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哥,這突遼國哪來這麽多金狼騎兵?怎麽忽然一下子,又憑空冒出五萬來。”李得一看完從統萬城傳來的密信,不爽地嘟囔道。


    “如今咱們眼瞅就要打到人家眼皮子底下,把突遼國的老窩給捅翻,你還不許人家死裏求活,拚命擠出些兵馬,最後折騰一番?”劉益守倒沒覺著如何。


    首先來說,定北守備團這次是在打一場滅國之戰。突遼國雖然丁口不多,但好歹也統一草原多年。老話說破家值萬貫,突遼國現如今使勁兒把家底子全掏出來,實力肯定是有的。但這樣的征兵方式,必然是窮兵黷武,難以長久維係下去。


    再者說來,即便突遼國如此增兵,劉團長也不怕它。當年突遼國太祖皇帝所統帥的那支最精銳金狼騎兵,定北守備團也不是沒與之交過手,不照樣將其重創?在劉益守心中,對於金狼騎兵,僅僅“不過如此”四字評價而已。現在即便阿史那·豁耳又拉出五萬號稱兇狠的金狼騎兵,照樣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有師弟統帥騎兵,有守備團精銳步卒長槍軍陣在,除非突遼國能拿出像鐵蛋那樣的東西,不然想靠著兵馬多戰勝定北守備團,無異於癡人說夢。


    征戰天下這麽多年,到如今劉益守早已在一次次勝利中,打出了無比的自信。若無這份必勝的自信,當初他又如何會答應師弟遠征數千裏,平滅突遼國,完成這個先代一直都未能完成的偉業。


    旌旗十萬殺聲揚,精兵如山誰能擋?


    區區五萬金狼騎兵,自然不能使得定北守備團卻步。定北守備團繼續按照計劃往前推進,並且開始讓定北縣往前方運送禦寒衣物。


    六月天就開始運送禦寒衣物,聽著雖然誇張,但在草原上,就得提前這麽早開始準備過冬。平周朝初年一位詩人,有詩曾雲: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看著如今草原上一片翠綠,晌午的太陽發出灼熱的光芒,熱得幹活人脫掉上衣露出臂膀,但實際上這光景持續不了久。


    定北守備團說是頭次在草原作戰,其實早些年間,已跟著草原打過多次交道,隻是作戰規模不大。當初沒成立定北守備團時,李得一跟著師哥,跟著威北營僅存的那些老兵,每年冬天都要去北麵草原打糧,弄些牛羊迴來,好熬過定北縣的漫漫寒冬。


    從那時起,劉團長就開始留心收集草原的各類情報。從天文到地理,全都在小劉團長(一晃眼,我們的小劉團長已經悄悄去掉了那個小字)心裏裝著。


    定北守備團所有兵卒,原本自有厚厚的冬裝穿。這些即將運來的禦寒衣物,乃是劉團長專門針對更北麵草原這嚴寒而特別設計定製。比如外麵縫上皮子的厚棉襖,既能禦寒又能防風。


    劉團長是個細致的人,與他師弟那大大咧咧的性子不同,他向來十分心細。不光是這草原的天文地理,劉團長一直十分注重收集各地的類似情報。


    當年他憑借提前知道洛都城每年秋季必有一場豪雨,秘密在上遊築堤攔河,水淹西突遼六萬精銳騎兵,正是一場經典戰例。


    劉團長這種細致,與他那粗心大意的師弟配合起來,往往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這次東征統萬城,雖然是他師弟拿手一拍腦門做的決定。但劉團長憑借自己平時所掌握的各種情報,總能提前做好各方麵安排。


    這次東征到如今一直能夠順利進行,絕離不開劉團長事先的種種細致安排。最典型的就是軍帳,這次守備團所用的軍帳,外麵全都蓋一層厚厚的皮子,正好抵禦草原夜間那無孔不入的寒風。


    這些細節,劉團長付出心力麵麵照顧,自然就會得到相應迴報。阿史那·豁耳前幾天來偵察,發現定北守備團兵卒士氣高漲,而且麵無疲色,當場就忍不住心中一陣陣驚異。這些當然與劉團長的付出分不開。


    劉益守如此用心,自然無懼突遼國任何招式。因為早在戰爭開始之前,他已經做好各種準備。無論現在遇到那種情況,都能及時應對。退一萬步講,情況若實在危急,他還有師弟在,怕什麽?


