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於河北的袁紹;位於淮南的袁術;位於江東的孫權;位於荊州的劉表;位於益州的劉璋等勢力。其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朝丞相的名義討伐各路軍閥,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袁紹軍的主力,但同時架空漢室權力,全權代理皇帝處理朝政,漢朝皇帝此時已經是空有名分而無實際了。前期曹操雖連戰得勝卻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三分之勢逐漸形成。220年正月,曹操死後,子曹丕襲位,十月逼迫獻帝讓位,改國號為魏,東漢滅亡。而後,劉備隨即在蜀地宣布繼承漢朝法統,建立了沿用漢國號的政權,史稱蜀漢。江東孫權雖向魏稱臣,內政外交皆自主,幾年後孫權亦稱帝,國號吳。[13]
蜀漢時期
參見:赤壁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魏滅蜀之戰
昭烈帝劉備
昭烈帝劉備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115]在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漢之大統,年號“章武”,漢朝又一次被複興。[116]但是在此前,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鎮守荊州的名將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117]東吳孫權怕劉備勢力威脅到自己,於是派遣呂蒙偷襲荊州(主要是南郡、公安),關羽功敗垂成,兵敗身亡,關羽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導致後來的蜀漢又缺乏統一天下的一個條件。
在劉備剛剛稱帝後,被吳將陸遜在彝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劉備於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諡昭烈帝。[118]
三足鼎立形勢圖
三足鼎立形勢圖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多郡的叛亂,並利用懷柔政策降服了南中少數民族部落勢力,解決蜀漢的後方問題。[120]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北伐曹魏,陸續奪取郡縣,卻在馬謖在關鍵的街亭戰役中失敗,迫使諸葛亮撤軍。後來依法處斬對此負有重大責任的參軍馬謖。[121]
之後諸葛亮繼續北伐,但多次因補給線太長糧草不濟被迫撤軍,致使北伐始終無法獲得重大成效,不過仍然長期進占了原來曹魏的武都、陰平兩個郡。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於第五次北伐中病死在五丈原,[122]之後由蔣琬、費禕、董允等接手執掌朝政,蜀漢因而仍保持政治清廉。
到蔣琬、費禕、董允死後,劉禪開始自攝國政,但因寵信宦官黃皓和陳祗,令朝政開始變壞,而大將薑維在247年至262年不斷的北伐,使得蜀漢政治壓力加劇,宮中政事無人處理,力量日漸消耗。內廷逐漸為宦官黃皓把持,使得前方戰事不為劉禪所知,最終導致鄧艾偷襲成都成功、劉禪舉國而降。[123]後來薑維“詐降”,意圖借助鍾會之力複國,但是計劃失敗被殺,漢祚告終。
領土範圍
西漢地圖
西漢地圖(15張)
秦末天下大亂,中原戰亂不休,致使河套為匈奴所據,南越、閩越、黔中等地相繼獨立,至漢初國土僅剩214萬平方公裏[20]。到漢武帝時期,大規模開邊拓土,於元朔二年(前127年)派衛青北擊匈奴,收複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124-125];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武威郡、酒泉郡[126],後又分出張掖郡、敦煌郡[125];元鼎六年(前111年),攻滅南越國並進占海南島,於該地設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128],又平西南夷設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129]元封二年(前109年),吞並滇國置益州郡[130],將西南邊境推至雲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元封三年(前108年),滅亡衛滿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131],自此奠定漢地基本範圍;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132],將北疆推進至戈壁沙漠一帶。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133-134]
東漢地圖
東漢地圖(15張)
東漢相對西漢國土有所收縮,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將真番郡、臨屯郡並入樂浪郡、玄菟郡[135],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棄嶺東地[136];因漢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棄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對海南的控製[137];交州的日南郡象林縣於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據獨立[138-139];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內附並被安置於河套[140],又於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將監護南匈奴降部[141];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桓率眾內屬[142],內遷於北部諸郡之北,又置烏桓校尉監護烏桓並兼領鮮卑[143];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內附,以其地置永昌郡[144],西南得以擴充至緬甸北部;漢和帝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100],西境抵海濱[145];後“及孝和晏駕,西域背畔”,直至漢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146],並於漢順帝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諸國,然而烏孫及蔥嶺以西諸國已脫離漢廷的控製,自此“三絕三通”而終。[147]東漢末年,因海內虛耗、人口銳減,曹操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不過將盤踞河東的南匈奴分為五部,各設漢官司馬兼領之[148]。[134]
漢朝初期,劉邦封異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亂不斷遂而消清大部分異姓王,僅留長沙王吳芮。同時大封同姓諸侯,這些王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譖於天子”。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導致中央政府所實際控製的區域萎縮。呂後時期,增加外戚諸侯王。到文帝時期又紛紛鏟除,增加劉氏諸侯王。但是地方王國勢力的膨脹已經對中央政府構成嚴重威脅。[149]
文帝接受賈誼的建議,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景帝即位後采納晁錯的建議,直接縮減王國的封地,引發諸侯王的強烈反彈,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但未幾就宣告失敗。景帝借此縮小各王國的轄地。武帝時期則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規定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餘子皆分一縣或一鄉的土地。因此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加上邊郡的開擴,漢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力日益加強。同時,政府將大量麵積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149]
蜀漢時期的領土範圍大致為今四川、雲貴、陝西舊漢中府及緬甸北部地區一帶,雖然昭烈帝劉備曾經大舉伐吳,諸葛亮、薑維屢次北伐,但終究未曾改變蜀漢的基本國土範圍。[149]
行政區劃
