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好事,從來隻有明軍投降清軍,哪有清軍投降明軍的。
有是有的,不是在崇禎年間,而是天啟年間,袁可立策反後金女婿劉愛塔,但這是天啟、崇禎年僅有的一例。
而且是率領上千個正白旗兵投奔,這可是正宗韃子兵啊,這可能嗎?
王淩道:“徐誌遠,你帶領一營人馬親自去通知碩讬,讓他離大淩河三十裏紮營,讓碩讬來錦州見我。”
“是!大將軍。”
徐誌遠敬了一個軍禮便走了。
這時,孔有德抱拳行禮道:“稟大將軍、稟張尚書,清國發生內亂,皇太極已死,為爭奪王位,豪格與多爾袞火並,多爾袞率多鐸和碩讬逃走,這個碩讬估計走投無路才來投奔大將軍。”
眾將領無不唏噓。
第二日,碩托來到王淩的大帳,見禮後,碩讬道:“我與父親禮親王代善不睦,早就想率部投降大明,苦於沒有機會,天聰帝歸天後,我父支持豪格,我便支持多爾袞,故意與他作對,無奈,多爾袞不為,計劃泄露,多爾袞兄弟欲去朝鮮稱王,我不願再與其為伍,便偷偷脫離了他們,晝伏夜行,前來投奔大將軍。”
王淩道:“在我們這裏,有軍功才能升遷,你現有一千人,我再為稱增加一千人,組成一個加強團,歸石將軍部下,隨我大軍出征。”
碩讬表哥感謝。
張國維趕忙寫奏折將三順王和碩讬歸降的事奏報給崇禎皇帝。
大軍休整了三天,便相繼出發。
王淩這次跟隨吳三桂大軍出征,吳三桂商決定由劉澤清攻擊廣寧、劉光卞攻擊四平堡、耿忠明部攻打海州、尚可喜部攻打鞍山,吳三桂部攻打耀州。
這些城池守軍都在1000人左右,還都不是作戰部隊,幾乎都是一攻而下。耿忠明、尚可喜部則是騙開城門,將守城軍士全部俘虜。
這些守城清兵雖然已經不是清國的作戰部隊,但大都是作戰部隊退下來的傷兵或年紀大的打不動的戰兵,那??手上都沾滿了明國人的鮮血。
王淩下令,城內高於車輪男丁格殺無論。
尚可喜隻是俘虜了守城清兵,卻沒有大開殺戒,王淩讓尚可喜作為前驅,先去攻打遼陽。
吳三桂部將耀州殺掠一空,吳三桂部長期在寧遠駐守,對清兵的殘暴深有體會,所以殺起人來,毫無心理壓力。
王淩讓吳三桂部進了鞍山,替代下了尚可喜部。
吳三桂部立即將俘虜拖出城外殺盡,棄屍於野,城內男丁高於車輪盡數砍死,婦女兒童由士兵押送至錦州,漢人奴隸也全部送往關內山東、北直隸等地補充人口。
吳三桂等部滅了五城,將白銀、糧食、牲口、婦女兒童劫掠一空,一車車運往義州、錦州、鬆下、寧遠、三海關等城。
吳三桂、耿忠明、尚可喜、劉澤清、劉光卞齊聚遼陽城下。
除了尚可喜部外,其餘各部均興高采烈,鬥誌衝天。
在這裏,每個明國士兵都成了複仇的魔鬼。
這裏的韃子,不論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是無辜的,他們對明國犯下了滔天的罪惡。
現在是懲罰他們的時候的。
王淩沒有讓摧毀城池房屋,他認為不遠的將來,明國會收複這些城池。
廣寧和西平堡已派兵守護,王淩隨即決定將這兩個城池也納入寧錦防線。
遼陽是遼東第一堅城,人口僅次於盛京沈陽,是當年明朝控製遼東的三大支點之一。
遼陽是西線最不好攻的城池,但是孔有德等投降的消息清國還不太知道,王淩想派孔有德詐開城門,血洗遼陽。
諾大個遼陽城,清軍駐兵一萬,當年明軍守遼陽,可是駐了十萬兵,卻也沒防住努爾哈赤。
駐守遼陽的是清巴圖魯敖拜。
敖拜早已得到情報,明國人從錦州大舉進攻遼東各地,燒殺奸淫,無惡不作。
他立即快馬向盛京求援,又下令關閉城門,守軍和百姓上城守衛。
滿洲韃子幾乎全民皆兵,遼陽人口又多,一動員,守城兵士便增加了十倍。
剛登基為弘武帝的豪格意氣飛揚,心胸萬丈,正在崇政殿大封諸臣,另外剝奪多爾袞鑲白旗旗主、多鐸正白旗旗主資格。