    第十七座堡寨,已在按部就班修建中。任突遼國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等推進到你城牆外那一天,看你再能使出什麽高招。


    很顯然,現在定北守備團每往前推進一步,都會挑動突遼國上下的敏感神經。範國師寢食難安,阿史那·豁耳坐臥不寧。阿史那貴人老爺們一如當年中神城破之前,城內那些平周朝權貴,瘋狂地享樂,不遺餘力地瘋狂。仿佛在進行一場末日前最後的狂宴。


    當範國師帶著突遼國的鐵騎橫掃天下時,讓億萬平周百姓家破人亡,血流成河時,他大概不會想到,自己還會有如此被動,如此難受的一天。


    連日來,範國師為了想法對付定北守備團,簡直熬幹心血,煞費苦心。可他想來想去,也未能想出什麽有效的方略擊敗定北守備團。他是有一些偏門花招,但範國師可不會想當然認為靠著這些小花招,就能擊敗定北守備團。


    長久以來,範國師雖然力主在定北守備團的後方糧道上下手,但說句實話,這也是無奈之舉。正麵要是打得過,還用繞這麽遠去偷襲糧道?


    範國師雖然近年一直不碰兵事,但他畢竟還是精通戰事。憑他的本事,當然知道沒有正麵大軍壓製,隻繞後偷襲糧道,永遠難以成事。可問題就是,現在的突遼國,沒有一支兵馬能拉出去正麵跟定北守備團對陣。


    很可惜,由於正麵沒有作戰壓力,定北守備團大軍絲毫不受牽製,可以隨意分兵去照顧後勤糧道。所以突遼騎兵這侵擾並未能顯出什麽作用,甚至連延緩守備團推進的腳步都不能。


    至於範中舉所率領的選鋒軍,範國師雖然麵上頗為重視,但他心裏清楚知道,那不過是給兒子混軍功的玩鬧,成不了事。隻有經他親自訓練過的衝鋒衛,才有可能起到一點作用。


    盡管明知難敵,但該幹的事情還是要做,不然沒法交待。範國師故意當著阿史那貴人的麵,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找大將軍阿史那·豁耳商議擊退定北守備團的方略。


    這次,範國師與阿史那·豁耳商議的重點,就是在今年冬天正式到來之前,一定要對定北守備團發動一次大規模攻擊。這次軍事行動,正麵作戰與側後侵擾互相配合,務必要把定北守備團牢牢阻止在這草原上。


    讓這該死的定北守備團好好嚐嚐草原的嚴冬。讓他們明白,這草原,永遠是突遼族的天下。


    定北守備團,劉益守也給師弟發下新的任務。


    “來而不往非禮也。前番突遼統帥阿史那·豁耳親自來偵察咱們。這迴你去一趟統萬城,親自跟範國師打個招唿。你是守備團副團長,級別好歹跟阿史那·豁耳對等。”劉團長對著師弟下令道。


    “嘿嘿。師哥,這迴行動。允許俺把事情鬧多大?”李得一壞笑著問道。


    “這迴隨你去鬧!最好能惹出突遼大軍來。咱們爭取在入冬之前,狠狠給突遼騎兵來上一下子,讓他們這一個冬天都難以安生。”劉團長語帶殺機。


    有時候,這世上的事兒,就這麽巧。


    與阿史那·豁耳商議完對策之後,範國師坐著轎子,獨自迴府。如今他已經不再騎馬,改為坐轎,以此進一步彰顯自己確實無心兵事。


    然而實際上,範國師心中時刻在想辦法翻盤,想要重新把權勢與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


    經過這幾年不懈的努力,還真讓他找到一個可能的辦法。就是找到傳說中平周開國太祖的真龍穴所在,從中取出平周開國太祖留下的寶藏與兵書。照著那兵書,練就一支平周開國太祖當年那種無敵的兵馬,然後擊敗定北守備團,再鯨吞天下。


    當年李得一曾留心搜集平周開國太祖留下的筆記殘頁,可這些年來,似乎還有人在大力收集那筆記殘頁,李得一屠滅北冀省,許都省,江北省等幾省投靠突遼國的世家大族時,皆未能找到更多筆記殘頁。


    原來,是範國師一直在秘密收集那筆記殘頁。範國師是狄再青的老對手,當年秘密潛入中神城,借著皇子奪嫡,政局變幻之際,陷害狄再青時,範國師還曾秘密調查過一番狄再青的底細。


    當他知道狄再青是承傳平周開國太祖的練兵之法後,就開始秘密留意此事。但作為這世上絕頂聰明之人,範國師從不相信,僅憑一本練兵方略,就能有定北守備團這樣的強兵。


    他心中總以為,是平周開國太祖還有其他密法傳下,才導致定北守備團強大如斯。比如,為何定北守備團騎兵中,會有數百氣壯境好手?若無秘術,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兵卒開蒙成功?甚至多到能單獨編練成一軍。


