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嚴酷的極端惡劣環境中作戰,殺傷敵人已經不太重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以定北守備團如今的實力,尚且隻能發揮出一半,突遼騎兵縱然已經在這種極端嚴寒中生活多年,也必然要受到影響。
如何保證定北守備團自己的兵馬在這嚴酷環境下不受太大損失,才是最重要的。頭一個夜晚過去之後,盡管小劉團長已經把該做的事情都嚴格執行下去,還是有數百兵卒被凍傷。
這個數字看著不大,但要是每個夜晚都凍傷這麽多兵卒,等到東征開始,一個月行軍下來,不用與突遼騎兵作戰,定北守備團自己就得後撤。
這草原上極端惡劣的嚴寒,如今已經成為定北守備團東征第一大障礙。
定北守備團視草原上這嚴酷的暴雪為大敵,範國師亦未嚐不做此想。
範國師已經開始著手製定利用這嚴寒針對定北守備團的新戰術,該戰術核心思想隻有一個字:拖。
隻要能把定北守備團拖在草原上,或者拖在統萬城外,範國師就有十足的把握,不用他出手,到時候這嚴寒就能將定北守備團擊退。
這數百年來,類似情形已經上演過無數次。關內的平周朝曾先後組織過數次北伐,但每次皆是無功而返,最後麵對塞外恐怖的嚴寒,一人多高的積雪,不得不將大軍迴撤。
就連平周開國太祖的無敵兵馬,都不能戰勝這可怕的嚴寒。
範國師心裏打著什麽如意算盤,定北守備團也未嚐不知。
李得一早與師哥商議過,東征正式開始之後,範國師必然會想盡種種辦法,把戰事拖延,將定北守備團死死拖在草原上這嚴酷的暴雪寒冬之中。
這也是曆朝曆代,草原蠻族應對南麵大一統王朝初期征伐的最有力手段。
當年平周開國太祖,入聖之後,憑借一己之力打垮當時號稱‘日不落’的強大草原部族,後來又曾組織兵卒多次北伐,大力清剿殘餘的草原蠻族,試圖為子孫後代永遠解決北麵草原這禍患。
然而,每次兵卒深入草原追剿殘餘蠻族,最後卻總是受阻於草原上的恐怖暴風雪,難以徹底清剿幹淨,難以全畢其功。
當年平周開國太祖的兵馬,不可謂不強大,清一水的板甲,連騎兵都有大量重甲騎兵。天下英雄被平周開國太祖挨個碾過,根本無人能抵擋這鋼鐵雄師。
即便是野蠻嗜戰的草原蠻族,麵對平周開國太祖那武裝到牙齒的鋼鐵雄師,也隻能一次次撞得頭破血流。
最終草原上的殘餘蠻族,對付當年平周開國太祖橫掃天下的鋼鐵雄師,唯一的辦法,就是拚命往北逃,借著可怕的嚴寒,阻攔平周軍隊追殺的腳步。
盡管草原上的殘餘蠻族也在嚴寒之下損失慘重,但最終他們總算是成功苟活下來。
平周開國太祖的兵卒頂著這嚴寒,往北緊追不舍,可最終,由於補給線拉的太長。因為嚴寒導致的非戰鬥減員太過嚴重,也不得不半途而止。
那些草原上幸存下來的部族熬了上百年,終於熬到平周開國太祖羽化之後,又大模大樣開始慢慢往南遷徙。
雖然有句成語,叫“虎父無犬子”但別忘了還有一句俗話,叫“老子有能兒混蛋”。
平周開國太祖他老人家確實英明神武,一生無敵於天下,四夷拜服,普天跪朝。
可惜後來繼承大位的兒子,就隻是位標準的守成之君,遠不如他爹那麽英明神武。
慢慢的,一代代竇家皇帝也符合曆朝曆代皇帝的規律,越來越差。這個差,倒不是說皇帝智商不行,正相反,竇家皇帝都很聰明。
但世上的事兒就是這麽有意思,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人總辦糊塗事兒”。
竇家的聰明皇帝們,把這股子聰明勁兒,全部用在“維持自己穩定統治”上頭。
為了在維持統治穩定的同時,還能大肆享受聲色犬馬,竇家皇帝不惜違背祖訓,耍弄權術,徹底拋棄平周開國太祖定下的“宰相由四品以上官員投票選舉”這一製度。
