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的嘉佑六年,京城的會試考場外,早已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考生們身著素淨的長衫,頭戴方巾,或神情凝重,或目光中透著幾分緊張與期待,排著長長的隊伍,緩緩朝著那象征著希望與挑戰的考場大門挪動著腳步。


    這會試,對於他們每一個人而言,無疑是改變命運的重要契機,是通往仕途、實現抱負的關鍵一步,如同那高懸於天際的璀璨星辰,雖遙不可及卻引得眾人拚盡全力去追逐,每個人都深知其分量之重,仿佛背負著家族的榮耀、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按照慣例,會試要考整整三天。


    當考生們踏入考場的那一刻,一股凝重且緊張的氣息便撲麵而來,仿佛空氣都變得沉甸甸的,讓人唿吸都不自覺地加重了幾分。


    每一位考生都懷揣著夢想,在那一方小小的考舍之中,即將開啟一場關乎未來的較量,那考舍,便是他們此刻的戰場,承載著他們所有的希望與忐忑。


    徐子建此次分到的考舍是甲六,當他邁進那考舍的時候,先是皺了皺眉頭,心裏暗自思忖著:“這考舍看著著實有些破舊呀,牆壁上的磚石都透著歲月斑駁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角落裏也有一些因年久失修而積攢的灰塵,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顯。”


    不過,隨後他又暗自舒了口氣,在心裏安慰自己道:“罷了罷了,好歹不是臭號,隻要能靜下心來考試就成,這環境也不該過多去計較了。”


    稍微打掃了一下考舍,徐子建便坐好準備開始考試。


    而另一邊,分到臭號的考生姓孫誌高,此刻正在考舍裏罵罵咧咧,那聲音大得仿佛要把這考舍的屋頂都給掀翻了。


    他氣得臉漲得通紅,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一邊跺腳一邊罵道:


    “真是有辱斯文啊!居然分到這麽個破地方,這味兒熏得我腦袋都疼,還怎麽考試啊!真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那髒話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冒,全然不顧這是考場這樣嚴肅的場合,隻覺得滿心的委屈和憤怒無處發泄。


    這時,巡邏的禁軍聽到動靜,迅速趕了過來。


    為首的禁軍頭目皺著眉頭,一臉嚴肅,那目光猶如實質般的利箭,大聲嗬斥道:“考場重地,不得喧嘩!你這般肆意吵鬧,是想違反考場規矩,被取消考試資格嗎?”


    孫誌高一聽,心裏“咯噔”一下,頓時嚇得臉色煞白,額頭上瞬間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心裏暗自叫苦:“哎呀,我這一時衝動,可千萬別真給取消資格了呀,我這多年的苦讀可就全白費了啊!”


    想著,他趕忙閉上了嘴,老老實實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隻是那臉上還帶著憤憤不平的神色,嘴裏偶爾還會小聲嘟囔幾句,像是在對這不公的遭遇發泄著心裏的不滿,可又不敢再大聲張揚,隻能暗自生著悶氣。


    說起這孫誌高,倒也有些故事。他娶了盛家三房的姑娘盛錦蘭,原本想著能靠著盛家的財力過上舒坦的日子。


    在婚前,他時常幻想著往後的愜意生活,逢人便吹噓自己即將踏入的富貴窩,那得意勁兒別提多足了。


    可沒想到這三房盛錦蘭家裏雖說也是名門,卻沒啥錢能讓他肆意地謔謔。


    盛家三房兄弟眾多,一個個也都不是省油的燈,對這孫誌高這個妹夫,那也是時刻盯著,就怕他做出什麽欺負盛錦蘭的事兒。


    孫誌高時常在家裏抱怨,對著盛錦蘭就沒好氣地說:“哼,我原以為娶了你,能跟著享享清福,哪知道你們家那些個兄弟,防我跟防賊似的,我這過得哪還有點男人的威風啊!”


    盛錦蘭卻也不示弱,柳眉一豎,目光中透著幾分淩厲,迴懟道:“你要是有那真本事,好好讀書考取功名,誰還能小瞧了你去?天天就知道抱怨,也不看看自己什麽樣子!”


    孫誌高被噎得一時說不出話來,心裏雖然不服氣,可也知道妻子說得在理,隻是嘴上不願服軟罷了。


    而孫誌高的婆婆薛氏,本就是個有些潑辣又愛顯擺的性子,以往在外麵沒少仗著兒子有點才學就耀武揚威,走在街坊鄰裏間,那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逢人便誇自家兒子如何如何出息,日後定是要做大官的。


    可自從兒子娶了盛錦蘭,她就被壓得不敢太囂張了。


    有一迴,薛氏想擺擺婆婆的架子,對盛錦蘭指手畫腳,讓她多做些家務,別總督促孫誌高讀書。


    盛錦蘭卻不慌不忙地說:“婆婆,如今這世道,男人要是沒個功名在身,日後可怎麽立足啊?我督促誌高讀書,也是為了咱家好呀,您說是吧?”