州作為行政區,在西漢武帝時萌芽,到東漢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設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幹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150]。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150]。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製度變為州郡縣三級製[150]。十三個州為:司隸(治雒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並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曆陽)和交州(治龍編)[150]。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134]漢朝官製實行三公九卿製,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151];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151];禦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151]。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禦史大夫後才能做丞相。而在禦史大夫之下,還設有禦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151]。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勳(掌門房)、衛尉(掌衛兵)、太仆(掌車馬)、廷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大司農(掌全國經濟)、少府(掌皇室財政)[151]。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152]。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又稱內朝)。原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153]
日南尉丞
日南尉丞
漢朝的選舉製度是察舉製,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後是還要經過考試複核;複核合格後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西漢時稱秀才,東漢避光武帝名諱改為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覆試。武帝時期設置太學,是中國古代第一所公辦學校,專門培養才學之士。[153]
東漢時期,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製度,而且考試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代察舉製發展的新趨勢。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製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你舉薦個人,還要看看他有什麽本事。漢朝早期實行征兵製度,男子二十三歲起至五十六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保衛京師,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分為兩支,一支為南軍,守衛宮城,另一支為北軍,保衛首都其他地區。[153]
秦末漢初,由於長期戰亂人口銳減,西漢建立時人口僅剩1300萬[156],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至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國人口約有3600萬,漢武帝後期因對外戰爭的沉重徭役人口銳減至3200萬,至於史書中的”戶口減半“是因民眾不堪重負逃稅導致人口登記不實[157],漢昭帝、漢宣帝相繼息兵養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達5000萬左右[156]。元始二年(2年)西漢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墾田8270536頃,為兩漢之最。[158]學者考慮到未納入統計的隱戶及外族,因此認為西漢末人口應有6300萬。[16]
由於中國曆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遊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占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裏1000人左右[159]。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並、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起義導致人口銳減[160],東漢建立後人口開始恢複。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國有戶4279634,口21007820;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國有戶5860573,口34125021;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國有戶7456784,口43356367;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全國有戶9237112,口53256229,墾田麵積達7320170,為東漢之最。[101]至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為官方統計的人口峰值。[161]不過古今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162],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16][163]。
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之後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到三國初僅餘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16][164]
農業
漢代畫象磚“牛耕圖”
漢代畫象磚“牛耕圖”
漢朝的土地所有製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恢複了農業生產,但經濟勢力讓然略顯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濟實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165]
漢元帝時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莊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期,這一現象更甚,地主莊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麵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166]。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167]。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168],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167]。[165]
冶鐵
東漢杜詩水排
東漢杜詩水排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169]。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大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但民間卻鮮有私人冶鐵業了。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169]。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165]
紡織業
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169]。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171]。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擴大貿易領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17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