在將這一祖製拋棄之後,竇家那位皇帝竇燁理,就將“宰相的任命權”,重新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隨後,他親自挑選一位聽話無恥的宰相,從此以後,就每天躲在後宮,高枕無憂地玩樂。
這位宰相姓嚴,單名一個曇字,表字陽堅。
這位嚴宰相,很清楚自己的相位是如何來的,因此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巴結皇帝身上,對於國家大事,能糊弄就糊弄,能對付就對付。至於什麽選拔人才,安撫災禍,存儲糧食,穩定邊軍這一類軍國大事,更是毫不理會。
那時候,平周天下正氣尚存,百官之中有的是能臣賢臣,他們看不慣嚴宰相高居相位而不作為,隻顧諂媚皇上,邀功賣寵。因此就連連上本,嚴詞彈劾嚴宰相。
平周天下這麽大,百姓這麽多,嚴宰相整天光忙著摟錢、摟權,一點兒不幹活,肯定是不行的。他當了三年宰相,天下就顯出亂象,流民四起,盜匪橫行,惡霸遍地。
隨著一本本奏章送進深宮,皇帝竇燁理終於用他那聰明的腦袋瓜,察覺出事情不對頭,再這麽玩下去,江山就要被玩壞了。沒了江山,自己這皇帝也就沒了。於是竇燁理毫不留情地將聽話不辦事的嚴宰相一腳踹迴老家,挑上來一位嚴苛能幹的夏閻為宰相。
盡管夏閻對於皇帝不經百官選舉投票,就挑自己為宰相有些不滿,但他還是擔起了這份重擔。
夏宰相確實是位正直能幹的好官,一上台,二話不說,先把朝廷裏那群終日屍位素餐,混吃等死的拾掇一遍,隨後更是晝夜不歇,將三年來前任留下的積弊一掃而光。【零↑九△小↓說△網】
一時間,平周天下好似又恢複了正常。然而,此時事情卻忽然急轉直下。
原來這位夏宰相,雖然能幹,為人也很正直,不貪財不好色。但他有個毛病,權力欲太重,從大到小,沒有不想管的事兒,沒有他不敢管的人。整個平周天下都被他管了,最後,也就隻能管到皇帝頭上去。
當時那位皇帝竇燁理,也確實不像話,應該管一管。然而他最要命的一條,是繼承皇位五年了,依然沒給龐大的平周帝國生下一位繼承人。
這事兒就是放到一般村裏地主家,也不是個小事情。老話說“千頃地一棵苗”,可當時的平周國,是億萬傾地,一棵苗都沒有!
夏宰相實在看不過去,就挑了個時間給皇帝上書。這封奏折如今多半已經被中神城那一把焚城大火給燒了,由於這奏折太過著名,簡直改變了平周朝的曆史,所以至今依然流傳甚廣。
在這封奏折中,夏宰相“委婉”地勸諫皇帝,不要再每天挑選四十多歲的豐腴婦人進宮,在年輕的皇後宮妃等,魚露均沾一番吧,好歹給竇家列祖列宗留個種。
皇帝竇燁理當時一看這封信,直接就火了,當場破口大罵:這老匹夫,居然敢管到朕的頭上,還敢管朕的內帷之事!反了!反了!無朕,其何能為相?
隨後,皇帝竇燁理直接把老實聽話,正在老家養老的前宰相嚴曇叫來,把不聽話的夏宰相一腳踹飛。
皇帝可以為所欲為,隻要付得起代價。這是平周開國太祖告誡後人的名言。
皇帝竇燁理,這次就為自己的為所欲為,付出了代價。
滿朝正直的官員,當時全都炸了!皇帝,你有病吧,夏宰相這麽能幹,勤勤懇懇為你家的集團公司打工,僅僅勸了一句讓你這ceo生個繼承人,你就把人給踢了。
踢就踢吧,你還把那個就知道貪腐,毫不作為的馬屁嚴曇叫迴來,你這是要瘋啊!
群臣不幹,必須製止皇帝這麽亂來。於是,先是百官上疏,皇帝不理。隨後百官伏闕,皇帝不理。最後,百官直接跑到太廟外頭一跪,對著裏麵大殿正中平周開國太祖的神主牌位,痛哭流涕。
這下,皇帝也惱了,你們這就是說我是不孝兒孫唄?行,看誰弄得了誰!皇帝一發話,羽林衛!打!