    故此,範國師一直留心收集平周開國太祖筆記,想要找出那真正的龍穴所在,打開龍墓,找出其中的密法與寶藏,然後練就一直真正的無敵之師,完成他一統天下的美夢。


    李得一與三叔來統萬城的路上,遇到的那隊奇奇怪怪看風水的騎兵,其實就是範國師秘密派吳開關帶著他的騎兵,尋找真龍穴所在。範國師認為,既然六百年來無人能在平周朝內找到平周開國太祖的真龍墓,那麽很有可能,平周開國太祖當年將自己的墓地秘密修建在草原上。正是反其道而行之。


    目前為止,範國師仍未找到那處真龍墓所在。但他從未放棄尋找,吳開關一直帶著麾下精銳騎兵滿草原秘密活動。


    李得一從師哥這兒得到軍令,立即開始準備。這次他要好好殺到統萬城下,去鬧上一鬧。扒拉手指頭數數,這天下名城,李得一居然每個都去過,還都曾大鬧一番,留下屬於他自己的一段故事。平唐國洛都城不必多說,李得一的成名之地。平明國石康城,李得一在那城牆上開了大口子,前不久才剛修補好。中神城,李得一在廢墟外憑吊祭祀狄大帥。統萬城,李得一已鬧過兩次。這迴,是第三次。


    李得一拾掇一番,背上一背包鐵蛋,還有其他應用之物,就要出發。


    朱標和劉盈兩個,如今沒事兒就盯著他們李大哥,生怕師父有事兒不帶著自己一起。似乎是受到李得一影響,倆原本老實本分的孩子,現在都格外喜歡征戰沙場。


    瞅著李大哥又在拾掇包袱,朱標立即拉上劉盈,笑盈盈走到師父身後,輕聲道:“李大哥?又要出門?”


    李得一扭迴身,看都不用看,就知道倆徒弟又想跟著一起來。“這迴行動可不比以往,夜裏要露宿曠野,還不能生火。你倆受得了?到時候白天夜裏,隨時都可能與突遼騎兵交戰,甚至連吃飯時間都來不及……”


    李得一正試圖嚇退兩個小徒弟,可沒等他話說完,營帳裏忽然響起一個聲音:“我去!”


    原來是李無敵。前些天李得一帶兵衝擊阿史那·豁耳的大營時,李無敵正好接到劉團長軍令,在幫著王猛防禦後方糧道,導致他沒能趕上那次突襲。


    白白錯過一次激戰,李無敵這幾天都沒露個笑臉(其實他平時也不笑)。好在待在定北守備團這些年,李無敵總算也學精了。他這幾天沒事兒,就天天盯著李得一,隨時準備請命出戰。


    這迴一看李得一從團長營帳內出來,李無敵立即就跟過來,走在帳外聽到帳內談話,他就知道,李得一肯定又有行動。


    瞅著麵前仨人,李得一略一尋思,就點頭應允。李無敵是個好幫手,關鍵時刻很頂用。有李無敵一起,自己就能照顧著倆徒弟不出事。


    這次行動必然要遭不少罪,讓倆徒弟親身去經曆一番,對他二人將來好處極大。男人幼時如果吃過苦,遭過罪,長大後一般不會混的太差。


    最終,李得一帶著李無敵,劉盈、朱標,四人一起出發。


    四人離開大營之後,立即加起速度,晝夜兼程趕往統萬城。這趟出門,為防止劉盈和朱標二人的戰馬頂不住,李得一特意給他倆人各配三匹好馬。


    盡管李得一嘴上從未說過自己會照顧兩個小徒弟,但實際上他還是花費整整三天,才趕到統萬城。若是隻有他自己,騎著悍馬隻需一天,就能跑完這幾百裏路。


    饒是李得一已經放緩速度,三天三夜在馬背上顛簸下來,朱標和劉盈倆小子,還是吃不消。好在他倆年輕,身體恢複力驚人。歇息一個晚上之後,第二天倆人又開始活蹦亂跳。


    “你們仨先在這兒等著。俺去偵察一圈,迴來咱們再商議行動之事。”李得一道。


    李無敵張嘴想跟著一起去,被李得一使個眼神,最終呆在原地沒動。


    朱標和劉盈拚命仰起頭,想要看清離自己僅有三裏地遠的統萬城。這座突遼國的都城,草原上最雄偉的城池,他倆早已聽聞其大名多時。


    這會兒親眼得見,倆小子按耐不住心中激動,使勁兒想要看個清楚。


    李無敵轉身伸手按住倆腦袋,輕輕一使勁兒,把他倆按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難擇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搞笑的我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搞笑的我來了並收藏難擇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