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迴去。”聽到有緊急軍情李得一立即調頭,帶著倆徒弟返迴營中。
“師哥,出了啥事?”李得一直接來到師哥的營帳,急急出聲問道。
一進營帳,李得一發現王猛居然不在。最近幾次軍事會議,王猛基本都在場,這是師哥對王猛本事的肯定,也是對其有栽培之意。
然而這次,李得一發現最近經常一起商討軍情的王猛,居然不在。
“我剛收到消息,突金國的使節最近頻繁出現在統萬城內。阿史那·豁耳昨天將防備東突遼的五萬精銳騎兵撤迴大半。”劉團長語氣嚴肅道。
“這麽說來,這兩條狼現在已經重新走到一起?居然這麽快?!”李得一語氣中的驚訝完全掩飾不住。
劉團長教導師弟多年“為將者當需胸有萬丈幽壑,喜怒不形於色。”可惜的是,他的好師弟一直沒能練成這招。
“你這一驚一乍像什麽樣兒?你不是一直信誓旦旦要滅亡突遼族麽?怎麽,如今對手還沒增加,你就急眼了?”劉團長忍不住就呲噠師弟一頓。
“嘿嘿,師哥,俺這也是驚的。前不久,這兩條狼不是剛分開麽?一轉眼又湊活到一塊兒,俺這才有些吃驚。”李得一嘿嘿一笑,趕緊解釋道。
“我早就料到突遼國和突金國會重新結盟,想要一起對付咱。這些年我一直教導要求你從大局上去分析戰事,你卻總是學不會。你來看……”說著話,劉團長一招手,把師弟叫到沙盤麵前。
其實你這好師弟也未必學不會,很有可能是懶得學。你是沒聽見他先前教導倆徒弟怎麽當皇帝那番話,說的有理有據,縱覽古今,從大局到細節,頭頭是道。
其實說起來,李得一在經營治理這塊兒上,還真是有幾分真本事。對此孫老醫官感受最深,威北營原本窮得差點當褲子養兵,定北縣更是一個偏遠貧漏的低等下縣。可自從李得一挑起守備團大梁之後,守備團是越打越富。李得一憑著自己的本事,硬是把原本燒錢的行軍打仗變成了能掙大錢的大買賣!當年光賣那座鄴城給劉敗夷,李得一就掙迴數不清的金銀糧食,布匹,珍寶等等。
孫老醫官眼瞅著一年年過去,整天打這個打那個,窮兵黷武的兩個徒弟,卻把定北縣搞得越來越富裕繁榮。甚至於,孫老醫官不得不下令加班加點增修新的大型府庫,以存儲兩個徒弟戰後運迴的錢糧等物資。過去威北營那種窮苦日子,是徹底一去不複返咯。孫老醫官也終於過上天天喝著茶葉,曬著日頭,就著紅燒肉喝著小酒的安穩舒適日子。
到後來,李得一覺著定北縣丁壯太多自己管不過來,直接綁來兩個民事官,一個海強項,一個西門豹。這兩位官員,也讓孫老醫官開了眼,簡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既有本事,又清廉的好官。在這兩位管理下,守備團百姓真是安居樂業。
更別提李得一當年拍腦門想出來的身份木牌製度。現在定北縣百姓,因著這身份木牌,都得到極大便利。從繳納糧食到領取工錢,甚至分得田產等方麵,無不大受其利。
再看看這次東征,孫老醫官從不敢想,有一天他還能看到自家拉起十餘萬大軍,比當年威北大營還要興盛,浩浩蕩蕩的糧車運著數不盡的糧食,雄赳赳氣昂昂要攻滅突遼國。
大概是有所長,也必有所短。李得一把定北縣搞得富庶驚人,在軍略這塊兒,就總是有所欠缺。
劉團長教導師弟軍事謀略,也從未因師弟總是學不會就放棄。
“阿史那·狼青此人也是一時梟雄,久有自立之心。以前金狼阿史那家族勢力強大,他為保存自己部族的實力,不得不向突遼國太祖皇帝卑躬屈膝。可自從突遼國太祖皇帝死後,阿史那·狼青就漸漸不再服從突遼國皇帝宣召。不然咱們當年在關內作戰時,也不會就殺過那一支東突遼騎兵,其後就再也不曾遇到東突遼精銳騎兵。”劉團長邊說,邊拿手比劃,示意師弟注意沙盤上的地勢。