廷杖,平周朝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就此開始。
這一頓廷杖,不光打死上百官員,更是打斷了平周官員的脊梁骨。從此以後,朝廷再無正直大臣頂梁,皆是狡猾媚上的無恥之輩擔當高官。
就這麽著,平周朝的那位聰明皇帝,親手把王朝送入衰落的開始。
最終,在一代代聰明皇帝折騰下,平周朝越來越弱。
直到後來,發展出一個突遼國,再次南侵,將偌大平周朝滅亡,寇掠天下。
幾百年前,突遼族的先祖靠著草原上的暴雪熬過了那位如日中天的平周開國太祖。現在,範國師打算再次利用這暴雪,拖垮定北守備團。
這是草原蠻族天然的優勢,也是此次定北守備團東征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
草原上,夜已深,兵卒們都已瑟縮著身子睡下。李得一依偎著悍馬站著,親自負責這第一個夜晚的守夜。
悍馬大爺倒是對這種嚴寒若無其事。他爹是火眼狻猊,悍馬體內有他爹一半血統,因此非但不懼這北麵的嚴寒,此刻身處其中,還格外精神起來。
悍馬正愜意地享受著對他而言十分涼爽的淩冽寒風,忽然間,他的鼻翼動了一下。隨即,悍馬拿頭拱拱李得一,示意有熟人到了。
李得一與悍馬心意相通,但他短時間還沒反應過來,心中納悶道:“俺在這荒郊雪原裏,哪有親戚……”
隨即,李得一就想了起來,他在這裏還是有個親戚的。
“四眼”!
李得一拍拍悍馬,示意他領著自己去找四眼。
悍馬循著味道,帶著李得一,往紮營地外麵走去。
走出去沒多遠,李得一就看到夜幕下,渾身銀鬃閃閃,威風凜凜的“四眼”。
四眼看到李得一出來,極為高興,仍像當年一樣,衝上來,撲向李得一要舔他的臉。
李得一慌忙架住四眼,低聲道:“好小子,你如今可是胖了不少,俺差點弄不動你。”
四眼高興地舔著李得一,不時發出歡快的低吼聲。
原來四眼帶著狼群從附近經過,他本領最強,提前發現這附近有大群人馬,就下令狼群隱蔽。他身為狼王,親自擔當起最危險的事,來偵察一番。當年四眼曾多次跟隨李得一執行偵察任務,對此也很有經驗。
他躲在下風處,小心地觀察著前麵的營地。但很可惜,悍馬老遠就感知到了四眼的原氣波動。
李得一高興地揉著四眼毛茸茸的大腦袋,與他玩鬧。
四眼渾身銀鬃明亮幹淨,整潔得很,看上去愈發高貴,更顯王者氣派。
四眼當年,李得一每次給悍馬刷毛洗澡,也要給他洗一個。所以至今四眼個狼衛生習慣依舊保持很好,即便現在當了草原上的狼王,也堅持定期清理自己的毛發。
與四眼鬧了一陣,李得一忽然想到什麽,眨眨眼,低聲跟四眼耳語一番。
四眼聽罷,也沒猶豫,立即點點頭,表示答應。
這天晚上,李得一左邊站著悍馬,右邊跟著四眼,仿佛又迴到當年十幾歲那時候。
天亮之前,四眼要走,李得一對他耳語一番之後,四眼高興離開。
隨後,守備團騎兵紛紛按時醒來,李得一低聲拍著手,把他們全部叫醒。簡單吃過一點早飯之後,李得一下令,所有兵卒,原地留下三天份量的肉幹。
盡管不知道李副團長打算幹啥,但一幹精銳騎兵依舊聽令行事。
隨後李得一帶著騎兵出發,繼續往東前行。
在李得一走後不久,四眼就帶著狼群來到剛才李得一放下肉幹的臨時紮營地,享受了一頓冰天雪地中難得的飽餐。
李得一帶著三千騎兵,繼續侵擾師哥所帶領的大隊兵馬。
正麵突襲,側麵偷襲,抄後路。
李得一帶著三千騎兵,毫不留情地檢驗著新兵們在這冰天雪地中,隨時遇敵應戰的能力。
從生疏到熟練,新兵在第五次遇到李副團長的突襲時,終於能做到提前列好陣勢,嚴陣守禦。
小劉團長看著新兵們快速成長起來,心中忍不住點點頭,但他麵上卻絲毫不顯,仍舊板著臉,嚴格要求著新兵們。
