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拿下永安府
人在亂世,我有造化珠 作者:維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幾日,劉猛率領白虎軍團風馳電掣般奔赴永安府。
一路上,軍旗烈烈,軍威赫赫。
由於此地本屬孟家勢力範圍,孟家已表歸順,其他各方勢力見狀,哪還敢有半分異議,是以接收過程順利無比。
白虎軍團如利刃破冰,迅速向郡、縣、鎮層層推進。
大軍之後,錦衣衛與鎮武司緊緊相隨,宛如兩把高懸的利劍,直斬向城裏暗處的罪惡。
那些平日裏為非作歹的幫派,此刻成了待宰羔羊。
上頭既已放棄庇護,他們便孤立無援,錦衣衛與鎮武司的突襲之下,幫派駐地紛紛被攻破。
幫眾們不是血濺當場,就是被五花大綁押走,竟無一人能逃脫羅網。
這兩大機構趁勢廣納人才,家族子弟、江湖門派弟子紛紛來投。
雖說初出茅廬沒多少實戰經驗,可一身硬實力倒也不弱,對付這些烏合之眾的幫派綽綽有餘。
於是,城中每日都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不是某個幫派被連根拔起,就是有家族、江湖門派因暗中犯下人神共憤的惡行而慘遭覆滅。
每剿滅一處勢力,錦衣衛與鎮武司便會將其罪證羅列詳盡,張貼於鬧市街頭,百姓們紛紛圍攏觀看,指指點點,其餘勢力見此,也不由膽寒心驚,暗自警醒。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錦衣衛和鎮武司再非吳下阿蒙,人才濟濟,強者如雲。
往昔宗師稀缺,如今每個部門都穩坐十位宗師,其中門道不少。
有宗師本就是兩部門中人,憑借赫赫功勳兌換珍稀資源,成功突破境界。
有宗師是江湖散修,獨自苦熬,突破至宗師後卻因缺乏功法、資源,前路艱難,無奈投身而來。
還有些江湖門派掌門,權衡利弊後,率整個門派依附。
雖說入門後規矩森嚴,但換來的權勢地位今非昔比。
況且秦霄手握海量資源,就連衝擊大宗師之境都有希望,這誘惑實在難以抗拒。
再看那支原本的親衛隊,隨著人數日益增多。
秦霄覺著“親衛隊”之名已不合時宜,所以正式更名麒麟軍團。
軍團之下,鳳衛與龍衛分立,便是從前的鳳隊、龍隊演化而來。
如今想躋身麒麟軍團,門檻極高,往昔天賦平庸者尚有機會混入,現在非得是萬裏挑一的天才方可。
並且,入門還需滴血立契,忠誠度與天賦,缺一不可。
一旦踏入,修煉環境、頂級資源、優厚待遇、絕世功法武技皆唾手可得,起點便是先天境。
天賦卓絕者,未來成就宗師、大宗師亦非難事,引得無數英才心馳神往,夢寐以求。
孟家身為永安府唯一的世家,對白虎軍團、錦衣衛以及鎮武司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
看著自家地盤被一步步接管,雖說心中割肉般地疼,一些長久經營的利益線就此斬斷。
但孟家的掌權者們皆是老謀深算之輩,深知形勢比人強,此刻若不割舍,日後怕是要惹來滅頂之災。
這段日子,孟家大宅門戶緊閉,平日裏門庭若市的景象一去不返。
諸多前來求見、試圖攀附孟家尋條出路的中小勢力代表,都被無情地擋在了門外。
他們卻在聽聞風聲後,第一時間撇下眾人,狼狽逃竄。
他們原以為抱緊孟家大腿,就能在這亂世中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哪曾想孟家自保都難,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將他們棄如敝履。
憤怒在這些人心頭熊熊燃燒,他們背地裏把孟家罵得狗血淋頭,可即便滿心怨恨,也沒人敢在孟家門口放肆。
畢竟孟家餘威尚在,真要觸了黴頭,那是自尋死路。
有頭腦機靈的,早早看清局勢,拖家帶口,收拾細軟逃離永安府,直奔內九州而去。
如今的荒州,明眼人都瞧得出來,已然是秦霄的掌中之物。
就連一貫我行我素的魔道勢力,也深感此處不宜久留。