任命弟弟葉布舒為正白旗旗主,任命索尼為鑲白旗旗主。
明軍大舉進攻,遼陽告急的消息一傳到崇政殿。
弘武帝豪格立即集合八旗、漢軍旗,並通知蒙古各旗主來盛京勤王。
王淩、吳三桂等將領看著防衛森嚴的遼陽城,無法下嘴。
因為城上的紅衣大炮太多,攻城必然遭受很大傷亡,這時哨騎來報,新皇帝正在集合兵力,很快會和遼陽內外夾擊明軍。
王淩果斷命命撤軍,撤迴到廣寧、西平堡、義州、錦州、鬆山、大淩河防線,加固城防,準備應敵。
大軍撤退時,碩讬主動要求防守西平堡,王淩答應了。
再說一下中路軍,黃得功、周遇吉率二萬八千騎兵如狂風突進,很快席卷了耀州、永寧、複州、金州、旅順之城池。
這一帶清兵防守更加薄弱,按照王淩的意思,中路軍最後占領了永寧、複州、長生島、金州、旅順、廣鹿島等遼東半島最前端的突出部分。
黃得功在永寧、紅嘴堡、歸服堡、黃骨島堡設立防線。
袁可立的大將朱成矩已控製萊州、登州兩府,兩府已實行了新政,成立了一個萊州師,一個登州師,並在兩府各成立了一個民兵師。
最重要的按照江明的吩咐,成立了登州水師,並由袁時中親自統率。
崇禎年間,由於孔有德叛亂,登州水師已大為削弱,由嘉靖年間的五營八十艘船變為三營五十條船。
楊國棟在孔有德叛亂時誓死不降,叛亂平息後,楊國棟被委
袁時中和楊國棟談了大將軍對水師很重視,希望登州水師擴大十倍,即水兵一萬人,戰船三百五十艘。
李國棟激動萬分,自己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登州有一修造廠,袁時中從淮安造船廠高薪請來大工匠李時揚,幫忙籌建登州造船廠,建造大型福船。
緊張的施工,以及袁時中通過購買、調撥等各種方法,現在終於湊齊了大小戰船一百三十艘,水兵擴招到了五千人。
這時,天淩的命令來了,抽出五十艘戰船和二千水兵去旅順組建水師。
有是有的,不是在崇禎年間,而是天啟年間,袁可立策反後金女婿劉愛塔,但這是天啟、崇禎年僅有的一例。
而且是率領上千個正白旗兵投奔,這可是正宗韃子兵啊,這可能嗎?
王淩道:“徐誌遠,你帶領一營人馬親自去通知碩讬,讓他離大淩河三十裏紮營,讓碩讬來錦州見我。”
“是!大將軍。”
徐誌遠敬了一個軍禮便走了。
這時,孔有德抱拳行禮道:“稟大將軍、稟張尚書,清國發生內亂,皇太極已死,為爭奪王位,豪格與多爾袞火並,多爾袞率多鐸和碩讬逃走,這個碩讬估計走投無路才來投奔大將軍。”
眾將領無不唏噓。
第二日,碩托來到王淩的大帳,見禮後,碩讬道:“我與父親禮親王代善不睦,早就想率部投降大明,苦於沒有機會,天聰帝歸天後,我父支持豪格,我便支持多爾袞,故意與他作對,無奈,多爾袞不為,計劃泄露,多爾袞兄弟欲去朝鮮稱王,我不願再與其為伍,便偷偷脫離了他們,晝伏夜行,前來投奔大將軍。”
王淩道:“在我們這裏,有軍功才能升遷,你現有一千人,我再為稱增加一千人,組成一個加強團,歸石將軍部下,隨我大軍出征。”
碩讬表哥感謝。
張國維趕忙寫奏折將三順王和碩讬歸降的事奏報給崇禎皇帝。
大軍休整了三天,便相繼出發。
王淩這次跟隨吳三桂大軍出征,吳三桂商決定由劉澤清攻擊廣寧、劉光卞攻擊四平堡、耿忠明部攻打海州、尚可喜部攻打鞍山,吳三桂部攻打耀州。
這些城池守軍都在1000人左右,還都不是作戰部隊,幾乎都是一攻而下。耿忠明、尚可喜部則是騙開城門,將守城軍士全部俘虜。
這些守城清兵雖然已經不是清國的作戰部隊,但大都是作戰部隊退下來的傷兵或年紀大的打不動的戰兵,那??手上都沾滿了明國人的鮮血。
王淩下令,城內高於車輪男丁格殺無論。
尚可喜隻是俘虜了守城清兵,卻沒有大開殺戒,王淩讓尚可喜作為前驅,先去攻打遼陽。