八天後,小劉團長終於帶著新兵們趕到目的地,第五座堡寨。
當天晌午,李得一帶著三千騎兵,隨後趕至。
在這座堡寨前,兩位團長將兵馬合在一起,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步騎聯合演習。
演習效果非常好,新兵們已經能十分從容地與騎兵配合,在雪地上完成步陣,轉向,追擊,攔截等等作戰任務。
將隨軍帶來的補給送給在這座堡寨中駐紮的二十名兵卒之後,小劉團長開始帶隊返迴。
為了將來東征需要,定北守備團在每座堡寨的下方,皆秘密修了一座糧窖,以備大軍將來不時之需。
由於這附近土地常年冰凍,短暫的夏季並不足以化開漫長冬季所凝結的寒霜,所以堡寨下放的土地異常硬實難挖。
當初為了幫助修建地下糧窖,李得一甚至不得不動用鐵蛋,將土地炸開一個洞,再讓工兵營進行挖掘。
這些地下糧庫,也都不大,不過是僅能存五百石糧食的小倉庫。
雖然每一座糧庫都不大,但將所有堡寨下麵的糧庫加起來,可是能存儲不少糧食,足夠在關鍵時刻,補充定北守備團大軍沿途嚼用。
迴去的路上,為了能在年前趕迴,小劉團長特意加快行軍速度。
最終,總算是在年三十晚上,趕迴了定北守備團。
在孫老醫官指揮下,營寨中早已做好種種準備,熱水,熱飯,熱爐子,都已早早給疲憊的兵卒準備好。
迴到營地,小劉團長立即下令,每個兵卒必須先喝一碗熱羊湯,才能歇息。
這半個月在冰天雪地中跋涉,還要時時警惕,謹防“突遼騎兵”突襲,再來一場大規模演習。不少新兵早已經到了體能極限,這會兒不過是憑著訓練出來的堅強毅力,咬牙撐著。
就是那些老兵,也很有些吃不消。
如何保證定北守備團自己的兵馬在這嚴酷環境下不受太大損失,才是最重要的。頭一個夜晚過去之後,盡管小劉團長已經把該做的事情都嚴格執行下去,還是有數百兵卒被凍傷。
這個數字看著不大,但要是每個夜晚都凍傷這麽多兵卒,等到東征開始,一個月行軍下來,不用與突遼騎兵作戰,定北守備團自己就得後撤。
這草原上極端惡劣的嚴寒,如今已經成為定北守備團東征第一大障礙。
定北守備團視草原上這嚴酷的暴雪為大敵,範國師亦未嚐不做此想。
範國師已經開始著手製定利用這嚴寒針對定北守備團的新戰術,該戰術核心思想隻有一個字:拖。
隻要能把定北守備團拖在草原上,或者拖在統萬城外,範國師就有十足的把握,不用他出手,到時候這嚴寒就能將定北守備團擊退。
這數百年來,類似情形已經上演過無數次。關內的平周朝曾先後組織過數次北伐,但每次皆是無功而返,最後麵對塞外恐怖的嚴寒,一人多高的積雪,不得不將大軍迴撤。
就連平周開國太祖的無敵兵馬,都不能戰勝這可怕的嚴寒。
範國師心裏打著什麽如意算盤,定北守備團也未嚐不知。
李得一早與師哥商議過,東征正式開始之後,範國師必然會想盡種種辦法,把戰事拖延,將定北守備團死死拖在草原上這嚴酷的暴雪寒冬之中。
這也是曆朝曆代,草原蠻族應對南麵大一統王朝初期征伐的最有力手段。
當年平周開國太祖,入聖之後,憑借一己之力打垮當時號稱‘日不落’的強大草原部族,後來又曾組織兵卒多次北伐,大力清剿殘餘的草原蠻族,試圖為子孫後代永遠解決北麵草原這禍患。
然而,每次兵卒深入草原追剿殘餘蠻族,最後卻總是受阻於草原上的恐怖暴風雪,難以徹底清剿幹淨,難以全畢其功。
當年平周開國太祖的兵馬,不可謂不強大,清一水的板甲,連騎兵都有大量重甲騎兵。天下英雄被平周開國太祖挨個碾過,根本無人能抵擋這鋼鐵雄師。
即便是野蠻嗜戰的草原蠻族,麵對平周開國太祖那武裝到牙齒的鋼鐵雄師,也隻能一次次撞得頭破血流。