“先前阿史那·狼青敢於自立,無非是看著突遼國被咱們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實力大損,覺著統萬城已經無力顧及自己,這才將其多年埋藏心底的野心徹底暴露,急急忙忙建國稱帝。可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阿史那·狼青這頭狡猾多變的老狼忽然發覺突遼國極有可能頂不住咱們的猛攻,因此不得不改變主意,重新與突遼國結盟。我估計這頭狡猾的老狼恐怕也知道一些範國師忽然消失的內幕。他知道光憑阿史那·豁耳一個,絕對擋不住咱們的大軍。一旦突遼國完了,他的突金國也絕對要完,這才急急忙忙想要跟突遼國重新修好。這頭老狼深知,隻要統萬城不失,他的突金國也就固若金湯。一旦統萬城被咱們攻下,他的突金國也勢必完蛋。”劉團長拿手指著沙盤上的兩國都城,細細給師弟講解。
這幾句話,聽著簡單,僅用片刻就從劉團長口中說出,好似沒什麽。可若是讓李藥師和韓將兵這類世間名將聽到,恐怕會大驚失色,願用十萬枚金錢來換這幾句話。
劉團長這簡單幾句話中,統攝突遼國與突金國兩國國內形勢。兩國領導的性格,行事思維習慣。突遼國內重大變局的概括分析。等等這一係列林林總總匯聚在一起,才有這短短幾句話。
劉團長在這幾句話之中,將自己征戰多年所掌握的寶貴經驗和分析思路與方法,全部融在一起,毫無保留地教導給師弟。
可惜,李得一是個木頭疙瘩,愣頭愣腦聽完師哥這番精妙地分析,隻會傻愣愣點點頭。
劉團長看到師弟這樣,忍不住就一股無奈湧上心間:“罷了,師弟向來如此,我又何必強加於他。再說師弟雖然學不會這個,可這麽多年下來,還不是打出偌大威名。我又何須過多擔憂,以後再慢慢教導便是。”
“師哥,既然這兩國已經聯手,咱們再想要進攻可就不大好辦哩。若是照原計劃繼續攻打突遼國,到時候突金國必然會來支援,給戰局平添許多變數。而且阿史那·狼青狡猾膽小,一旦突遼國被滅,這頭老狼說不定會調頭就跑。到時候咱們還不知要花費多少工夫和時間去追擊。”李得一憂心忡忡道。
“說的不錯。我今天叫你來,乃是要與你商議,暫時停止攻打統萬城,繞路南麵,先行突擊東突遼,一舉先將突金國攻滅!”劉團長忽然提出一個驚人的戰略構想。
李得一聽到之後,明顯非常吃驚,連忙道:“師哥,如今咱們馬上就要推進到離著統萬城一百裏遠,此時停止攻打統萬城,未免也太過突然。”李得一為了守備團的大計,曾考慮過這次滅掉統萬城後,放任突金國逃入更北麵的永冰之地。但此刻親耳聽到師哥非但不但算放過突金國,還要先下手將其攻滅,李得一心中之驚喜,可想而知。
李得一自從知道突金國從突遼國分家之後,就一直在擔憂阿史那·狼青到時候見勢不妙,帶著東突遼部族北逃進入沒有人煙的荒涼永冰之地。到那時,守備團還不知要多費多少工夫。
世間傳言,過了草原再往北,那片土地一年四季都是冬季,土地終年嚴寒封凍,根本沒有生機,那裏因此被世人被稱為永冰之地。
雖然《太祖定亂演義》中曾記載平周開國太祖超凡入聖之後,當年親自去往北麵,獵取一頭永冰之地的渾身白毛的巨熊,證明在永冰之地也有活物,而且還說那裏也有人生活,還結成一個個小部族,從不吃菜,純靠肉類生活。可惜,由於其後世上幾百年來再無聖人,也就沒人能為平周開國太祖作證。
為守備團兵卒著想,李得一曾想過暫時放東突遼一馬,這次先攻滅統萬城,就班師迴縣。
等十年以後,定北縣再積攢出足夠的錢糧兵馬,新一代的精銳兵卒長成,李得一就再發動一次東征,滅亡東突遼。
然而李得一萬萬沒想到,他自己正打算向局勢妥協,師哥卻已經想出辦法扭轉局勢。
劉團長被天下諸多名將敬畏並敬仰,不是沒有原因。
世間一流的將領,懂得因勢利導,因地製宜,動用一切有利因素,為自己取得最後勝利。
而超一流的名將,在局勢明明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卻能變被動為主動。在局勢發動之前,搶先出手,靠著實力與謀算硬生生扭轉局勢,奪取最後勝利。毫無疑問,劉團長目前就是天下兵事最強者,沒有之一。
平唐國李藥師,平漢國韓將兵,平明國徐農達常逢春這類享譽天下的名將,皆要排在劉團長之後。