魔道之人雖說不像邪道那般人人喊打,可行事素來張狂,殺人越貨、滅人滿門的勾當沒少幹,秦霄治下嚴明的規矩,他們哪裏受得了。
再者,鎮武司清查罪惡的手段淩厲,魔道往昔的斑斑劣跡一查一個準,為求自保,他們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至於邪道,更是在荒州絕跡。
在這片土地上,錦衣衛、鎮武司以及英雄樓的供奉,個個摩拳擦掌,視邪道中人如肥美的獵物。
抓住或斬殺一個邪道分子,所獲功績點遠超尋常任務,依據實力高低,少則一倍,多則十倍。
那些眼巴巴盼著功績晉升的武者,見了邪道中人,就如同餓狼見了羔羊,不瘋狂撲殺才怪,如此高壓之下,邪道哪還敢現身。
………
時光仿若指尖流沙,悄然流逝,轉瞬便過去了一月有餘。
劉猛親率白虎軍團在永安府紮下根來,穩穩鎮守。
初入永安府那日,孟家家主孟啟山不請自來,登門拜訪劉猛。
劉猛心中透亮,並未拒人於千裏之外,坦然將其迎入帳中。
二人相對而坐,喝茶論事,你來我往間交談了好一陣子,孟啟山才起身告辭。
迴到家族後,孟啟山召集族中骨幹,談及今日會麵,不禁感慨:“那劉猛果真非凡,年紀輕輕便突破大宗師境界,還執掌白虎軍團,好生了得。
與他交談,隻覺其談吐不凡,哪裏像是出身普通百姓家庭,腹中韜略、言辭氣度,全然是帥才風範。”
原來,劉猛自接手軍中諸事起,便深知肩負重任,每日無論軍務多繁忙,都會擠出時間讀書,上至兵法謀略、下至民生治理,各類書籍均有涉獵。
隻因他家少爺秦霄目光長遠,一心要將他雕琢成能統籌全局的帥才,而非僅會衝鋒陷陣的猛將。
劉猛鎮守期間,並未仗著兵威對孟家有任何打壓之舉,孟家見狀,暗自鬆了一口氣,原本懸著的心稍稍放下,生怕秦霄方麵出爾反爾。
而劉猛同樣留意著孟家,見其安分守己,並未暗中搞什麽小動作,緊繃的神經也慢慢舒緩開來。
另一邊,王佑年正式上任永安府府主之位後,每日忙得腳不沾地。
往昔永安府的府主形同虛設,權力被孟家架空,諸多政事積壓,仿若一團亂麻。
王佑年一接手,麵對堆積如山的政務,不忙碌才怪。
他每日埋首公文,梳理民生、財政、治安等各類問題,力求讓永安府盡快重迴正軌。
一路上,軍旗烈烈,軍威赫赫。
由於此地本屬孟家勢力範圍,孟家已表歸順,其他各方勢力見狀,哪還敢有半分異議,是以接收過程順利無比。
白虎軍團如利刃破冰,迅速向郡、縣、鎮層層推進。
大軍之後,錦衣衛與鎮武司緊緊相隨,宛如兩把高懸的利劍,直斬向城裏暗處的罪惡。
那些平日裏為非作歹的幫派,此刻成了待宰羔羊。
上頭既已放棄庇護,他們便孤立無援,錦衣衛與鎮武司的突襲之下,幫派駐地紛紛被攻破。
幫眾們不是血濺當場,就是被五花大綁押走,竟無一人能逃脫羅網。
這兩大機構趁勢廣納人才,家族子弟、江湖門派弟子紛紛來投。
雖說初出茅廬沒多少實戰經驗,可一身硬實力倒也不弱,對付這些烏合之眾的幫派綽綽有餘。
於是,城中每日都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不是某個幫派被連根拔起,就是有家族、江湖門派因暗中犯下人神共憤的惡行而慘遭覆滅。
每剿滅一處勢力,錦衣衛與鎮武司便會將其罪證羅列詳盡,張貼於鬧市街頭,百姓們紛紛圍攏觀看,指指點點,其餘勢力見此,也不由膽寒心驚,暗自警醒。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錦衣衛和鎮武司再非吳下阿蒙,人才濟濟,強者如雲。
往昔宗師稀缺,如今每個部門都穩坐十位宗師,其中門道不少。
有宗師本就是兩部門中人,憑借赫赫功勳兌換珍稀資源,成功突破境界。
有宗師是江湖散修,獨自苦熬,突破至宗師後卻因缺乏功法、資源,前路艱難,無奈投身而來。
還有些江湖門派掌門,權衡利弊後,率整個門派依附。
雖說入門後規矩森嚴,但換來的權勢地位今非昔比。
況且秦霄手握海量資源,就連衝擊大宗師之境都有希望,這誘惑實在難以抗拒。
再看那支原本的親衛隊,隨著人數日益增多。