最終草原上的殘餘蠻族,對付當年平周開國太祖橫掃天下的鋼鐵雄師,唯一的辦法,就是拚命往北逃,借著可怕的嚴寒,阻攔平周軍隊追殺的腳步。
盡管草原上的殘餘蠻族也在嚴寒之下損失慘重,但最終他們總算是成功苟活下來。
平周開國太祖的兵卒頂著這嚴寒,往北緊追不舍,可最終,由於補給線拉的太長。因為嚴寒導致的非戰鬥減員太過嚴重,也不得不半途而止。
那些草原上幸存下來的部族熬了上百年,終於熬到平周開國太祖羽化之後,又大模大樣開始慢慢往南遷徙。
雖然有句成語,叫“虎父無犬子”但別忘了還有一句俗話,叫“老子有能兒混蛋”。
平周開國太祖他老人家確實英明神武,一生無敵於天下,四夷拜服,普天跪朝。
可惜後來繼承大位的兒子,就隻是位標準的守成之君,遠不如他爹那麽英明神武。
慢慢的,一代代竇家皇帝也符合曆朝曆代皇帝的規律,越來越差。這個差,倒不是說皇帝智商不行,正相反,竇家皇帝都很聰明。
但世上的事兒就是這麽有意思,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人總辦糊塗事兒”。
竇家的聰明皇帝們,把這股子聰明勁兒,全部用在“維持自己穩定統治”上頭。
為了在維持統治穩定的同時,還能大肆享受聲色犬馬,竇家皇帝不惜違背祖訓,耍弄權術,徹底拋棄平周開國太祖定下的“宰相由四品以上官員投票選舉”這一製度。
在將這一祖製拋棄之後,竇家那位皇帝竇燁理,就將“宰相的任命權”,重新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隨後,他親自挑選一位聽話無恥的宰相,從此以後,就每天躲在後宮,高枕無憂地玩樂。
這位宰相姓嚴,單名一個曇字,表字陽堅。
這位嚴宰相,很清楚自己的相位是如何來的,因此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巴結皇帝身上,對於國家大事,能糊弄就糊弄,能對付就對付。至於什麽選拔人才,安撫災禍,存儲糧食,穩定邊軍這一類軍國大事,更是毫不理會。
那時候,平周天下正氣尚存,百官之中有的是能臣賢臣,他們看不慣嚴宰相高居相位而不作為,隻顧諂媚皇上,邀功賣寵。因此就連連上本,嚴詞彈劾嚴宰相。
平周天下這麽大,百姓這麽多,嚴宰相整天光忙著摟錢、摟權,一點兒不幹活,肯定是不行的。他當了三年宰相,天下就顯出亂象,流民四起,盜匪橫行,惡霸遍地。
隨著一本本奏章送進深宮,皇帝竇燁理終於用他那聰明的腦袋瓜,察覺出事情不對頭,再這麽玩下去,江山就要被玩壞了。沒了江山,自己這皇帝也就沒了。於是竇燁理毫不留情地將聽話不辦事的嚴宰相一腳踹迴老家,挑上來一位嚴苛能幹的夏閻為宰相。
盡管夏閻對於皇帝不經百官選舉投票,就挑自己為宰相有些不滿,但他還是擔起了這份重擔。
夏宰相確實是位正直能幹的好官,一上台,二話不說,先把朝廷裏那群終日屍位素餐,混吃等死的拾掇一遍,隨後更是晝夜不歇,將三年來前任留下的積弊一掃而光。【零↑九△小↓說△網】
一時間,平周天下好似又恢複了正常。然而,此時事情卻忽然急轉直下。
原來這位夏宰相,雖然能幹,為人也很正直,不貪財不好色。但他有個毛病,權力欲太重,從大到小,沒有不想管的事兒,沒有他不敢管的人。整個平周天下都被他管了,最後,也就隻能管到皇帝頭上去。
當時那位皇帝竇燁理,也確實不像話,應該管一管。然而他最要命的一條,是繼承皇位五年了,依然沒給龐大的平周帝國生下一位繼承人。
這事兒就是放到一般村裏地主家,也不是個小事情。老話說“千頃地一棵苗”,可當時的平周國,是億萬傾地,一棵苗都沒有!