當年守備團曾出乎整個天下意料,在關內攻伐突遼國的局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忽然放棄一城一池慢慢突進。直接兵行險著,穿州過府,繞過大片城池,直搗黃龍府,一舉擊殺突遼國小皇帝,一戰奪迴整個關內的被突遼國占領的土地城池。
那一戰,就是劉團長憑借個人超一流的統帥能力與戰前謀劃布局,帶著守備團一幹精銳兵卒打出的驚世一戰。
顯然,這次,劉團長再次在關鍵時刻發揮出這種能力,做出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大膽決策。
這次,劉團長隻叫師弟來商議軍情,沒叫王猛。很顯然,並不是為了與師弟商討戰略戰術,而是為傳授師弟真本領。也就是說,劉團長計策已定,無可更改必須執行命令。
在天下人心中,強大的定北守備團劉團長,自然是威比皇帝,說一不二,出口成憲,不容置疑。
然而實際上,這位劉團長在對著自己的好師弟時,非常有耐心,甚至有些像個囉嗦的老媽子。這不,劉團長居然還耐心給師弟解釋做出此決策的原因。
“我決意先繞路攻打突金國,乃是基於這兩點。其一,若我們先攻統萬城,由於兩國已經結盟,則阿史那·狼青必帶精銳突金國騎兵來救。到時我們就要同時麵對兩國兵馬,攻城壓力倍增。若我們出其不意,先打突金國,則阿史那·豁耳必不肯相救。到時我們正可一舉先滅突金國!其二,阿史那·狼青一直下意識以為我們會先打統萬城,絕想不到我們會突然繞路攻擊他!之前我力主快速搶修冰堡,迅猛朝著統萬城突進,其實大半是故意做給阿史那·狼青看,專為麻痹他!”劉團長仔細給師弟分析。
這個坑,早在去年十月,劉團長居然就開始給阿史那·狼青挖下。那時候,正是突金國自立之前!阿史那·狼青恐怕挖空心思也想不到,他早已被劉團長算計在內。一舉一動,皆已被劉團長提前布局謀略。
怪不得李藥師等各國大將對劉團長敬畏之極,原來如此!
“師哥,為何阿史那·豁耳不會救阿史那·狼青,他們兩國不是已經結盟麽?”李得一心中疑惑問道。
“哼哼,阿史那·豁耳是咱們的老對手,與其對戰多年,我早已將其摸透。這阿史那·豁耳心高氣傲之極,先前還是無名之輩,還容不得他囂張。你看他一朝掌權之後,便誰也不放在眼裏,連範國師這樣的突遼國定鼎重臣,太祖皇帝都倚為肱骨心腹的大臣,他都不放在眼裏,為大權獨攬,竟將其擠兌走。阿史那·豁耳之狂傲,由此可見一般。”劉團長仔細開始分析阿史那·豁耳的為人。
“阿史那·豁耳高傲如此,向來看不起突金國。若咱們先攻打突金國,阿史那·豁耳到時必然自恃統萬城高大堅固,不需突金國也能獨力守住。到時候,他必然不肯出兵援助自己看不起的突金國。而且,為配合你突襲突金國,我會在正麵擺出強大的攻擊勢頭,壓住阿史那·豁耳,使他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劉團長信心十足地說道。
李得一聽完,忍不住讚歎道:“還是師哥計謀深遠!咱就這麽辦。”
“這次攻打突金國,時間緊迫,必須速戰速決,你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徹底結束戰鬥,掃滅突金國。咱們的步卒雖然精銳,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突進跨越這茫茫雪原上奔襲上百裏後,還能保留足夠體力立即與突遼騎兵對抗。所以這次行動,你隻能帶著全部騎兵前去。為穩妥起見,王壯彪也隨你同去。留下一萬夷人騎兵歸我節製,負責防守後方糧道,其餘四萬夷人騎兵和王猛也都隨你一起突襲東突遼。”劉團長迅速做出兵力分配。
“此外,為行軍隱蔽。你此次出擊,全部騎兵需披上白袍,就是咱們之前修冰堡批的那種。”連這種小細節,劉團長都已經替師弟想好。
“師哥,為啥要這麽緊迫?三個月攻滅突金國,還要俺單獨統軍,這……”李得一有些沒信心。
