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見麵
人在亂世,我有造化珠 作者:維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夫人見狀,趕忙上前接過王佑年手裏的東西,低聲在他耳邊簡述了一番劉櫻到來後的情形。
王佑年邊聽邊微微點頭,神色愈發和煦,側身請劉櫻重新落座後,自己才在一旁椅子上坐定。
王佑年對於劉櫻知曉自己身份一事,絲毫不覺意外。
他暗自忖度,夫人既已尋上門來,此前定是將自己的過往履曆、仕途履曆細細梳理琢磨過,這般陣仗,又怎會對他身份不明不白?
心中雖思緒萬千,麵上卻沉穩依舊。
隻見他微微拱手,語氣平和謙遜,開口說道:“夫人抬愛了,往昔的郡守之位,於我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如今我不過一介教書先生,靠著給鄰裏孩童傳授些學識,勉強維持生計罷了。
夫人往後切莫再以舊銜相稱,直唿王某名諱即可,這般鄭重稱唿,王某實不敢當呐。”
言罷,他目光坦然地望向劉櫻,身姿筆挺依舊,雖身著粗布衣衫,卻難掩那從骨子裏透出的儒雅氣度。
劉櫻輕搖螓首,朱唇輕啟,不讚同地說道:“王大人這是哪裏的話,在我看來,官職不過是一時名分,大人的才學、風骨與為民之心,可不會因這職位變動就有所折損。
大人昔日在郡守任上,心懷蒼生、造福一方,那些功績早已鐫刻在百姓心口,傳頌於街頭巷尾,即便如今身處微末,亦當得起敬重。
這‘大人’二字,稱的可不是那頂烏紗,而是大人您這一身的浩然正氣。”
她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誠摯的光芒,字字句句皆發自肺腑,仿若春日暖陽,照拂著王佑年因仕途失意而蒙塵的心。
王佑月年聽著,心頭微微一熱,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臉上動容之色愈發明顯。
多年來的蟄伏與隱忍,旁人的冷眼與漠視,在這一刻,被劉櫻這番暖心話語擊得粉碎。
但是多年的養氣功夫,讓他激蕩的心情,恢複了平靜。
“夫人此番前來,可是有要事吩咐?”
王佑年開門見山地問道,雙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上,腰背挺直,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他深知劉櫻身份特殊,非比尋常訪客,這般主動問詢,既是官場舊習使然,也是真心實意想知曉來意,以免有所怠慢。
劉櫻擺了擺手,輕笑道:“王大人言重了,並無什麽要事。隻是久聞大人往昔在郡守任上,為官清正、造福一方,我向來敬重這樣的忠義之士,便想著來拜訪一二,看看大人近況。”
她言辭懇切,目光誠摯地望著王佑年,透著由衷的欣賞。
“況且如今這世道,如大人這般曆經波折,還能守得住本心的,實在難能可貴。”
王佑年微微動容,臉上浮現一抹謙遜之色,抱拳迴道:“夫人謬讚,王某不過是盡了為官本分,哪擔得起這般誇讚。隻是時運不濟,遭奸人構陷,才落得這般田地。”
談及被貶之事,他語氣雖平淡,可眼底還是閃過一絲落寞,一旁的王夫人聽聞,眼眶也微微泛紅,忙垂下頭去掩飾。
劉櫻見狀,輕聲安慰道:“大人不必介懷,公道自在人心,往後定還有再展宏圖之日。我瞧著府上,雖陳設簡樸,卻滿是溫馨,大人與夫人伉儷情深,子女乖巧懂事,也是旁人求之不得的福分呐。”
說著,目光轉向王小姐和王公子。
王小姐被瞧得雙頰泛紅,羞澀地低下頭。
王公子則挺直了胸脯,一臉鄭重地迴道:“多謝夫人誇獎,我定當勤勉向學,不負夫人期許。”
稚嫩卻堅定的聲音在屋內迴蕩,引得眾人一陣輕笑,屋內氣氛愈發融洽輕鬆,先前的拘謹與沉悶徹底煙消雲散。
劉櫻端坐於椅上,身姿端莊,儀態萬千,原本如春風般和煦的麵容此刻滿是鄭重之色。
她目光直視王佑年,眼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懇切與期待。
室內的空氣仿佛都因她這一番話而微微凝滯,所有人的視線皆聚焦在她身上。
“王大人,”
劉櫻朱唇輕啟,聲線沉穩清晰,字句落地有聲,
“今日我不避嫌地登門拜訪,實是有要事相商。就在不久前,清遠郡已然被我們順利拿下。
如今,清遠郡雖已易主,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啊。”
劉櫻說著,抬眸望向窗外,仿若能透過那狹小窗欞,望見清遠郡現下殘敗的街巷、凋敝的民生,語調中添了幾分凝重與急切,
“吏治需盡快肅清整頓,往昔的貪腐積弊仿若沉屙,需快刀斬亂麻方可根治。
百姓在戰火紛擾下流離失所,農田荒蕪,市井蕭條,期待一位能臣賢吏引領他們重建家園,重拾生活希望。
城防工事更是殘破不堪,若要保一方長久安寧,加固修繕刻不容緩。”
繼而,她收迴目光,緊緊鎖住王佑年,眼眸中光芒閃爍,滿是信任與期許,
“我夫君秦霄,心懷宏圖大業,念著清遠郡百姓疾苦,斟酌良久,認定唯有王大人您,憑借著當初積攢下的斐然政績、深厚民心,以及那一心為民、剛正不阿的品性,方能扛起這重振清遠郡的重擔。
所以,特派我前來問詢,不知王大人是否願意出任清遠郡郡守一職,為這一方水土,再度披掛上陣、嘔心瀝血?”