夏宰相實在看不過去,就挑了個時間給皇帝上書。這封奏折如今多半已經被中神城那一把焚城大火給燒了,由於這奏折太過著名,簡直改變了平周朝的曆史,所以至今依然流傳甚廣。
在這封奏折中,夏宰相“委婉”地勸諫皇帝,不要再每天挑選四十多歲的豐腴婦人進宮,在年輕的皇後宮妃等,魚露均沾一番吧,好歹給竇家列祖列宗留個種。
皇帝竇燁理當時一看這封信,直接就火了,當場破口大罵:這老匹夫,居然敢管到朕的頭上,還敢管朕的內帷之事!反了!反了!無朕,其何能為相?
隨後,皇帝竇燁理直接把老實聽話,正在老家養老的前宰相嚴曇叫來,把不聽話的夏宰相一腳踹飛。
皇帝可以為所欲為,隻要付得起代價。這是平周開國太祖告誡後人的名言。
皇帝竇燁理,這次就為自己的為所欲為,付出了代價。
滿朝正直的官員,當時全都炸了!皇帝,你有病吧,夏宰相這麽能幹,勤勤懇懇為你家的集團公司打工,僅僅勸了一句讓你這ceo生個繼承人,你就把人給踢了。
踢就踢吧,你還把那個就知道貪腐,毫不作為的馬屁嚴曇叫迴來,你這是要瘋啊!
群臣不幹,必須製止皇帝這麽亂來。於是,先是百官上疏,皇帝不理。隨後百官伏闕,皇帝不理。最後,百官直接跑到太廟外頭一跪,對著裏麵大殿正中平周開國太祖的神主牌位,痛哭流涕。
這下,皇帝也惱了,你們這就是說我是不孝兒孫唄?行,看誰弄得了誰!皇帝一發話,羽林衛!打!
廷杖,平周朝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就此開始。
這一頓廷杖,不光打死上百官員,更是打斷了平周官員的脊梁骨。從此以後,朝廷再無正直大臣頂梁,皆是狡猾媚上的無恥之輩擔當高官。
就這麽著,平周朝的那位聰明皇帝,親手把王朝送入衰落的開始。
最終,在一代代聰明皇帝折騰下,平周朝越來越弱。
直到後來,發展出一個突遼國,再次南侵,將偌大平周朝滅亡,寇掠天下。
幾百年前,突遼族的先祖靠著草原上的暴雪熬過了那位如日中天的平周開國太祖。現在,範國師打算再次利用這暴雪,拖垮定北守備團。
這是草原蠻族天然的優勢,也是此次定北守備團東征必須克服的最大障礙。
草原上,夜已深,兵卒們都已瑟縮著身子睡下。李得一依偎著悍馬站著,親自負責這第一個夜晚的守夜。
悍馬大爺倒是對這種嚴寒若無其事。他爹是火眼狻猊,悍馬體內有他爹一半血統,因此非但不懼這北麵的嚴寒,此刻身處其中,還格外精神起來。
悍馬正愜意地享受著對他而言十分涼爽的淩冽寒風,忽然間,他的鼻翼動了一下。隨即,悍馬拿頭拱拱李得一,示意有熟人到了。
李得一與悍馬心意相通,但他短時間還沒反應過來,心中納悶道:“俺在這荒郊雪原裏,哪有親戚……”
隨即,李得一就想了起來,他在這裏還是有個親戚的。
“四眼”!
