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質科學委員會是屬於聯合國署下的權威組織,此次全球範圍內的地震當然免不了有它的身影。


    地質協會裏麵也是有高人的,現任輪值主席叫赫爾曼,這次的調查就是他主持的。各國,各有能力的大國都派出了專家,組成了這支三十多人的龐大隊伍。


    按計劃,考察團先在大熊國的首都集結,然後再討論具體方案。


    大熊國是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世界上有五個國家接近北極圈,大熊國甚至有部分領土就在北極圈裏麵,因此選擇大熊國作為集結地點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經過三天的學術討論和爭吵,最終圈定的首選考察地點是大熊國最北邊的科拉深洞,這裏已經十分貼近北極圈了。


    方案的可能性研究經過三天三夜的討論,專家組已經形成了統一的意見。


    這個方案是由東大國和冰山國的專家提出來的。具體原理也很簡單,這次考察的目的首先是要驗證地軸是否是變短了,變短的原因是什麽。


    地軸是否變短的驗證也不難,地軸的成分密度和地殼是不一樣的,因此很容易被探測到。


    但如何證明它已經變短了呢?你要證明它變短了,首先你得它原來有多長的數據吧。


    這個原來的數據就藏在這個科拉深洞裏。


    科拉深洞項目的發起也有一個嗖主意。


    當年阿美卡國的主要對手還不是東大國,而是大熊國。


    阿美卡這個老狐狸國家,嗅出了大熊國在航天領域上的不足之後,就逮著這個領域一陣窮追猛打。發起了好多探索太空的項目,令大熊國應接不暇。以大熊國的工業基礎和經濟狀況,經不起這麽對著幹。


    本著“不破不立”的原則,當時的大熊國領導覺得大熊國不能被阿美卡國牽著鼻子走,不能他們說要比什麽咱們就比什麽,這樣咱們永遠比不過它們。


    應該另辟蹊徑,阿美卡喜歡搞“天上”的,那咱們搞“地下”的研究”。


    科拉項目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這個項目一開啟就沒停下來,整整挖了二十年,打出了一個一萬二米的深洞 ,是世界上最深的打孔記錄,也是理論上距離地軸最近的地方。


    在這個打孔資料裏麵就有關於地軸的記錄,這就是這次考察團需要的。


    那麽有了曆史記錄,要去驗證新的地軸長度和起始位置可不就十分簡單了,隻需用同樣的方法再測量一遍立馬就可以知道了。


    關鍵問題是這個鑽洞幾年前就已經封閉了,要想開啟它還是得經過大熊國的批準和幫助才行。


    大熊國的總統還算支持,答應可以開啟科拉深洞,但是他的心裏也是有所顧忌的。


    顧忌的正是這個科拉深洞隱藏的秘密。其實這個科拉深洞當年建造它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找到地心世界的路徑。


    要知道一開始誰都不知道地心世界的入口在哪裏。有些人的做法是一步一步挖掘線索,比如希特勒這樣的,而有些人就不是這個風格。


    當時的大熊國的領導虎啊,當時的大熊國領導是這樣認為的:“你管它的入口在哪裏呢?不是地心世界嗎?那隻要我們一直挖,隻要足夠深,那肯定是可以達到的,還需要什麽線索呢?根本就不需要,不需要。美術生和英國佬那是大傻瓜,廢了吧唧找什麽線索”。


    說白了,這個世界不想獲得外星人先進的武器的人很少。


    為了不泄露科拉深洞的秘密,大熊國也做了一些小動作,大熊國的科學家提前一天進入鑽洞,把一些不能示人的數據或者樣本收起來。所有東西都經過評估之後,才讓考察團進來。


    考察團的專家進來後沿著鑽洞進行了測量,儀器深入到最低點的地方,以此為基點再探測出來的數據就是最終的數據。


    為了測量的精確性,需要每隔2000米的地方就設置一個監測點,按這鑽洞的長度,總共需要6個監測點。


    拿到這個數據再和封閉之前的數據做一下對比,就立馬可以判斷出地軸是不是在變短了。


    第一階段的任務就這麽簡單,但就這麽一個簡單的過程,卻讓在場的人差點都迴不來了。


    首先在大熊國到科拉深洞的路上就差點機毀人亡。


    從大熊國首都到科拉深洞隻能通過飛機到達,兩邊的機場受到地震的影響,但勉強還可以起降。


    從起飛開始,氣流就一直不太穩定,顛簸很嚴重。起初大家以為隻是天氣的原因,直到有個人看到了窗外的不知名的飛行器,還是貼得很近的飛行。


    飛機內的人緊張起來了:“這會不會是軍方的飛機啊”。


    “是啊,這飛機一直跟隨著我們做什麽啊”。


    機組人員也發現了異常,立馬和地麵的塔台聯係,並要求識別伴飛的不知名飛機。


    塔台迴複是並沒有派出伴飛的戰機,那可能是誤入領空的敵機,已經通知軍方了。


    機組人員此時隻能小心翼翼地假裝沒發現旁邊那個飛機,繼續正常往前飛。


    機艙內的莫麗這迴可看得明白了,這肯定不是伴飛的軍機,這是一架火星人的博寧飛行器,上麵還有哈維爾的菱形標誌。


    但現在隻能幹著急,又不能打開艙門飛出去和它搏鬥,隻能靜觀其變。


    博寧飛行器什麽時候走的不知道,也許是兩架軍方到了之後離開的,也許是自己走的。雖然有驚無險,但也夠讓考察團的所有人都冷吸了一口氣。


    往好的說呢,火星人這麽在意他們這次飛行,也說明他們的方向是沒走錯。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機場,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也有幾個國家的專家嚇得臉色蒼白,下飛機後就借口身體不舒服說要先迴國,等養好病了再過來。


    赫爾曼想攔也攔不住:“你們就這點膽啊?”


    莫麗當然不會跟大家說那是火星人的飛行器,但是他把這個事情立馬和航天城匯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天門前傳之地軸危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以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以太並收藏南天門前傳之地軸危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