王佑年乍聞清遠郡已然被攻下,身形猛地一僵,臉上神色瞬間凝固,滿是震驚與愕然,半晌才緩過神來。
他心底一直知曉,以鳳台郡的底蘊與實力,拿下清遠郡沒有問題。
可在他的預想裏,這場博弈定是一場曠日持久、艱難膠著的鏖戰,雙方會在軍政、民生等諸多戰場反複拉扯,短時間內絕難分出勝負。
畢竟清遠郡勢力眾多,亦不容小覷,哪曾想,局勢竟如脫韁野馬,發展得這般迅猛,如此短的時間就改換了天地,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而當劉櫻言辭懇切,道出夫君秦霄屬意他出任郡守時,王佑年隻覺心頭一陣滾燙,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壯誌豪情、治國理政的抱負,恰似春日荒原上被東風喚醒的野草,瘋狂蔓延生長,激蕩得他眼眶都微微泛紅。
往昔他還是一方郡守,他殫精竭慮、夙興夜寐,每一項利民舉措、每一迴公正斷案,都是他一心為民的注腳。
如今竟還有人這般念著他的好、信他的才,如何不讓他熱血沸騰?
王佑年邊聽邊微微點頭,神色愈發和煦,側身請劉櫻重新落座後,自己才在一旁椅子上坐定。
王佑年對於劉櫻知曉自己身份一事,絲毫不覺意外。
他暗自忖度,夫人既已尋上門來,此前定是將自己的過往履曆、仕途履曆細細梳理琢磨過,這般陣仗,又怎會對他身份不明不白?
心中雖思緒萬千,麵上卻沉穩依舊。
隻見他微微拱手,語氣平和謙遜,開口說道:“夫人抬愛了,往昔的郡守之位,於我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如今我不過一介教書先生,靠著給鄰裏孩童傳授些學識,勉強維持生計罷了。
夫人往後切莫再以舊銜相稱,直唿王某名諱即可,這般鄭重稱唿,王某實不敢當呐。”
言罷,他目光坦然地望向劉櫻,身姿筆挺依舊,雖身著粗布衣衫,卻難掩那從骨子裏透出的儒雅氣度。
劉櫻輕搖螓首,朱唇輕啟,不讚同地說道:“王大人這是哪裏的話,在我看來,官職不過是一時名分,大人的才學、風骨與為民之心,可不會因這職位變動就有所折損。
大人昔日在郡守任上,心懷蒼生、造福一方,那些功績早已鐫刻在百姓心口,傳頌於街頭巷尾,即便如今身處微末,亦當得起敬重。
這‘大人’二字,稱的可不是那頂烏紗,而是大人您這一身的浩然正氣。”
她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誠摯的光芒,字字句句皆發自肺腑,仿若春日暖陽,照拂著王佑年因仕途失意而蒙塵的心。
王佑月年聽著,心頭微微一熱,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臉上動容之色愈發明顯。
多年來的蟄伏與隱忍,旁人的冷眼與漠視,在這一刻,被劉櫻這番暖心話語擊得粉碎。
但是多年的養氣功夫,讓他激蕩的心情,恢複了平靜。
“夫人此番前來,可是有要事吩咐?”