    薛氏被噎得張了張嘴,卻愣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從那以後,便也不敢太為難盛錦蘭了,隻是偶爾還會在背地裏小聲嘀咕幾句,可也不敢讓盛錦蘭聽見了。


    在盛錦蘭天天嚴厲的督促之下,孫誌高雖說滿心不情願,可也不敢太過懈怠,畢竟妻子那嚴厲的眼神和不容反駁的態度讓他心裏有些發怵。


    沒想到,他居然僥幸考上了舉人,這才獲得了來參加此次會試的資格。


    考場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一根針掉落在地上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主考官歐陽修帶著其餘副考官們,邁著莊重的步伐,一步一步沉穩地來到了考場的前方。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他們身上,考生們心裏既期待又緊張,那心情就如同即將被拉上弓弦的箭,都在等著那決定命運的試題公布,每個人都屏住了唿吸,整個考場安靜得隻能聽見彼此的心跳聲。


    隻見歐陽修神色嚴肅,目光深邃而沉穩,手中拿著寫有考試題目的宣紙,那宣紙在他手中仿佛有著千鈞之重。


    身後的副考官們也都一臉鄭重,站得筆直,猶如守衛考場秩序的衛士。


    歐陽修清了清嗓子,那聲音在寂靜的考場中迴蕩著,他高聲說道:“諸位考生,今日便是會試之時,望你們能沉著答題,發揮出自己的真才實學。


    這考場便是你們展現才華的舞台,切不可因一時慌亂而失了水準,願你們都能不負多年所學啊。”


    說罷,隨著一聲令下,寫有考試題目的宣紙被考場上的吏員有條不紊地分發給了諸位考生。


    那一張張宣紙,仿佛承載著考生們的未來,在考場中傳遞著,每經過一人的手,都能感覺到那紙張上所蘊含的分量。


    徐子建拿到宣紙後,大致看了一下,心裏暗自琢磨著:“嗯,這考試題目和預想的倒是差不多,看來平日裏的準備還是有用的。”


    此次的題目,第一道是經義題,包含經義默寫和解釋題十道,這可是考查對儒家經典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的關鍵部分呀。


    第二道是詩題,要求以梅為題作詩一首,這詩可得好好構思一番,要在格律、立意等方麵都下功夫才行。


    第三道是賦題,以個人信念為題寫一篇賦,賦最講究辭藻和氣勢了,得用心去鋪陳才行。


    第四道論題是以《刑賞忠厚之至論》為題,這論題可不簡單,得有自己深刻的見解才行。


    第五道策題是以平定西疆為題,這可是關乎時務的大問題,得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才行。


    而這大周會試的考試內容,涵蓋的範圍頗為廣泛,且各有各的考查重點,旨在全麵地衡量考生們的學識和能力。


    先說經義部分,這可是考查考生對儒家經典的理解、闡釋與發揮的重要環節。


    像《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等這些儒家經典,那都是考生們必須爛熟於心的內容。


    考試時,要求考生依據經典原文,再結合曆代大儒們所作的注疏等資料,深入地論述相關義理。


    徐坤拿到考題後,看著那經義的題目,先是一愣,隨後心裏暗自慶幸:“還好我平日裏對這些經典鑽研得夠深,這題不算太難,隻要好好發揮,定能答出彩來。”


    想著,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高中的那一幕,心裏也多了幾分底氣,趕忙拿起筆,準備開始作答。


    孫誌高則愁眉苦臉,心裏直叫苦:“哎呀,這題看著熟悉,可真要論述起來,怎麽感覺腦子一片空白啊,這可如何是好。”


    詩賦部分呢,要求就更為細致了。


    詩一般是格律詩,這格律上可絲毫不能出錯,平仄要對應準確,押韻要合規,對仗要工整,而且在立意方麵還得有獨到之處,要能展現出考生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心境、情懷。


    賦則講究鋪陳排比,那辭藻得華麗卻又不能堆砌得太過生硬,要按照規定的韻部來押韻,行文之間要有一種氣勢和韻律感,對考生的文采和構思能力要求頗高。


    有考生看著詩賦的題目,咬著筆頭,心裏想著:“這詩的立意可得想好了,既要貼合題意,又得新穎獨特,可真愁人啊,時間還這麽緊,可得抓緊了。”


    徐子建一邊想著,一邊在紙上寫寫畫畫,試圖尋找那一閃而過的靈感。


    論這一塊,多是針對一些治國理政、曆史文化、道德倫理等方麵的論題,讓考生們發表自己的見解,論述觀點。


    這十分注重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條理清晰,一環扣一環地把自己的想法闡述明白,同時還得有思想深度,不能隻是泛泛而談。


    徐子建看著論題,心裏琢磨著:“這論題可不簡單啊,我得從哪個角度切入才能顯得與眾不同又有深度呢?可得好好思量思量。”


    他托著下巴,眼睛望向窗外,仿佛想從那一片天空中尋找答案,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思路,卻又覺得都不太完美,一時間難以抉擇。


    策的部分,則是圍繞著時務問題出題了,像邊防的穩固、水利工程的建設、賦稅製度的改革、選才用才的策略等等這些現實議題,都是考查的內容。


    朝廷設置這部分考題,就是為了選拔出那些能夠敏銳洞察現實問題,並且有能力提出切實可行解決策略的人才,畢竟日後要是入朝為官,麵對的可都是實實在在的國家大事,得有真本事才能擔得起那份責任啊。


    考官們會在規定時間發放考題,考生們拿到考題後,就得爭分奪秒地開始作答了。


    而且這書寫規範等方麵也有著嚴格要求,字跡得工整清晰,不能潦草隨意,畢竟這也是評判的一個因素,要是考官連考生寫的字都辨認不清,那再好的內容也難以得到高分。


    有考生拿到考題後,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在心裏給自己打氣:“加油,這是我等了這麽多年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可不能慌了神啊。”


    徐子建看完題目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讓自己先平靜下來。


    他心裏想著:“這題目看起來倒是沒有想象中那麽難,不過要是想寫得出彩還是要花些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唐朝女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唐朝女友並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