“師哥,出了啥事?”李得一直接來到師哥的營帳,急急出聲問道。
一進營帳,李得一發現王猛居然不在。最近幾次軍事會議,王猛基本都在場,這是師哥對王猛本事的肯定,也是對其有栽培之意。
然而這次,李得一發現最近經常一起商討軍情的王猛,居然不在。
“我剛收到消息,突金國的使節最近頻繁出現在統萬城內。阿史那·豁耳昨天將防備東突遼的五萬精銳騎兵撤迴大半。”劉團長語氣嚴肅道。
“這麽說來,這兩條狼現在已經重新走到一起?居然這麽快?!”李得一語氣中的驚訝完全掩飾不住。
劉團長教導師弟多年“為將者當需胸有萬丈幽壑,喜怒不形於色。”可惜的是,他的好師弟一直沒能練成這招。
“你這一驚一乍像什麽樣兒?你不是一直信誓旦旦要滅亡突遼族麽?怎麽,如今對手還沒增加,你就急眼了?”劉團長忍不住就呲噠師弟一頓。
“嘿嘿,師哥,俺這也是驚的。前不久,這兩條狼不是剛分開麽?一轉眼又湊活到一塊兒,俺這才有些吃驚。”李得一嘿嘿一笑,趕緊解釋道。
“我早就料到突遼國和突金國會重新結盟,想要一起對付咱。這些年我一直教導要求你從大局上去分析戰事,你卻總是學不會。你來看……”說著話,劉團長一招手,把師弟叫到沙盤麵前。
其實你這好師弟也未必學不會,很有可能是懶得學。你是沒聽見他先前教導倆徒弟怎麽當皇帝那番話,說的有理有據,縱覽古今,從大局到細節,頭頭是道。
其實說起來,李得一在經營治理這塊兒上,還真是有幾分真本事。對此孫老醫官感受最深,威北營原本窮得差點當褲子養兵,定北縣更是一個偏遠貧漏的低等下縣。可自從李得一挑起守備團大梁之後,守備團是越打越富。李得一憑著自己的本事,硬是把原本燒錢的行軍打仗變成了能掙大錢的大買賣!當年光賣那座鄴城給劉敗夷,李得一就掙迴數不清的金銀糧食,布匹,珍寶等等。
孫老醫官眼瞅著一年年過去,整天打這個打那個,窮兵黷武的兩個徒弟,卻把定北縣搞得越來越富裕繁榮。甚至於,孫老醫官不得不下令加班加點增修新的大型府庫,以存儲兩個徒弟戰後運迴的錢糧等物資。過去威北營那種窮苦日子,是徹底一去不複返咯。孫老醫官也終於過上天天喝著茶葉,曬著日頭,就著紅燒肉喝著小酒的安穩舒適日子。
到後來,李得一覺著定北縣丁壯太多自己管不過來,直接綁來兩個民事官,一個海強項,一個西門豹。這兩位官員,也讓孫老醫官開了眼,簡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既有本事,又清廉的好官。在這兩位管理下,守備團百姓真是安居樂業。
更別提李得一當年拍腦門想出來的身份木牌製度。現在定北縣百姓,因著這身份木牌,都得到極大便利。從繳納糧食到領取工錢,甚至分得田產等方麵,無不大受其利。
再看看這次東征,孫老醫官從不敢想,有一天他還能看到自家拉起十餘萬大軍,比當年威北大營還要興盛,浩浩蕩蕩的糧車運著數不盡的糧食,雄赳赳氣昂昂要攻滅突遼國。
大概是有所長,也必有所短。李得一把定北縣搞得富庶驚人,在軍略這塊兒,就總是有所欠缺。
劉團長教導師弟軍事謀略,也從未因師弟總是學不會就放棄。
“阿史那·狼青此人也是一時梟雄,久有自立之心。以前金狼阿史那家族勢力強大,他為保存自己部族的實力,不得不向突遼國太祖皇帝卑躬屈膝。可自從突遼國太祖皇帝死後,阿史那·狼青就漸漸不再服從突遼國皇帝宣召。不然咱們當年在關內作戰時,也不會就殺過那一支東突遼騎兵,其後就再也不曾遇到東突遼精銳騎兵。”劉團長邊說,邊拿手比劃,示意師弟注意沙盤上的地勢。