秦霄覺著“親衛隊”之名已不合時宜,所以正式更名麒麟軍團。
軍團之下,鳳衛與龍衛分立,便是從前的鳳隊、龍隊演化而來。
如今想躋身麒麟軍團,門檻極高,往昔天賦平庸者尚有機會混入,現在非得是萬裏挑一的天才方可。
並且,入門還需滴血立契,忠誠度與天賦,缺一不可。
一旦踏入,修煉環境、頂級資源、優厚待遇、絕世功法武技皆唾手可得,起點便是先天境。
天賦卓絕者,未來成就宗師、大宗師亦非難事,引得無數英才心馳神往,夢寐以求。
孟家身為永安府唯一的世家,對白虎軍團、錦衣衛以及鎮武司的一舉一動都了如指掌。
看著自家地盤被一步步接管,雖說心中割肉般地疼,一些長久經營的利益線就此斬斷。
但孟家的掌權者們皆是老謀深算之輩,深知形勢比人強,此刻若不割舍,日後怕是要惹來滅頂之災。
這段日子,孟家大宅門戶緊閉,平日裏門庭若市的景象一去不返。
諸多前來求見、試圖攀附孟家尋條出路的中小勢力代表,都被無情地擋在了門外。
他們卻在聽聞風聲後,第一時間撇下眾人,狼狽逃竄。
他們原以為抱緊孟家大腿,就能在這亂世中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哪曾想孟家自保都難,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將他們棄如敝履。
憤怒在這些人心頭熊熊燃燒,他們背地裏把孟家罵得狗血淋頭,可即便滿心怨恨,也沒人敢在孟家門口放肆。
畢竟孟家餘威尚在,真要觸了黴頭,那是自尋死路。
有頭腦機靈的,早早看清局勢,拖家帶口,收拾細軟逃離永安府,直奔內九州而去。
如今的荒州,明眼人都瞧得出來,已然是秦霄的掌中之物。
就連一貫我行我素的魔道勢力,也深感此處不宜久留。
魔道之人雖說不像邪道那般人人喊打,可行事素來張狂,殺人越貨、滅人滿門的勾當沒少幹,秦霄治下嚴明的規矩,他們哪裏受得了。
再者,鎮武司清查罪惡的手段淩厲,魔道往昔的斑斑劣跡一查一個準,為求自保,他們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至於邪道,更是在荒州絕跡。
在這片土地上,錦衣衛、鎮武司以及英雄樓的供奉,個個摩拳擦掌,視邪道中人如肥美的獵物。
抓住或斬殺一個邪道分子,所獲功績點遠超尋常任務,依據實力高低,少則一倍,多則十倍。
那些眼巴巴盼著功績晉升的武者,見了邪道中人,就如同餓狼見了羔羊,不瘋狂撲殺才怪,如此高壓之下,邪道哪還敢現身。
………
時光仿若指尖流沙,悄然流逝,轉瞬便過去了一月有餘。
劉猛親率白虎軍團在永安府紮下根來,穩穩鎮守。
初入永安府那日,孟家家主孟啟山不請自來,登門拜訪劉猛。
劉猛心中透亮,並未拒人於千裏之外,坦然將其迎入帳中。
二人相對而坐,喝茶論事,你來我往間交談了好一陣子,孟啟山才起身告辭。
迴到家族後,孟啟山召集族中骨幹,談及今日會麵,不禁感慨:“那劉猛果真非凡,年紀輕輕便突破大宗師境界,還執掌白虎軍團,好生了得。
與他交談,隻覺其談吐不凡,哪裏像是出身普通百姓家庭,腹中韜略、言辭氣度,全然是帥才風範。”
原來,劉猛自接手軍中諸事起,便深知肩負重任,每日無論軍務多繁忙,都會擠出時間讀書,上至兵法謀略、下至民生治理,各類書籍均有涉獵。
隻因他家少爺秦霄目光長遠,一心要將他雕琢成能統籌全局的帥才,而非僅會衝鋒陷陣的猛將。
劉猛鎮守期間,並未仗著兵威對孟家有任何打壓之舉,孟家見狀,暗自鬆了一口氣,原本懸著的心稍稍放下,生怕秦霄方麵出爾反爾。
而劉猛同樣留意著孟家,見其安分守己,並未暗中搞什麽小動作,緊繃的神經也慢慢舒緩開來。
另一邊,王佑年正式上任永安府府主之位後,每日忙得腳不沾地。
往昔永安府的府主形同虛設,權力被孟家架空,諸多政事積壓,仿若一團亂麻。
王佑年一接手,麵對堆積如山的政務,不忙碌才怪。
他每日埋首公文,梳理民生、財政、治安等各類問題,力求讓永安府盡快重迴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