王佑年開門見山地問道,雙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上,腰背挺直,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他深知劉櫻身份特殊,非比尋常訪客,這般主動問詢,既是官場舊習使然,也是真心實意想知曉來意,以免有所怠慢。
劉櫻擺了擺手,輕笑道:“王大人言重了,並無什麽要事。隻是久聞大人往昔在郡守任上,為官清正、造福一方,我向來敬重這樣的忠義之士,便想著來拜訪一二,看看大人近況。”
她言辭懇切,目光誠摯地望著王佑年,透著由衷的欣賞。
“況且如今這世道,如大人這般曆經波折,還能守得住本心的,實在難能可貴。”
王佑年微微動容,臉上浮現一抹謙遜之色,抱拳迴道:“夫人謬讚,王某不過是盡了為官本分,哪擔得起這般誇讚。隻是時運不濟,遭奸人構陷,才落得這般田地。”
談及被貶之事,他語氣雖平淡,可眼底還是閃過一絲落寞,一旁的王夫人聽聞,眼眶也微微泛紅,忙垂下頭去掩飾。
劉櫻見狀,輕聲安慰道:“大人不必介懷,公道自在人心,往後定還有再展宏圖之日。我瞧著府上,雖陳設簡樸,卻滿是溫馨,大人與夫人伉儷情深,子女乖巧懂事,也是旁人求之不得的福分呐。”
說著,目光轉向王小姐和王公子。
王小姐被瞧得雙頰泛紅,羞澀地低下頭。
王公子則挺直了胸脯,一臉鄭重地迴道:“多謝夫人誇獎,我定當勤勉向學,不負夫人期許。”
稚嫩卻堅定的聲音在屋內迴蕩,引得眾人一陣輕笑,屋內氣氛愈發融洽輕鬆,先前的拘謹與沉悶徹底煙消雲散。
劉櫻端坐於椅上,身姿端莊,儀態萬千,原本如春風般和煦的麵容此刻滿是鄭重之色。
她目光直視王佑年,眼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懇切與期待。
室內的空氣仿佛都因她這一番話而微微凝滯,所有人的視線皆聚焦在她身上。
“王大人,”
劉櫻朱唇輕啟,聲線沉穩清晰,字句落地有聲,
“今日我不避嫌地登門拜訪,實是有要事相商。就在不久前,清遠郡已然被我們順利拿下。
如今,清遠郡雖已易主,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啊。”
劉櫻說著,抬眸望向窗外,仿若能透過那狹小窗欞,望見清遠郡現下殘敗的街巷、凋敝的民生,語調中添了幾分凝重與急切,
“吏治需盡快肅清整頓,往昔的貪腐積弊仿若沉屙,需快刀斬亂麻方可根治。
百姓在戰火紛擾下流離失所,農田荒蕪,市井蕭條,期待一位能臣賢吏引領他們重建家園,重拾生活希望。
城防工事更是殘破不堪,若要保一方長久安寧,加固修繕刻不容緩。”
繼而,她收迴目光,緊緊鎖住王佑年,眼眸中光芒閃爍,滿是信任與期許,
“我夫君秦霄,心懷宏圖大業,念著清遠郡百姓疾苦,斟酌良久,認定唯有王大人您,憑借著當初積攢下的斐然政績、深厚民心,以及那一心為民、剛正不阿的品性,方能扛起這重振清遠郡的重擔。
所以,特派我前來問詢,不知王大人是否願意出任清遠郡郡守一職,為這一方水土,再度披掛上陣、嘔心瀝血?”
王佑年乍聞清遠郡已然被攻下,身形猛地一僵,臉上神色瞬間凝固,滿是震驚與愕然,半晌才緩過神來。
他心底一直知曉,以鳳台郡的底蘊與實力,拿下清遠郡沒有問題。
可在他的預想裏,這場博弈定是一場曠日持久、艱難膠著的鏖戰,雙方會在軍政、民生等諸多戰場反複拉扯,短時間內絕難分出勝負。
畢竟清遠郡勢力眾多,亦不容小覷,哪曾想,局勢竟如脫韁野馬,發展得這般迅猛,如此短的時間就改換了天地,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而當劉櫻言辭懇切,道出夫君秦霄屬意他出任郡守時,王佑年隻覺心頭一陣滾燙,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壯誌豪情、治國理政的抱負,恰似春日荒原上被東風喚醒的野草,瘋狂蔓延生長,激蕩得他眼眶都微微泛紅。
往昔他還是一方郡守,他殫精竭慮、夙興夜寐,每一項利民舉措、每一迴公正斷案,都是他一心為民的注腳。
如今竟還有人這般念著他的好、信他的才,如何不讓他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