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靈山宣誓
南天門前傳之地軸危機 作者:南以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峰第一時間拿到了語音材料,放在耳朵旁聽了好幾遍。
一開始是刺啦刺啦的電流聲,然後才是對話的開始,和徐教授通話的是另一名男子。
“徐教授,懇請您高抬貴手,讓這部電影能順利過關”。
“不可能。你們在裏麵夾雜了太多的私貨了,我不同意它的上映”。
“徐教授,我想和您麵對麵的談一次,隻要是我們能改的,我們一定嚴格按照徐教授,您的要求整改。除此之外,我還給你帶了一份厚禮,希望徐教授能笑納。”
“你們休想收買我”。
“徐教授,您別著急下結論,我們真是誠意滿滿地和您來談條件的,沒有什麽壞意”。
“你不要說了,我不想和你說了,總之一句話,你們休想從我這裏拿到許可”。
“徐教授,您太激動了。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三十年前的靈山宣誓你都忘了,你是發過誓要為沃國奉獻一切的人”。
“啊,靈山宣誓!你們是什麽人!”
“我們是一類人,你不要忘了,別以為這麽多年了,我們會把你忘了,你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棋子。你要是不答應,我就曝光你的真實身份,讓大家好好看看,平時這麽威嚴一個知名教授,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哈哈哈”。
“你們的目的是不會得逞的,不會得逞的”。
之後電話就掛了。很明顯這是一份威脅的電話,徐教授一定是有什麽把柄落在他們手裏了。
通話中的那個“靈山宣誓”不知道又是什麽鬼東西,宋峰在大安局和航天城幹了這麽久了,接觸過的境外各種組織中也沒聽過“靈山”這個字眼。
看來還是得從頭查起,既然提到了沃國,那隻好從沃國滲入的組織這邊查起。
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份材料送到市局去,宋峰二話不說備份了一份,然後拿起原件就往市局趕。
宋峰事先和李隊長通過電話,告訴李隊長找到了有重大的線索。
李隊長聽到之後很高興:“剛好,我們這邊也有進展,你過來,咱們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計劃”。
李隊長說的新線索是他們在走訪徐教授的社會關係時發現了徐教授的籍貫非常模糊,按戶口本上的記載,徐教授的籍貫是河西省畢山市人士。但是函證的結果,資料上的圖片和現在的徐教授有很大的差異,扣除了年紀造成的影響,鼻梁,下巴和眼睛都有很大的差異。
並且從社區居委會收集到了一條重要信息,這個徐教授從二十五歲開始就沒迴過老家了,老家的親戚也從來沒找到他們。
徐教授在這個老小區住了有幾十年了,從來沒提過他的老家。有一次從河西省畢山市來的一個保姆在小區裏找工作,那個保姆聽別人介紹說徐教授也是畢山縣的,就過去套近乎。
那時候畢山還是一個縣,後來才升為縣級市的,這個小保姆用的是畢山縣那邊的土話,沒想到徐教授竟然沒聽懂,推脫家裏有事,急急忙忙就迴去了。
社區裏的老人說,之前想的是徐教授清高,不太願意被打擾所以才推脫走掉的,現在想想他可能真的聽不懂畢山話了。或許是出來太久了連家鄉話都忘了也不一定。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徐教授離他的老家畢山市很遠”李隊長總結道。
“那我們有沒有派人去畢山市走一圈?去原籍調查一下,實地走訪一下不就清楚了嗎?”
“我們的人上午已經出發了,帶著徐教授的照片和之前講課的視頻,我讓他們一有結論,馬上電話匯報”,李隊長繼續說道:“你們找到什麽新的線索?”