“先前阿史那·狼青敢於自立,無非是看著突遼國被咱們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實力大損,覺著統萬城已經無力顧及自己,這才將其多年埋藏心底的野心徹底暴露,急急忙忙建國稱帝。可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阿史那·狼青這頭狡猾多變的老狼忽然發覺突遼國極有可能頂不住咱們的猛攻,因此不得不改變主意,重新與突遼國結盟。我估計這頭狡猾的老狼恐怕也知道一些範國師忽然消失的內幕。他知道光憑阿史那·豁耳一個,絕對擋不住咱們的大軍。一旦突遼國完了,他的突金國也絕對要完,這才急急忙忙想要跟突遼國重新修好。這頭老狼深知,隻要統萬城不失,他的突金國也就固若金湯。一旦統萬城被咱們攻下,他的突金國也勢必完蛋。”劉團長拿手指著沙盤上的兩國都城,細細給師弟講解。
這幾句話,聽著簡單,僅用片刻就從劉團長口中說出,好似沒什麽。可若是讓李藥師和韓將兵這類世間名將聽到,恐怕會大驚失色,願用十萬枚金錢來換這幾句話。
劉團長這簡單幾句話中,統攝突遼國與突金國兩國國內形勢。兩國領導的性格,行事思維習慣。突遼國內重大變局的概括分析。等等這一係列林林總總匯聚在一起,才有這短短幾句話。
劉團長在這幾句話之中,將自己征戰多年所掌握的寶貴經驗和分析思路與方法,全部融在一起,毫無保留地教導給師弟。
可惜,李得一是個木頭疙瘩,愣頭愣腦聽完師哥這番精妙地分析,隻會傻愣愣點點頭。
劉團長看到師弟這樣,忍不住就一股無奈湧上心間:“罷了,師弟向來如此,我又何必強加於他。再說師弟雖然學不會這個,可這麽多年下來,還不是打出偌大威名。我又何須過多擔憂,以後再慢慢教導便是。”
“師哥,既然這兩國已經聯手,咱們再想要進攻可就不大好辦哩。若是照原計劃繼續攻打突遼國,到時候突金國必然會來支援,給戰局平添許多變數。而且阿史那·狼青狡猾膽小,一旦突遼國被滅,這頭老狼說不定會調頭就跑。到時候咱們還不知要花費多少工夫和時間去追擊。”李得一憂心忡忡道。
“說的不錯。我今天叫你來,乃是要與你商議,暫時停止攻打統萬城,繞路南麵,先行突擊東突遼,一舉先將突金國攻滅!”劉團長忽然提出一個驚人的戰略構想。
李得一聽到之後,明顯非常吃驚,連忙道:“師哥,如今咱們馬上就要推進到離著統萬城一百裏遠,此時停止攻打統萬城,未免也太過突然。”李得一為了守備團的大計,曾考慮過這次滅掉統萬城後,放任突金國逃入更北麵的永冰之地。但此刻親耳聽到師哥非但不但算放過突金國,還要先下手將其攻滅,李得一心中之驚喜,可想而知。
李得一自從知道突金國從突遼國分家之後,就一直在擔憂阿史那·狼青到時候見勢不妙,帶著東突遼部族北逃進入沒有人煙的荒涼永冰之地。到那時,守備團還不知要多費多少工夫。
世間傳言,過了草原再往北,那片土地一年四季都是冬季,土地終年嚴寒封凍,根本沒有生機,那裏因此被世人被稱為永冰之地。
雖然《太祖定亂演義》中曾記載平周開國太祖超凡入聖之後,當年親自去往北麵,獵取一頭永冰之地的渾身白毛的巨熊,證明在永冰之地也有活物,而且還說那裏也有人生活,還結成一個個小部族,從不吃菜,純靠肉類生活。可惜,由於其後世上幾百年來再無聖人,也就沒人能為平周開國太祖作證。
為守備團兵卒著想,李得一曾想過暫時放東突遼一馬,這次先攻滅統萬城,就班師迴縣。
等十年以後,定北縣再積攢出足夠的錢糧兵馬,新一代的精銳兵卒長成,李得一就再發動一次東征,滅亡東突遼。
然而李得一萬萬沒想到,他自己正打算向局勢妥協,師哥卻已經想出辦法扭轉局勢。
劉團長被天下諸多名將敬畏並敬仰,不是沒有原因。
世間一流的將領,懂得因勢利導,因地製宜,動用一切有利因素,為自己取得最後勝利。
而超一流的名將,在局勢明明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卻能變被動為主動。在局勢發動之前,搶先出手,靠著實力與謀算硬生生扭轉局勢,奪取最後勝利。毫無疑問,劉團長目前就是天下兵事最強者,沒有之一。
平唐國李藥師,平漢國韓將兵,平明國徐農達常逢春這類享譽天下的名將,皆要排在劉團長之後。
