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誠帶著徐子建來到濟州知州衙門後衙院子中。


    院子裏有一個身著黃灰色常服、長著國字臉的中年男人,他身邊站著一位穿著素色衣服的中年婦女,婦女臉色有些蒼白,看起來身體不太好。


    “父親早安,母親早安。”


    曾誠朝院子中的兩人行禮道。


    國字臉男人曾鞏對兒子說道:“誠兒,辛苦你跑一趟了。你身旁這位小郎君莫非就是寫出《為學四句》以及《治黃河九疏》的學子徐公明?”


    徐子建朝兩人拱手道:


    “徐子建見過知州。”


    “徐子建見過曾夫人。”


    曾夫人看著彬彬有禮、英姿挺拔的徐子建,不由得心生好感,誇讚道:“夫君,這是哪家的小郎君?真是風姿卓絕。”


    曾鞏對晁氏溫柔地說道:“夫人,這便是我昨晚向你提起的大周棟梁,徐子建徐公明。”


    這時,晁氏拿著手帕捂著嘴咳嗽了兩聲,臉上閃過一絲痛苦。


    曾鞏站起身來,關切地問道:“夫人,你沒事吧?要不要給你喊大夫?”


    晁氏擺了擺手說道:“夫君,我沒事,你和徐小郎君有事要談,我便不打擾你們了。妾身先行告退。”


    晁氏在侍女的攙扶下離開了庭院。


    徐子建皺著眉頭看向晁氏離去的背影,心想剛剛那位晁夫人貌似得了肺癆,若是不抓緊治療,恐怕壽元不多了。


    不過這畢竟是曾家的家事,徐子建並沒有貿然開口。


    曾鞏待晁氏離去後,吩咐一旁的下人給徐子建上茶。


    “徐郎君來嚐嚐,我家的北苑茶味道如何?”


    徐子建端起茶碗輕輕一嗅,一股淡淡的茶香味撲鼻而來,茶碗中的茶葉猶如龍鳳交織,青翠欲滴,確實是好茶。


    徐子建誇讚道:“知州家中的茶葉實屬上品,雖我不懂茶,不過亦能感受到其中妙處。”


    坐在一旁的曾誠聽著徐子建不著痕跡地誇讚自家的茶,嘴角抽搐了一下。


    剛剛他可是從徐家過來,自然知道自家的茶比不上徐子建家裏的龍園勝雪。


    可這家夥卻能裝作若無其事地誇讚,別的不說,這臉皮曾誠自認為比不上。


    相反,曾鞏被徐子建誇得很受用,摸摸胡子,自得地說道:“公明賢侄,果然識貨。這茶可是文相公初春離開汴京的時候贈予我的。”


    徐子建聞言,目光閃過一絲精光,如此看來,這曾家算是文彥博相公派係的人。


    自古朝堂中皆有派係,大周朝也不例外。


    大周朝按文武劃分的話,主要分為以英國公為首的武官勳貴集團,而文官則是以韓章為首的文官集團。


    文官集團實力雖然強大,不過內部同樣分為多個派係,總的來說基本上就是以一個相公為首作為派係首領。


    文彥博作為樞密院使以及副相,派係實力自然不容小覷。


    隻是不知道實力更為強大的韓章派係中有什麽人?


    言歸正傳。


    兩人的談話開始進入今天的真正議題。


    基本上主要是曾鞏負責提問,而徐子建負責迴答。


    曾鞏看著一臉淡然的徐子建,心裏讚歎道:這氣質,這風度,當得大才。


    他接著問道:“公明賢侄,本官昨日閱讀了你的《治黃河九疏》,知道你對治理水患比較有見地。而如今濟州不到月餘即將迎來雨季,到時候必定發生水患,不知賢侄有何良策教我?”


    徐子建放下手中茶碗,認真地聆聽曾鞏的問題。


    曾鞏要詢問的果然是治理濟州府水患的問題,徐子建來之前已有腹稿,於是語氣平靜地給曾鞏分析道:


    “知州大人,濟州南靠群山,南高北低,秋季夏季為雨季,若是山洪暴發,極易造成水患,所以自古防洪工作就極為重要。保護山上的草樹植被不被破壞,實則是治本之策,山上的草木有積蓄洪水的作用。


    眾所周知,黃河之所以多年水患便是因為關中平原千年以來過度開墾,砍伐草木,導致中上遊沙土流失,下遊地區泥沙淤堵,河道抬高,導致低窪平原極其容易決堤淹水。”


    曾鞏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徐賢侄分析得不錯。黃河在秦漢時期,關中水土風貌良好,因此水患較少。直到唐朝以來便開始水患不斷,很有可能便如你所說,開墾過度導致沙土流失。


    可惜要想恢複關中草木,沒有數十年之功,很難有成效。同樣,濟州附近山林也被開墾不少,如今山洪到來隻剩月餘,若是光憑種植草木恐怕難以遏製洪水肆虐。徐賢侄可還有其他治標之策?”


    徐子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治標之策我自然是有,隻不過此次操作起來相對複雜並且耗費不少,不知曾大人可有魄力施展?”


    “賢侄但說無妨,隻要是為我大周百姓謀福利之策,曾某必定大力推行。”曾鞏言辭懇切地說道。


    徐子建聽見曾鞏的保證,於是不再藏著掖著,認真地說道:


    “我的策略說起來並不複雜。其一,濟州城內有幾條穿牆而過的河流,大人可命人在城內修築排水溝,將部分從山上奔流下來的山洪引入城內河流之中作為泄洪之用;


    其次,濟州城外濟州水環繞城東和城西兩側,亦可另外修兩條泄洪渠將山洪引入濟水之中。


    其三,為了防止從南麵山上流下來的洪水直瀉而下,衝擊城門,亦可以調整四門位置,尤其是要泄洪的北門跟南門錯開方向,就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水的流速,也便減少了災害。


    如此一來,奔湧而下的山洪經多道排水渠分流之後,洪水威勢必然減弱。”


    曾鞏有些疑惑地打斷道:“徐賢侄,之前陳通判獻策說道要在山洪各處要道修築堤壩減輕洪水威勢,而如今你卻提議修建排洪溝,你二人意見相左,這樣老夫如何抉擇?”


    徐子建連忙解釋道:“迴稟曾知府,圍堵山洪乃愚蠢至極。那山洪的威勢連城牆都能衝倒,更何況小小的築土堤壩?若是采納,洪水即便被擋在濟州城外,然而濟州城周邊村莊恐怕要遭殃。俗話說得好,堵不如疏。洪水無法及時排出,必定引發內澇!”


    曾鞏聽了徐子建的分析,心裏不由得大罵道:那陳良真是愚蠢至極,居然打算禍水東引,將山洪引到濟州城附近村莊裏。


    這樣的話濟州城是保住了,附近的村莊卻要遭大殃。


    若非今日聽了徐子建之言險些釀成大錯。


    到時候朝廷追究起來,恐怕他曾鞏難辭其咎。


    在一旁默默傾聽的曾誠看向徐子建的目光中滿是震驚,要知道據他所知這徐子建來濟州不過十日竟然對濟州周圍地理如此撚熟,這世上莫不是真的有生而知之之人?


    就在曾家父子,驚歎於徐子建之才隻是,突然院中下人來報。


    “迴稟主君不好了!夫人剛剛咳血,昏倒過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唐朝女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唐朝女友並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