李得一拍拍悍馬,示意他領著自己去找四眼。
悍馬循著味道,帶著李得一,往紮營地外麵走去。
走出去沒多遠,李得一就看到夜幕下,渾身銀鬃閃閃,威風凜凜的“四眼”。
四眼看到李得一出來,極為高興,仍像當年一樣,衝上來,撲向李得一要舔他的臉。
李得一慌忙架住四眼,低聲道:“好小子,你如今可是胖了不少,俺差點弄不動你。”
四眼高興地舔著李得一,不時發出歡快的低吼聲。
原來四眼帶著狼群從附近經過,他本領最強,提前發現這附近有大群人馬,就下令狼群隱蔽。他身為狼王,親自擔當起最危險的事,來偵察一番。當年四眼曾多次跟隨李得一執行偵察任務,對此也很有經驗。
他躲在下風處,小心地觀察著前麵的營地。但很可惜,悍馬老遠就感知到了四眼的原氣波動。
李得一高興地揉著四眼毛茸茸的大腦袋,與他玩鬧。
四眼渾身銀鬃明亮幹淨,整潔得很,看上去愈發高貴,更顯王者氣派。
四眼當年,李得一每次給悍馬刷毛洗澡,也要給他洗一個。所以至今四眼個狼衛生習慣依舊保持很好,即便現在當了草原上的狼王,也堅持定期清理自己的毛發。
與四眼鬧了一陣,李得一忽然想到什麽,眨眨眼,低聲跟四眼耳語一番。
四眼聽罷,也沒猶豫,立即點點頭,表示答應。
這天晚上,李得一左邊站著悍馬,右邊跟著四眼,仿佛又迴到當年十幾歲那時候。
天亮之前,四眼要走,李得一對他耳語一番之後,四眼高興離開。
隨後,守備團騎兵紛紛按時醒來,李得一低聲拍著手,把他們全部叫醒。簡單吃過一點早飯之後,李得一下令,所有兵卒,原地留下三天份量的肉幹。
盡管不知道李副團長打算幹啥,但一幹精銳騎兵依舊聽令行事。
隨後李得一帶著騎兵出發,繼續往東前行。
在李得一走後不久,四眼就帶著狼群來到剛才李得一放下肉幹的臨時紮營地,享受了一頓冰天雪地中難得的飽餐。
李得一帶著三千騎兵,繼續侵擾師哥所帶領的大隊兵馬。
正麵突襲,側麵偷襲,抄後路。
李得一帶著三千騎兵,毫不留情地檢驗著新兵們在這冰天雪地中,隨時遇敵應戰的能力。
從生疏到熟練,新兵在第五次遇到李副團長的突襲時,終於能做到提前列好陣勢,嚴陣守禦。
小劉團長看著新兵們快速成長起來,心中忍不住點點頭,但他麵上卻絲毫不顯,仍舊板著臉,嚴格要求著新兵們。
八天後,小劉團長終於帶著新兵們趕到目的地,第五座堡寨。
當天晌午,李得一帶著三千騎兵,隨後趕至。
在這座堡寨前,兩位團長將兵馬合在一起,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步騎聯合演習。
演習效果非常好,新兵們已經能十分從容地與騎兵配合,在雪地上完成步陣,轉向,追擊,攔截等等作戰任務。
將隨軍帶來的補給送給在這座堡寨中駐紮的二十名兵卒之後,小劉團長開始帶隊返迴。
為了將來東征需要,定北守備團在每座堡寨的下方,皆秘密修了一座糧窖,以備大軍將來不時之需。
由於這附近土地常年冰凍,短暫的夏季並不足以化開漫長冬季所凝結的寒霜,所以堡寨下放的土地異常硬實難挖。
當初為了幫助修建地下糧窖,李得一甚至不得不動用鐵蛋,將土地炸開一個洞,再讓工兵營進行挖掘。
這些地下糧庫,也都不大,不過是僅能存五百石糧食的小倉庫。
雖然每一座糧庫都不大,但將所有堡寨下麵的糧庫加起來,可是能存儲不少糧食,足夠在關鍵時刻,補充定北守備團大軍沿途嚼用。
迴去的路上,為了能在年前趕迴,小劉團長特意加快行軍速度。
最終,總算是在年三十晚上,趕迴了定北守備團。
在孫老醫官指揮下,營寨中早已做好種種準備,熱水,熱飯,熱爐子,都已早早給疲憊的兵卒準備好。
迴到營地,小劉團長立即下令,每個兵卒必須先喝一碗熱羊湯,才能歇息。
這半個月在冰天雪地中跋涉,還要時時警惕,謹防“突遼騎兵”突襲,再來一場大規模演習。不少新兵早已經到了體能極限,這會兒不過是憑著訓練出來的堅強毅力,咬牙撐著。
就是那些老兵,也很有些吃不消。