當年守備團曾出乎整個天下意料,在關內攻伐突遼國的局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忽然放棄一城一池慢慢突進。直接兵行險著,穿州過府,繞過大片城池,直搗黃龍府,一舉擊殺突遼國小皇帝,一戰奪迴整個關內的被突遼國占領的土地城池。
那一戰,就是劉團長憑借個人超一流的統帥能力與戰前謀劃布局,帶著守備團一幹精銳兵卒打出的驚世一戰。
顯然,這次,劉團長再次在關鍵時刻發揮出這種能力,做出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大膽決策。
這次,劉團長隻叫師弟來商議軍情,沒叫王猛。很顯然,並不是為了與師弟商討戰略戰術,而是為傳授師弟真本領。也就是說,劉團長計策已定,無可更改必須執行命令。
在天下人心中,強大的定北守備團劉團長,自然是威比皇帝,說一不二,出口成憲,不容置疑。
然而實際上,這位劉團長在對著自己的好師弟時,非常有耐心,甚至有些像個囉嗦的老媽子。這不,劉團長居然還耐心給師弟解釋做出此決策的原因。
“我決意先繞路攻打突金國,乃是基於這兩點。其一,若我們先攻統萬城,由於兩國已經結盟,則阿史那·狼青必帶精銳突金國騎兵來救。到時我們就要同時麵對兩國兵馬,攻城壓力倍增。若我們出其不意,先打突金國,則阿史那·豁耳必不肯相救。到時我們正可一舉先滅突金國!其二,阿史那·狼青一直下意識以為我們會先打統萬城,絕想不到我們會突然繞路攻擊他!之前我力主快速搶修冰堡,迅猛朝著統萬城突進,其實大半是故意做給阿史那·狼青看,專為麻痹他!”劉團長仔細給師弟分析。
這個坑,早在去年十月,劉團長居然就開始給阿史那·狼青挖下。那時候,正是突金國自立之前!阿史那·狼青恐怕挖空心思也想不到,他早已被劉團長算計在內。一舉一動,皆已被劉團長提前布局謀略。
怪不得李藥師等各國大將對劉團長敬畏之極,原來如此!
“師哥,為何阿史那·豁耳不會救阿史那·狼青,他們兩國不是已經結盟麽?”李得一心中疑惑問道。
“哼哼,阿史那·豁耳是咱們的老對手,與其對戰多年,我早已將其摸透。這阿史那·豁耳心高氣傲之極,先前還是無名之輩,還容不得他囂張。你看他一朝掌權之後,便誰也不放在眼裏,連範國師這樣的突遼國定鼎重臣,太祖皇帝都倚為肱骨心腹的大臣,他都不放在眼裏,為大權獨攬,竟將其擠兌走。阿史那·豁耳之狂傲,由此可見一般。”劉團長仔細開始分析阿史那·豁耳的為人。
“阿史那·豁耳高傲如此,向來看不起突金國。若咱們先攻打突金國,阿史那·豁耳到時必然自恃統萬城高大堅固,不需突金國也能獨力守住。到時候,他必然不肯出兵援助自己看不起的突金國。而且,為配合你突襲突金國,我會在正麵擺出強大的攻擊勢頭,壓住阿史那·豁耳,使他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劉團長信心十足地說道。
李得一聽完,忍不住讚歎道:“還是師哥計謀深遠!咱就這麽辦。”
“這次攻打突金國,時間緊迫,必須速戰速決,你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徹底結束戰鬥,掃滅突金國。咱們的步卒雖然精銳,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突進跨越這茫茫雪原上奔襲上百裏後,還能保留足夠體力立即與突遼騎兵對抗。所以這次行動,你隻能帶著全部騎兵前去。為穩妥起見,王壯彪也隨你同去。留下一萬夷人騎兵歸我節製,負責防守後方糧道,其餘四萬夷人騎兵和王猛也都隨你一起突襲東突遼。”劉團長迅速做出兵力分配。
“此外,為行軍隱蔽。你此次出擊,全部騎兵需披上白袍,就是咱們之前修冰堡批的那種。”連這種小細節,劉團長都已經替師弟想好。
“師哥,為啥要這麽緊迫?三個月攻滅突金國,還要俺單獨統軍,這……”李得一有些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