“你聽聽這個”說完宋峰就給放了一遍從oia拿到的錄音。
李隊長聽了兩遍。
“這個靈山宣誓是什麽個意思?徐教授和沃國是什麽關係,看起來徐教授是有什麽把柄在他們手裏”。
“嗯,你是怎麽認為的呢?”宋峰反問李隊長。
“我有一個猜測”李隊長思考了一下道。
“我也有一個猜測”宋峰微微一笑。
“咱們也來一個三國時期的手掌寫字”李隊長提議到。
“好”宋峰附和,並從打印機那裏取了兩張紙,拿了一張給李隊長。
兩人開始在紙上寫起來了。
李隊長說的“手掌寫字”的典故是指赤壁大戰之前,龐統,周瑜和諸葛亮三人商量如何攻打曹操的八十萬大軍。龐統和周瑜不約而同地在手掌上寫下了“火”這一字,然後諸葛亮寫得更加具體的“借風縱火”四個字,以此來表現三人在赤壁大戰之前的默契程度。
不到幾秒鍾,兩人都已經寫好了。
李隊長說:“那就先看看你寫的吧”。
宋峰一把把紙反過來展示,隻見宋峰的紙上寫的是“沃國人”三個字。
李隊長看了之後,微微一笑,也把自己的那張紙翻了過來。
宋峰一看,隻見李隊長的紙上寫的是一行字:“徐教授是沃國人”。
兩人相視一笑。
宋峰說道:“雖然有這個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高。但是我有一點想不通,徐教授極力阻止這部電影的上映,這又是為什麽呢?從這通電話看,很明顯他的組織並不支持他這麽做啊”。
“這就是我讓你過來的原因了,咱們兵分兩路,市局繼續追查徐教授的死因和身份,你們繼續查徐教授背後的組織。看來這個“靈山宣誓”就是你們的突破口”。
“我從事這份工作十幾年了,這四個字還是第一次聽說”宋峰說道。
“我忘了和你說徐教授的直接死因了,我們的法醫經過仔細的辨認,基本可以確定徐教授的直接死因是因為情緒激動導致的心源性猝死。
之前我們還在猜測是什麽原因導致徐教授情緒激動呢,看來這份錄音已經提供了答案了”。
“是的,背後的組織是關鍵”。
“有思路嗎?”
“我得先去大安局一趟,興許那邊有資料”。
一開始是刺啦刺啦的電流聲,然後才是對話的開始,和徐教授通話的是另一名男子。
“徐教授,懇請您高抬貴手,讓這部電影能順利過關”。
“不可能。你們在裏麵夾雜了太多的私貨了,我不同意它的上映”。
“徐教授,我想和您麵對麵的談一次,隻要是我們能改的,我們一定嚴格按照徐教授,您的要求整改。除此之外,我還給你帶了一份厚禮,希望徐教授能笑納。”
“你們休想收買我”。
“徐教授,您別著急下結論,我們真是誠意滿滿地和您來談條件的,沒有什麽壞意”。
“你不要說了,我不想和你說了,總之一句話,你們休想從我這裏拿到許可”。
“徐教授,您太激動了。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別忘了自己的身份,三十年前的靈山宣誓你都忘了,你是發過誓要為沃國奉獻一切的人”。
“啊,靈山宣誓!你們是什麽人!”