吳三桂部將耀州殺掠一空,吳三桂部長期在寧遠駐守,對清兵的殘暴深有體會,所以殺起人來,毫無心理壓力。
王淩讓吳三桂部進了鞍山,替代下了尚可喜部。
吳三桂部立即將俘虜拖出城外殺盡,棄屍於野,城內男丁高於車輪盡數砍死,婦女兒童由士兵押送至錦州,漢人奴隸也全部送往關內山東、北直隸等地補充人口。
吳三桂等部滅了五城,將白銀、糧食、牲口、婦女兒童劫掠一空,一車車運往義州、錦州、鬆下、寧遠、三海關等城。
吳三桂、耿忠明、尚可喜、劉澤清、劉光卞齊聚遼陽城下。
除了尚可喜部外,其餘各部均興高采烈,鬥誌衝天。
在這裏,每個明國士兵都成了複仇的魔鬼。
這裏的韃子,不論男女老幼,沒有一個是無辜的,他們對明國犯下了滔天的罪惡。
現在是懲罰他們的時候的。
王淩沒有讓摧毀城池房屋,他認為不遠的將來,明國會收複這些城池。
廣寧和西平堡已派兵守護,王淩隨即決定將這兩個城池也納入寧錦防線。
遼陽是遼東第一堅城,人口僅次於盛京沈陽,是當年明朝控製遼東的三大支點之一。
遼陽是西線最不好攻的城池,但是孔有德等投降的消息清國還不太知道,王淩想派孔有德詐開城門,血洗遼陽。
諾大個遼陽城,清軍駐兵一萬,當年明軍守遼陽,可是駐了十萬兵,卻也沒防住努爾哈赤。
駐守遼陽的是清巴圖魯敖拜。
敖拜早已得到情報,明國人從錦州大舉進攻遼東各地,燒殺奸淫,無惡不作。
他立即快馬向盛京求援,又下令關閉城門,守軍和百姓上城守衛。
滿洲韃子幾乎全民皆兵,遼陽人口又多,一動員,守城兵士便增加了十倍。
剛登基為弘武帝的豪格意氣飛揚,心胸萬丈,正在崇政殿大封諸臣,另外剝奪多爾袞鑲白旗旗主、多鐸正白旗旗主資格。
任命弟弟葉布舒為正白旗旗主,任命索尼為鑲白旗旗主。
明軍大舉進攻,遼陽告急的消息一傳到崇政殿。
弘武帝豪格立即集合八旗、漢軍旗,並通知蒙古各旗主來盛京勤王。
王淩、吳三桂等將領看著防衛森嚴的遼陽城,無法下嘴。
因為城上的紅衣大炮太多,攻城必然遭受很大傷亡,這時哨騎來報,新皇帝正在集合兵力,很快會和遼陽內外夾擊明軍。
王淩果斷命命撤軍,撤迴到廣寧、西平堡、義州、錦州、鬆山、大淩河防線,加固城防,準備應敵。
大軍撤退時,碩讬主動要求防守西平堡,王淩答應了。
再說一下中路軍,黃得功、周遇吉率二萬八千騎兵如狂風突進,很快席卷了耀州、永寧、複州、金州、旅順之城池。
這一帶清兵防守更加薄弱,按照王淩的意思,中路軍最後占領了永寧、複州、長生島、金州、旅順、廣鹿島等遼東半島最前端的突出部分。
黃得功在永寧、紅嘴堡、歸服堡、黃骨島堡設立防線。
袁可立的大將朱成矩已控製萊州、登州兩府,兩府已實行了新政,成立了一個萊州師,一個登州師,並在兩府各成立了一個民兵師。
最重要的按照江明的吩咐,成立了登州水師,並由袁時中親自統率。
崇禎年間,由於孔有德叛亂,登州水師已大為削弱,由嘉靖年間的五營八十艘船變為三營五十條船。
楊國棟在孔有德叛亂時誓死不降,叛亂平息後,楊國棟被委
袁時中和楊國棟談了大將軍對水師很重視,希望登州水師擴大十倍,即水兵一萬人,戰船三百五十艘。
李國棟激動萬分,自己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登州有一修造廠,袁時中從淮安造船廠高薪請來大工匠李時揚,幫忙籌建登州造船廠,建造大型福船。
緊張的施工,以及袁時中通過購買、調撥等各種方法,現在終於湊齊了大小戰船一百三十艘,水兵擴招到了五千人。
這時,天淩的命令來了,抽出五十艘戰船和二千水兵去旅順組建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