“我們是一類人,你不要忘了,別以為這麽多年了,我們會把你忘了,你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棋子。你要是不答應,我就曝光你的真實身份,讓大家好好看看,平時這麽威嚴一個知名教授,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哈哈哈”。
“你們的目的是不會得逞的,不會得逞的”。
之後電話就掛了。很明顯這是一份威脅的電話,徐教授一定是有什麽把柄落在他們手裏了。
通話中的那個“靈山宣誓”不知道又是什麽鬼東西,宋峰在大安局和航天城幹了這麽久了,接觸過的境外各種組織中也沒聽過“靈山”這個字眼。
看來還是得從頭查起,既然提到了沃國,那隻好從沃國滲入的組織這邊查起。
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份材料送到市局去,宋峰二話不說備份了一份,然後拿起原件就往市局趕。
宋峰事先和李隊長通過電話,告訴李隊長找到了有重大的線索。
李隊長聽到之後很高興:“剛好,我們這邊也有進展,你過來,咱們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計劃”。
李隊長說的新線索是他們在走訪徐教授的社會關係時發現了徐教授的籍貫非常模糊,按戶口本上的記載,徐教授的籍貫是河西省畢山市人士。但是函證的結果,資料上的圖片和現在的徐教授有很大的差異,扣除了年紀造成的影響,鼻梁,下巴和眼睛都有很大的差異。
並且從社區居委會收集到了一條重要信息,這個徐教授從二十五歲開始就沒迴過老家了,老家的親戚也從來沒找到他們。
徐教授在這個老小區住了有幾十年了,從來沒提過他的老家。有一次從河西省畢山市來的一個保姆在小區裏找工作,那個保姆聽別人介紹說徐教授也是畢山縣的,就過去套近乎。
那時候畢山還是一個縣,後來才升為縣級市的,這個小保姆用的是畢山縣那邊的土話,沒想到徐教授竟然沒聽懂,推脫家裏有事,急急忙忙就迴去了。
社區裏的老人說,之前想的是徐教授清高,不太願意被打擾所以才推脫走掉的,現在想想他可能真的聽不懂畢山話了。或許是出來太久了連家鄉話都忘了也不一定。
“總之,種種跡象表明,徐教授離他的老家畢山市很遠”李隊長總結道。
“那我們有沒有派人去畢山市走一圈?去原籍調查一下,實地走訪一下不就清楚了嗎?”
“我們的人上午已經出發了,帶著徐教授的照片和之前講課的視頻,我讓他們一有結論,馬上電話匯報”,李隊長繼續說道:“你們找到什麽新的線索?”
“你聽聽這個”說完宋峰就給放了一遍從oia拿到的錄音。
李隊長聽了兩遍。
“這個靈山宣誓是什麽個意思?徐教授和沃國是什麽關係,看起來徐教授是有什麽把柄在他們手裏”。
“嗯,你是怎麽認為的呢?”宋峰反問李隊長。
“我有一個猜測”李隊長思考了一下道。
“我也有一個猜測”宋峰微微一笑。
“咱們也來一個三國時期的手掌寫字”李隊長提議到。
“好”宋峰附和,並從打印機那裏取了兩張紙,拿了一張給李隊長。
兩人開始在紙上寫起來了。
李隊長說的“手掌寫字”的典故是指赤壁大戰之前,龐統,周瑜和諸葛亮三人商量如何攻打曹操的八十萬大軍。龐統和周瑜不約而同地在手掌上寫下了“火”這一字,然後諸葛亮寫得更加具體的“借風縱火”四個字,以此來表現三人在赤壁大戰之前的默契程度。
不到幾秒鍾,兩人都已經寫好了。
李隊長說:“那就先看看你寫的吧”。
宋峰一把把紙反過來展示,隻見宋峰的紙上寫的是“沃國人”三個字。
李隊長看了之後,微微一笑,也把自己的那張紙翻了過來。
宋峰一看,隻見李隊長的紙上寫的是一行字:“徐教授是沃國人”。
兩人相視一笑。
宋峰說道:“雖然有這個可能,而且可能性非常高。但是我有一點想不通,徐教授極力阻止這部電影的上映,這又是為什麽呢?從這通電話看,很明顯他的組織並不支持他這麽做啊”。
“這就是我讓你過來的原因了,咱們兵分兩路,市局繼續追查徐教授的死因和身份,你們繼續查徐教授背後的組織。看來這個“靈山宣誓”就是你們的突破口”。
“我從事這份工作十幾年了,這四個字還是第一次聽說”宋峰說道。
“我忘了和你說徐教授的直接死因了,我們的法醫經過仔細的辨認,基本可以確定徐教授的直接死因是因為情緒激動導致的心源性猝死。
之前我們還在猜測是什麽原因導致徐教授情緒激動呢,看來這份錄音已經提供了答案了”。
“是的,背後的組織是關鍵”。
“有思路嗎?”
“我得先去大安局一趟,興許那邊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